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是什么农民需要配置哪些保险
在社会的进程中,农民们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土地不仅是他们的生存根基,也是他们生活来源的源泉。政府深知农民群体的生存难题,在土地征用过程中,不仅给予了合理的经济补偿,还推出了养老保险政策,以期为农民们的晚年生活提供保障。
那么,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的全貌是怎样的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旨在保障那些因政府统一征收农村集体土地而失去土地,且征地时对所征土地享有承包经营权的人员。年满18周岁的此类人员,可以自愿参加养老保险计划。所参与的养老保险形式,实际上就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不过,各地的政策可能会有所不同,补贴标准也会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所差异,并会随时间进行调整。
除了养老保险政策,农民群体还需要配置哪些保险呢?新农合作为农民群体最熟悉的保险之一,提供了基础的医疗保障。它与社保的医保类似,但新农合的保障范围有限,如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等还需通过商业保险来补充。基于预算考虑,农民群体可以优先考虑以下两个险种:百万医疗险和意外险。
百万医疗险在面对大额医疗费用时,能有效降低自费负担,与新农合形成良好的互补。价格亲民,一年几百元即可获得全面保障。而意外险则为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可能遭遇的意外风险提供保障,同样价格亲民,百元左右即可获得不错的保护。
综上所述,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的实施,不仅体现了政府对农民群体的关怀,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若有保险方面的疑问,欢迎咨询专业人士,如奶爸保-嘉林,获取更详细的解答。
②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一个月领多少钱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每月领取的金额需要根据您所在地的具体规定来看。
1、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每月领取的金额会根据当地经济条件和政策规定而有所不同;
2、领取标准和金额的具体信息,可以通过咨询当地社会保障部门或查阅相关政策文件获得;
3、在申请社保补偿时,失地农民需准备土地承保合同、征地协议、个人身份证、户口薄、近期2寸彩照及《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申报表》等相关材料。
养老保险的计算方式:
1、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基础养老金是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来确定的,通常与个人的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有关;
2、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根据个人账户的累计缴费额和利息积累情况来计算的,反映了个人缴费的多少和时间的长短;
3、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在某些情况下,会有过渡性养老金的安排,以确保养老金水平的平稳过渡,具体计算方式由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综上所述,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每月领取金额因地制宜,受当地经济状况和政策影响,具体标准需咨询当地社保部门或查阅政策文件,并在申请时提供完备的相关材料,如土地承保合同、征地协议等证明文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但是,国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除外。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财政局关于西安市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财政补助若干规定的通知》
第二条
按以下原则向区财政部门设立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财政专户(以下简称“财政专户”)注入财政补助资金,
(一)本区范围内当年需财政补助的被征地农民参保的财政补助资金(不含市财政补助部分)总和小于50万元(含50万元)的,由本区财政将财政补助资金一次性注入财政专户。按本规定财政补助部分市、区分担比例需要市财政承担的,由区财政向市财政提出专项资金申请,市财政审核后通过市社会保障财政专户将财政补助资金一次性注入该区财政专户。
(二)本区范围内当年需财政补助的被征地农民全年参保的财政补助资金(不含市财政补助部分)总和大于50万元的,每年区财政补助不少于50万元,分年度注入财政专户(最长不能超过10年)。按本规定财政补助部分市、区分担比例需要市财政承担的,由区财政向市财政提出专项资金申请,市财政根据全市的资金需求情况审批并可分年度(最长不超过10年)按比例通过市社会保障财政专户注入该区财政专户。
③ 农村征收土地农民养老保险怎么办理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办理需要参保农民填写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申报表,并附土地二轮承包合同、征地协议、身份证、户口簿,送交所在村委会或社区居委会;召开全体会议决定,公示七日后签字盖章,报人民政府、县公安、国土资源部门审核;审查后,报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及其经办机构进行复核,并办理登记手续。
【法律依据】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
征收土地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征收土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相应的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主要用于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缴费补贴。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的筹集、管理和使用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④ 征地养老保险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是政府帮助广大被征地农民实现“老有所养”的一项惠民政策。被征地农民参加的养老保险其实质上就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不存在任何风险。各地的政策也会有所不同。
法律依据:《甘肃省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办法》
第四条 征收土地时年满16周岁(含16周岁)以上、征收土地面积占现有承包土地面积20%(不含20%)以上的被征地农民应当参加养老保险。其中征收土地面积80%(不含80%)以上的视为完全失地农民(情况特殊的市州可以按照最低人均占有土地量确定),剩余土地交回村集体,转为城镇户口,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征收土地面积20%—80%的,视为部分失地农民,实行完全个人账户模式,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相衔接。
第六条 被征地农民(包括完全失地和部分失地)参加养老保险的费用由个人和政府共同承担,其中,个人承担40%,政府承担60%。采取在征收土地时一次性趸缴的办法缴清。
⑤ 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规定是怎样的
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规定是被征收土地的农民需要提出申请,然后才能够获得相关的基本养老保险的待遇,但是必须要符合条件,比如说承包地被县级以上的人民政府按照法律当中的规定来征收了,而且是持有土地承包经营证。一、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规定是什么?
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规定是被征地农民申请养老保险需要符合五个条件:承包地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征收;被征地时持有《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被征地时户口在征地所在地;被征地后家庭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3亩(含0.3亩);年满16周岁。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金主要是由两个部分组成,一种是统筹基金,还有一种是个人账户基金。
第一部分:统筹基金主要从被征土地收益中筹集,由政府出资、村(组)集体出资和其它资金构成。村(组)集体出资部分从土地补偿安置费中按20%提取交纳。
第二部分:个人帐户基金由被征地农民自愿缴费资金及其利息构成。个人自愿缴费标准分为3600元和6600元两个档次。被征地农民可自愿选择其中一档,一经选定,不得变动。
《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怎么交?
参加社会保险的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职工以本人上月应发基本工资为缴费基数,单位以全部职工个人缴费基数之和作为缴费基数。职工缴费比例为本人基本工资的8%,由单位代扣代缴,单位缴费比例按照“以支定收,略有结余”的原则确定。
机关事业单位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应当为其工作人员建立职业年金。单位按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缴费,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4%缴费。工作人员退休后,按月领取职业年金待遇。职业年金的具体办法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制定。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比例会随着参保年限以及参保金额的增加而增加,当参保人退休之后,根据参保人年龄的不同,划入个人账户的比例也会有所不同,按照养老保险的相关规定,地区不同,职工以及自由职业者的养老保险可能也会有一定的区别。
在当代的社会,现在农村的土地承包是非常常见的,很多持有农村土地承包权的公民个人,因为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面临着土地被征收的话,那么农民失去土地的,是可以申请相关的养老保险待遇的享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