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四川人社厅机关巳退休中人退休金何时调整落实
制定退休中人的退休金有哪么难吗?省人社厅无能为力吗?要等到猴年马月?有的同志盼不到就离世了。希望尽快落实。
『贰』 四川省人社厅养老保险处最新消息
四川省企业退休职工今年每月最低增加养老金120元
华西都市报
四川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迎来“十一连涨”,全省611.4万退休职工将从中受益!3月30日,省长魏宏主持召开省政府第79次常务会议。会议决定,从2015年1月1日起,为2014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的企业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调整水平原则上按我省2014年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10%确定。
企业退休人员能从中获得什么实惠?每月领到手的养老金能增加多少?3月31日,省人社厅养老保险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解读:新政实行后,企业退休人员每月最低增加120元。对缴费超过15年的年限,按每超过1年增加7元调整。本次调整后,所增加的养老金将于4月底前发放到领取人个人账户。调整
对象
2014年12月31日前企业退休人员
本次基本养老金的调整对象为:四川省2014年12月31日及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退休人员。不包括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和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居民。
本次调整后,新增加的基本养老金什么时候发到人手?该负责人表示,按照要求,2015年前3个月新增加的养老金将一次性打到参保人个人账户上。目前正在下发调待通知,资金、数据等相关准备工作已相继完备,4月底以前将新增加养老金发放到位。
调整
水平人均基本养老金月涨10%
从2015年1月1日起,四川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再提高10%。从2004年的月均647元起,四川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一路升高,迎来“十一连涨”。本次调整,四川将有611.4万退休职工受益。
“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每月涨10%。”该负责人表示,国家所确定的调待标准是各省月人均养老金水平的10%,而不是每位退休人员养老金的10%。这也就意味着,部分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实际增加额可能超过本人退休金的10%,也有部分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实际增加额可能达不到其本人退休金的10%。据悉,今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上调标准综合考虑了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物价上涨、养老保险基金和财政承受能力,以及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等因素来确定的。
调整
方式定额+挂钩每月最低增加120元
“此次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适当倾斜相结合的办法。”省人社厅养老保险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定额调整即每人每月最低增加120元;挂钩调整即对于缴费超过15年的年限,按每超过1年增加7元调整。
也就是说,本次调整后,如果企业退休人员缴费年限仅15年,那么每月增加120元,这也是本次调整增加的最低标准。如果缴费超过15年的年限,将在每月增加120元基础上,按每超过1年增加7元调整。例如,市民张先生从企业退休后,假如每月领到的基本养老金为700元,且仅缴纳了25年养老保险。那么本次调整后,他每月将领到700元+120元+70元。
“去年超过15年缴费年限的增发额为5元,今年增加到7元,未来这种增加趋势还将继续。”该负责人表示,这是为了鼓励参保人多缴费,长缴费,形成“长缴多得”的良性发展态势。很多参保人员尚没有“多缴多得”的概念,相当部分人缴了15年养老保险后立即中断缴费。但15年只是基本缴费年限,如果参保人只缴费15年,那么退休后领到的养老金也不多,以后或只能保障一般的生活需求。
适当倾斜3类退休人员“增发”养老金
除了定额调整和挂钩调整,如果参保人是企业高龄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偏低的企业退休军转干部、我省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其基本养老金先增加定额和挂钩两种调整后,再按标准增加。
该标准和2014年的规定相同。例如,在增加定额和挂钩后,1949年前参加工作的老工人,每月增加80元;1949年后至1953年12月31日前参加工作人员,每月增加30元;原个体工商业者每月增加30元;年满70周岁及以上人员,每月增加40元。2014年年度内我省艰苦边远地区新增加的退休人员,适当增发养老金,其中,一、二类艰苦边远地区人员每月增加40元;三、四类艰苦边远地区人员每月增加50元;五、六类艰苦边远地区人员每月增加60元。华西都市报记者刘秋凤
四川省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十一连涨”
2005年
调整为每人每月25元加上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调节调解费用,每满一年增加1元
2006年
调整为每人每月70元加上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调节调解费用,每满一年增加1元
2007年
四川省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每月涨80元
具有高级职称的退休科技人员和退休早、基本养老金相对偏低的每月再涨40元
2008年
四川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总体增加水平将超过人均100元/月
2009年
普调办法为每人每月先增加80元,再按累计缴费年限每满1年增加2元
2010年
普调办法为每人每月先增加90元,再按累计缴费年限每满1年增加2元
2011年
普调办法为每人每月先增加110元,再按累计缴费年限每满1年增加2元
2012年
普调办法为每人每月先增加115元,再按累计缴费年限每满1年增加3元
2013年
普调办法为每人每月先增加85元,再按累计缴费年限每满1年增加3元
2014年
普调办法为每人每月先增加120元,对缴费年限超过15年的,再按每年增加5元调整
2015年
普调办法为每人每月先增加120元,对缴费年限超过15年的,再按每年增加7元调整
如有其他保险疑问,请来:多保鱼讲保险!,
『叁』 四川省关于中人退休养老金计发方案已经出台了吗
