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老保险 > 养老金并轨结论

养老金并轨结论

发布时间:2024-08-09 03:06:55

1. 机关新人退休金咋算

机关新人的退休金咋算?总有那么一些人会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金比较关心,其实机关新人的养老金计算,今后和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计算完全是一致,没有什么特殊的计算方式。

所谓机关新人,是指在2014年10月1日之后参加工作,在2014年10月1日之后办理退休的人员,由于他们没有视同缴费年限,全部是按照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制度改革的决定发布以后,开始通过缴纳职工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达到15年,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以后办理退休的人员,他们在办理退休时,仍然是按照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来办理退休,其养老金的计算方式和企业职工退休养老金的计算方式完全一致。

机关退休新人的概念是相对老人、中人而言的,由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从2014年10月1日才开始缴纳养老保险,针对不同的群体分别采取不同的退休政策,即老人老办法,中人中办法,新人新办法。老人还是按照原来的退休办法计算养老金,即按照本人退休前的实际工资,按照相应工龄计算养老金的比例,计算方法比较简单;最复杂要属于退休中人,由于退休中人处于新老制度的过渡期,既有视同缴费年限,也有实际缴费年限,所以他们的养老金除了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以外,还要计算过渡性养老金;相对于老人和中人相比,退休新人是比较简单的,今后再也没有视同缴费年限计算的问题,都是单一的实际缴费年限。

机关新人的养老金还是按照缴费基数、缴费年限、个人账户资金余额、退休前上一年度职工 社会 平均工资来作为计算依据。缴费基数主要是指在岗时缴纳养老保险的基数,机关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和企业职工是一样的,即单位承担16%,个人承担8%,其中单位缴费部分是按照单位职工工资总额来作为缴费基数,单位缴费部分计入统筹账户;个人缴费部分是按照本人实际工资来作为缴费基数,当本人实际工资低于职工 社会 平均工资的60%时,按照职工 社会 平均工资的60%来作为缴费基数,个人缴费部分计入个人账户。

缴费年限主要是指从参加工作开始实际缴费的年限,没有缴费的年限则无法计算为退休工龄,退休新人一般都只有实际缴费年限。缴费年限越长,对于养老金提高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不但影响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同时也会影响个人账户养老金;除了缴费年限以外,个人账户资金也是影响养老金计算的关键因素,个人账户资金余额越高,个人账户养老金也会越高;退休前上一年度职工 社会 平均工资,也是一个比较关键的指标,职工 社会 平均工资越高,对基础养老金的计发基数也就越大。在养老金计算时和企业职工一样,都是按照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来计算。其中基础养老金是按照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历年平均缴费指数工资之和的平均值来作为基础养老金的计发基数,按照每缴费一年发给1%的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是按照个人账户的资金总额,包括缴纳的本金、相应的记账利率产生的资金利息等来除以相对应的计发月数,60周岁办理退休为139个月,55岁退休为170个月,50岁退休为195个月。

机关退休新人除了计发养老金以外,由于机关工作人员从2014年10月开始,同时缴纳了职业年金,职业年金是作为机关工作人员的一项补充养老金制度,缴费比例为12%,其中单位缴费8%,个人缴费4%,全部按照个人账户的方式进行管理。在机关工作人员办理退休,按照个人账户总额来除以相对应的计发月数,计发月数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方式一样,领完相对应的计发月数之后即停止发放,不像个人账户养老金那样是终身领取。

综上所述,由于机关工作人员中的新人,都是从参加工作开始即缴纳养老保险,所以养老金的计算方式和企业职工没有差别,但是由于机关工作人员工作稳定,收入稳定,长期在机关工作,缴费基数相对比较高,缴费年限也比较长,个人账户资金余额比较高,所以养老金相对也会比较高,加之机关工作人员还有职业年金,退休后的待遇总体上还是要高于企业职工。

机关单位的新人,是指2014年10月以后、进入机关单位工作的人员;机关新人“五险一金”的交费比例、档次,到法定退休年龄、养老金的计算方法、养老金的上调上涨的比例,都是同样的,这就是养老金的“并轨”;

机关单位的“新人”、与企业人员的养老金,还有哪些不同与差别?:

一:机关单位新人与企业人员,五险一金交费的比例、档次,退休时养老金的计算方法是同样的:单位交纳16%、进入社保统筹资金账户,个人交纳8%、进入个人社保资金的账户;

不同的是:企业人员的交费单位、是企业(公司),交费的档次与比例、是企业说了算;机关单位的人员交费单位、是国家财政,交费的档次与比例、是个人交多少,财政就划拨多少、可按最高档次与比例交费;

二:企业人员的“企业年金”,企业职工想交费,但大多数的企业、没有能力交纳这笔钱;而机关人员的单位是财政、就不存在交不起的问题;这就是说,机关人员退休之后、多了一份“职业年金”,等于拿双份的养老退休金;

三:企业人员死亡后,丧葬费、抚恤金是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12个月的工资补贴;机关人员死之后,丧葬费、抚恤金是本人工资的40个月的补贴;

四:企业人员退休后、交由 社会 管理,不享受任何福利、补贴等待遇;机关人员退休后、仍然是原单位管理,继续享受相关福利、物价补贴;

首先,我们要理解清楚机关“新人”的概念。

2014年10月,我国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国家对于2014年10月及以后参加工作并办理退休的人员称之为“新人”。

“新人”由于参加工作较晚,就不存在2014年10月之前的视同缴费工作年限。

现在不管是机关事业单位还是企业职工参加的,都叫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相应的退休待遇早在2005年国家就做了统一规定, 缴纳养老保险领取的待遇分为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

尽管我们现在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险基金还是独立的,但是相应的养老金计算公式完全一致。

基础养老金 退休时上年度当地的 社会 平均工资 (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2 缴费年限 1%。

一般来说按照100%基数缴费12个月,可以领取1%的退休上年度 社会 平均工资。

机关事业单位的社保缴费基数,一般都按照国家规定申报并缴纳养老保险,因此大家的养老金待遇会更高一些。

很多企业为了省钱都是为职工按照最低基数缴纳,当然这是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维权。

个人账户养老金 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 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里的钱数,我们每月缴费以后是按照缴费基数的8%划入的,企业职工也是这样。缴纳养老保险,职工承担的部分也恰好是缴费基数的8%。扣了职工工资缴到个人账户中,相当于职工本人给自己积攒的养老金。

这一部分钱万一职工去世,可以由继承人继承。如果不去世,退休后可以生成个人账户养老金,所以对于职工来说不会亏本。

近年来,国家统一公布养老金个人账户记账利率。2016年是8.31%,这几年一直维持在7%~8%以上。所以,比个人投资理财要划算得多,只是限制了用途而已。

这两部分只是基础待遇,实际上退休待遇还包括这两部分:

第一,补充养老金——职业年金 。实际上企业也有企业年金。不过,企业年金是自愿建立,目前只有2400多万职工,参加了相应的企业年金计划,主要是一些大型央企、国企建立。

职业年金要求是全面必须建立的,职工本人缴纳4%,用人单位承担8%。为了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对于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各地可以通过记账方式暂缓缴纳职业年金单位部分,等待职工退休时再一次性通过财政拨款做实。上海、深圳等地由于财政力量较强,都已经是据实缴纳了。

职业年金 退休后可以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也可以按月支取,但是不能一次性提取。职业年金跟养老保险最大的不同是,养老金个人账户领取完了以后,国家会补贴等额的个人账户养老金,确保退休待遇不变,但是职业年金领完以后就没有这部分待遇了。除非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一直供养到去世。

