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许多退休老人,特别喜欢去探讨养老金增长呢?而且也有相当一部分的退休老人,还愿意炫耀自己退休金工资待遇呢。我其实觉得这事情是避免不了的。因为我父母也是退休工作人员,他的生活我还是比较的理解。因为退休以后大量休闲时光,没办法去消磨有相当一部分的时间也,都和自己的同年龄老朋友同年龄朋友,或者同年龄老伙伴一起玩耍。
② 2024年养老保险并轨政策
我国高度重视退休老人的退休生活,自推出养老金制度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社会养老保险的缴纳。众所周知,社保缴纳方面,私企职工与事业单位员工的比例存在差异。
在养老金领取方面,事业单位员工通常还能额外获得一份职业年金,而私企员工则通常没有这一待遇。近期,许多人都在讨论养老金并轨的话题。那么,养老金并轨是什么意思?并轨后80后的养老金如何计算?
一、2024年公务员养老金并轨的含义
1. 双轨制
众所周知,机关单位与企业单位退休制度存在差异。通常情况下,公务员在缴纳养老保险时,缴纳比例要么很高,要么不缴纳,总之一定会获得养老金。而企业退休人员则需按时缴纳社保,才能在退休后领取一定的养老金,这便是养老金双轨制。
2. 并轨制
根据相关消息,从2024年10月开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的十年过渡期将结束。这意味着,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机关单位退休人员在计算养老金时,计算方式将进行更新。采用累计缴费年限、平均缴费指数和社会平均工资来计算养老金待遇。
也就是说,在并轨之后,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能否领取养老金将与其缴费年限、缴费基数和工龄等相关联,与普通企业工作人员的养老金待遇无明显差别。然而,实际情况中,两者仍存在一定差异。
因为很多企业没有严格按照员工实际工资基数建立社保缴费基数,从而降低了平均缴费指数,导致企业单位养老金较低。而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缴费基数通常较高,因此退休后的养老金相对较高。
二、并轨后80后养老金的计算方法
养老金并轨后,社保养老金计算方法与城镇职工相同,公式为: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总体而言,参加工作时间越晚,距离2014年10月这个时间点越近,缴费年限越短,过渡性养老金越少。实际上,养老金制度早已开始并轨,2024年之后,养老金并轨的实际情况不会有明显变化。这也是每年公务员报考人数众多的原因之一。
③ 热衷于讨论养老金水平是出于什么心理
热衷于讨论养老金水平,可能是出于攀比的心理或者是害怕的心理。不同人的养老金可能有很大的差异,因为缴纳的养老金档次不一样,所以领取到的养老金就不同。
最后,养老金是一个比较公平的待遇,只要缴纳的多,那么在退休之后领取到的养老金也会越多,所以各位只要缴纳档次高一点的养老金就好。
④ 为什么养老金缺口那么多 - 知乎
讨论养老金问题,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基本养老制度的性质,即现收现付制。这种制度意味着当期收入即用于当期支出,因此,流量视角在评估养老金状况时至关重要。过去十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收入一直高于支出,这在表面上显示了基金的充足性。然而,这种分析并非全貌。事实上,财政补贴对于维持基金结余至关重要,若剔除补贴,基金实际面临入不敷出的挑战。
进一步审视各地差异,全国养老金基金盈亏因地区经济水平、退休人员数量及工资构成不同而各异。以2020年为例,全国除少数省份外,均面临不同程度的收支压力。如果没有全国范围的调剂机制,某些地区如东北三省、湖北、四川等地的退休人员将难以获得足够的养老金支持。
基于上述事实,我们需考虑两个关键问题:财政补贴的可持续性,以及养老金富裕省份的长期富裕能力,以及全国调剂制度的持久性。
此外,观察养老金基金的累计结余增长,从存量视角分析,近十年来全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累计结余显著增长,预测至2027年将达到6.99万亿。然而,面对退休人口增加及退休金需求增长的现实,当前的基金规模虽能维持,但基金可支付月数已从18.5个月降低至11.2个月。这意味着,如果现在停止缴纳,基金仅能维持11.2个月。
未来养老金面临的关键问题包括:财政补贴的长期支持能力,富裕省份的持续贡献,以及全国调剂机制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另外,虽然基金名义上属于民众,但民众能否实际获得这部分资金仍存在不确定性。此外,养老金的增长速度与年轻人的承受能力之间的平衡问题也需深入探讨。
解决年轻人对养老金的担忧,需要明确财政补贴的持续性、全国调剂制度的稳定性,以及如何确保基金的长期充足性。同时,应关注基金使用效率及民众权益保护,确保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以满足民众对未来养老需求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