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反映什么
对养老险覆盖率考察及建议
社会保险覆盖面的大小,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保障的范围及程度,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从目前来看,我国城镇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远远大于农村居民,这无疑进一步扩大了城乡收入差异,为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埋下了隐患,不利于整个社会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为此,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已明确提出,“新农保”将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制度全覆盖。20XX 年 6 月温家宝总理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暨新农保
第 1 页
试点经验交流会上进一步指出,将“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实现新农保制度的全覆盖”。因此,无论从缩小城乡收入差异的现实出发,以及遵循风险尽可能分散的大数法则的社保运行基本规律,还是从养老基金均衡的视角,提高覆盖率,对“新农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我国“新农保”覆盖率①的现状及问题
( 一) 计算公式
国际上,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率一般用三个指标来衡量。第一个指标是供款人数占劳动力的比重;第二个指标是供款人
第 2 页
数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第三个指标用养老金领取人数与达到退休年龄的人数之比来表示。其中,前两个指标是指人们向制度缴款并积累自己权益的阶段,这个阶段是在经济活动人口中的覆盖率; 而第三个指标是指当个人退休后接受货币受益的阶段,这个阶段是在老年人中的覆盖率。显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率也可以用这三个指标来衡量。如果 Fi用( i =1,2,3) C 代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的指标体系,L 代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供款人数( 即参加“新农保”年龄在 16 ~59 岁的农村人口) ,W 指农村劳动力人口( 即年龄在 16 ~ 59 岁具有劳动能力的农村人口) ,P 代表农村劳动年龄人口( 即
第 3 页
年龄在16 ~ 59 岁的农村人口) ,R 代表农村养老金领取人数,代表达到退休年龄的农村人口数,那么,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指标体系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由于没有具体的农村劳动力人口 L 数据,本文尝试用农村就业人口 E 来代替,则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指标体系 Fi的计算公式变为: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农村就业人口 E 往往小于农村劳动力人口 L,因此,用替代的这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指标 F1计算出来的结果应该比实际结果大。
( 二) 现状及问题
1. 覆盖率总体水平偏低,制度扩面还有待加快
第 4 页
根据上述三种计算方法可以计算出 20XX 年 ~20XX 年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的指标体系,具体计算结果如表1 所示。从该表可以看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水平总体偏低,20XX 年 ~20XX 年 F1、F2一直在 11. 00%上下徘徊,F3也仅仅从 2. 16% 增加到 5. 02%,增加了不到 3 个百分点,增加幅度十分有限; 虽然 20XX 年“新农保”试点推行后,覆盖率水平有所提高,然而,这三类覆盖率指标的绝对值仍处于较低水平,20XX 年不到 33%,F1、F2甚至还不到 20%。需要强调的是,从表 1 还可以看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指标 F1、F2和 F3的变化趋势明显不同: 前者是先呈波浪变化然后
第 5 页
突然上升,以 F2为例,该指标在 20XX 年 ~20XX 年期间,一直在 11. 00% 水平上下波动,20XX 年则突然增加到 15. 93%。对于后者 F3而言,则是一直保持上升势头,即从 20XX 年的 2. 16%一直增加到 20XX 年、20XX 年、20XX 年、20XX 年和 20XX 年的 2. 22%、2. 95%、3. 50%、3. 88% 和 5. 02%,20XX年则快速增加到 15. 30%,而 20XX 年也进一步增加到 32. 17%。然而,这三种指标的年均增长幅度分别只有0. 98% 、0. 71% 和 4. 29% ,显然如果不加快制度推行的力度,保持现有的覆盖率增速,到 20XX 年要实现全国100% 的“新农保”覆盖率将存在较大的困难。
第 6 页
2. 受益农民呈稳步增长,参保缴费队伍不稳定
从表 1 可以看出,20XX 年 ~20XX 年期间,覆盖率 F3一直保持增长态势,即从 20XX 年 2. 16% 逐渐增加到 20XX 年的 32. 17%。由于 F3是用农村养老金领取人数 P 与达到退休年龄的农村人口数 R 的比值得到的,在20XX 年 ~20XX 年期间,R 基本保持在1 亿人水平上下波动,因此该时期 F3从20XX 年的2. 16%逐渐增加到 20XX 年的 32. 17%,显然主要原因在于达到退休年龄领取养老金的农民在稳步增长。需要指出的是,覆盖率 F2在 20XX 年 ~20XX 年期间,一直在 11. 00% 水平上下波动,20XX 年则突然增加到 15.
