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养老金并轨方案公布
1、所谓养老金并轨,是指对 机关事业单位 工作人员实行和企业职工一样的 基本养老保险 制度。 2、计算方法: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a+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以上两项之和为每月领取额。注意: 基本养老金 每年7月根据全省统一公布的方案实施年度调整。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者亏副部长说。社保改革“双轨制”终将合并统一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与企业人员在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方面的待遇“双轨制”长期以来饱受社会诟病。以养老金为例,“企业退休人员热热闹闹几百元、机关退休人员不声不响几千元”虽不完全准确,但也反映出这种差距确实存在。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介绍,以养老保险制度为例,2008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确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省市先期开展试点,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配套推进。《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在试点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无论是养老还是医疗,很多事业单位包括机关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其人员与企业职工一样逐步参加了各类社会保险。随着社保标准的提高和改革的不断推进,“双轨制”终将合并统一。“下一步,我们将改革和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在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基础上,同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说,“实现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各项社会保险制度的有效衔接,实现新老制度的平稳过渡。”养老金建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介绍,自2005年起,国家连续8年较大幅度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2012年调整后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达到1721元,与2005年调整前相比较,企业退休人员的总体待竖歼遇水平翻了一番多。待遇虽然连年提高,但由于养老金调整的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一方面提高幅度难以把握,另一方面每年也让人觉得“心里不踏实”,因此从长远发展趋势来看,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的调整机制势在必行。“下一步,我们要根据职工工资和居民收入增长以及物价变动等因素,建立完善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说,“同时,制定和完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办法。”养老保险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我们将继续促进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在总结13个做实个人账户试点省份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继续推动做实个人账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说。“下一步,我们要全面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提高新农保基金管理层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说,“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要求,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制度,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城乡医保医保将统筹城乡目前,在全国大部分地区,覆盖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和覆盖农村居民的新农合的起付线、报销比例、药品目录、报销封顶线等都不尽相同。“在医疗保险方面,下一步的主要任务是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城乡居民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上的平等和管理资源的共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说,“为此,将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首纤神调整机制,合理确定社会保障水平,实现社会保障待遇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联系的持续、有序、合理增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强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在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要达到75%左右。
Ⅱ 如何评价“养老金双轨制”的并轨神话
作者:易芊
链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7225699/answer/3574729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社会保障专业学生,只能从自己仅有的专业知识来答,如果有不对还请指正。
并轨制是将原本就错误的制度继续扩大范围错下去。
1.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是混合型制度,统筹账户是DB型现收现付制度,个人账户是DC型完全积累制度。但是,现在已经能非常明显的看得到的问题是,个人账户被挪用去补充统筹账户,造成空帐运行,根本没有实现预期的实账积累政策目标,是一个低效甚至无效的政策设计。
2.之前分轨制,城镇企业员工所适用的统账结合制度已经出现问题,例如辽宁试点做实个人账户,中央财政补贴几百亿。这种做法难以推广、难以持续,这时候并轨,把更多人纳入这个有问题的体制下,转轨成本只会更大,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的规模也只会更大,这部分债务到底谁来承担?
3. 先行养老保险制度替代率只有40%不到,在没有其他来源的情况下这个制度内的老人退休后几乎都直接进入老年贫困状态。并轨之后,企业员工替代率不会升高,反而去把事业单位、行政单位人员替代率也拉低,这种做法是扩大老年贫困,在没有人受益的情况下伤害更多人利益。
4.当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最重要的不是并轨,是先改善现行制度,把个人账户从统筹账户中独立出来,探索做实或者不做实个人账户的解决办法。把现行制度运行效率提高,再去考虑并轨问题。
暂时先说这些,仔细看看如何并轨再来补充
Ⅲ 养老金“并轨” 机关事业单位“中人”怎么办
养老金“并轨” 机关事业单位“中人”可以由国家财政补贴。
张开云说,“并轨”之后最大的难题是,如何对待机关事业单位里的“中人”?
