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事业单位的临时工怎么买养老保险
事业单位的临时工,只要与用人方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就应该给上回保险,如果是答第三方签订协议,就应该找第三方,跟谁签的合同就应当找谁购买保险。
一、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一般来说养老保险:单位20%,个人8%。
二、尽管累计缴费年限在10年或15年以上,并且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就能够享受养老金待遇,但是缴费年限越长,缴费金额越多,今后的养老金也就越多,反之则少。
㈡ 临时工养老的相关政策是什么
临时工养老的相关政策是:用人单位应当为临时工缴纳养老保险。在我国的劳动者的利益的条款规定中,我国的临时工的退休年龄,男为年满六十周岁,女为年满五十周岁。临时工从办理退休手续的次月起,按照单位和个人缴纳养老金的年限发给退休金。一、临时工养老的相关政策是什么?
《临时工养老保险相关政策的规定》第四条,企业与临时工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应有养老保险的内容。
第五条,临时工退休养老保险基金(以下简称养老金)由企业和临时工本人缴纳。企业按临时工工资总额的17%缴纳,在企业缴纳所得税前提取,从营业外项下列支;临时工按本人标准工资的3%缴纳,由企业从其工资中代为扣缴。
第十条,临时工按规定辞退、终止、解除劳动合同后,在本省范围内异地又当临时工时,必须同时通过原工作单位和社会保险机构,办理养老金的转移手续,前后缴纳养老金的年限可合并计算。
临时工达到退休年龄时,用人单位所在地的社会保险机构,必须将临时工养老金及其利息转入其户口所在地的社会保险机构。
第十一条,临时工的退休年龄,男为年满六十周岁,女为年满五十周岁。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及其它有毒有害工种的,可以提前五年退休。
第十二条,临时工从办理退休手续的次月起,按照单位和个人缴纳养老金的年限发给退休金。
第十八条,临时工被招为劳动合同制工人或劳动合同制工人终止、解除劳动合同后被招为临时工的,其前后缴纳养老金的年限可合并计算。达到退休年龄时,其最后一次工作为劳动合同制工人的,养老待遇按劳动合同制工人的规定办理;其最后一次工作为临时工的,养老待遇按本办法规定办理。
第十九条,临时工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需由医院证明,并经医务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其待遇与劳动合同制工人相同。所需费用,在到达规定的退休年龄之前,由所在单位支付,并由单位继续为其缴纳养老金;到达规定退休年龄后,由社会保险机构支付。
二、什么是临时工养老保险
临时工养老保险是针对临时工人推出来的一种养老保障。自新劳动法实施以来,为了保障外来工的切实利益,已经取消临时工这一说,雇佣单位也一定要按照规定为工人缴纳养老保险。虽然有这样的规定,但是临时工养老保险仍难保障。
三、临时工获得养老保险应注意什么
1、 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临时工”适用劳动法
《劳动法》施行以后,所有用人单位与职工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各类职工在用人单位享有的权利是平等的。因此,过去意义上相对于正式工而言的临时工已经不复存在。用人单位如在临时性岗位上用工,应当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依法为其建立各种社会保险,使其享有有关的福利待遇,不能因为“临时工”属于单位编外人员而不予办理。
2、 养老保险的缴纳期限
按照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的规定,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5周岁时,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的,可按规定领取基本养老金。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其个人帐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同时终止养老保险关系,不得以事后追补缴费的方式增加缴费年限。因此,即使补办了养老保险也无法和正常缴纳养老保险的人一样在退休后每月获得一份稳定的收入,他所补交的养老保险会在他年满60岁时候一次又一次发给他,因此社保机构一般不会为其补办养老保险。
3、 民事侵权获赔偿
临时工的问题难道就没有解决的办法了吗?这类问题有一种通用的解决办法,就是用民事损害赔偿打劳动争议案件。临时工认为,用人单位应当为员工输养老保险,因为单位的过错,没有为自己办理养老保险,致使自己在退休以后无法享受合法的养老金的待遇,故要求法院判决每月支付其生活费。
法庭经审理后认为,用人单位有给职工办理养老保险的义务,但没有给临时工办理养老保险手续,用人单位具有过错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所以,法院认为用人单位应当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而临时工在工作期间未能及时督促厂方为其办理参保手续,也具有一定过错。据此,法院不支持退休生活费,但是判令用人单位与临时工解除劳动合同之日起,每月按该市当年最低城市居民生活保障标准支付其生活费。
无论是我国的临时工还是正式的员工,都是属于我国的劳动者保护的规定中所规定的劳动者,如果在遇到与用人单位发生冲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相关的规定。
㈢ 事业单位临时工养老金如何交
由用人单位与职工共同交纳,交费比例与额度由统筹地社会养老保险机构确定,一般是用人单位交12%,个人交8%,具体事宜可以拨打12333进行咨询。
《社会保险法》
第十条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十一条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
第十二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第十三条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政府承担。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政府给予补贴。
㈣ 企业很多是临时工.怎么交养老保险呀
其实。事业单位正式人员还是企业临时工,其实所有人员的养老保险都是一样的,都是按照个人8%,单位22%缴纳,不同的是缴纳基数不同,什么是缴纳基数?就是工资总额。正是因为工资总额不同,每个月缴纳的养老保险不同。打个比方,事业单位正式人员工资总额为5000,那么养老保险为5000*(22%+8%)=1500,如果企业正式员工工资总额也为5000,那么其养老保险也是1500,如果临时工工资为2000,那么养老保险就为2000*(22%+8%)=600。退休时拿多少退休金,就是根据你缴纳的养老保险计算的。所以能拿多少,都是看单位给你缴纳养老保险时,是按什么基数缴纳,其实我国养老保险很公平了,只不过很多企业不按照你的实际工资总额缴纳养老保险,就比如前面说企业员工如果工资总额为5000的话,养老保险应缴纳1500,而企业为了少出钱,为员工缴纳时却按照2000去缴纳,这就造成了企业养老金远低于事业单位。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㈤ 事业单位临时工退休工资标准
事业单位正式人员还是企业临时工,其实所有人员的养老保险都是一样的,都是按照个人8%,单位22%缴纳,不同的是缴纳基数不同,正是因为工资总额不同,每个月缴纳的养老保险不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机关技术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后的退休费分别按本人退休前岗位工资和技术等级工资之和、岗位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公务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企业职工退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构成:基础养老金=退休时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余额/计发月数。
事业单位分类:
1、教育类:大中专院校、中小学。
2、卫生类:各类公办医院、卫生院。
3、政府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如发改委下属发展研究中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二条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因任务完成而终止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依法终止工伤职工的劳动合同的,除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外,还应当依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第二十四条 用人单位出具的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应当写明劳动合同期限、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日期、工作岗位、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
第二十七条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第六十八条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