五险一金当中包括了养老保险,而这其实也是大多数劳动者重点关心的一个保险。专要注意的是在养属老保险当中也分为了多种类型,分别是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以及商业养老保险。而其中我们说的五险一金当中的养老保险,其实主要就是指第一个基本养老保险,也被称之为国家基本养老保险。该养老保险的费用是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承担,但如果是个体户或者自由业者,自己需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话,那此时的费用就是由自己来承担的。
『肆』 四川退休中人补发差距为什么这么大
四川行政事业单位的老人从2014年9月30日前退休称老人,2014年10月1日后退休称中人,也就是同社保并轨的人,行政事业的人正式从工资中扣缴养老保险和职业评薪的人,这部分人退休的工资总体是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预发,都以2014年9月30日当月工资作为预发工资,即9月30日在册工资,这说明了中人所有中人的工龄(参加工作时间),教龄,行政职务,职称工资,薪级工资统一结算到了2014年9月30日的)。第二部分工资是2014年10月1日后至退休之时期间重新核算缴了社保和职业年薪后所产生的新工资。但四川人社厅对中人所增资的实施方案有问题,问题在于中人多缴1年社保,退休时月工资就多近千元,也就是2018年比2015年晚退休3年,退休工资每月就多3千多元。况且退休时间上还不是延迟退休的,他们也是正式退休。例如,一位教高中几十年的中学高级教师,比同一学校的工人早退休2至3年,结果工资还少200多元,2015年比2016年早1年,月退休金少近千元,以些类推。这是不争论的事实了。那么请问四川人社厅?①中人在工资中扣缴养老保险和职业年薪,一年共缴了是多少?按比例他们个人帐户有多少?集体帐户多少?中人缴养老保险等最长时间才10年。全社会企事业等缴社保15年以上每月才几百元(包括独生子女政策),国家调资到现在月工资还在1千多元,既使他缴这15年每一年每月比行政事业缴得少点嘛,但国家养老的大政策都是统一的,不到中人缴养老保险等才四年为什么有这么高的退休金?可见四川人社厅的中人退休实施方案和企事业微保险的如何并轨?特别是实施方案中增补薪级工资有文件反映出四十几档,请问2014年9月已领了多少档?连这点基本常识都知道,工龄与薪级挂钩的并进行了一次工资套改。象四川人社厅这种实施方案既不合理,又不合情?并不合法的呀?都是共产党的领导,都是同一政策,同一制度,同一社会,同一巿场的消费水平,为什么四川中文增资的实施方案会有不同的结果。差距这么大?轻则弄得老人,中人心理不平衡,重则造成社会不安!
『伍』 为什么四川省基本养老金标准比全国低10元
核心内容:2014年起,四川省领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每人每月增加5元基础养老金,调整后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60元。政府按照不同缴费档次进行补贴。以下由法律快车编辑为您介绍。
1月22日,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通知,从1月1日起,全省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简称城居保)领取待遇人员基础养老金增加5元;新农保和城居保10个缴费档次,每个对应档次的参保缴费补贴各增加10元。据悉,这是我省首次提高新农保和城居保养老保险水平。
截至2012年12月底,全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达3001万人,其中1090万人领取待遇,新农保和城居保两项保险制度覆盖人群领取待遇标准和缴费标准一致。按照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省人社厅、省财政厅共同制定了调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水平的方案。
根据调整方案,从1月1日起,新农保和城居保领取待遇人员,每人每月增加5元基础养老金,调整后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从现有的每人每月55元增加到60元。增加部分所需资金由省级财政全额负担。仅此一项,省级财政将投入6.6亿元。各市(州)可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具体标准及分担比例由市(州)政府确定,并自行负担。
除基础养老金外,政府缴费补贴也有所增加,按照不同缴费档次进行补贴。2014年起,全省新农保和城居保制度设置100—1000元共10个缴费档次。从1月1日起,相对应的参保缴费补贴各增加10元,达到每人每年40-80元。其中,对选择100元、200元缴费档次的,政府补贴40元;对选择300元缴费档次的,政府补贴45元;对选择400元缴费档次的,政府补贴50元;以此类推,每提高一档缴费标准,政府补贴增加5元,最高补贴为80元。所需资金按省政府常务会已批准的省财政对各地补助比例执行。
在全国层面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再提10%之后,各地也纷纷出台政策,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尽管养老金持续上调,企业退休职工的养老金替代率却在不断下降,各地养老金替代率差距也呈逐渐拉大的趋势,导致各地退休后待遇差别较大。
根据社科院社会保障实验室主任郑秉文等人的研究,各省的养老金替代率差距越来越大,出现公平性问题。
比如,2010年基本养老保险人均养老金占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比率(简称替代率),全国平均水平是49.79%,最低的是重庆的44.24%、江苏的45.70%、吉林45.75%,最高的是山东的70.74%、新疆65.22%和青海的64.06%。
替代率指标是为了衡量个体退休前后的收入差距而产生,其定义非常简单:退休第一年养老金收入与前一年工资收入的比值,关系到职工退休之后的生活质量。
各地出现差距之后就会出现公平性问题,最高比最低的高出25个百分点,问题是31个省份向谁看齐?是向最高的看齐还是向最低的看齐?
虽然养老金替代率标准很难准确量化,但它应该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按照国际经验,如果替代率大于70%,劳动者在退休后就可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如果替代率在60%-70%,劳动者在退休后也可以维持基本生活水平。
但如果替代率低于50%,仅仅依靠劳动者退休后的生活水平较退休前就会有大幅下降,这意味着需要考虑提高养老金水平。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规定,如果养老金替代率低于55%,就属于“警戒线”以下。
“一个制度的替代率如果过于慷慨,不但可以拖垮国家,也有可能毁灭了制度。相反,如果一个制度的替代率过低,也会毁灭了制度。”郑秉文表示。
自社保制度建立之日开始,官方从未说过要以某个替代率作为目标,或将之作为参照向它靠拢。学术界也一直为中国应该保持多少养老金替代率存在不同看法,正是因为如此,学界认为,我国现在已经到了确定替代率的时候了。
业内广泛接受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替代率是58.5%,但是我国的养老金制度从未在58.5%的替代率上呆过一天,这个替代率显然与制度现实是存在差距的,我国或需要制定一个符合实际的替代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