社保领域讲究“老人”、“中人”、“新人”。所谓“老人”是已经退休的人员,按照“老人老办法”的原则,已经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人员将肯定按照现有的核发模式发放养老金。
所谓“新人”,是指在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之后进来的人员。按照一般制度设计原则,这些新人显然要遵从新制度的安排,因为参加工作之前,都已明了这些制度。
所谓“中人”,指现在还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他们还没退休,突然实行新制度,以前按在职工资90%发放的养老金预期被打破了,如何对待这些人?“中人”们存在的一个大问题是:长期没交或者只交很少的社保金额,个人账户钱很少,如何提高他们的退休待遇?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认为,对“中人”参加养老保险后的个人账户“空账”问题,国家一定会想办法逐步解决。对统筹账户部分,机关和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由财政补贴,虽然还这笔旧账是巨大的财政负担,但相对会好一些,而对于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这个窟窿怎么填?此外,个人账户更是个大难题,“你让一位工作30年的公务员,补齐过去30年的养老金个人账户,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不是一个小数目。因此只能是视同缴纳,由财政补贴全部或者大部。”
张开云说,从社保运作的基本原理来看,个人补缴个人账户,也是应该的。“我现在最不担心的是全额拨款机关事业单位,我最担心的是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假如这些单位没有钱,谁来保障这些单位的职工养老待遇?
养老金“并轨”的消息一出,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普通老百姓拍手称快,认为体现了公平;有些公务员却感觉一下子难以接受。多位专家分析认为,养老金并轨后,公务员退休金肯定要降低一些,但降幅不会很大,即使有很大降幅,也会通过职业年金弥补。但也有专家认为,从制度上并轨了,不一定能从结果上并轨。
机关和事业单位一起并轨可以减少阻力。
“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推进养老制度改革,这种做法并不让人意外。”张开云说,2008年,国务院选择在广东、重庆等地试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体制改革,一些人疯传养老金会下降,导致大学里一些教授要提前辞职,引人不安。这次试点还没开始就结束了。“对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试点,国家一直想推,但一直难以推进,主要是阻力大。”
张开云说,之前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试点从事业单位开始,而事业单位的主体是中小学以及高校老师,他们的议论容易引起舆论关注。
很多人觉得,一下子对近1000万机关职工、2700万事业单位职工同时进行改革,社会压力会更大。对此,国家行政学院竹立家认为,这显示了中央深化改革的决心,“恰恰相反,一起改要比分步改阻力更小,因为大家都一样,没有什么好比的。”
张开云说,“五个同步”是“一个统一”的配套措施,都是为了配合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相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而配套设立的。因为有五个同步措施,给人留下想象空间,“从这些措施看,中央已意识到改革的压力,通过多种措施缓解这种压力。”
“并轨”后能拉平养老金水平。
在很多专家看来,其实,对普通老百姓来讲,只要能拉平养老金水平,养老金是否“并轨”并不重要。
张开云分析认为,短时间内拉平不现实,但可以肯定,公务员养老金必须比现在的水平降,不然,并轨就没有意义了。
养老金计算方式复杂,很多人并不能算出自己养老金的真实数额。张开云说,每个人缴费年限、工资水平都不一样,最终发放的养老金额度肯定不一样。假如机关事业单位要建立与企业相同的养老保险制度,那就会人人平等,严格按照制度办事,根据每个人缴费情况确定养老金水平。
Ⅳ 养老金并轨:公务员养老金会减少吗
养老金“并轨” 工资会涨吗?待遇会降吗?
终于“并轨”了!
得知养老金并轨,广东阳春的余佩霞说:“终于盼到这一天了。”她盼望通过养老金“并轨”,把自己的养老金提上去,提高晚年生活质量。
记者采访发现,养老金“并轨”的消息一出,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普通老百姓拍手称快,认为体现了公平;有些公务员却感觉一下子难以接受。多位专家分析认为,养老金并轨后,公务员退休金肯定要降低一些,但降幅不会很大,即使有很大降幅,也会通过职业年金弥补。专家认为,与企业年金不同,职业年金的推广力度会很大。
羊城晚报记者 尹安学
问题:为什么要“并轨”?
解答:“双轨制”有违社会公平
一位退休人员告诉记者,国家连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现在每月拿到手的养老金已经不错了。在广州,月入四五千元养老金并不少见。“但大家意见很大,一提起养老金‘双轨’制就有些气愤,为什么,还不是因为不公平,凭什么机关不交养老金,退休后还要拿高额退休金?”
“养老金的制度设计,最忌讳不公平。”华南农业大学社保系主任张开云说,“双轨”制民愤这么大,很大程度是因为不公平,企业员工都缴费,为什么唯独机关事业单位不交,退休后还能按在职工资的90%拿?
国家行政学院竹立家教授认为,国家下决心推进养老金“并轨”,回归了养老保险的本来面目:谁缴费、谁受益;缴费越多,缴费时间越长,受益越大。
问题:并轨后养老金降低,工资会不会涨?
