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一些农民,当年没交社保,要求每月发400元养老金,合理吗
我国经济发展是借鉴原来老大哥的模式,那就是牺牲农村部分利益,换取城市的发展,也就是农业资助工业发展的模式,在几十年发展中,农民利益是被忽视的,历史上农民一天挣得工分也就是几分钱一毛钱,但是城市居民有正当工作的话,一天收入也会有1-2元钱,还会有粮票布票油票和肉票,生活与农民是冰火两重天的。这就是人为的城乡差距。
人为的城乡差距,造成农民老了只能依托子女,而城市居民也是没有缴纳养老金的,在实施缴费以后,却实施一种等同于缴费的政策,可以获得养老金,农民却没有这样的幸运,毕竟财政力量有限,不可能承担庞大的养老金支出。
但是随着财政收入增加,农村养老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家开始向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生活补贴,农村叫一百元钱,实际上已经超过百元,80岁以上老人,在某些地方可以获得300元以上的生活补助,可以解决老人的生活费问题。
这是工业反哺农村的最典型例子。
现在农村也在缴纳养老金,那就是每年100元钱,以后老了,也可以拿到属于自己的养老金,虽然数量远低于城镇职工养老金水平,但是有国家补贴在内,基本上可以完成自给自足的低水平生活,这不是养老金,而是作为一种生活保障,也算是国家对农民的一种照顾,一种帮助,政策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实施,而不能超越财政承受力。
钱虽然不多,但是这是对历史遗留问题的一种补偿,应该说是合理的,至于一个月多少才合理,很多时候具有攀比心理,是无法满足一切人的诉求的。
一个月400元养老金,在发达地区年龄大一点的老人已经是有了,但是在欠发达地区,是无法达到这一水平的。
社会最忌讳攀比,也最忌讳永不满足。
2. 为什么有的农民不愿意交社保,享受养老金待遇
最近,有网友反映很多农民已经无力支付社保费用,要求直接领取养老金,而且还真的享受到了养老金待遇,这种做法是否合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得从咱们国家的养老制度说起。
2009年新农村合作养老保险首次启动时,规定了,60岁以上农民直接领取了个人基础养老金。这个制度出来后,对于60岁以上的老人家来说再交一次养老保险,已经不现实了,因此国家直接发放基础养老金,不过基础养老金的标准并不高,到今天为止,也仅仅是100多元,甚至还不到150元。
“领养老金”标准的目的就是为了,国家还积极提高农村居民的基础养老金,解决农村居民高龄津贴等问题,提供完善的养老保障!如今许多地区提高了最低养老金标准,有的省市提到300-400元!
改革中的国家不仅逐步提高了农民朋友的养老保险待遇,而且还不断规范了农村养老保险的发放和领取标准,使其在60岁以下都无法领取养老金。
3. 不交社保怎么领养老金 不交社保怎么才能领养老金
1、到法定退休年龄时,比如说一位女性法定退休年龄是55周岁,社保只交了13年,养老保险缴费不满15年,像这种情况就应该提前三个月到社保服务中心申请延续缴纳养老保险,也说这位女性需要再缴纳两年养老保险,符合退休条件后,再领养老金。
2、社保交不满15年时,有很多人都会选择延续缴纳养老保险,但是有一点不能忽略。按规定延续缴纳养老保险5年后,养老保险依然累计缴费不满15年的,这种情况可以选择一次性补缴至满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