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北京残疾人参加养老保险,缴费多少钱,谢谢
根据《通知》的规定,对于残疾程度为一级和二级的视力残疾人、肢体残疾人,以及残疾程度为一级、二级和三级的精神残疾人、智力残疾人(简称重残人),政府将按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标准全额补贴。对于其他类型的残疾人,则按照最低缴费标准的50%进行补贴。
2009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标准设定为本市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9%,具体数额为960元。补贴的目的是帮助残疾人减轻经济负担,更好地享受养老保险的福利。
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需按年度进行,补贴的时间最长为15年。如果累计缴费满15年,男性年满60岁、女性年满55岁时,就可以开始按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待遇。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参保残疾人到了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但还未达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规定的最低缴费年限,可以通过延长缴费5年的办法来补齐。若延长缴费5年后仍未能达到最低缴费年限,则可以选择一次性补足差额年限的保险费。这种情况下,每月领取的养老保险待遇不会受到影响。
申请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补贴的流程相对简便,具体操作可以咨询当地的人力社保部门,他们会提供详细的指导和帮助。
❷ 北京无业残疾人上养老保险条件(没参加过工作)
可以。具体依据《北京市城乡无社会保障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办法》京政发〔2007〕35号,针对的是没有工作单位的有北京市户口人员。“第二条凡具有本市户籍、年满60周岁,且不享受社会养老保障待遇的人员,按照本办法,享受城乡无社会保障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待遇(以下简称老年保障待遇)。”
《北京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办法》2009年?“具有北京市户籍,男年满16周岁未满60周岁、女年满16周岁未满55周岁(不含在校生),未纳入行政事业单位编制管理或不符合参加北京市基本养老保险条件的城乡居民”,应当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北京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施细则》2010年?
❸ 北京重残人员养老保险政策
北京市:
对参保的残疾程度为一级和二级的视力残疾人、肢体残疾人,残疾程度为一级、二级和三级的精神残疾人、智力残疾人(以下简称重残人),按照城乡居养老保险最低缴费标准给予全额补贴;对参保的其他残疾人,按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最低缴费标准给予50%的补贴。
根据人力社保部门的规定,城乡养老保险的缴费最低标准为本市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9%。
山东省:
对建档立卡未标注脱贫的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符合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条件的,地方人民政府为其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养老保险费,并在提高最低缴费档次时,对其保留现行最低缴费档次。
其中,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重度残疾人提出申请,经审核后可以提前5年发放养老金。
由于各地政策的出台时间不一,而且每个省市也都有自己不同的政策,如果想仔细了解本地政策的话,可以到当地的社保部门服务大厅进行咨询。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❹ 残疾人能不能提前领取养老金残疾人养老保险领取年龄
残疾人只要满足条件可以提前领取养老金,目前国家规定残疾人属于重度一级或二级残疾,或者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经过伤残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参加社会保险足额缴费的,此部分可以提前领取养老金。基本上残疾人领取年龄根据不同级别规定在50~65周岁就可以领取,伤残程度越高,领取年龄越小。
残疾人养老金领取年龄规定一级残疾满50周岁、二级残疾满55周岁、三级残疾满60周岁、四级残疾满65周岁时,只要达到规定领取年龄,就可以领取养老金。
残疾人领取养老金流程
1、现场办理:拿着本人身份证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大厅查询或者到自助台查询。
2、登陆劳动保障网或者是社会保险业务网站,然后进入"个人社保信息查询"窗口,根据提示录入证件信息和密码,密码基本上是本人的社保证编号或者身份证出生年月,进入后就可以查到相关信息。
3、可以拨打劳动保障综合服务电话12333,根据提示音操作进行查询。
4、残疾人养老金领取金额:以北京市为例,一级残疾人养老金为1200元/月,二级残疾人养老金为800元/月,三级残疾人养老金为400元月。每个地区因生活水平不同所以领取标准也会有差异。
残疾人领取养老金后是否继续享受残疾人补贴?