职工去世以后,职业年金的余额仍然可以由继承人继承。

第二部分待遇,是一些福利的补贴补助 。这些实际上也是退休待遇。比如说大家熟知的机关事业单位可以领取的补贴有,物业补贴、住房租金补贴、住房增量补贴、冬季取暖补贴等等。不过,这些待遇是暂时性,对于现在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未来是否会改革变为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转化为养老金也不可知。

所以,机关事业单位新人的养老金计算也是很复杂的,不过由于养老保险必须交费满15年才能退休,至少2029年以前不会出现新人退休的。

题主这里所说的机关“新人",就是2014年机关事业单位推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参加工作的同志。

根据国家政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的“中人″,不但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丶个人账户养老金丶过渡性养老金组成,而且在2014年10月1日到2024年9月30日这10年过渡期内,退休时的养老金釆取老办法和新办法对比计算,限高保低。如果用老办法计算出来的退休金比用新办法计算的养老金更多,就按老办法计算的金额发放;如果用新办法计算出来的养老金比用老办法计算出来的退休金更高,除了发放老办法计算的金额外,对高出部分的养老金要用10年过渡期的调节比例来调节,即过渡期第一年退休的发放高出部分的10%丶过渡期第二年退休的发放高出部分的20%,依次类推,直到过渡期第十年,即2023年10月1日到2024年9月30日退休的,发放高出部分的100%。

到2024年9月30日止,计算退休“中人"养老金的10年过渡期结束,计算养老金的方法就和“新人"的一样了,即既不用新丶老办法对比,也没有了10年过渡期的调节金。

新人因为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参加工作,且一参加工作就建立了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并实打实缴纳社保费用,没有什么视同缴费年限,也就没有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的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另外还有一笔职业年金。

具体计算公式为: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其中: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社平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2ⅹ缴费年限ⅹ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内储存额 计发月数(60岁退休为139丶55岁退休为170丶50岁退休为195。

职业年金计算公式为:

个人职业年金总额 计发月数。职业年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不同,发完以后就没有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新人养老金的计算不但从计算公式和方法上与企业退休职工一样,而且这才算是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的真正并轨。

对于机关事业单位的“新人”, 退休后领取的不再是退休费,而是养老金 ,它的计算方式并不复杂。

“新人”, 是指2014年10月,也就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开始之后,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在编在岗人员。

所以他们从工作一开始,就和企业人员一样,单位会为他们缴纳一部分养老保险,同时个人也会承担一部分。

那么退休后,他们的养老金计算方式也是和企业一样, 养老金是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

其中,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如下:

基础养老金是以参保人员退休时本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加上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取平均值后每缴费1年发给1%。

可以看出,主要的参数就是本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的缴费工资以及缴费年限。

其中,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如下:

个人账户养老金是将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其中个人账户储存额,来自于每个月个人缴费工资的8%存入。

所以,可以看出机关“新人”的养老金计算方式并不难,其中 最复杂的一点 就是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需要知道工作这些年每个月的缴费工资以及社平工资。

不过,对于机关“新人”, 退休后除了养老金以外,还会有一笔收入,就是职业年金

职业年金也是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以后才出现的,对于新人来说,职业年金会占到他们退休后收入的1/3左右,所以每个月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现在,机关事业单位政策性“新人”的养老金核算问题,目前还派不上用场,但围绕其基本养老金核算事宜,有一系列专业性问题需要弄明白与厘清楚。

一.关于政策性退休“新人”概念问题。机关事业单位的政策性退休“新人”,是指养老并轨改革后参加工作,即以2014年10月1日为政策临界点,在这个关健时间节点以后参加工作,随着时间的逐渐推移,而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这与企业单位当年的退休“新人”的概念内涵,是一脉相承的。

二.关于政策性退休“新人”的出现时间问题。从2014年10月1日参加工作算起,必须经过漫长缴费过程的等待,要到2029年10月1日以后,才会有真正符合缴费年限达到满15年的少数人,达到办理法定退休手续的缴费年限条件,这是现行国家办理法定退休手续的两大政策性硬性规定之一。

三.关于中人十年过渡期结束与政策性退休“新人”的关系问题。有人说,十年过渡期结束后,就无退休“中人”了,全成为了政策性退休“新人”,这种认知与解读是错误的,政策性退休“新人”的出现,有其特定的时间轨迹,必须在2029年10月1日以后,这与退休“中人”十年过渡期结束与否,真正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四.关于政策性退休“新人”的基本养老金水平问题。政策性退休“新人”的基本养老金所得,一定会随着 社会 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以及我国 社会 平均工资水平的逐年大幅度增长,他们退休后的基本养老金享受水平只会越来越高,而不是相反。那种认为没有过渡性养老金补偿的政策性退休“新人”,其养老待遇水平不会太高的认知与预期,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五.关于政策性退休“新人”基本养老金的具体核算方法问题。机关事业政策性退休“新人”的基本养老金所得,将由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和职业年金三大部分所组成。基础养老金的计算难点在于全职业生涯平均缴费指数的核定方法上。而个人帐户养老金的月领取水平,与本人专属的法定退休年龄所对应的计发月数,是反相关关系。

机关事业单位“新人”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计算公式一样,由于没有视同缴费年限所以只是无过渡性养老金一项。

一、机关事业单位“中人”养老金计算公式:

1.)础养老金=退休上年月 社会 平均工资*(1+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0.01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50岁195,55岁170,60岁139)

3.)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上年月 社会 平均工资*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0.012

4.)年金=个人年金账户总额/计发月数(50岁195,55岁170,60岁139)

二、机关事业单位“新人”比“中人”养老金公式少一项,缴费年限和平均指数相同是否将来养老金比“中人”少?

分析:

1.基础养老金:由于公式中“新人”和“中人”缴费年限和缴费指数数相同,只是“新人”退休上年社平工资高于“中人”所以计算此部分养老金“新人”要高。另外由于“中人”逐年在调整养老金,这就看调整速度能否赶上社平增速,一般是赶不上的,应该“新人”高些。

2.个人账户养老金,因为个人账户储存额是以公式计算:个人账户额=逐年社平*指数*缴费比例+利息累计得出。①“新人”比“中人”实缴年限多,多多少呢?多出的部分就是“中人”的视同年限(中人视同年限是没有个人账户额的)。②而且新人参加工作迟退休迟,公式中上年社平工资值高,所以新人个人账户养老金高很多。

3.“新人”企业年金每年的存储比例、储存方法、标准及计发方法和“中人”是一样的,由于改革后工龄长存储年限长,年金储存额比“中人”要多很多倍,因此年金也会多很多。

4.“新人”虽然少一项过渡性养老金,但其它三项都比“中人”多,且后两项比“中人”多很多。

结论:机关事业“新人”养老金比“中人”养老金只会多不会少。(以后有机会给大家演算)

楼主你好,机关新人退休金怎么计算?机关单位的新人,他的退休金计算方式实际上跟我们企业在职职工,养老金的计算方式完全一致,因为作为机关事业单位的新人,那么从2024年10月份以后开始执行,在现阶段下还没有所谓的机关单位的新人。到那个时候那么也就意味着。企业单位跟事业单位实现了完全意义上养老金的并轨。

这里面我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即便作为机关事业单位的新人,按照现行企业单位的计算方式,也就是累积缴费年限平均缴费指数和 社会 平均工资来计算自己的养老金,但是并不会改变,和影响自己养老金待遇,因为养老金的待遇,对于事业单位人员来说都是有保证的。

作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严格的会按照自己本人的实际收入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而且作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除了拥有正常的社保待遇之外,还会建立相应的职业年金,那么拥有职业年金之后,就会拥有一部分补充要绕行的待遇,这种情况下自己所获得养老金的实际收入其实并不会降低,而且跟企业单位之间的差距实际上还是依然存在的。