解答: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很可能涨工资
在广东省直机关工作的小汪告诉记者,4年前报考公务员,老爸给他说的最多的就是公务员有保障,特别是退休金高。“但突然听到这个消息,一下子还不能接受,不知道未来能拿多少钱。”小汪说。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说,单纯从基本养老金账户来看,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能拿到的养老金的确会变少,因为以前退休后是财政支付,标准比较高。此次改革中的一个“同步”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隐含的意思就是,作为改革的配套和润滑措施,可能会给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涨工资。
“在并轨之前,很可能会给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涨工资。”唐钧推测称,一旦纳入社会保险制度,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也需要从自己工资中扣除一部分养老金,存入其个人账户,这势必导致公务员拿到手的工资变少了。为了平稳过渡,有关部门很可能会在改革之前,给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适当涨工资,使扣除个人缴纳部分之后,拿到的工资能与之前基本持平。
问题:“并轨”之后能拉平养老金水平吗?
解答:短期内拉不平,但肯定可以
在很多专家看来,其实,对普通老百姓来讲,只要能拉平养老金水平,养老金是否“并轨”并不重要。养老金“并轨”后,能拉平养老金水平吗?
华南农业大学社保系主任张开云分析认为,短时间内拉平不现实,但可以肯定,公务员养老金必须比现在的水平降,不然,并轨就没有意义了。
养老金计算方式复杂,很多人并不能算出自己养老金的真实数额。张开云说,每个人缴费年限、工资水平都不一样,最终发放的养老金额度肯定不一样。假如机关事业单位要建立与企业相同的养老保险制度,那就会人人平等,严格按照制度办事,根据每个人缴费情况确定养老金水平。
问题:为什么机关和事业单位一起并轨?
解答:一起改革可以减少阻力
“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推进养老制度改革,这种做法并不让人意外。”张开云说,2008年,国务院选择在广东、重庆等地试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体制改革,一些人疯传养老金会下降,导致大学里一些教授要提前辞职,引人不安。这次试点还没开始就结束了。“对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试点,国家一直想推,但一直难以推进,主要是阻力大。”
张开云说,之前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试点从事业单位开始,而事业单位的主体是中小学以及高校老师,他们的议论容易引起舆论关注。
很多人觉得,一下子对近1000万机关职工、2700万事业单位职工同时进行改革,社会压力会更大。对此,国家行政学院竹立家认为,这显示了中央深化改革的决心,“恰恰相反,一起改要比分步改阻力更小,因为大家都一样,没有什么好比的。”
张开云说,“五个同步”是“一个统一”的配套措施,都是为了配合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相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而配套设立的。因为有五个同步措施,给人留下想象空间,“从这些措施看,中央已意识到改革的压力,通过多种措施缓解这种压力。”
问题:“并轨”后,“中人”怎么办?
解答:可以由国家财政补贴
张开云说,“并轨”之后最大的难题是,如何对待机关事业单位里的“中人”?
社保领域讲究“老人”、“中人”、“新人”。所谓“老人”是已经退休的人员,按照“老人老办法”的原则,已经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人员将肯定按照现有的核发模式发放养老金。
所谓“新人”,是指在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之后进来的人员。按照一般制度设计原则,这些新人显然要遵从新制度的安排,因为参加工作之前,都已明了这些制度。
所谓“中人”,指现在还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他们还没退休,突然实行新制度,以前按在职工资90%发放的养老金预期被打破了,如何对待这些人?“中人”们存在的一个大问题是:长期没交或者只交很少的社保金额,个人账户钱很少,如何提高他们的退休待遇?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认为,对“中人”参加养老保险后的个人账户“空账”问题,国家一定会想办法逐步解决。对统筹账户部分,机关和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由财政补贴,虽然还这笔旧账是巨大的财政负担,但相对会好一些,而对于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这个窟窿怎么填?此外,个人账户更是个大难题,“你让一位工作30年的公务员,补齐过去30年的养老金个人账户,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不是一个小数目。因此只能是视同缴纳,由财政补贴全部或者大部。”
张开云说,从社保运作的基本原理来看,个人补缴个人账户,也是应该的。“我现在最不担心的是全额拨款机关事业单位,我最担心的是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假如这些单位没有钱,谁来保障这些单位的职工养老待遇?”
