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美国养老保险制度计划
美国的养老保险分为三个部分,即联邦退休金制度、私人年金计划、个人退休金计划。
(一)联邦退休金制度
联邦退休金制度是美国最基本的养老保险制度,始建于1935年,以当年美国国会通过的《社会保障法》为起点,以后经过不断补充、修订,基本条款沿用至今。美国联邦政府的法律规定,职工退休年龄不分男、女都是65岁,同时必须纳税40个季度(具有10年缴费年限),才能享受待遇。养老保险费完全由雇主和雇员缴纳,政府不予负担。养老保险的费用,国家以征收社会保障税的方式筹集,由雇主和雇员按同一税率缴纳。雇员应缴纳的数额,按照本人年薪的多少,采取分段办法计算。年薪在5。5万美元以下的部分,按照7。65纳税,其中6。2%用于养老、遗属和伤残保险,1。45%用于65岁以上老人的医疗保险;年薪在5。5~13万美元的部分。投入1。45%(用于医疗保险)纳税;年薪在13万美元以上的部分则不需要纳税。雇主按其雇员应缴纳税率纳税。所得每一美元税金,其中73美人用于养老,19美人用于医疗,8美分用于伤残。
联邦退休制度通过法规规定65岁可能享受全额养老金,同时,允许提前退休,但养老金减额发给,雇员最多可以提前到62岁退休,但每提前一个月退休,养老金减发0。56%;如62岁退休只能拿到相当65岁正常退休人员退休金的80%;63岁退休能拿到86%;64岁退休只能拿到93%。年满65岁后最多可再推迟5年退休,养老金增发0。25%。如66岁退休,可拿到相当65岁正常退休人员退休金的103%;67岁退休可享到106%……70岁退休可拿到130%,年满70岁以后退休者,养老金不再增加。联邦退休金制度的替代率平均约在50%左右。
(二)私人年金计划
私人年金计划各企业自愿建立。美国政府向雇主提供税收优惠措施以鼓励雇主为雇员建立“私人年金计划”。如企业从年营业额100万美元中提取10万美元作为雇员的“私人年金计划”,这10万美元可以免税。在这种税收优惠政策之下的“私人年金计划”是美国联邦退休制度的一个强有力的补充。目前全美有60%的雇员参加了私人年金计划。
“私人年金计划”主要有两类:
第一类是确定待遇方式,即雇主对雇员允诺雇员退休后给予多少退休金,并根据允诺由精算家计算确定每年储存金额。大分数企业采取这种办法。
第二是交费方式,即先确定交费多少,退休时按照累积金额(包括本金、利息、投资利润等)确定退休金额数,这类方式不需要向退休金担保公司担保。
(三)个人退休金计划即个人储蓄保险
个人退休金计划,自愿参加,储金一般个人出3/4,企业出1/4;联邦政府通过免征所得税予以扶持和鼓励。在储存时不纳税,在支取时再纳税,也是一种延期纳税办法。此项计划的最高存款额为每年2000美元,并且必须在每年的4月15日前存入。所存款项,连同利息在退休后即可领取,也可继续存入银行,但到达70岁时必须起用。对于年薪超过一定数额的,不能参加这项计划。具体标准是:未婚者年薪超过3。5万美元,已婚者年薪超过5万美元。
二、美国社会保险管理体制和经费保障
美国的社会保险由联邦政府的社会安全(保障)部署集中管理,办法统一,机构垂直领导。全国共有社会安全(保障)工作人员65000余名,分10个大地区设立社会安全(保障)局,下属13000个办公室,负责办理社会安全(保障)业务。各县、州(市)地方政府只负责附加保障计划。
全国设立了40个电话咨询中心,负责接受公民的查询、咨询电话。在因特网上使用11种文字、开发10000余页资料供居住在国内外公民查询。
全国每年征收社会保障税5684亿美元,每年提取管理费用38亿美元,提取比例约为7%。按全国6。5万名工作人员计算,每人每年管理费用近6万美元,为开展社会安全(保障)业务提供了保证。
三、美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优点
(一)社会保障机制比较完善,管理高度统一,约束力强。
