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养老骗局都有哪些套路如何防止家里的老人被骗
养老骗局的套路非常多,农村老人一般都会遇到保健品骗局。此类诈骗其实就是瞄准老人渴望健康,于是用了各种各样的手段。农村老人防范意识比较低,认为只要便宜的东西都能够去购买。商家想出的套路就是先用低的钱进行有货,慢慢地引进老人越陷越深。一次又一次的便宜价格累积起来就是大的财富,必须要对这种事情进行阻止。不要让他们去相信什么免费体验或者是免费旅游,都是骗子在打感情牌。
总的来说年纪大的人会被骗,是因为长时间一个人在家心中但是落幕。非常孤独的情况下,肯定愿意跟别人想开心交谈。可以在没事的时候给父母多打打视频,问一下父母在家里的生活情况怎么样。过节日要多回去陪陪他们,都拿这些事例跟他们讲讲。有一部分的老人在家里,为了给子女视频方面还会选择买智能手机。那在这时便可以给手机上面安装一个国家反诈APP,里面有很多的案例是可以学习的。
② 谎称可办理补缴型养老保险致千余人受骗,关于养老保险补缴骗局还有哪些
辽宁对于一起养老,保险诈骗案进行了审理,这起养老诈骗案主要是一些犯罪嫌疑人通过可以办理补交行的养老保险金,对一些人实施诈骗导致了当地千余人受骗,其实关于一些养老保险交款的这种骗局,还是有很多的在如今的社会上被报道出来的,这种事情也是层出不穷的。
希望这件事情能够给当今社会一个警示,特别是对于一些人来说,在缴纳养老保险的过程中,也应该到相关部门进行缴纳,这样的话就可以确保自己的这个钱财是用在于一些正确的道路和途径上,对于自己的钱财也是一种保护,毕竟如果自己把钱才用在一些错误的路径上面,可能会导致自己的钱财被骗,梁林的这起事件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所以希望能够引发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视。
③ 养老诈骗十种常见方式
套路一:“投资养老”
嫌疑人以“投资养老”为名,以“高回报低风险”为诱饵,进行虚假宣传,骗取百姓“养老钱”。在“投资养老”的骗局中,犯罪嫌疑人通常会注册一家合法的公司来销售理财产品。有的犯罪嫌疑人先通过赠送小礼品吸引老年人的注意力,然后以推介会、知识讲座等形式编造一些高端投资理财项目。有了老年人的资金投入,犯罪嫌疑人首先会以高利息、高回报为诱饵,引诱老年人继续加大投入,甚至以提前返利的形式吸引更多老年人投资。最后会用老人的钱挥霍消费,一旦资金链断裂就潜逃。
套路二:《黄衣情缘》
很多没有配偶的老人渴望被关心和陪伴,试图通过“黄恋”找到另一半,相依为命。这种诈骗是一种婚介诈骗案件,利用女性“婚姻赡养”的虚假身份,专门针对老年男性。“黄恋”骗局其实是一种“杀猪”骗局。很多都是通过网络发展成网恋,然后编造各种理由索要钱财,再敲诈对方完成诈骗。
套路三:“以房养老”
一些犯罪嫌疑人推出“以房养老”项目,诱骗老人抵押房产,将贷款的钱投入到养老项目中,然后将钱卷走,留给老人两套房子。有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买低价的“指标房”,让老人给他“关系费”、“转让费”等费用,然后携款潜逃。
套路四:保健品
犯罪嫌疑人瞄准老人对健康的渴望,通过与老人聊天解闷取得老人的信任,开始通过销售保健、医疗等养老相关产品,如商品回购、寄卖、消费返利等方式吸引老人投资钱财。最后老人不仅花了钱,身体也没有保障。
套路五:社保和养老金
犯罪嫌疑人通过一些手段获取了老人的基本信息,通过精准发送诈骗短信,老人可以点击虚假链接填写相关银行卡信息,根据填写的信息盗取老人的银行卡或实施诈骗。有时,犯罪嫌疑人打着认识人社局、社保局工作人员的幌子,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联系老人,谎称可以帮助未参保人员提供代理服务。其声称可以通过一次性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费享受养老待遇,然后在收到被害人的巨额钱款后携款潜逃。
一些犯罪嫌疑人冒充社保工作人员,谎称受害人社保卡故障或异地刷卡,导致社保局锁卡,要求受害人提供身份证号、社保卡号、密码等信息,或声称需要办理转账手续,防止受害人再次被盗,以诱导受害人将钱转入指定账户。
套路六:“冒充公检法、政府官员”骗局
犯罪嫌疑人以老年人名义冒用银行卡、电话、社保卡、医保卡等具有消费功能的工具,或泄露老年人身份信息,涉嫌洗钱等犯罪。然后,他冒充公检法等司法机关执法人员,要求老人将资金转入国家账户配合调查。有时,嫌疑人会向老人展示公检法网站上发布的虚假通缉令等合法手续,骗取老人的信任。
冒充税务、教育、民政、社保、残联、金融机构(银监会等)等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时。),犯罪嫌疑人通过领取补贴、退税等方式诱骗老年人汇款实施诈骗。或者社保、医保、证券、金融等账户异常(通常是冻结、作废等。)诱骗老年人向安全账户汇款实施诈骗。
套路七:“冒充物流客服”骗局
嫌疑人通过非法渠道购买购物网站的买家信息、快递信息后,冒充快递、货运、仓储等物流公司的工作人员。,说给老人的快递丢了,可以给老人退款,索赔,退税等。,诱骗老人转账,或者根据嫌疑人的诱导,将他的银行卡等信息输入二维码弹出的网页,再输入手机验证码,他银行卡里的钱就会被转走。
套路八:“冒充亲友”骗局
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社交工具等。,犯罪嫌疑人冒充亲戚、孩子、朋友、同事等。老年人的,代买国外机票,被公安机关违法处理需要保释,发生交通事故需要治疗或赔偿,处理不方便的关系直接出面,重病需要手术等。,从而联系老年人向指定账户转账,利用老年人识别能力弱,一关注就糊涂的心理,实施诈骗。
套路九:“丢包,证书”骗局
犯罪嫌疑人利用一些老年人贪小便宜、自我防范意识差的心理,用高超的演技在被害人面前上演“丢包”大戏,使被害人处于精神错乱状态,以平分财产为诱饵欺骗被害人。
利用老年人爱读书看报的心理,以各种荣誉称号或获奖证书来行骗。这种骗局,打着“文化”“艺术”旗号的虚假组织,通过颁发奖牌、入书立传等方式,每次骗取老人数百至数万元不等。
套路十:“解冻民族资产”骗局
这种诈骗是一种通过互联网传播,集返利、传销、诈骗为一体的混合犯罪。犯罪嫌疑人往往以“一个老人在海外有几十亿资产需要解冻,解冻后可以将这几十亿资产调回国内,分给提供解冻资金的人”为名,向被害人承诺“投资10元、100元,就能获得100万、1000万的回报”。同时,犯罪嫌疑人也会跟上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