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老保险 > 不交养老金知乎

不交养老金知乎

发布时间:2025-02-13 11:54:49

1. 为什么养老金缺口那么多 - 知乎

讨论养老金问题,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基本养老制度的性质,即现收现付制。这种制度意味着当期收入即用于当期支出,因此,流量视角在评估养老金状况时至关重要。过去十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收入一直高于支出,这在表面上显示了基金的充足性。然而,这种分析并非全貌。事实上,财政补贴对于维持基金结余至关重要,若剔除补贴,基金实际面临入不敷出的挑战。

进一步审视各地差异,全国养老金基金盈亏因地区经济水平、退休人员数量及工资构成不同而各异。以2020年为例,全国除少数省份外,均面临不同程度的收支压力。如果没有全国范围的调剂机制,某些地区如东北三省、湖北、四川等地的退休人员将难以获得足够的养老金支持。

基于上述事实,我们需考虑两个关键问题:财政补贴的可持续性,以及养老金富裕省份的长期富裕能力,以及全国调剂制度的持久性。

此外,观察养老金基金的累计结余增长,从存量视角分析,近十年来全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累计结余显著增长,预测至2027年将达到6.99万亿。然而,面对退休人口增加及退休金需求增长的现实,当前的基金规模虽能维持,但基金可支付月数已从18.5个月降低至11.2个月。这意味着,如果现在停止缴纳,基金仅能维持11.2个月。

未来养老金面临的关键问题包括:财政补贴的长期支持能力,富裕省份的持续贡献,以及全国调剂机制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另外,虽然基金名义上属于民众,但民众能否实际获得这部分资金仍存在不确定性。此外,养老金的增长速度与年轻人的承受能力之间的平衡问题也需深入探讨。

解决年轻人对养老金的担忧,需要明确财政补贴的持续性、全国调剂制度的稳定性,以及如何确保基金的长期充足性。同时,应关注基金使用效率及民众权益保护,确保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以满足民众对未来养老需求的预期。