残疾人领取退休养老金后仍可以继续领取残疾补助。残疾生活补助是国家对残疾人一种社会养老保险待遇,而且有明文规定,在劳动者丧事劳动能力后根据相应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进行补助,而且各级人民政府对生活困难的残疾人,通过多种渠道给予生活补助、教育、住房环境和其他社会救助;对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情况给予一定的护理补贴。
❺ 北京市重度残疾人国家给交够15年养老金领多少
基础养老金=(当地上一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社会平均工资*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养老金账户总额/计发月数。养老金多少与残疾与否、达到几级没有关系。与缴费年限多少、缴费平均指数高低、个人账户资金余额多少、法定退休年龄时的社平工资数额高低,密切相关。重度残疾人(持证一级和二级)、低保对象,按当年最低缴费标准由政府代缴(同时具备重度残疾人、低保对象的只享受一次政府代缴)。目前45周岁以上到60周岁的此类人员,也允许其补足15年,但补缴部分的保费全额由本人承担,不享受政府代缴政策。按照参保当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最低缴费比例,对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重度残疾人个人缴费给予全额补贴;对未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重度残疾人和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非重度残疾人个人缴费给予50%补贴。补贴年限不超过15年。自愿按最低缴费比例申请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残疾人,应在每年1月1日至11月20日前,向户籍所在区县残联提出当年个人缴费补贴申请。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一条 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第十三条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政府承担。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政府给予补贴。
❻ 北京 对本市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给予缴费补贴的通知
下面的信息,希望对你有用。
本市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已实现缴费补贴全覆盖。昨天,记者从市残联与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北京市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给予缴费补贴的通知》上了解到,本市对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给予缴费补贴,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每人每年将获得960元或480元的补贴。
《通知》规定,从2009年起,对具有本市户籍,持有《残疾人证》,男年满16周岁未满60周岁、女年满16周岁未满55周岁,未纳入行政事业单位编制管理或不符合参加北京市基本养老保险条件的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给予最长不超过15年的缴费补贴。
其中,对参保的残疾程度为一级和二级的视力残疾人、肢体残疾人,残疾程度为一级、二级和三级的精神残疾人、智力残疾人,按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最低缴费标准给予全额补贴。对参保的其他残疾人,按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最低缴费标准给予50%的补贴。
此项政策将惠及北京10.41万名残疾人,其中4.49万名重度残疾人相当于免费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市残联教育就业部主任王国锋介绍,本市城乡养老保险的缴费最低标准为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9%,按照这个标准,本市2009年养老最低缴费标准为960元。以此计算,2009年本市残疾人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补贴资金将达到7125万元,其中对重度残疾人的全额补贴资金为4310万元。以后每年度补贴资金还将随着最低缴费基数的提高而增加。
新政策实施后,本市在对残疾人参加大病医疗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多项优惠政策给予缴费补贴的基础上,实现了对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给予缴费补贴的全覆盖。
初次申请缴费补贴的残疾人,应持本人的《户口簿》、《身份证》和《残疾人证》原件及复印件和3张同版1寸近期免冠彩色照片,到户籍所在街道、乡(镇)残联,填写《北京市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补贴申请审批表》,申领《北京市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补贴审核证》。
残疾人今后免费接受职业培训
本报讯(记者侯莎莎)近日,市残联、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联合印发了《北京市残疾人职业培训补贴暂行办法》。根据《办法》,今后,残疾人可以免费接受职业培训。新政策实施后,全市每年将支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约1000万元,惠及残疾人达8000人次。
根据《北京市残疾人职业培训补贴暂行办法》,残疾人参加以下职业培训将免费:各级残联、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组织的职业培训,各级残联、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委托培训机构与用人单位联合举办的职业培训。
《办法》加大了对失业残疾人和农村转移就业残疾人的培训力度。城镇失业残疾人和农村转移就业残疾人,每年可参加一次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取得结业或职业资格证书后6个月内未实现就业,再到市残联与市人力社保局认定的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每年可按照培训费标准的90%给予一次培训补贴。
在职残疾人除参加单位组织的培训外,再到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参加培训的,每取得一次高一等级职业资格证书,按照培训费标准60%的比例给予补贴;参加本人现从事的职业(工种)之外的职业资格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按照培训费标准50%给予补贴。以鼓励残疾人稳定就业和转岗择业。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