按照现有的养老金计算方式计算,机关单位的新人并没有特殊的优待。




机关单位新人

在2014年10月1日,机关单位实施养老金并轨之后,到2024年10月1日这10年的时间为过渡期,那所谓的机关单位新人就是说:在2014年10月1日之后从事工作的,这些人在从事工作之后,就按照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缴费,缴费年限达到15年之后才可以享受养老金的待遇,养老金的计算也遵循着“长缴多得、多缴多得”的原则,与企业职工的养老金计算方式相同,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优待。



养老金待遇

作为机关单位新人,在退休之后,除了享受养老金待遇之外,还可以享有补充养老金的职业年金,职业年金是机关单位人员的一项补充养老金制度,缴费比例为工资的12%,其中机关单位缴费8%,而个人只需缴纳4%就可以了,那这些资金全部都会划入到个人账户中,在机关单位人员退休之后,就可以按月领取或者一次性领取企业年金。




很高兴回答您所提的问题。

您所问的是2024年10月1日以后退休的人员退休金咋算吧!如果养老金政策没有发生变化,仍按照目前的公式计算,其实退休金计算方法很简单。

2024年10月1日后退休的新人的退休金由三部分组成,即退休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职业年金。那么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职业年金到底怎么计算呢?请继续看下面:

一,基础养老金=当地上年度 社会 平均工资 (1+个人平均缴费指数) 2 缴费年限 1%,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基础养老金与当地上年度 社会 平均工资、个人平均缴费指数、缴费年限成正比例关系,也就是说不同省份、不同缴费年限和不同个人平均缴费指数计算出来的基础养老金是不一样的。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就是个人在缴纳养老保险时,按照一定比例蓄存在个人账户上的余额总数除以领取养老金的月数(60岁退休139个月,55岁退休174个月,50退休195个月)。

三,职业年金,也就是存在个人账户上的职业年金余额总数除以领取的月数(60岁退休139个月,55岁退休174个月,50退休195个月)。

举个例子吧,老王到2024年10月1日后退休,退休年龄60周岁,他的平均缴费指数为1,当地上年度社平工资5000元,他的缴费年限30年,个人账户余额15万元,个人账户职业年金10万元,那么老王退休后能领到多少退休金呢?根据已知条件,他的基础养老金=5000 (1+1) 2 30x1%=1500(元);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150000 139=1079.14(元);他的职业年金=100000 139=719.42(元)。

所以,老王每月能领取的退休金=1500+1079.14+719.42=3298.56(元)。

以上是个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如有不足,敬请赐教!

2. 工龄不满40年和满40年以上,退休工资有很大差距吗

目前企业职工的养老金基本上由三部分构成。
1、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个人养老账户余额/计发月数。至于这个计发月数是多少是关键要看大家的退休年龄,年龄越早系数越大,相反退休年龄越大系数越小,比如目前60岁退休的计发月数是139。
2、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3、其他补助。
其他补助包括工龄补助,地方补助等等,至于这些补助是多少,不同的地方是不一样的,比如深圳工龄补助的钱大概是300块钱每个月,而地方补助则按照一定的系数进行计算。
从养老金的构成我们可以看出,养老金的多少主要跟几个方面有关系。
1、个人缴费基数,这个直接决定着你的个人账户余额以及指数化工资,缴费基数越高,个人账户余额越多,指数化工资越高,比如你一直按照当地工资的两倍缴费,那么你的指数就是两倍。
2、缴费年限,缴费年限越长,你能够领取的退休金越多。
3、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目前我国不同城市的社会平均工资差距是比较大的,比如深圳2019年的社会平均工资大概是在10600元,而有些地方社平工资只有4000块钱左右。
4、当地社保政策,各个地方都有本地的一些社保政策,比如地方补助或者老龄补贴等等。
这意味着在同等条件下,比如两个人同样是在深圳,缴费基数一样,指数化工资一样,退休年龄也一样,那么缴费年限越长,对应的养老金肯定是越高。
比如A和B都是在深圳交的社保,都是深户,缴费系数都是1,其中A缴费40年,B缴费30年, A个人账户余额38.4万,B个人账户余额28.8万。
那么这两个人同样在60岁退休的时候,A每个月可以领到的退休金大概是7800块钱左右。
而B每个月可以领到的退休金大概是6000块钱左右,相当A的退休金比B多了1800块块钱左右每个月,这个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
但假如B缴费年限是38年,那么他每个月可以领到的退休金就是7500块钱左右,退休金只比A少了300块钱,这个差距并不是很大。
由此可见,在同等条件下缴费年限越长能够领取的退休金肯定是越多的。

3. 工龄的长短真的和退休后的退休金关系很大吗到底有多大的影响

问题:工龄的长短,真的与退休后的退休金关系很大吗,到底有多大影响?

答案:工龄,对计发退休费、养老金关系重大!

一、工龄与退休费

社会 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前,退休发给退休费,退休费是以退休前最后一个月工资额为基数,依照工龄计算百分比计发退休费的;工龄在计发退休费时,与工资额同为两个决定退休费高低的重要因素:

工龄35年以上的90%; 30年以上的85%; 20年以上的80%; 10年以上的7O%; 不足10年的50%计发。

二、工龄与养老金

社会 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后,退休领取养老金,工龄就是实际缴费年限,缴费年限(工龄)与当地社平工资、缴费额等同为决定养老金高低的重要因素,缴费年限(工龄)也是计发养老金的一个重要因素,缴费年限(工龄)的长短,与计发养老金的高低有密切关系;一般情况下,缴费年限(工龄)越长,养老金就会高一些。

实行 社会 养老保险制度后的工龄=缴费年限。

(一)缴费年限(工龄)

养老金的高低,主要决定因素为当地社平工资、缴费年限(工龄)、缴费额度等;缴费年限(工龄),为计发养老金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

(二)视同缴费年限(工龄)

在实行 社会 养老保险制度前的工龄,称为视同缴费年限;而视同缴费年限在计发养老金时,同实际缴费年限一样起作用;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视同缴费年限(工龄)对计发养老金也是起很大作用的!

实行 社会 养老保险制度前的工龄=视同缴费年限。

★也就是说,实行 社会 养老保险制度前的工龄,实际上可以增加视同缴费年限,从而增加养老金。

三、为你提供养老金计发计算公式,就可以理解了。

祝老有所养,安渡晚年!

仅供参考;

所以说题主的这个说法其实是不准确的。

我们都知道社保的缴纳最初是从1992年开始的。也就是说你的社保,个人账户上的资金是从1992年开始。在这之前你的工作时间只能算工龄,而且这个工龄可以视同缴费年限。这其实是为了满足社保缴费的最低要求15年。

为此我在这里举例说明一下。

如果你是1978年参加工作,于2013年退休。那么你的工龄就是35年,而你实际的缴费工龄只有21年,也就是说你的个人社保账户上的费用只缴纳了21年。92年之前的工作时间可以视为你的工龄,但是你的社保账户上却没有收到一分钱!