2. 养老金交了35年差一年养老保险

作者:知乎用户
链接: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养老保险待遇主要和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一是缴费年限,二是缴费基数,三是记账利率(或者说基金收益率),四是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其中第四个因素只会影响到你实际到手看得到的钱,而前三个因素则从根本上决定了你的退休金替代率。打个比方来说,老板给你规定一个工作量,然后告诉你公司每年的利润根据一定的比例分配给你,你要是完成了工作量,公司每年利润的1%分给你,超额完成5%,就分3%的利润给你,养老金计发的时候前三个因素直接决定了这个利润计发率,而平均工资就像这里的公司利润,只是拿来作为一个基数的。
在前三个因素中,影响最大的是缴费年限。根据规定,统筹账户养老金根据每缴费满1年计发1%的原则计发。现在规定至少要缴费15年,于是很多人很聪明,算准了15年就不交了,这样他能拿统账养老金计发基数的15%,而一个22岁大学毕业开始老老实实干了38年也交了38年到60岁退休的男生,他的统账养老金能占到计发基数的38%。所以,相同情况下,缴费年限越长,统筹账户养老金就会越高。
下面要讲缴费基数。缴费基数的影响体现在两方面。一个是之前提过的统账养老金计发基数。于是这里又要提一个新的概念了,叫做指数化月平均工资。什么是指数化月平均工资呢,很简单,比如你2013年每个月缴费基数是2000元,而2013年你所在的这个地方采用的平均缴费基数(即所谓的100%缴费基数)是2600元,那么2000×12/(2600×12)=0.76923076,一般四舍五入取四位小数,0.7692就是你2013年的缴费指数,为什么要乘以12呢,因为你一年中可能每个月的缴费基数会产生不同,所以都是按照年基数来计算的。好了,用这个办法可以算出你在职期间每一年的缴费指数,然后对这些年的缴费指数平均一下,就是你的在职缴费指数。用这个指数乘以你退休上一年的社会平均工资,就算出了你的指数化月平均工资。指数化月平均工资和退休上一年的社会平均工资的均值,就是统筹账户养老金的计发基数。这下清楚了,缴费基数越高,你的指数化月平均工资就越高,在相同情况下,相应的统筹账户养老金计发基数就越高,统筹账户养老金就越高。同样的,退休上一年的社会平均工资越高,统筹账户养老金计发基数也越高,统筹账户养老金就越高。
第二个方面就是个人账户规模。个人账户根据缴费基数的8%建账,毫无疑问,缴费基数越高,个人账户的钱就越多。
这就引出了第三个因素,记账利率,或者说叫个账投资收益率。先来说说个人账户。刚刚已经把统筹账户养老金的计发办法说得很清楚了,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方式很简单,就是账户余额除以对应的计发月数就好了。计发月数是有具体的政策的规定的,50周岁退休是195个月,55周岁退休是170个月,60周岁退休是139个月,其他的感兴趣可以查表。好了,在个账规模确定的情况下,投资收益越高,个人账户的钱自然就增值越多,个账的余额就越高,个人账户养老金就越高。
其实前两个因素都无所谓,因为他们对实际的钱其实没有影响,说白了就是一个计发比例的问题,换言之,前两个因素在对统筹账户养老金产生影响的时候,完全不受通货膨胀的影响,这也是强制性的社会养老保险最优越的地方,它可以在这个意义上做到完全不贬值。
而个人账户恰恰就比较坑爹了,因为这笔钱就相当于一笔存款,如果投资收益跟不上,就会贬值。事实上,目前个人账户的记账利率一般采用银行同期一年定期利率或者略高于一年定期利率,这个记账利率在目前的通胀水平下是一定会导致个人账户贬值的。那么投资收益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实现不贬值呢?这个问题我测算过,结果很坑爹:只有当投资收益率和工资增长率相等的时候才能保证个人账户体现在替代率上的时候保持平衡。
不过,在整个制度设计中,个人账户养老金相对统筹账户养老金在养老金总额中所占比例相对比较小。
所以,片面地问缴纳的金额对最后养老金数额的影响因子其实是很难得出结论的,现行的养老金计发办法个人觉得是比较精妙的了,通盘考虑了一个人的缴费情况,真正实现了多缴多得。有兴趣的可以看看1997年制定的第一版计发办法,那个办法多缴少缴基本没什么区别。我平时比较不喜欢人家问我能拿到多少养老金,因为根据前面说的这一大堆,很显然可以发现每个人的养老金可能都完全不同,所以我完全无从回答。而且因为养老金计发基数和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有关,所以一个在职人员的未来养老金数额完全不具备可预测性。在实际操作当中,我见过两个缴费年限相等的人,因为其他原因导致养老金差15%以上的,也见过缴费年限少的养老金比年限多的人多的。
顺便提一句,这个养老金计发办法在不考虑通胀的情况下,35年缴费60岁退休的人目标替代率是59%左右,目前根据我的经验,我们这里社会实际替代率平均在57%左右,没办法,上面也说了,个人账户会贬值的。不过,我也说了,根据制度设计,只有60退休且缴费年限35年的人能达到59左右,而这里的社会平均替代率是包括了一大堆只交15年想占便宜的人的。在我所在的地方,缴费满35年60岁退休的人,实际拿到的退休金大多可以等于或者超过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不要小看这些钱,大家可以想想自己每个月累死累活赚的钱有没有到社会平均工资。反正我是没到~
利益相关,说一句,本人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现供职于社会保险经办部门。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阅读全文

与不交养老金知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听父母说话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浏览:111
佛教的孝顺父母 浏览:398
学生没有交过养老保险 浏览:172
形容孩子孝顺 浏览:729
大哥双飞60岁大妈 浏览:572
养老金十三连续涨 浏览:979
合肥老年大学校区地址 浏览:729
怎么查询自己买了几份养老保险 浏览:373
过了退休年龄能申请工伤吗 浏览:630
父母减65等于多少 浏览:25
养老金领取日期怎么算 浏览:997
父母陪伴孩子的书有哪些 浏览:638
广州市职工社保基础养老金是多少 浏览:295
老年人一周的食谱 浏览:56
健身加养生会怎么样 浏览:311
女孩第一次见男孩父母给多少红包 浏览:268
老人低热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浏览:832
做体质监测跟体检有什么区别 浏览:48
高考孩子体检前一天吃什么饮食 浏览:83
70岁老是关节疼痛是怎么回事 浏览: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