美国的基本养老保障由联邦政府集中统一管理。联邦政府设立社会安全(保障)总署,负责全国社会养老保险有关法律的制订和对全国政策业务的指导。全国划分为10个大地区,分设社会安全(保障)局,并在各县、州(市)分设办公室,具体承办社会养老保险事务。形成了一个社会保障网络,上下职责分明。各县、州(市)地方政府,不承担国家养老保险,只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订补充养老计划。美国所有公民都有一个相互不重复的社会保障号,对从业人员和退休者实施社会保障关系的管理。社会安全(保障)机构的日常管理费用,从社会保障税中按比例提取,每年确保到位,保证了各项社会保险业务的开展。
(二)使用法律和经济双重手段调控退休年龄,力度大,效果好
美国的法律规定,凡年满65岁退休时,才能享受100%养老金;同样,如果年满65岁仍不领取养老金者,每延迟领取养老金一年,增加全额养老金的5%,直至年满70岁,开始领养老金时,每周可领取全额养老金的130%;对于有的企业为雇员在55岁62岁之间办理提前退休的,其养老金由企业全额交付。这一政策,既引导从业者不要提前退休,又保护了希望晚退休、推迟领取养老金者的利益。这对于减轻基金支付压力是有利的。
(三)基本养老待遇替代率控制在较低的水平,有利于多层次保障的发展
据有关资料介绍,美国的养老金替代率为:总替代率为51%,净替代率为65%,分别低于法国(62%、77%)、德国(52%、72%)、意大利(81%、95%)、瑞典(81%、82%)、西班牙(82%、89%)等国,略高于日本(49%、59%)和英国(47%、61%)。基本养老金替代率调低,可能发挥第二支柱(企业补充保险)和第三支柱(个人养老储蓄)的作用。美国的商业人寿保险十分活跃。企业老板为了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留住人才,推出企业年金计划等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使国家组织的养老保险在保证其基本生活的前提下,真正体现了由国家、雇主和个人三个层面共同承担的完整的养老保险体系。
(四)充分利用高新技术,社会化程度高
美国的高科技发展水平是举世公认的。将其运用在社会保障系统的运作和管理上,大大提高了社会保障管理服务的社会化程度。凡是持有社会保障号的美国公悄行之有效美国内的哪一地区流动就业,只要按规定在当地缴纳一定数额的社会保障税,就能自动接续社会保险关系。同样,退休者在国内任何一地方死亡,医院将其死亡信息输入电脑,即可确保及时将其销户。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贰』 缇庡浗鍏昏侀噾鍒跺害鏄鎬庢牱鐨
缇庡浗鐨勫吇鑰佷繚闄╁埗搴﹀垎涓轰笁涓灞傛°
绗涓灞傛℃槸绀句細淇濋殰鍏昏佷繚闄╁埗搴︼紝鍦ㄨ繖涓鏉垮潡涓锛屽叕鍔″憳涓庨潪鍏鍔″憳娌℃湁鍖哄埆锛屽叾璧勯噾鏉ユ簮浜庣ぞ浼氫繚闅滅◣銆傜ぞ浼氫繚闅滅◣鐢卞叏鍥藉己鍒舵х粺绛癸紝闆囦富鍜岄泧鍛樺悇缂寸撼50%銆
绗浜屽眰娆℃槸闆囦富鍏昏侀噾璁″垝锛屽寘鎷鍏鍏遍儴闂ㄥ拰绉佷汉閮ㄩ棬銆
绗涓夊眰娆″垯鏄涓浜哄偍钃勫吇鑰侀噾璁″垝锛屽嵆鍦ㄤ釜浜鸿嚜鎰匡紝鑱旈偊鏀垮簻鎻愪緵绋庢敹浼樻儬鐨勬儏鍐典笅锛岃剧珛鍏昏侀噾璐︽埛銆
缇庡浗鐨勯泧涓诲吇鑰侀噾璁″垝涓昏佹湁涓ょ嶆ā寮忥細
涓绉嶆槸缂磋垂纭瀹氳″垝銆傚嵆闆囦富鍜岄泧鍛橀兘鍥哄畾缂寸撼涓瀹氭瘮渚嬬殑璐圭敤锛屽舰鎴愬吇鑰侀噾璐︽埛銆傛渶鍚庤幏寰楃殑鍏昏侀噾鐢辩即璐规椂闂淬佹暟閲忓拰鎶曡祫鏀剁泭楂樹綆鏉ュ喅瀹氾紝渚嬪傜煡鍚嶇殑401锛坘锛夎″垝銆
鍙︿竴绉嶄负寰呴亣纭瀹氳″垝銆傝繖绉嶅吇鑰侀噾涓鑸鍙鐢遍泧涓荤即绾筹紝闆囧憳閫浼戞椂浜鏈夌殑寰呴亣鏄涓鏍风殑銆傜編鍥界殑鍏鍔″憳鍦20涓栫邯鍚庢湡涓鑸閮介噰鐢ㄨ繖绉嶈″垝锛屽彧鏈夊皯鏁板湴鏂规斂搴滃彧鎻愪緵缂磋垂纭瀹氳″垝銆
鍦ㄩ泧涓诲吇鑰侀噾璁″垝涓锛屽叕鍏遍儴闂ㄥ吇鑰侀噾璁″垝锛屾槸缇庡浗鑱旈偊銆佸窞鍜屽湴鏂规斂搴滀负鍏鍔″憳鍒跺畾鐨勫吇鑰侀噾璁″垝锛屽垎涓哄叕鍔″憳閫浼戦噾璁″垝鍜岃仈閭﹂泧鍛橀浼戦噾璁″垝銆傚墠鑰呮槸涓1983骞翠互鍓嶅弬鍔犲伐浣滅殑鍏鍔″憳鍒跺畾鐨勶紝鍚庤呬负1984骞村悗鍙傚姞宸ヤ綔鐨勫叕鍔″憳鍒跺畾銆