因此在领取退休金的时候,就只能根据你21年缴费的个人社保帐户金额来计算。

而另一个同事,是1988年参加工作的,将于2023年退休,他的工龄一样是35年,但是他的缴纳社保的时间却有31年,那么他的个人账户余额就会比你的多。

假如你们都是60岁退休,都会以139个月来计发退休养老金的发放。很显然社保缴纳的时间较长之人,肯定就会比你的退休金要多。

具体规定如下:工龄35年以上的90%; 30年以上的85%; 20年以上的80%; 10年以上的7O%; 不足10年的50%计发。

这主要针对的是在2014年之后退休的“养老金并轨制”。在这之后退休就不再是发放退休金了,而是直接转由社保部门发放养老金。

而养老金的发放是以个人账户上的缴纳金额来进行计算!个人社保账户缴纳的费用越多,那么退休后的养老金就越高。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同事由于在二零一四年前退休,他们所领取的退休工资往往就比那些2015年16年退休的人要高!这就是由于前者领取的是退休工资,而后者领取的是退休养老金。

所以为此国家专门制定了一个过渡的办法,直到2024年完成整个过渡期,以此的缩短与前者之间的差距。

不过每年的退休养老金都在不断的增长,相信我们每个人的退休金都只会是越来越高。对退休之人,晚年生活里身体 健康 才是最重要的。

关系非常大啊。

其实我们的社保制度是在1997年进行了改革的。在1997年之前,很多人并没有交纳社保,但是这些人现在开始陆续退休,领取养老金了,既然以前没交过如何计算呢,这个时候就开始考量工龄了。

前面的工龄期间虽然没有交纳社保,在计算的时候是要计算的,也就是视同交费。

按照现在的社保政策,养老金分为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上年度社平工资+个人指数化公司)/2*1%*交费年期(工龄)

所以说, 工龄 决定了你每年领取的一个百分数,工龄越长,领取的养老金越多,而且在1997年之前参加公司的由于其交费比较少。

个人账户没有多少钱,所以现在正在享受一个叫做“过度性养老金”的政策,补偿社保养老金领取不足。

工龄越长,领取的基础养老金越多,未来的养老生活越有保障,就这么简单。

见过很多人个人购买社保,说是交完15年就不再交的,其实从政策的角度讲是行不通的,另一方面就是未来领取的时候肯定是会少很多的。

思考一下,一个工龄(交费)35年的人和一个工龄(交费)15年的人,未来领取养老金的时候,差距至少是20%,您说影响大不大?

工龄≠缴费年限 ,和退休金并没有太大关系,只有极少数人的工龄,与退休金高低有关。

工龄其实是职工以工资收入为全部或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时间。 工龄有三种,可以分为累计工龄、连续工龄和本企业工龄 。不同的工龄关系到员工不同的福利待遇。

1、累计工龄: 也称 社会 工龄,指职工从事生产、工作总的工作时间,是可以中断的。简单的说就是人们这一辈子的工作时间。

2、连续工龄: 既可以包含在同一家企业工作的工龄,也可以包含前后两个工作单位可以合并计算的工作时间,中间不能中断。

3、本企业工龄: 是指在同一家企业工作的工龄。

工龄长短会影响你的假期吗?会和工资增长挂钩吗?

1998年以前的国企职工、军人等,这部分人的情况比较特殊, 他们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包括实际缴费年限与视同缴费年限两个部分。

他们在国家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以前,有工作单位,但是个人没有缴费,这部分的工龄可以 计算为视同缴费年限。

视同缴费年限这段时间计算出来的养老金叫做 “过渡性养老金” 。这部分人的退休养老金比一般人多一部分,计算公式如下:

因为养老保险制度各地开始的时间各不相同,最早1992年开始有养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最晚可以到1998年。由于各地实施的时间不一样,导致视同缴费年限转移时产生了混乱,直到16年才正式出台文件规定结合档案和转出地的年限计算。

无论是“新人”、“老人”还是“中人”,工龄都是影响养老金高低的极其重要的因素。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影响养老金的调整。

老人的养老金虽然没有纳入 社会 养老保险制度体系,但是,从2005年以来的连续15年的养老金调整政策来看,在“挂钩调整”之中除了以基本养老金为标准外,还有以工作年限为标准提高养老金。如某省规定,工龄满1年,养老金增加2.5元。那么,30年工龄的退休人员就有75元/月的养老金入账。每年都这样的话,那就是非常好的事情了。

其实,这一种办法在退休“中人”身上也已经体现出来了。

影响养老金的计算。

在计算“中人”养老金的时候,有两个计算公式用到了工龄。一个是过渡性养老金,一个是基础养老金,二者之中都有乘以工龄的百分比。工龄20年就乘以20%,30年就乘以30%。

什么意思呢?同样一个数,乘以的百分比越大,得到的值当然越高。即工龄越长,养老金就会随着百分比的数值大而高。

影响个人账户存储额,即影响个人账户养老金。

在缴费基数相同的情况下,缴费年限越长,个人账户存储额就会越多。假如都是60岁退休的话,同样是除以139个计发月数,当然是缴费年限越长的养老金越高了。

这个缴费年限有的并不一定是工龄,而对于“新人”来讲,缴费年限却是工龄。这一条对于“新人”是非常合算的。

所以说, 谁的缴费年限即工龄长,谁的养老金就高!可见,工龄和养老金的关系是非同一般的!

很多人不明白,工龄的长短还跟退休金有关系吗?明明退休以后大家都是退休职工了,为什么不能拿差不多的养老金待遇呢?

2005年国家进行了养老金计发办法改革,重点完善了养老金的计算方式。现行的养老金计算公式是全国统一的,只要我们社保缴费,都会增加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只有在1997年之前,各地陆续实行统账结合养老方式之前的缴费时间,才有过渡性养老金发放。

(1)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 :等于退休时上年度当地的 社会 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这种情况下明显基础养老金的高低跟缴费年限成正比 。基础养老金如果我们始终按照社平缴费基数缴费,那么平均缴费指数就是1,如果缴费15年基础养老金待遇是15%的退休上年度 社会 平均工资,如果缴费30年基础养老金则是30%的社平工资。

(2)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公式 :等于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如果是相同的退休年龄计发月数必然相同。比如50岁是195个月,60岁是139个月,55岁是170个月。这样影响个人账户高低的因素就是个人账户余额。

个人账户里的钱数 每月按照缴费基数的8%划入,不过划入以后每年并不是根据工资增长率增长,而是国家统一公布的个人账户记账利息记息。过去的记账利息比较低,有的是按照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计息。从2016年开始,养老金个人账户记账利率有国家统一公布,2016年是8.31%,近年来一直维持在7%~8%之间。不过工资增长率近年来却一直维持在8%~10%以上的增长速度。所以,个人账户缴纳的钱数会相对于 社会 平均工资不断贬值。因此, 较早年代的个人账户缴费余额,计发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就低;最近几年缴纳的个人账户余额,计发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就高 。

实际上以前的养老金差距确实比较小,颇具有计划经济时代大锅饭的思维。比如1997年前后的养老金计算方法。 基础养老金 是缴费15年以上都领取20%的退休上年度 社会 平均工资,不管是30年还是40年。 个人账户养老金 ,记入比例实际上不是按照8%记入的过去,而是11%。我们个人缴费也少,一般缴费比例只有3%~4%,剩余部分都是企业缴纳的统筹养老金划入的。

个人账户养老金当时的记账利率只有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相对于90年代 社会 平均工资10%~20%的增长速度,贬值速度可不是一般的快。这样个人账户养老金的积蓄就可以忽略不计。

这样的养老金计算方法,说实话极大削弱了大家缴费的积极性,大家都指望退休时的20% 社会 平均工资了。不过国家也出台了一定的限制措施,比如如果退休前有养老金的中断缴费年限,使用的 社会 平均工资会往前推。

2005年国家出台养老金计算办法以后,同时制定了国家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调整机制。国家将根据工资增长和物价增长情况,对退休人员进行基本养老金调整。

近年来的养老金调整方式主要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三种方式进行。 定额调整 是所有退休人员都增加相同的钱数,也就是公平调整的部分。 挂钩调整 分为两部分,分别跟缴费年限挂钩和养老金水平挂钩。 倾斜调整 主要对高龄退休人员和艰苦偏远地区退休人员进行养老金调整。

如果看具体调整金额的话,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越高增加的钱数会越多。但是增加的比例,却由于存在定额调整,一般会照顾养老金水平较低的人员。随着退休年限的推移,大家的养老金水平差距将会逐步缩小。

所以说, 工龄对养老金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可是具体的影响还是非常复杂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这是当然了,缴费年限的长短直接影响着养老金的高低,以及每年养老金上涨的金额,关系是很大的。

大家好,我是社保专家思之想之,工龄的长短真的跟退休后的退休金关系很大吗?到底有多大的影响?