“不过,国家显然考虑到公务员养老金待遇落差,这次特别提出要建立职业年金。”张开云说,要同步建立职业年金,可见推广之迅速、急切,“可以预见,公务员以后退休金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从社保局领取的养老金,另一部分是职业年金,最终领取的养老金不会很低。”
记者了解到,所谓职业年金,是指公职人员的补充养老保险,这部分由其所在的机关或事业单位缴纳。职业年金是职工工资的延期支付,这种延期支付的目的是为未来的退休养老做准备,以避免基本养老保险不足时所带来的生活水平的下降。
职业年金与企业年金性质相同,当年因企业退休金低,国家鼓励企业建立企业年金。不过,企业年金不是强制性的,完全靠企业自愿缴纳,也没有固定的标准和比例。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给职工缴纳年金的企业非常少,一般的企业不具备这样的财力,又没有强制措施。
“我个人认为,大家不要对这个养老金并轨抱太大希望,从制度上并轨了,不一定能从结果上并轨。并轨后,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退休金未必会变少,企业人员跟他们的退休金差距不一定能缩小。”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认为,建立职业年金后,如果所在单位是全额拨款单位,职业年金由财政全额补贴,这是有保障的。“因此,并轨后,公务员的职业年金会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养老金的减少。”(尹安学)
权威人士谈养老金“并轨”
关于公务员工资
西南政法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教授熊晖:在全面实现养老并轨之前,公务员工资可能实现普涨。但是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主要是为了覆盖社保支出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实施养老“并轨”并不意味着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必然上涨,但却是调整工资制度的好机会。国家应支付改革的初始成本,即适当增加一次工资,以消减改革初期带来的阵痛,促使制度平稳转型。
关于职业年金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陈步雷:这是为了减少改革阻力,旨在给出预期,给总数接近4000万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吃下“定心丸”。建立职业年金就是为了补充待遇降低的部分,因此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待遇不会出现明显下降。
郑功成: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基本养老金那部分肯定会减少,但加上职业年金,总体待遇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化。
关于职业年金来源
熊晖:养老保险目前个人缴费是小头,基金支付和财政补助才是养老金构成的大头,而国家应该在制度转轨期间承担这部分转制成本,建立起职业年金最为关键,这部分应该会由财政资金和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双重投入。
郑功成:这次改革的关键是如何建立稳妥的“中人”过渡办法,让老人和新人之外的“中人”养老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同时也应当解决好机关事业单位中编制内外员工的现实权益差距问题。
陈步雷:对于“中人”,应该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和强制性职业年金双支柱的养老保险制度。也就是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筹资模式,按60%的替代率(养老金与在岗工资之比)进行制度设计;同时,建立强制性的职业年金制度,职业年金的替代率以现有待遇不降低为要求,大致按照替代率的20%至30%进行设计。
养老金制度发展历程
2014年
机关和事业单位与企业养老金“并轨”方案通过
1997年
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明确了企业和个人分别应当承担的养老金缴费比例
1991年
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决定逐步建立起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
1986年
《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发布,迈出了建立社保制度的第一步
1982年
《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出台。公职人员和职工的养老金开始分离,“双轨制”逐渐归来
1958年
《国务院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出台,工人和公职人员的养老标准统一,“双轨制”暂时退出历史舞台
Ⅳ 养老金并轨的对策建议
养老保险事业是一项关系着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尽管由于历史等原因形成的退休养老金“双轨制”与当时我国的国情相符合,但“双轨制”所导致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因此,进行退休养老金双轨制改革是大势所趋。改革并不就是简简单单地由双轨并为单轨,而是一个循序渐进探索的过程,可以在借鉴国外成功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在如下方面努力。
(一)建立合理的养老保险法律体系,强制实行全民统一的养老制度。尽管国务院连续8年给企业退休职工增加养老金,但是如果不解决“养老金双轨制”这个根本问题,那就会导致许多企业退休职工长期生活在贫困底线。据了解,一位拥有40多年工龄、享受政府津贴的专家级人才,退休后养老金却是他在政府机关退休的大学同学的四分之一。这就导致年轻人工作的积极性降低,引发社会效率低下,社会生产力水平降低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现在的问题实质不是理论争论,而是利益调整。关键不是“提办法”,而是“下决心”。一方面,政府本是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公务员养老理应带头改;另一方面,与企业工人、事业单位员工相比,公务员数量最少。现在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难以推进的背后其实是机关单位养老制度改革滞后在“拖后腿”。为了公平,机关事业单位的社保改革应该坚持企业社保改革的方向,建立合理的的养老保险法律体系,强制实行全民统一的养老制度。应该说,现在公务员养老制度改革不缺经验,缺的是决心,改革总会有阵痛。
(二)建立多元养老机制,大力加强社会基本养老。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多元养老机制。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要求,建立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养老金的成分也可以进一步细化。在这一点上,荷兰经验值得借鉴。我国可以结合自身国情,确立不同比例的资金来源,按照国家提供基本保障、个人账户为主体、“企业年金、公务员职业年金、集体经济的分红和土地保障”为增益、个人积蓄和家庭互助为补充的养老资金体系。通过各方努力,确保养老金的资金安全和资金来源,以充分发挥多元养老机制保障来源、优化渠道、增益基础、促进和谐的作用。