鎹缇庡浗鍔冲伐缁熻″眬鏁版嵁锛岃仈閭﹀叕鍔″憳鍏昏侀噾鏀跺叆澶у箙棰嗗厛浜庢櫘閫氬伐浜恒
1995骞达紝缇庡浗鑱旈偊鏀垮簻鍏鍔″憳鏈堝潎鍏昏佸緟閬囦负1369缇庡厓锛岃屾櫘閫氬伐浜轰负720缇庡厓銆2008骞达紝缇庡浗鑱旈偊鏀垮簻鍏鍔″憳鏈堝潎鍏昏佸緟閬囦笂娑ㄨ嚦2550缇庡厓锛屾櫘閫氬伐浜轰笂娑ㄤ负1153缇庡厓锛屽墠鑰呬负鍚庤呯殑2.21鍊嶃
『叁』 美国养老保险制度关于他的保险对象、缴费情况,给付条件、给付标准、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内容
自美国社会保障法颁布以来,年的实践已经证明:美国的社会养老保险模式是一种比较成功的、适当而稳妥的模式。与“极左”的福利国家模式相比,美国模式更加轻松而有效率;与“极右”的完全积累模式相比,美国模式则更加稳健而安全。
中国和美国同为世界上两个重要大国,两国国土面积大体相当。美国是发达国家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则是欠发达国家中人口最多的国家。在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上,两国均为传统社会保险型模式,两国均认同“部分”基金制的改革取向。然而,美国的市场经济十分发达而成熟,而我国的市场经济则尚处在起步阶段,因此,通过中美两国社会养老保险体制的比较,分析两国在社会养老保险体制框架、覆盖范围、筹资模式、退休年龄、给付标准、收入检测、税收待遇、养老中的家庭福利、社保基金投资与管理、财务预算模式等方面的存在的共性与个性,这将对我国正在进行中的养老保险体制改革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参考意义。
一、养老保障体系基本框架
美国人的养老保障体系被形象地比喻为“三条腿的板凳”。第一条腿是政府责任下的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它是美国人养老保障的“精神支柱”;第二条腿是雇主责任下的雇主年金(private pension)及雇员团体保险,这是美国人养老保险的“载重主体”;第三条腿则是家庭责任下的个人退休储蓄(如IRA等)与个人人寿保险,它是美国人养老的自我保障部分。这一多元化的、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极大地分散了国家(政府)承载养老社会负担的风险。
相比之下,我国现行的城镇养老保障体系基本上是由政府责任下的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来支撑的,而来自用人单位和家庭个人的承载能力则仍势单力薄。其主要原因有三:第一,我国企业的市场经济“年龄”偏小,整体盈利能力(尤其是国际竞争力)较弱,进而为企业员工提供福利的能力不强;其二,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构建较为迟缓,目前只有少数企业为其雇员建立了企业年金计划;其三,我国人均GDP水平仅2000美元(而美国人均 GDP超过4万美元),家庭用于退休目的的储蓄或个人购买商业人寿保险的能力也很弱,这直接导致国民自我保障水平低下。因此,我国公民(主要是城镇居民)基本上只能单一地依赖国家的社会养老保险。从体制结构来看,显然有必要尽快地分散我国政府社会养老保险压力过于集中的风险。
二、社会养老保险覆盖范围
美国的养老保险计划是一个捆绑式的复合养老计划,名叫OASDI(即老年、遗属、残疾保险)。它不仅包括了养老保险,而且还包括了基于养老保险的遗属保险和残疾保险。或者说,美国人的社会养老保险既包含了投保人自身的养老保险,又包含了投保人的配偶(甚至离异者)、未成年子女(含成年残疾子女)、父母(由投保人赡养的)、遗属(投保人死亡后留下的家属)等人群的连带养老保险。(具体内容见下述第八部分)
