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四川省2015年养老金调整具体计算方法
四川省2015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施方案:定额调整:每人每月增加120元。挂钩调整:缴费年限超过15年的,对超过的年限每年增加7元。倾斜调整:一、对企业高龄退休人员增发。年满70周岁以上人员每月增加40元;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工人每月增加80元;1953年底前参加革命工作人员每月增加30元;原工商业者每月增加30元。二、对艰苦边远地区企业退休人员增发。2014年年度内我省艰苦边远地区新增加的退休人员,一、二类每月增加40元,三、四类每月增加50元,五、六类每月增加60元。在此前调待中已经享受人员不重复享受。三、对企业退休军转干部增发。对养老金偏低的企业退休军转干部按平均养老金水平保底后,再另增加30元。同时符合挂钩调整办法和适当倾斜对象及标准的,可以重复累加享受。
B. 2015养老金改革最新消息事业单位如何扣
这个已经在国发〔2015〕2号文件中有明确的规定,事业单位人员参加养老保险时,个人缴费比例为8%、单位缴费比例20%
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2号
三、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
费(以下简称单位缴费〉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个人缴费〉的比例为本人缴费
工资的8%,由单位代扣。按本人缴费工资的数额建立基本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
C. 我是2015年退休教师这次养老金并轨改革后该如何领取养老金 养br
养老金并轨改革后,作为2015年退休的教师,如何领取养老金成为了关注焦点。依据新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缴纳责任。
单位需承担的缴费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而个人需以本人缴费工资的8%比例缴纳。单位代扣个人缴费。
个人账户按照本人缴费工资8%的数额建立,其资金完全由个人缴费构成。若个人工资超过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这部分超出部分将不计入个人缴费工资基数。相反,若个人工资低于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则以当地平均工资的60%作为计算个人缴费工资基数的依据。
这一改革旨在实现养老金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通过合理分担单位和个人的养老保险责任,既保障了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又促进了养老保险制度的健康发展。作为2015年退休的教师,了解并适应这一改革,将有助于顺利领取养老金,享受晚年生活的保障。
D. 2015年企业退休养老金怎么调整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2015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人社部发[2015]6号)文件规定,2015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总体水平按2014年企业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10%上调,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调整办法,具体调整办法由各省或者直辖市、自治区制定。
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2015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人社部发[2015]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经国务院批准,从2015年1月1日起,为2014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调整水平按照2014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10%确定。
此次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调整办法。定额调整要体现公平,挂钩调整与退休人员本人缴费年限、基本养老金水平等因素挂钩,进一步体现鼓励参保缴费的激励机制。对企业高龄退休人员,可适当提高调整水平。对国家设立机关事业单位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的省份,适当提高企业退休人员调整水平。对基本养老金偏低的企业退休军转干部,继续确保其基本养老金不低于当地企业退休人员平均水平。
调整基本养老金所需资金,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列支。对中西部地区、老工业基地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财政予以适当补助。未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调整所需资金由原渠道解决。
各地区的具体调整水平和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物价上涨、工资增长等实际情况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承受能力合理确定。各地区的具体实施方案于2015年2月28日前报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经审批后认真组织实施。各地区要严格按照两部批准的实施方案执行,不得自行提高调整水平,突破调整政策。对自行提高调整水平的地区,将予以通报批评,并相应扣减中央财政补助资金。
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企业退休人员的亲切关怀,各地区要高度重视,认真测算,详细制定调整办法。要通过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加强基金征缴、完善省级统筹、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养老保险基金的补助力度等措施,提高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能力,确保确保调整政策落实到位,不得发生新的拖欠。
E. 2015年退休中人工资如何改
事业单位改革前退休职工工资调整方案整理如下:
一、2014年12月31日前,经批准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不含机关、财政全额供款和差额供款事业单位中执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费计发办法和调整政策的劳动合同制工人),自2015年1月1日起调整基本养老金。
二、退休人员按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含折算工龄,下同)调整基本养老金。缴费年限满10年及其以上的退休人员,缴费年限每满1年,每月增加3.5元;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退休人员(不含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35元;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52.5元。
三、按本通知规定调整基本养老金前,低于统筹范围内平均基本养老金水平2513元/月的退休人员(不包括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军队转业干部、原工商业者),在按缴费年限调整养老金的基础上,再按下述办法调整基本养老金:缴费年限满30年及其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45元;缴费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每人每月增加40元;缴费年限满10年不满20年的,每人每月增加35元;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不含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30元;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35元。上述人员调整后的基本养老金不超过2773元/月。