(三)改革我国现行退休制度,适时提高法定退休年龄。养老金的问题不是孤立的问题,它反映出退休制度甚至是社会保障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和不足,而适度改革我国现行的退休制度则很有必要。这一点,可以向欧洲许多国家学习。法国、德国的退休年龄都从65岁提高到67岁,在很大程度上都减轻了国家的财政负担。我国也应该适时提高退休年龄。有研究表明,中国目前的退休年龄如果各提高5岁的话,当前退休人口会减少1000万,在支付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养老金的支出可以减少1/3。另外,国家还可以建立弹性退休制度。允许劳动者在退休年龄、退休方式和退休收入方面具有某种弹性、较为灵活的退休制度。比如在知识经济领域工作的人,退休年龄可以适当延长一些;从事体力劳动的人,退休年龄则可以适当提前。这样为每位劳动者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退休年龄留出了充足的空间,这也与世界退休制度的发展趋势相符合。
(四)稳步推进养老金入市,通过多元投资提高养老金保值增值能力。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压力日益增大,单纯地依靠财政投入解决养老资金来源已经捉襟见肘,因此通过多种投资渠道积极稳妥地增加养老金的资金源十分必要。这也是世界各国对养老金保值增值的普遍做法。据2010年社保基金年度报告显示,2010年社保基金逆市取得4.23%的投资收益率成立以来十年间,社保基金年均投资收益率高达9.17%。养老金如果能够稳步入市,既可以实现自身的保值增值,又可以提振股市信心,促进市场稳定健康持续发展。但是股票市场是一个高风险的市场,养老金入市必须建立起严密的管理体制和投资机制,防止养老金本金流失。此外,还可以通过对部分资金投入运营的方式来增加基金的收入,利用社会保险基金进行投资,购买国债或者存入国有商业银行等。这样一来,国家长期建设需要的资金也能解决一部分。在进一步规范国内资本市场的前提下,积极开拓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市场,可以有选择地以一般投资人身份投资上市流通股,将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方向着眼于建设周期较长、有稳定回报的长期投资领域。也可以有选择地投资于优良的企业债券或基本建设债券,以真正发挥长期资金的优势,创造大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的提高,不仅将直接对国民经济产生良好的影响,同时又间接实现了基金收入的稳步增加。
(五)努力消弭行业养老差别,缩小退休养老金差距。继续稳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逐渐缩小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待遇的差距,缓解退休养老金“双轨制”的突出矛盾。国家要对企业的利润分配进行指导和调控。各地政府应当适当地组织当地企业将一定规模的企业利润直接转为养老基金。对于经营困难的企业,政府可以予以政策支持,帮助企业走出困境,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方式保障养老金的支付安全。在当前的经济领域中,出于竞争的需要,企业往往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再生产之中,忽视了企业员工的基本权益诉求,这一趋势应当得到及时遏制。即便是刚刚起步的中小企业,也应该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保证员工的合法权益,最大程度地保障养老金的支付安全。
Ⅵ 退休金双轨制的解决措施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表示,国家已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推动养老“双轨制”所导致的不合理差距问题的解决:
1、从2005年开始,连续9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对反映差别较大的企业退休高级职称科技人员,在这几年调整待遇的过程中一直给予倾斜。同时,对退休早、养老金偏低的高龄退休人员的照顾,已形成机制。
2、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2008年国务院确定山西、浙江等5个省市开展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但事业单位分类人事制度、工资制度、财政体制改革与之紧密相连,需要同步推进。
3、加快推进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等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进一步提高职工在退休后的生活水平。 2012年8月16日,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深圳市财政委员会共同颁发《深圳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障实行办法》,决定对《办法》实施后新进入深圳事业单位并受聘在常设岗位的工作人员也试行社会养老保险加职业年金的养老保障制度。《办法》从2012年8月25日起试行,有效期5年。
此次改革将改变现行的以在职工资为基数核定退休费并由财政现收现付的做法,实行基本养老保险与职业年金相结合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纳入改革范围的人员,其养老金由基本养老保险金和职业年金构成。考虑到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实际情况,原深圳一些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岗且未实行养老保障制度改革,通过直聘、选聘方式进入深圳市事业单位常设岗位的人员,暂实行老的退休制度。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表示,并轨”的大方向是明确的。人社部正在抓紧研究养老保险顶层设计方案,将在适当的时候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方案成熟后,所涉及的各项改革举措将逐步实施。
Ⅶ 一年一年的盼,企事业已退休的老人什么时候并轨呢
企事业退休人员的工资,并轨不并轨不是关键。都是退休人员,不管企业事业干部、工人、职员工龄一样工资领取的标准应该一样,这才是问题所在,如现在有的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拿到手中的退休金有一万元,工矿企业有的退休工资只拿三、四千元,就是接上五道轨,到了也是差六、七千元,这个轨接来接去有啥意义。
如果要公平公正,应该是同工龄同酬,虽然说不能完全平等,但工龄一样退休金基本上不能相差悬殊。
你不知道吗?企事业单位养老金已经并轨了,而且是同步上涨了。
大家好,我是社保专家思之想之,一年一年的盼,企事业退休老人什么时候并轨呢?
