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事业单位38年工龄,应发6151元,实发4391元,2018年在郑州退休,退休金应该多少,谢谢
目前政策,退休以后的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老金组成(养老保险制度改回革以前参加工作的,答还有过渡性养老金)。
计算方法如下一一
一、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注: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
因为,目前不知道退休时当地上一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额和你的平均缴费指数、缴费年限,以及养老金个人帐户上的储存额,所以无法准确计算退休时能拿多少养老金。
⑵ 河南提高城乡居民养老金最低标准
河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档次如下:分别是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2500元、3000元、4000元、5000元。参保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可知,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我国法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职工应当按照我国法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毕乱源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社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陪拦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相关法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此外,为全面落实精准扶贫政策,河南省还针对农村居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提供扶持,即地方政府对农民参保缴费进行补贴,补贴标准为每
人每年不少于30元,记入个人账户。例如河南省政府部门在2016年推行的在62个县城提高养老金补助标准的政策。在全国和全省统一提高基础养老金的基础上,158个县市区中有62个已经或计划不同程度上调了基础养老金标准,在19个地市中有5个地市开始增发高龄补贴,其中在郑州市为70岁以上参保人员发放高龄生活补贴(70-79周岁、80-99周岁、100周岁以上每人每月分别为20元、50元、100元)的基础上,从2016年起,将发放范围扩大到80岁以上的所有户籍老人(80-89周岁、90-99周岁、100周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分别为100元、200元、300元),实现高龄补贴全覆盖。
法律依据: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南省财政厅关于建立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
第一条 调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最低缴费档次 从2018年1月1日起,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最低缴费档次调整为每人每年200元,取消每人每年100元的最低缴费档次。调整后,我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每人每年的缴费档次为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手态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2500元、3000元、4000元和5000元,共15个缴费档次。缴费档次实行个人自行选择,鼓励选择较高档次缴费。
第二条 完善缴费补贴机制,加大政府缴费补贴力度 健全缴费激励机制,增加缴费梯次补贴,加大政府缴费补贴力度,多缴多补,鼓励引导参保群众多缴多得。将豫政〔2014〕84号规定的政府给予参保人员相应缴费档次的补贴标准调整为:
(一)缴费200元补贴30元,缴费300元补贴40元,缴费400元补贴50元。
(二)缴费500元补贴60元,缴费600元补贴80元,缴费700元补贴100元,缴费800元补贴120元,缴费900元补贴140元,缴费1000元补贴160元。
(三)缴费1500元补贴190元,缴费2000元补贴220元,缴费2500元补贴250元,缴费3000元补贴280元, 缴费4000元补贴310元,缴费5000元补贴340元。
(四)参保人员当年没有缴费,之后再进行补缴的,不享受政府给予的缴费补贴。
⑶ 老人在异地领取社保,每年必须和原籍民政部门见面以确认此人还活着。请问用什么软件可免来回跑
2018年5月30日讯,北京,近日,一段“九旬老人社保年审,家人抬着爬上三楼”的视频,引发对退休人员领取养老待遇要进行生存认证的争议。人社部日前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要求重点简化待遇领取资格集中认证等异地业务的办理流程,全力推行异地业务“不用跑”。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地方,生存认证手续繁琐。为证明自己活着,有的老人需要在不同的办事地点跑多次,有的需要举着当天的报纸拍照,有的居住异地甚至需要千里奔波。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为证明“还活着”身心俱疲
一个月前,随女儿在武汉居住的90岁老人白启永,因单位的退休人员工资发放调整,被要求带本人身份证明,回湖北省红安县机关事业单位保险福利管理局办理录指纹、照相等认证程序。在女儿陪同下,白启永老人来到红安县城。然而,办理社保认证的办公室位于红安县机关保险局三楼,没有电梯,老人上楼困难。在询问能否请工作人员下楼办理认证程序被否定后,白启永老人只能坐在轮椅上,请人帮忙抬上三楼。老人被抬上三楼办社保认证的视频在网络上曝光后,引发社会关注。当地要求人社部门整改,设在三楼的办事窗口被搬到一层,同时明确对重病、瘫痪、行动不便及高龄等特殊对象的资格认证,将安排专人上门采集信息。
白启永办理的社保年审认证被称为生存认证,是证明退休人员健在,符合领取退休养老待遇条件的一道程序。一般每年一次,如果逾期未认证,就将被暂停发放养老金。白启永的遭遇并非个案,在一些地方,有的退休老人为证明还活着身心俱疲。有的地区要求本人到现场进行年审,这让很多在外地居住的老人倍感折腾。内蒙古退休老人王伟跟着女儿在江苏生活,为完成年审,他去年往返跨越半个中国回内蒙古老家。“现在还能跑得动,真害怕以后老了,经不起这么来回折腾。”王伟说。
政府应承担起服务责任
为什么领取养老金必须要进行生存认证呢?据了解,地方人社部门开展生存认证,主要是出于养老保险基金安全的考虑,防范和打击欺诈冒领养老保险基金行为。据介绍,家属冒领养老金现象在全国时有发生。天津市社保部门与公安机关破获的一起案件中,一位退休人员去世后,其外孙一直冒领养老金超过11年,总金额近20万元。
一些受访退休老人和业内人士认为,生存认证是必要的,但具体实施的方式、方法亟待改进。“这类认证规定合法合规,但缺乏对当事人感受的考虑。”郑州市民王乐说。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宋向清认为,防范养老金冒领风险,重点应是政府如何通过高效、便捷的方法采集到真实信息,并通过信息披露防范假信息,最后配套提高冒领者的违规违法成本,而不是把证明真实性的责任都推到群众身上。这样不计行政成本、社会成本的政策安排,体现了社会治理中强调管理而非服务的思维。
数据信息助力 群众少跑路
记者采访发现,针对生存认证中群众集中反映的问题,近年来不少地方已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探索。目前,生存认证已从本人到养老金领取地现场认证,拓展到异地协查认证、社保专干上门、网络识别认证等多种方式,方便异地居住老人、高龄老人完成社保年审。