此外,OASDI还是一个强制性的社会保险计划,它的统筹层次高,并直接由联邦政府在全美范围内统筹。凡能获取工资收入者,均必须参加OASDI计划,并依法缴纳工薪税。具体而言,OASDI覆盖人群包括私人企业雇员,联邦公务员,非营利性宗教、慈善和教育组织的雇员,州和地方政府的雇员,自雇者(即自由职业者或称个体户),农场主,农场工人,家庭工人,收取小费的雇员,牧师,现役军人,铁路工人,国外就业者等。
在我国,社会养老保险计划也是一个强制性计划,但它的覆盖范围要比美国OASDI小得多。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最初只覆盖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及其职工。1999年,我国把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扩大到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可以规定将城镇个体工商户纳入基本养老保险。2002年,我国把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扩大到城镇灵活就业人员。这一计划目前主要在城镇各类企业推行,尚不能覆盖其他人群及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
显而易见,在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上,中美两国均采用了“选择性原则”而非“普遍性原则”,并且两国均以“工薪者”作为优先覆盖的选择对象。这一共性也将构成两国养老保险模式彼此借鉴的制度基础。
同时美国投资移民还应该考虑,投资移民条件,投资移民新政策,投资移民费用,投资移民的风险等。
『肆』 美国养老金制度是怎样的
老年法定退休保险具有强制性、贡献性和福利性,退休和医疗保险基金有正常来源渠道,能自我调整和自我调整。
其退休金的收与支是按照现收现付、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的,根据人口老龄化的预测、退休费支出的需要,不断调整保险税税率,通过自我调整达到自我循环正常运转的目的。
1934年,罗斯福成立了经济保险委员会,1935年公布了社会保障法,1939年增加了伤残保险和老年配偶养老保险。经过几年准备。在积累了一大笔基金后,于1942年付诸实施,开始支付退休金。二次大战中没有新的变动。
50年代经济有了很大发展,1965年增加了老人医疗保险,1972年又增加了残废者医疗保险。经过50多年的逐步发展与健全,形成了庞大的社会保障体系。
(4)介绍美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书扩展阅读:
美国社会保障法:
美国社会保障法,美国新政时期重要立法之一,美国国会于1935年8月14日通过。其目的是“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种社会保障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未成年人以及其他残疾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女保健、公共卫生及失业补助作出更为妥善的安排”。
规定对65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救济金,对未满65岁死亡者提供一笔抚恤金,以作为其家属生活之用。对贫困的受抚养的儿童、残疾儿童、妇女保健以及致残者提供救助。还规定建立社会保障管理局。
负责社会保障事宜。1967年对社会保障作了补充,增加享受养老金的人数。此后,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社会福利事业有较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