养老保险已经并轨
其实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已经并轨了。
从2014年10月1日开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也要跟企业职工一样,缴纳养老保险了。
而且养老金的计发要跟企业职工一样,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所以,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已经并轨了。
养老金连续5年同步上涨
而且,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已经在同步上涨了。
从2016年开始,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第一次同步上涨,到2020年已经是连续第5年同步上涨了。
按照人社部和财政部4月17日下发的《关于2020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今年继续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倾斜调整的方式,实现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办法的基本统一。
也就是说,企业退休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适用的办法是一样的,已经是一视同仁,没有区别了。
当然,由于按照现在的养老金调整方案,主要是与缴费年限、养老金水平挂钩,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养老金水平高的人,养老金涨得更多。
而事退人员由于之前双轨制 历史 原因,养老金基数高,所以会涨得多,很多人这是不合理的,
所以,建议各地参考和实施江苏省这些年的做法,就是让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涨幅比事退人员养老金涨幅更高一些,这样才能缩小差距,促进 社会 公平。
说上企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规估计有十几二十年了吧,到现在为止,事业单位交养老金也有几年了,从这个层面讲算是并规了。但从养老金这方面看,并规似乎遥遥无期,老百姓看到的虽然说已十五连涨,但差距却越来越大,高的越来越高低的越来越低。从每年国家出台的调整养老金的规定看,必然会造成养老金差距拉大。定额调整没问题,但就以上年养老金基数乘以1.5%这一条,6000与2000的养老金各涨多少一目了然,差距能不拉大吗?
我是山西医学院毕业分配到企业职工医院工作的,2010年退休后当年工资1900元,经过这些年的养老金连涨,到2019年底工资3923元。
我不知道分配到事业单位(地方医院)并同年与我一齐退休的同行现在工资是多少?实在不好意思去问别人,大概差距小不了。
每年国家宣布养老金上涨的消息时,都会在网上引起不小的议论。企事业之间养老金的差距问题是人们说的最多的话题。不过这些议论并没有改变现状,当然我们理解国家的困难,毕竟我们现在的生活还可以过得下去。
有人在网上提出限高提低的建议我认为还是可以的。不过在限高提低时把年龄也考虑进去才比较合理。比如一个人他已90岁,养老金6000不算高,另一个人他刚60岁,养老金也是6000元,那么他的养老金就算高了,应于限涨。
社会 财富的公平合理分配是 社会 稳定的重要部分。虽然说企事业单位之间养老金不合理的存在是多少年积累形成的,是错综复杂的。但只要有关部门把养老金的公平合理真正重视起来,尽快解决这一问题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11牟年年盼,月月想,总把企事业退休实行并轨放不下,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何时并轨,却让人难以置信,能自圆其说的就是,无风不起浪,既然有些浪花,可信的是,只不过是早一天晚一天的问题了。最好的等待,就是放下长线,等,那一天不会很远,自信点,相信这个政策,说不定就能在二0O一上半年实现。国家的每一个政策的闻世都是经历了反复上上下下地讨论验证,最后才落地的。等着吧,这项政策,也风声了几年了,真的很快会落地,等待是有希望的。这只是个人的推猜,仅供参考,和安慰。致谢了!