四、在按本通知第二、三条规定增加基本养老金的基础上,退休人员再按下列绝对额调整基本养老金:按本通知规定调整基本养老金前,月养老金低于2513元的,每人每月再增加90元;月养老金在2513元及其以上,低于3500元的,每人每月再增加70元;月养老金在3500元及其以上,低于4500元的,每人每月再增加50元;养老金在4500元及其以上的,每人每月再增加30元。
五、经国家或本市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并在退休前被单位聘用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按相应管理权限批准的高级政工师及劳动部门批准的高级技师,在按本通知第二条和第四条规定调整基本养老金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再增加120元;退休前享受教授级同等待遇的高级工程师,经国家或本市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每人每月再增加220元。上述人员增加基本养老金后,低于2773元/月的,补足到2773元/月(不含退职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六、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人发[2002]82号文件精神,切实解决部分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问题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3]29号)精神,退休的军队转业干部按本通知第二条、第四条规定调整基本养老金后,低于2773元/月的,补足到2773元/月。
七、按照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战部、财政部、民政部《关于进一步解决原工商业者生活困难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2]9号)精神,原工商业者按本通知第二条、第四条规定调整基本养老金后,低于2773元/月的,补足到2773元/月(不含退职的原工商业者)。
八、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按原劳动人事部《关于建国前参加工作的老工人退休待遇的通知》(劳人险[1983]3号)规定,享受原标准工资100%退休费的老工人,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参加革命工作的,每人每月增加440元;1945年9月3日至1949年9月30日参加革命工作的,每人每月增加420元。
F. 2015山东企业退休金新政策详解
2015山东企业退休金新政策详解
2015年1月15日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获悉,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部署,从2015年1月1日起,山东省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再提高10%,预计将有近8000万退休人员受益。
到2014年底,经过十年连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由 2004年的月均647元提高到目前的2000多元。
同时,经国务院批准,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70元,即在原每人每月55元的基础上增加15元,提高待遇从2014年7月1日算起。这是我国首次统一提高全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将惠及广大城乡老年居民和家庭。
此外,国务院决定,将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财政补助标准再次提高60元,达到人均380元。个人缴费标准提高30元,达到人均120元。新增资金重点用于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
养老金调整主要内容有哪些?
1、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70元
经国务院批准,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70元,即在原每人每月55元的基础上增加15元,提高幅度为27.3%,提高待遇从2014年7月1日算起。2014年初发布的数据显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养老金的平均水平为每人每月81元。据专家测算,此次上调15元基础养老金,预计使居民养老待遇达到月均百元左右。
2、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再提高10%
在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已实现“十连涨”的情况下,今年迎来第11次上调。据测算,到2014年底,经过十年连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明显提高,由2004年的月均647元提高到目前的2000多元,增长了2倍多。
3、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待遇标准再提高60元
人社部有关负责人透露,今后国家将逐步建立覆盖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物价变动、职工工资增长、收入水平提高等情况,并兼顾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承受能力、财政负担能力等因素,统筹考虑各类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调整。
此外,2015年起还将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待遇标准。国务院决定,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财政补助标准再提高60元,达到人均380元。个人缴费标准提高30元,达到人均120元。新增资金重点用于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以减轻困难家庭就医费用负担。
青岛2015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最新消息
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将上调10%,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将增加15元。1月16日,国务院发布消息称,将再次提高多项社保待遇标准。从青岛市人社局获悉,此次国务院上调企退人员养老金,将实现养老金的“11连涨”。而青岛市的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早在2012年就提高到了110元,远高于国家和山东省规定的标准。
从青岛市近年来的养老金调整情况来看,2014年养老金上涨后,岛城的退休金实现了十连涨,但月人均养老金数额不再统一测算,而是分为三个数字:2655.1元、1730.9元、747.5元。其中,企业退休(职)人员月人均养老金水平达到2655.1元,灵活就业人员月人均养老金水平达到1730.9元,补缴参保人员月人均养老金水平达到747.5元。
从青岛市近年来的养老金调整情况来看:
青岛市养老金在2005年、2006年月人均共增加199元,2006年月人均养老金达到986元,
2007年月人均增加125元,达到1111元,2008年月人均增加123元,达到1234元,
2009年月人均增加152元,达到1386元,
2010年月人均增加175元,达到1561元,
2011年月人均增加206元,达到1767元,
2012年又增长了256元,达到2023元,
2013年月人均上涨245元,达到2268元。
2014年养老金上涨后,岛城的退休金实现了十连涨,但月人均养老金数额不再统一测算,而是分为三个数字:2655.1元、1730.9元、747.5元。其中,企业退休(职)人员月人均养老金水平达到2655.1元,灵活就业人员月人均养老金水平达到1730.9元,补缴参保人员月人均养老金水平达到747.5元。
养老金调整有何意义?