答案是肯定的。养老金是长缴多得,也就是工龄越长,养老金越高,养老金上涨越多。

工龄就是工作年限,现在一般都理解为缴费年限,分为实际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

缴费年限是除了缴费水平、当地平均工资、退休年龄之外,影响养老金多少的重要条件。

其中,缴费年限的长短直接关系着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高低,缴费年限越长,自然基础养老金越高,个人账户储蓄额越高,个人账户养老金越高。

而符合条件的连续工龄可以被认定为养老保险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也非常重要,直接关系着过渡性养老金的高低。

视同缴费年限的认定要考虑个人账户建立之前的工龄,如果参保人员是1982年工作,所在地方是在1992年实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参保人员也是在这个时间开始缴费的,那么视同缴费年限就是10年,当然前提是这10年工龄要被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

养老金每年都会上调,至今已经连续上涨15年了,在养老金调整中,会有一个步骤就是挂钩调整。

所谓挂钩调整,就是与缴费年限、养老金水平等条件挂钩,缴费年限越长,上涨金额就越高。

举个例子,山东2019年养老金调整方案中挂钩调整时,对15年(含)以下的部分,每满1年,月增加1.5元;16年以上至25年的部分,每满1年,月增加2元;26年以上至35年的部分,每满1年,月增加2.5元;36年以上至45年的部分,每满1年,月增加3元;46年以上的部分,每满1年,月增加3.5元。

可以看出,缴费年限越长,一般就是越值钱,所以养老金上涨的金额也会越多的。

不管是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还是企业单位的职工,他们的养老金高低都是和工龄息息相关的。

对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在养老保险改革之前,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可以看出,每5年的工龄一个档次,每个档次的退休费差5%,工龄对于退休费的影响是直接明了的 !

而对于企业人员,养老金的计算更加复杂一些。基 本养老金是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的。

其中 基础养老金 是以参保人员退休时本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

也就是说, 如果本人的缴费工资一直都是和上年度平均工资相同,那么每增加一年的工龄,养老金就能提高平均工资的1%的比例 。

而 个人账户养老金 的计算方式是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因为个人每个月缴费的养老保险都是存入个人账户的,缴费年限每增加一年,那么个人账户的储存额就增加一些, 这个对于养老金的影响大小主要还是看个人缴费的高低 。

总体上来说,工龄对于养老金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这也是符合我国养老金“长缴多得”的政策的,所以想要退休以后的养老金更高,那么缴费时间长也是必须的!

【职场小能手show】为你解答:一般来说,退休金与工龄长短成正比,即工龄越长,退休金越多。所以工龄对于退休后的退休金关系还是很大,只是这种表述不是很准确。

自从2014年10月,企事业养老金并轨后,对于在此之前退休的事业单位人员用老办法计算养老金。

其中 M 的规定是: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年限满30-35年的,按85%计发;年限满20-30年的,按80%计发;年限满10-20年的,按70%计发;年限在10年以下的,按50%计发。

结论:因此可以看出工龄于养老金的直接关系,累计工龄越长(阶段式增长),退休金越多。

自1992年后 社会 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后,或2014年10月以后事业单位参加工作的“新人”,养老金的计算公司为: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注释】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

结论:从养老金的计算方式可以看出,“新人”养老金缴费年限越长,基础养老金越高;个人账户缴费时间越长,个人账户储存额越高,即个人养老金越高。因此,工龄越长,养老金越高。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工龄是指社保缴费年限,并非参加工作时间;如果你参加工作了,但是没有缴纳 社会 保险,这段时间是不参与养老金计算的。

什么是“中人”?是1992年实行 社会 养老保险制度之前参加工作,之后退休的企业人员,或者2014年10月企事业养老金并轨之前参加工作,之后退休的事业单位人员。

其中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方式与“新人”相同,在此不多做解释。

“中人”的工龄包含两部分:实际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

结论:可以看出中人的养老金也与工龄紧密相关,不仅仅是缴费年限,而且视同缴费的工龄(个人未缴纳社保年限)也可以参与养老金计算,因此,工龄越长,养老金越高。

在“老人有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总体原则中,为更好地保证“中人”待遇的衔接,国家设定了10年的过渡期。

率先施行“中人”养老金发放的是四川省,然而当养老金发放之后,中人之间差距巨大,形成鸿沟。

由此可见,晚退休几年,中人之间的养老金差额竟然达到3000-4000元之多,10年过渡期后形成的差距将达三倍之多。由此引起了四川退休群众的强烈不满,四川省也叫停了中人养老金的发放,中人养老金恢复了老人的办法进行养老金发放。

10年过渡期已经将近6年,然而中人们仍然在苦苦等待中领取着临时养老金,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不少中人已经在漫长等待中离开了这个世界。不知道何时,中人能够等到好消息!

工龄对退休后的养老金有着很重要的联系,总体来说,工龄越长,养老金越多,对我们退休后的养老待遇越有利,记住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END-

应该说,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为临界点,改革以前退休的基本养老金计发,以实际工龄长短所对应的计发比例,计算核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所得;改革以后退休的基本养老金计发,实行与参保个人缴费情况相紧密挂钩的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也就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基本养老金计发原则。

很显然,在养老保险制度新的体制机制条件下,参保人员的缴费年限长短与缴费基数的高低,已成为基本养老金计发与给付之最关健的排它性因素。在这里,过去以连续工龄定乾坤,以连续工龄长短决定基本养老金所得的既定格局已不复存在,早已被逆袭与替代。这是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使然,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4. 中人退休待遇按照新老两种办法对比计算,差额越大说明养老金越高呢

中人退休工资待遇测算,按新方法比按老办法高,是否差值越高越好?你这一说正确,一定是差值越多,说明你的养老保险金越大,到10年缓冲期完毕,你养老保险金但是也是非常高的。

例如依照老办法算法是每个月5000元,那依照新方法算法是每个月8000元,这中间就会有3000块的差别。因此高于的3000元,即便第一年依照10%计发,人士具体发放的养老保险金依然还是5300元,第二年便是5600元,到第10年便是分月领到8000元。在这一10年里,我国尽管每一年会对退休职工的养老保险金作出调整,因此调节之后差别可能减少,可是养老金基数高的人,自始至终或是占据绝对的优势。

总的来说,退休中人的养老保险金是依据新旧二种方法来计算,如果按新方法计算出来的养老保险金高过新方法计算出来的,是依据10年缓冲期依照本年度计发高于的那一部分,养老保险金差别越多,计发时尽管计发比例不会改变,可是差别越高的,计发的平方根也就越高,到10年缓冲期完毕,差别越高的,表明养老金平方根也就越高。

5. 企业平均养老金2900元,有人建议超过5000元的不增长,合理吗

企业平均养老金2900元,有人建议超过5000元的不增长,合理吗?