企事业退休金悬殊即使是并轨了,企业也无法撵上事业的退休金的,企业退休工资那么低,事业的高的悬殊,怎么算并轨。并不并轨只是表面现象,实际把企事业退休金距离拉近才是关键,就说并轨了,还不能实现企事业退休金平等的,要有一段过渡时期,到那时也很难实现企事业退休金拉平的可能。
企业是撵不上事业的退休金的,你还能把高的事业退休金拿下来,填补企业的不足吗?就是每年事业退休工资不上涨,只有企业在涨,企事业退休金这么悬殊,就是企业的年年上涨,那也很难撵上事业退休金的。
所以,别盼并轨不并轨了,只要企业和事业的养老金差距缩小,能跟上物价的上涨,企业这些退休金也就知足了。就是并轨了,眼前还达不到企事业退休金差距不悬殊,需要一段过度时期,我们还不知道能不能等到那一天呢?
还的好好保护自己身体,争取多活几十年吧,多开几十年退休金比什么都强。
退休金高的享受着富裕生活,但是不去爱护自己的身体,每天大鱼大肉的吃着,也不是什么好事。企业退休金少吃着粗茶淡饭,相对寿命也长,不就撵上退休金多的事业退休金了吗?知足为快乐,好好活着吧。
并轨,已经并轨了,企事业单位2014年就宣布并轨了,只是退休时的计算方法不同,行政事业单位养老金高些,由于基数不同,比方企退人员现在每月养老金拿2000元,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每月养老金拿4000元,都上调5%,企退人员每月能提高只有100元,而行政事业单位就能每月增加200元,差距只会越拉越大。
去年调整养老金时,江苏等地就做得比较好,总的还是百分之五,但给企退人员的比例就比行政事业单位的高一些,这就能缓解一下企事业单位两者之间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对企业退休人员也是一种安慰和照顾。
不管你是年年盼还是月月想,企事业退休人员之间的差距都是难以消除的。其实,别差距那么大,能逐年缩小一点,企退人员也是能够接受的。有人说,社保的原则就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企退人员当时单位缴费就低,所以退休时拿的就少,这是完全说不过去的,行政事业单位在2014年并轨前一毛钱没缴过,只是视同缴费,哪来的高低之分一说。企退的人员,只能盼今年各地都能像去年江苏省那样,向企退人员倾斜一点就不错了。
企业退休老人年年盼望着养老金同机关事业退休人员〈并轨〉。
实际上于2014年7月巳实行了〈并轨〉。只是制度上并了,而养老待遇并没并。在〈并轨〉前,两者之间养老金待遇平均相差一倍以上。近几年双方还执行原来的工资政策,尽管两者近些年每年上涨养老金都按5%比例,机关事业退休人员基数高涨的就多,而企业退休人员基数低涨的就少,两者差距越涨越大。这合理吗?
调整退休人员养老金应该以缩小差距为主,提低限高。不能越涨越大吧!
企事业退休金什么时候并轨是一个不存在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在2014年已经解决了,从那时起,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工也和企业职工一样需要缴纳养老金。现在的问题是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差距太大,而且养老金随着一次次的同比例上调,这个差距不仅没有缩小,还有拉大趋势,而这种差距是由 历史 原因形成的。
公正和公平是世界主流价值观,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实现了官员和农民在养老金上的平等,这是全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是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但是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差异大, 历史 遗留问题众多,解决起来恐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是有一代人的时间应该够了吧。
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在我国,能够正常办理退休手续的人,无非就是参加了城镇职工 社会 保险的参保人。具体地说,分为三大类人群: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各种类型的企业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
其中: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就是所谓的体制内工作人员。他们都是国家雇员,在公职岗位工作,工资福利待遇也由各级政府财政部门负担。这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中都有非常明确的规定。
就目前的 入职门槛 来说,不论是公务员岗位、机关工人,还是事业单位的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岗位,都设置了很高的入职门槛,想进去工作的人非常多,但在 凡进必考 的政策环境下,最终能够谋取一个公职岗位,是一件很难很难的事情。就企业来说,情况就非常复杂。要进入国营大公司,也有很高的门槛。对于大量的中小企业来说,入职门槛就比较低,或者很低。
与入职门槛相对应的是工资福利待遇以及养老金的区别。 根本的制约因素在参保缴费环节 。所有体制内工作人员的 社会 保险待遇,都由本人和本级财政部门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办理,既不允许超标准缴费,当然也不允许按60%的比例缴纳,一切依法依规办理。对于企业职工来说,情况也十分复杂。国营大公司、外资企业、垄断性企业按最高标准300%缴纳 社会 保险并不鲜见;严格按100%的比例缴纳 社会 保险的企业也很多;还有大量的企业出于用工成本的考虑,千方百计、挖空心思按照政策允许的最低比例60%缴纳 社会 保险的情况十分普遍;甚至一些小型企业、小微型企业根本就没有参加 社会 保险,或者只缴养老保险,不缴医疗保险。 在参保缴费上的这种投机取巧、先天不足,从根本上决定了一部分企业退休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肯定将比较低 。
从工龄这个角度谈 ,由于高度稳定,体制内工作人员的工龄大多数都在35年以上,41-42年工龄的人并不鲜见。对企业职工来说,也是高度复杂化。干一辈子的很多,干了十几年的也不少见,还有很多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却因为未达到累计缴纳 社会 保险15年的最低要求而发愁。如果在企业只干了不到20年,要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享受相同的养老金,那就奇了怪了。凭什么呢?