1、基础养老金标准上调的同时,国务院同时确定,按此每人每月70元的标准,由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补助50%。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认为,在经济下行压力下,财政增收幅度减小。中央财政对全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补助资金的增幅远高于财政收入增幅,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广大城乡居民老年生活的`关心。据了解,在此前55元的标准下,财政对新农保、城居保待遇的补贴额度一年已超过1200亿元。
2、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不仅远远跑赢了CPI,也跑赢了GDP。与城镇居民平均收入、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工资相比,基本养老金约10%的增速已略高于前者,与后者接近。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再提高10%,全国预计将有近8000万退休人员受益。
【专家点评】2009年,我国启动新农保试点,确定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这是由国家财政支持的。2014年,新农保和城居保实现并轨。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模式,养老金支付由个人账户养老金和政府承担的基础养老金两部分组成。
此前,其实每个地方也按照各地的情况,适当提高了新农保和城居保基础养老金标准。比如北京有200多元。
但是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和物价的变动,55元的标准就很低了,这甚至比各地的最低生活保障金还要低很多。据了解,此前国家计划把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到100多元。但由于压力比较大,所以这次提高的幅度并不大。
但是这次调整是破天荒的第一次,意义重大,以后也会逐步调整养老金待遇。
G. 2015年养老金改革:并轨后机关事业单位缴纳养老保险
未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将与企业员工一样,缴纳社会保险。
历经多年讨论的养老双轨制改革终于在2015年年初破局,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简称《决定》)。
根据该《决定》的相关规定,各级地方政府财政一边负担“老人”的退休金,一边给“中人”和“新人”缴费,不仅加大了地方财政压力,也要小心出现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运行近20年的结果——3万亿元的个人账户空账情况。
从已有的改革实践看,这一设定将导致地方政府短期内面临巨大财政压力,同时,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和差额事业单位的筹资难度大,只能等“并轨”来“接盘”。
地方财政“承压”:黑龙江养老金已严重收不抵支
《决定》指出,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单位缴费”)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以下简称“个人缴费”)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由单位代扣。按本人缴费工资8%的数额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
“这个20%是政府需要拨款才能缴纳的,地方财政压力会很大。”北京一位政府部门的财务人员表示。
有数据显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及其编制内的工作人员近4000万。而政府财政一边继续负担“老人”的退休金,一边给“中人”和“新人”缴费。
《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4》中显示,2013年各个省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档期结余率中,老工业基地睁枯黑龙江为-4.78%,即严重收不抵支,当期结余为-40.43亿元。
人社部社会保辩早斗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26日表示,改革以后地方财政的负担问题肯定是存在的:“现在只是出了一个改革决定,实施细则还没有出台。出台了以后再实行征缴。目前来讲,肯定当期征缴的都需要用于当期支付,尤其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更多是靠财政,所以这一块当期肯定不会有积累的,很快就会支付掉。”
针对这一状况,《决定》指出,建立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筹;暂不具备条件的,可先实行省级基金调剂制度,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征收、管理和支付的责任携磨。
所谓转移支付,是各级政府之间为解决财政失衡而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转移财政资金的活动,也是收入分配改革中,弥补区域差异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