公司均值养老金待遇水准是2900元,有些人说超出5000块的本人。不再进行增长养老金,这样的行为合理吗?我觉得这一定是不合理,由于养老金的调整和每一年养老金的增长全是一视同仁,公平公正,不管你的养老金待遇高或是工资待遇低,无论有没有超出5000元都应当正常的增长,假定要真是不会再增长5000元以下个人的,那对于这一养老金调整也会显得十分不公平的,所以说是不合理状况。

6. 养老金迟迟不能真正并轨的原因在哪里

相关政策还不完善。

一、什么是双轨制双轨制的具体描述和说明,我就不详细说了,有兴趣可以直接度娘“双轨制”,里面说的很具体。
这里我只想强调我的两点看法:1、首先,我们要探讨,双轨制到底是不是不公平的。双规制问题的在是两种养老制度的比较,即公务员养老金制度和企业基本养老金制度的比较。大多数体制外的人都认为,公务员养老金比较企业养老金而言,要高很多。这个结论是怎么来的呢?我记得有一个比较经典研究结论,大概意思是,公务员养老金按照计算,替代率为80%左右,而企业则大约60%左右。也就是说,在职同样是拿着1000元的工资,公务员退休可以拿800元,企业职工退休才能拿60元。这在很多人看来是非常不公平的,他们因此得出公务员养老金不公平的结论,并由此对公务员养老金并轨非常关注。但是,请允许我说但是。这种仅仅把养老金作为比较和分析的对象是很狭隘的,无助于我们分析清楚问题的全貌。众所周知,双规制中,公务员养老制度源自于计划时代,而企业的基本养老制度则源于改革开放之后逐步建立起来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公务员养老的制度的基础是将公务员的一生都纳入体制内进行规划,通俗点说,只要进入体制,生老病死都由组织为你包办了。而企业的养老制度的背景是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即基本养老金的缴纳虽然是强制的,但是你的养老金是由缴费年限、缴费基数水平所决定的,而缴费年限和水平则是由职工市场化的工资水平所决定的。那么问题来了,这两套体系怎么比较?个人认为可以两种方法来比较:
【拓展资料】
一是假定企业是体制内的职工,那么,将其市场化的工资按照公务员工资体系做一个比对,然后得出其退休工资。也就是说,假设企业职工小明是部门经理,工资为10000元,按基本养老60%的替代率算,退休工资大约为6000元左右。假设小明去混公务员系统,依照他的能力大概可以混成正科级,在职工资水平大约为8000元左右,如果其在政府部门退休,按80%替代率算,退休工资大约为6400元左右。二是假定政府公务员自由流通到企业,按照企业发的工资来计算企业的养老金。比如说,某公务员小华是个处长,工资是10000元,如果在这个位置上干到退休,按80%的替代率,大概能拿到8000元退休工资。如果小华辞职去企业干,目测应该是能混个中高层当当,拿年薪应该不是问题,就假设12000吧,感觉应该是比较公允的。如果在企业退休的话,按照60%替代率算,退休工资应该在7800元左右。虽然替代率和工资水平没有经过精密论证,但是有一点定性的结论可以得出,整体而言,同样能力水平下,公务员系统在职待遇相对偏低,退休待遇相对偏高。而企业则相反,在职工资相对较高,退休工资偏低。这也反过来印证了计划体制下职工待遇差距不大,整体稳定的设计思路。同时也反过来印证了市场化背景下,保障基本和体现差距的基本养老制度理念。说到这里,我想大家应该能明白前面说的经典结论问题出在哪里了吧?同样是1000的工资,他们两个的能力和水平不一定是一样的,所以没有可比性。这就好比有两个老大在招小弟:一个老大说大家都是兄弟,虽然工资不太高,但只要好好干,受伤了社团帮你养老,挂了老婆孩子帮你照顾。另一个老大说,只要在我这好好干,就能出人头地,每干一票就给分红,而且你为社团贡献越大,将来受伤给你的营养费越多,挂了老婆孩子的照顾也就越多。