我国的 社会 保险法明确规定,按 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原则核定养老金。更明确的是: 在职时个人和单位缴费越多,养老金越高;交费时间越长,养老金水平越高。缴费金额高低、交费时间长短和养老金的高低是正比关系,因果关系。在职时的缴费是前“因”,退休时核定的养老金是后“果”。没有在职时的高标准缴费,自然不可能也不应该有退休后的高额养老金 。这是自然而然的结果。可是, 有些退休之后的企业职工,从来闭口不提其所在的企业和本人是按什么标准缴费的,又缴了多长时间的 社会 保险,不提缴费这个前“因”,却要求养老金这个后“果”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一样高,坦率地说:这是标准的耍流氓行为 。永远别忘了:公职人员的身后老板永远是各级财政部门,企业职工的身后老板只能是企业,这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也就是说: 企业职工的养老金高低本质上由企业自身决定的;而且体制内工作人员的养老金高低则是国家政策统一决定的 。
另外,现在的舆论场上,还有一种时髦的说法,好多人都说:体制内工作人员从2014年10月才开始由个人和财政部门缴纳 社会 保险,而企业职工己经在多年前开始缴纳 社会 保险。这个问题其实非常简单:2014年10月之前的工作年限,用 视同缴费年限 这个概念就彻底地解决了;没有实际缴费的工龄,依然由各级政府的财政部门负责补齐。 给谁干活,找谁要钱,天经地义,这样做合理、合情、合法 。有些人却一直盯住这一点不放,只能说是非常无知的。另外, 机关事业单位所缴纳的 社会 保险基金和企业职工所缴纳的 社会 保险基金,是完全分开管理和核算的,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互相挤占基金的可能性 ,这一点请大家一定要弄清楚。否则,就只能凭空想象,乱说一通。
从根本上说, 本人在职时是什么身份,退休后自然就享受什么待遇。羡慕嫉妒恨、害红眼病,说什么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成了养子金、养孙金,人家合理合法获得的退休金,怎么花是人家个人的私事,你管得着吗 ?
题主问: 一年一年的盼,企事业己退休的老人什么时候并轨呢 ?如果问的就是养老金的差距,那可以肯定地说: 永远不会并轨,事业、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差距也永远存在,也只是在国家的宏观干预下,这种差距会慢慢地、逐步地有所缩小 。要领一样高的养老金,永远没有可能,仅此而已。至于说一年又一年的盼,也只是一些非常无知的人抱着吃大锅饭的心理,想着占一点便宜,肯定也只能是白盼一场,一点儿用都没有。这是百分之百确定无疑的事。 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之所以低,不过是其就职的企业按低标准参保缴费的自然结果而己,总体上就完全不可能改变,也根本无法改变 。
什么叫并轨?这个概念你弄不懂一天早晚天天喊并轨有什么意思!
我们国家有高层领导,有公务员,有高级工程师,有中科院院士,军队高级将官指战员,教师,医师,领航员等。他们退休能和你初,高中攵化的工人,集体企业业主,员工,商业财贸人员退休并轨吗?
怎么并?!你告诉我!
那些高层人物,高 科技 人才,和你初,高中生工人退休并轨,简直就是梦幻!
举一个例子,一个高级桥梁建造师月薪两三万徼退休金很多退休后他退休金就高,你一个小企业员工每月工资两三千肯定退休金缴的少,你说给我听听怎么个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