A. 辞职养老金怎么处理
法律分析:养老保险在缴存中是可以中断的,只要累计缴满15年以上,就有资格享受养老福利。平时交的越多,老了之后领到的钱也就越多。辞职后原单位会为你办理停缴手续,你的账户会处于封存状态。如果你不去新单位的,建议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或者以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去户口所在地社保机构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金额按照所在地每年月均工资的60%-300%,自行选择。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七十条 国家发展社会保险事业,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设立社会保险基金,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
第七十三条 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一)退休;(二)患病、负伤;(三)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四)失业;(五)生育。
劳动者死亡后,其遗属依法享受遗属津贴。
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条件和标准由法律、法规规定。
劳动者享受的社会保险金必须按时足额支付。
B. 从事业单位辞职后养老保险怎么办
法律分析:事业单位辞职,社会养老保险处理方法如下:
1、转为个人参保。接续参保后,按个人退休计算退休工资,退休时不再享受事业单位退休待遇。到户口所在地的劳动保障所办理。
2、转为企业参保。接续参保后,按企业退休计算退休工资,退休时不再享受事业单位退休待遇。到企业所在地劳动保障所参保。
3、转为个人后停保。如果参保年限已满15年,可以停止参保。到退休年龄时前往户口所在地劳动保障所办理退休手续。这样退休时不再享受事业单位退休待遇。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C. 30年工龄辞职后养老怎么办
30年工龄的员工辞职后,如何解决养老问题?首先,从养老保险基金中领取养老金成为可能,但前提条件是员工需累计缴费满十五年。若未满此年限,有两种解决方案:一次性补缴或转换至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根据《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参与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对于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员工,则可以选择继续缴费至满十五年,然后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另一种选择是转至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享受相应养老保险待遇。最终,无论选择哪种方式,员工都能在退休后获得稳定的经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