7. 人社部养老保险为什么还没有并轨

老金“并轨”重在转机制,而非降待遇,改革可能需要财政的大力支持,适当调整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水平,弥补因个人缴费而增加的支出,维持改革前后职工的基本生活水平。现在是双轨制,也就是企业养老金和事业养老金,现在的事业养老金比企业养老金高出3倍左右,人们的呼声很高一致要双轨制并轨,也就是企业和事业养老金差不多
延迟退休政策的第一步,应是先对提前退休的现象予以规范。目前,中国居民领取养老金的平均年龄为53岁,而在目前的退休人员中,继续在岗从业的超过20%。规划方案编辑
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已列入“十二五”规划,在《决定》中,对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表述为“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相对于“推进”、“研究”等词,“实现”一词更表现出政府落实此项改革的力度。
金维刚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全国统筹的实施方案一定会按照“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出台。
养老金全国统筹这一政策目标虽然已经提出多年,但是连省级统筹也没能完全实现。2012年社保基金审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11年底,全国有17个省尚未完全达到省级统筹的“六统一”标准。
省级统筹以及全国统筹的主要阻力,在于央地之间的利益博弈。金维刚指出,2012年养老保险基金结余2.4万亿,但一半以上集中在东部几个省市,中西部许多地区出现养老金收支缺口,需要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进行发放。
在有些地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失衡,需要中央大量补助的同时,经济发达省份则形成了超过千亿元的养老保险基金结余,却由于未实现全国统筹,中央不能调剂使用。
在养老保险补助方面,多年来也形成了地方依赖中央的格局,2010年中央和地方两级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助资金为1851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占86%。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受国家发改委委托,目前正在草拟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方案。该中心副主任杨立雄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方案最大的难点,在于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既能减少发达地区对于“被统筹”的阻力,照顾其利益,同时又能让欠发达地区受益,并保证他们的征缴积极性,避免完全依靠中央转移。
在实现全国统筹时,应在中央建立调剂金,让有结余的省份拿出一部分放到中央形成基金,然后这个基金就可以用来分配到养老保险基金亏空比较严重的省份。
不要把所有的基金结余都收到中央来,那样发达地区就没有积极性。也不能让不发达的省份就等着中央发钱,应当要调动起自己征收养老金的积极性。“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关键就是设立好激励机制。”
统筹的另一层含义,是以财政为主,统一个人所得税和社会养老保险的个人缴费,形成国民养老金。如此,即使由于收入过低而没有缴纳养老保险的人,也能够得到一份基础养老金,其本质相当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但是其水平会进一步提高。
2解决方案编辑
全国统筹
“我们各方面的制度漏洞太多,社会保险方面的制度漏洞太多,如果我们不把这些制度的漏洞堵上,提供一些有约束,有激励的机制的安排,包括管理的方式,给多少钱也会吃光。”在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表示。
社保资金没有形成全国统筹、投资保值体系不健全、事业单位改革拖后腿等问题,一直是社保体制难以跨越的障碍,弥补这些缺陷的直接办法就是财政补贴。
以2011年为例,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当期结余约为4000亿元,但当年养老金财政补贴2200多亿,还有1800亿元的非正常缴费收入。如果剔除财政补贴和非正常缴费收入,正常缴费只能仅仅抵消支出。
由于地区之间养老金结余情况不同,发达地区如广东等地盈余巨大,绝大部分西部地区仍处于收不抵支的状态,主要依靠财政补贴。
养老金尚未实现全国统筹,广东等省份的余额,不能转移给西部收不抵支的省份,财政必须要拿出两千多亿来补贴分割的养老制度,主要流向那些当期收不抵支的省份。
“这两千亿看起来补贴了西部省份,但本质上是补贴给了养老保险制度本身,实际上是留在了少数几个盈余大户省,年复一年存在下去的。”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表示。
长期以来社保重融资补贴,轻投资保值增值的管理方式,使得补贴从1998年的24亿到2011年的2272亿;从占GDP的0.03%到0.42%,结余中,相当一部分来自于财政补贴。
一方面是财政累计对收不抵支地区万亿元补贴,另一方面,发达地区社保金躺在银行内缩水。没有解决保值增值问题,银行利率跑不赢CPI,就意味着社保资金一直在缩水,而且养老金的基数越大,缩水越多。
据相关人士透露,按照方案设计,在提高社保统筹层次上,将逐步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
2012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滚存结余达到3.6万多亿元,业内人士预计,到2013年末将达到4.09万多亿元。社保基金规模日益巨大,如果不通过改革填补自身的漏洞,未来财政对社保补贴力不从心。
“国家一定要加快这一制度的全国统筹步伐,为基金集中管理并有效投资创造条件,尽快制定专门的投资法律或法规,否则,基金贬值的风险将持续扩张。这就是我为什么一直在呼吁重视基金贬值问题的原因。”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人民大学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功成表示。
根据财政部预算报告,在社保基金累计结余增加的同时,2013年全国社保基金当期收支结余将比2012年下降1000亿,据相关人士介绍,主要是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收支结余的下降,养老金的支付额将大幅增长。
无论是养老还是医疗,很多事业单位包括机关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正在推进,人员与企业职工一样参加了各类社会保险。
随着社保标准的提高和改革的不断推进,“双轨制”终将合并统一。2013年的中央预算安排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继续增长,按照10%左右的标准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为不同制度下的养老金并轨,打下基础。
“从长远看,由政府财政补贴的社保制度不可持续,各个参数都需要调整,否则将存在严峻的财务风险,必须改革。”郑秉文表示。
据悉,在调整企业社保制度的同时,解决双轨制方案的关键,在于如何实现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各项社会保险制度的有效衔接,实现新老制度的平稳过渡。[1]
财政埋单
从五个方面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双轨制”改革,一是统账结合,二是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三是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四是改革基本养老金待遇调整办法,五是建立职业年金。
2008年初,国务院通过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确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和重庆5省市先期开展试点工作。2009年1月,人社部正式公布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对这项改革路径给出清晰勾画。
近6年过去,由于受多重因素限制,各试点省市进展缓慢。
一位接近决策层的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过去几年,一直是人社部一家主要倡导和推动这项改革,其他部委并没有太多实质性的回应。
在上一轮地方改革试点中,并没有明确改革后养老金水平是否变化,只笼统提到要建立职业年金,没有具体细节和收入弥补措施。
此项改革的目标是将80%-90%的养老金替代率下调至50%左右。养老金替代率是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是衡量劳动者退休前后生活水平差异的基本指标之一。
上述接近人社部的人士表示,未来的改革方案重在转机制,而非降待遇,改革可能需要财政的大力支持,来适当调整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水平,弥补因个人缴费而增加的支出,维持改革前后职工的基本生活水平。
改革方案还包括,同步推进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改革,以免造成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之间的群体分化和新的社会不公;并且要将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纳入统一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机关事业单位的基本养老保险缴纳,也按照企业职工的模式推进,应明确是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依法缴费。
延迟退休
延迟退休政策的信号一经释放,就引发这样那样的争论。“增加艰苦岗位工作人士的工作时长”、“加剧就业紧张形势”等反对声音迭起。但不少社保专家认为,随着人均寿命不断增长、受教育年限持续提高,延迟退休是维系养老金制度正常运转的必然选择。
《决定》为上述争论给出了基调,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这也是这项政策第一次写进中央文件。
参保人延迟一年退休,中国可减少养老金支出490亿元,并可增加缴费230亿元,相当于多收入720亿元,如果推迟5年退休,就能增加3500亿元,按照2011年全国平均水平计算,足够支付2000万人一年的养老金。
所谓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有三方面内容,第一是有一个预告期,提前几年告知社会;第二要分步骤,可能会考虑从现在规定的退休年龄最低的群体开始;第三,要“迈小步”,以“一年提高几个月”这样的方式,一步一步来,用较长的一段时间逐步完成平滑过渡。
推行延迟退休政策的第一步,应先对提前退休的现象予以规范。
现行男性60岁退休、女干部和科技人员55岁退休,以及女工人50岁退休的政策,是从1951年起开始实行的。在过去多年,为配合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提前退休政策,最低标准是女性40岁便可以办理提前退休。
人社部门的数据显示,中国居民的实际退休年龄比法定年龄还要低不少。由于现实中实行了一些提前退休政策,中国居民领取养老金的平均年龄仅有53岁,其中男性大约为56岁,女性还不到50岁。
退休年龄过低并不意味着给年轻人腾出了更多就业岗位。在退休人员中,继续在岗从业的超过了20%。
在规范提前退休之后,第二步则应把女性的退休年龄推迟。可以先将女工人的退休年龄与女干部、事业单位的女职工统一起来。然后再将女性的退休年龄整体提高,缩小与男性退休年龄之间的差距。“根据国际经验,男女退休年龄差两岁是比较合适的。”上述人士表示。
最终形成的方案并不会对所有人采取一刀切的办法。金维刚透露,政策对不同的群体将会产生不一样的影响,还会针对特殊群体出台相应的妥善安排。记者从人社部社保研究所了解到,延迟退休政策的出台还没有时间表,也没有形成具体方案,仍处于研究讨论阶段。
如果现在开始启动,那么每年可能延后退休两三个月,对人们不会有太大影响。但如果再过几年启动,那时的老龄化问题更为严重,也许每年就要延后六七个月了。“调整来得越晚,对社会冲击越大。”
3社会评价编辑
养老金缺口、延迟退休、以房养老等新闻每每见诸报端,都会轻易撩拨人们的神经,引起全社会范围的关注。养老已与住房、教育、医疗一道,成为全民焦虑的话题。
导致焦虑的主要原因是,人们担心养老金是否将面临支付危机。关于养老金缺口的数据有各种版本。中国社科院有专家表示,2011年中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亏空为2.2万亿元,相当于每个国民都背上1500多元的债务。这些数据令受众对养老金感到一些危机感。事实上,养老金缺口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概念,“缺口”、“亏空”的具体界定十分重要。
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包括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城居保)、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部分地区将新农保、城居保合并,形成了城乡居民保险。各类社保都有其资金池,而新农保、城居保的规模较小,其支付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财政补贴。因此,“缺口”是指哪部分,这一点对结论大有影响。
从更为宏观的角度看,按照是否计入了财政补贴、是否计入了历年积累基金,养老金收支的缺口在计算上也会有较大不同。而从时间角度看,当期与中长期的收支缺口,更是两码事。
在没有说清楚以上一系列界定的情况下,大谈缺口数据是缺乏实际意义的。但即便如此,受众情绪仍然被超出预期的数字所绑架,往往缺口越大,越能引起人们的关注,传播也更加迅速。
受众对网上缺口数据的盲信只是表象,其背后是弥漫于整个社保与民生领域的不安情绪,民众对养老金支付能力的疑虑和焦虑在一定程度上被放大了。与以上数据相比,来自一些其他机构测算的数据,则反映了相反的局面。
较为权威的数据是2012年8月国家审计署发布的全国社会保障资金审计结果。该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底,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约1.85万亿元,全国新农保、城居保、城乡居保三项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1635.53亿元。
从养老金当期缺口来看,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当年养老保险基金征缴收入抵不上支出所产生的缺口;第二种是加上财政补助,也抵不上支出而产生的缺口;第三种是以上两项再加上历年积累基金,还是抵不上支出的缺口。
2012年,中国有17个省级单位发生了第一种缺口,没有省级单位发生第二、三种缺口。贡森认为,这表明短期内中国养老金缺口整体可控,即使多个省份出现了当年收不抵支的情况,在财政补助下,缺口都有能力弥补。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人士表示,最起码3-5年内,中国不会出现养老金的支付危机。
从长期缺口来看,中国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2030年中国企业养老保险的隐含债务,相当于当年GDP(国内生产总值)的38%左右,2050年这一比例将提高至60%左右。
值得关注的是,经合组织国家正在根据长期隐含债务的规模对养老金政策做出积极调整,其主要对策就是随着人口寿命延长,提高养老金领取年龄。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认为,中国在推行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等改革措施后,养老金的支付能力具有长期可持续性。
2014年5日下午,全国政协委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表示,关于养老金并轨的时间表问题,“总理其实已给出了时间表”。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2014年工作总体部署”这一部分中明确提出,“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与职工养老保险的衔接办法,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鼓励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商业保险”。
事实上,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与企业人员在养老等社会保障方面的待遇“双轨制”近年来一直饱受争议,社会上有关养老金并轨的呼声不断。值得注意的是,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去年12月26日召开的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曾表示,2014年在社会保障方面将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着力解决“双轨制”、“待遇差”问题。如此来看,养老金双轨制有望在今年破题。[2]
4历史责任编辑
2013年9月的某一天,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的数量,悄然突破了2亿。
按照近几年中国每年新增超过60岁人口的数字来计算,每一天都有接近25000人进入到60岁以上老年人的行列。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在快速发展。到本世纪30年代中国将进入老龄化的高峰期,并持续近40年时间。根据测算,2050年,中国职工的抚养比将从当前的3个职工养一个退休人员,变成1.5个职工养一个退休人员。
在中国,近两年来,延迟退休、以房养老等话题,之所以在全社会引起轩然大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在人们的观念中,居民养老完全属于政府职责,因此质疑政府是否在推脱责任。
强调政府对于居民养老的责任固然重要,敦促尽快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改变现状的重要途径。但是,政府对养老问题只能承担有限责任。
除了延迟退休以外,一个学界达成的共识是应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这是缓解政府养老金支付压力的同时,保障大多数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
中国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应该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面向全体国民的基础养老保险。这个制度的主要意义在于体现公平,人人都有;第二个层次,是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继续完善;第三个层次是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年金,作为补充养老保险;第四个层次是面向高龄老年居民、贫困老年人的老年津贴制度和老年低保制度。
虽然在学界和政府层面,对于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如何构建存在多种方案,但是“多层次”是普遍达成的共识。
以褚福灵思路为例,在以上四个层次中,第一、第四层次属于政府责任,第二层次中,个人与企业承担部分责任,第三部分则属于个人或企业责任。需要强调的是,基础养老金与老年津贴、低保制度,其作用是让全体老年人都拥有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它是普惠制的,而非锦上添花。老年人要想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则需要更多依靠个人与市场的力量。
在转变了养老完全靠政府的观念后,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也将出现上述景象。[3-4]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8. 2024年后退休新规定