武汉市人社局社保中心主任肖福义介绍,武汉市自2016年通过手机客户端进行退休人员生存认证网络年审后,又于去年底在支付宝开通社保年审。武汉市今年退休人员社保年审启动两个多月来,全市138万名企业退休人员已有82万人完成年审,其中13.2万人通过支付宝完成生存认证,1.5万人通过“武汉人社”手机客户端完成认证。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在全市范围内统一登记造册,由工作人员上门认证年审。
此外,部分地区探索简化甚至取消生存认证。中山市人社部门近期公告称,中山退休领取退休待遇并在中山常住的中山市户籍退休人员,社保经办机构定期与公安、民政部门通过数据交换,完成人员生存状况验证,不需要本人办理生存认证。人社部召开的“进一步加强社保经办系统窗口作风建设视频会议”要求,要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改变经办服务方式,持续提升经办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业内人士认为,进一步简化甚至取消生存认证,需要打通数据共享和数据真实两个环节。一方面,社保各个地区之间,以及与公安、民政系统之间数据需要共享,使社保经办机构能够通过核对户口注销、死亡证明等信息的方式,确定退休人员是否健在。“另一方面,需要保证相关数据真实、及时。”这位业内人士表示,之前当地探索取消部分群体生存认证时,就出现有老人已经去世,可公安依旧未注销户口等情况,容易造成基金冒领风险。
天津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宝义说,破解退休老人“自证生死”的困境,要进一步打破部门之间信息壁垒,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同时在充分做到信息公示公开的基础上,强化社会监督和惩罚力度,提高冒领违法成本。 据新华社
⑷ 郑州退休养老金上调吗
河南退休人员2017年调整养老金,已经在2017年7月底前完成,补发到位。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河南省财政厅
《关于2017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
豫人社〔2017〕49号
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省直各部门,中央驻豫各机关事业单位: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2017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人社部发〔2017〕30号)和《关于做好2017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工作的函》(人社养司函〔2017〕21号)精神,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并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批准,现就我省2017年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以下简称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调整范围
从2017年1月1日起,为2016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的退休人员增加基本养老金(含退职人员,不含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并符合原劳动人事部劳人险〔1983〕3号文件规定的退休工人,下同)。
二、调整办法
(一)定额调整
调整范围内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50元。
(二)挂钩调整
1.企业退休人员按调整范围内退休人员本人的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含折算工龄),每满一年增加2.4元。缴费年限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在上述基础上,再按企业退休人员本人2016年12月份基本养老金(统筹项目内部分,不含取暖补贴)的0.5%计算增加。
2.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按调整范围内退休人员本人2016年12月份基本养老金(统筹项目内部分,不含取暖补贴)的2. 8%计算增加。
2016年12月份按规定办理退休、退职手续的人员,按照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核定的本人月基本养老金为基数计算此项增加额。
(三)适当倾斜
在普遍调整基础上,再适当提高下列人员的基本养老金:
1.截止2016年12月31日年满65周岁的高龄退休人员,分年龄段按以下标准每人每月再增加基本养老金:年满65周岁不满70周岁20元;年满70周岁不满75周岁25元;年满75周岁不满80周岁30元;年满80周岁不满85周岁35元;年满85周岁不满90周岁50元;年满90周岁60元。退休人员的年龄计算,以批准退休时确定的出生时间为准。
2.按照本通知进行普遍调整和高龄退休人员适当倾斜标准增加养老金后,月养老金仍未达到1000元的退休人员,再增加20元,但增加后不得超过1000元。
3.企业退休军转干部在按以上规定调整后达不到所在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水平的,补足到所在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水平。
三、资金来源
此次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所需资金,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从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列支,直接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数据库中增加,实行社会化发放。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的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中列支;其中,已完成参保登记并实行征缴发放单位的退休人员,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直接在数据库中增加,实行社会化发放;尚未完成参保登记或没有实行征缴发放的单位,可暂由退休人员原单位发放,随后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结算。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调整所需资金由原渠道解决。
四、工作要求
这次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退休人员的亲切关怀,直接关系各类退休人员的切身利益,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敏感度高。各地要清醒认识组织实施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切实将其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重点工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全力以赴抓好落实,确保7月底前将增加的养老金发放到位。同时,要通过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加强基金征缴等措施,提高基金支付能力,确保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不得发生拖欠。各地落实情况请于2017年8月25日前书面报告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执行中发现问题,请及时报告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
2017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