公务员退休后的退休费按本人退休前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其中,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工作年限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工作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2024年前后,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上的不同。也就是2014年之前的2013年或之后的2015年而不是相隔时间很久的退休人员进行比较,因此相对而言好比较一些,得出的结论也更切合实际,那么具体有什么不同或有什么大的不同呢。这个不同主要有形式上的不同(称谓不同)、实质上的不同(退休金的计算方式不同、待遇略有不同)两类三个方面:
一、退休人员称谓上的不同
2024年10月1日前(再准确一点说是2014年10月1日后)退休的人是”中人“,而2024年10月1日这一天之后退休的人是”新人“。人事管理上时间节点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有时在节点前和节点后,待遇就会不同,就像平时赶公交车,没赶上时间点,只能等下一班次了。在工资待遇上最明显的是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退休是离休,建国后参加革命工作是退休。而养老保险并轨改革,”老人“、”中人“、”新人“因称谓不同退休方式上有所不同。
二、养老金计算方式上不同
2024年10月1日前退休的人,先按2014年9月30日的档案工资也就是老办法计算退休金,再按新办法计算进行比较,然后从2014年10月起逐年递补到退休年份,比较复杂,很多”中人“每月领取的是过渡性养老金,这也是很多”中人“苦恼的事。
而2024年10月1日后退休的人员,没有”老人“、”中人“了,全部是”新人“,计算的方法相对简单,养老金的计算基数是上年度在岗职工的社平工资,结合个人缴费及缴费年限等进行计算,与企业、灵活就业人员计算方式一样了,这也是国发[2015]2号文件先行解决的一个突出矛盾,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统一的突出矛盾(文件原话),新办法计算的个人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余额除以个人退休年龄对应月数,比如正常退休年龄男性是60岁,则用个人账户余额除以139个月)。这与老办法档案工资剩以工龄对应百分比(比如工龄35年,则档案工资剩以90%),新办法复杂一点,但比老办法对企业和工资较低的退休人员有利。
三、退休待遇上的略微不同
因为所提问题是2024年前后,经过这些年的磨合,探索、实践,新老办法计算、试算对比,技术已经成熟,再加上时间相隔很近,上年度在岗职工的社会平均工资相差不大,所出现的的不同也就是缴费年限上的细微差别、个人账户上的余额以及职业年金等个性上的差别在这一两年应分摊的部分。
上述是对2024年前后这个时间节点进行分析,如果所提问题不是指2024年这个时点,而是较宽泛的时间范围的话,那么还涉及到2014年10月这个时间节点之前退休的“老人”,不同点较多,这里没有进行分析,一分析就不是2024年这个节点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九十二条公务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者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应当退休。
第九十三条公务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本人自愿提出申请,经任免机关批准,可以提前退休:
(一)工作年限满三十年的;
(二)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五年,且工作年限满二十年的;
(三)符合国家规定的可以提前退休的其他情形的。
第九十四条公务员退休后,享受国家规定的养老金和其他待遇,国家为其生活和健康提供必要的服务和帮助,鼓励发挥个人专长,参与社会发展。

9. 过渡性养老金什么时候会取消呢

过渡养老金的设立是对一些要退休的工作人员发放一些过渡养老金的待遇,这主要是根据事业单位中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之间产生的差距进行一些补偿,所以我觉得这样的做法还是非常的不错的,能够给我们带来很多上面的便利,而且能让退休的老人感觉到温暖,但是这个规定主要是也是有一定期限的,一般情况下,在2014年十月份退休的人和在2024年九月份退休的人在这个区间里的人可以享受到这等的待遇,所以这也就表明了,在2024年九月份将会取消这一过渡养老金的设立。 最后我想说的是,不论过渡养老基金能否在2024年过后继续实施,我们都要遵从国家如今的发展政策。
感谢各位的阅读,此篇文章仅表达小编个人的看法,希望能够给您带来帮助,希望您能喜欢。
对此,你还有哪些看法?欢迎在下方进行评论。

阅读全文

与养老金并轨结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单位退休职工死亡需要办什么手候 浏览:193
老年人出现肝火旺怎么调理 浏览:784
谭松韵父母做什么 浏览:700
个人补缴企业养老金问题 浏览:936
重阳节黑板报仙鹤 浏览:143
湖南长退休工资 浏览:473
老人家的财产找律师能公证吗 浏览:670
迁户口养老保险哪个城市 浏览:982
农村妇女孝敬之家 浏览:664
如何与父母商量玩手机 浏览:49
退休服刑人员出狱养老金的政策 浏览:910
初学生孝敬长辈的作文 浏览:77
广州驾照换证可以去哪些医院体检 浏览:345
退休后社保可以报医疗保险 浏览:284
保定市公立养老院 浏览:834
山东养老机构费用 浏览:310
企业交够15年退休工资 浏览:201
老人家身体无力头晕怎么回事啊 浏览:927
说说平时是怎么孝敬父母的 浏览:953
有老年痴呆的早期表现 浏览: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