第 7 页
93%。由于 F2是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供款人数 C 与农村劳动年龄人口 W( 即年龄在 16 ~59 岁的农村人口) 的比值得到的,从表 1 可以看出,在 20XX 年 ~20XX 年期间,W 一直呈递减趋势,而该时期 F2一直在 11. 00%水平上下波动,显然是由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供款人数 C 变化率不稳定造成的。因此,如何针对农村劳动力流动性较强的特点,体现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的便携性,稳定并扩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供款队伍,应该加快“新农保”制度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
3. 试点成效已初步呈现,城乡差距仍十分明显
第 8 页
应该指出,自 20XX 年开始,我国的“新农保”试点推行工作已经取得了重要成效。“新农保”试点推行以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指标 F1、F2和 F3基本上都在原地踏步: 其中,F1、F2一直在 11. 00% 左右徘徊,F3也仅仅从2. 16%增加到5. 02%,增加了不到3 个百分点,增加幅度十分有限; 然而,自20XX 年“新农保”试点推行后,F1、F2分别快速增加到 20XX 年的 16. 79%、15. 93%,增长速度接近 50%,F3更是增加到71. 00% ,增长速度超过了 200% 。然而,运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的计算原理,通过计算同理可以得到城镇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率指标体系①,不难发现,无论是覆盖率 F1、F
第 9 页
2,还是覆盖率 F3,我国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的城乡差距都十分明显。
从图 1 和图 2 可以看出,从 20XX 年 ~20XX 年,覆盖率 F1、F2的城乡差距年均分别为 36. 47 和 17. 52 个百分点,前者是后者的 3. 98 和 2. 46 倍; 从图 3 可以看出,覆盖率 F3的城乡差距年均为 55. 28 个百分点,前者是后者的 16 倍之多。其中,F1、F2的城乡差距分别从 20XX 年的 33. %、11. 28% 增加到 20XX 年的. 97%、22. 07% ; 而覆盖率 F3的城乡差距也从20XX 年的56. 89%增加到20XX 年的58. 22%。尽管由于20XX 年我国开始进行“新农保”试点,这种差异有所缓解,前者分别减少到 20XX 年的 38. 03%、23.
第 10 页
04%,后者也降低到38. 83% ,然而,这种缓解的程度还比较有限。因此,加快“新农保”在全国范围内的试点和推行进程,才能真正缩小城乡差异,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快速发展。
二、影响“新农保”制度覆盖率的因素分析
1. 制度模式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按农民是否缴费可分为缴费型和非缴费型两种模式。从国际经验来看,过于依赖缴费型模式往往会导致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过低。事实上,缴费型养老金计划更适合于具有缴费能力的收入阶层,而低收入人群和没
第 11 页
有缴费能力的贫困人口往往由于缴费能力的限制,而不能被制度覆盖。这些被养老金计划排除在外的人群主要由自雇者、家务劳动者、农村劳动者、小职工和妇女等群体构成,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只有较低的资本、教育和收入水平,很难进入正规部门就业,流动性大,缺少工资记录等。对这部分人群实施缴费型的养老金计划,如果没有强制性约束,则它们大多会选择不参保。因为他们更愿把微薄的收入用于食物、住房、衣服等当前的生存需要,而不愿或不能预留一部分来为养老金供款。与缴费型模式相比,非缴费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无疑有助于迅速提高覆盖率。然而,非缴费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第 12 页
往往会导致政府财政负担过重,并且这种制度成本会随着整体人群年龄的增加而呈刚性增大。同时,贫富差距过大也不利于推行普遍的非缴费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因为不同收入层次的人很难在给付水平和筹资途径上达成一致。如玻利维亚是一个贫富差距很大的国家,它试图通过运用国有资产私有化产生的收入来解决普遍保障型社会保险的资金问题,但是目前的非缴费型养老金计划( “Bonosol”) 的可持续性并没有得到保证。因此,如果我国政府能继续大力推行“缴费型和非缴费型”制度模式,并采取有效措施,逐步提高“非缴费型”模式在制度中的比重,将对“新农保”制度的覆盖率产生重要影响。
第 13 页
2. 农民的收入水平
国际证据表明,正规养老金体制下的覆盖范围和一个经济体的收入水平存在很高的正相关性。收入水平越高者对缴费率的承受能力越强,从而越容易加入到制度中来。应该指出,我国农民收入水平低下和增长速度缓慢是导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较低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图4 可以看出,20XX 年,我国农民人均年收入为2 元,几乎只有当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 6 859. 6 元) 的三分之一。20XX 农民人均年收入增长到5 919. 0 元,年均增长速度为 10. 72% ; 而同年度 城 镇 居 民 人 均 年 收 入 则 为 19 109. 0 元,年 均 增 长 速 度 为12. 06% ,城乡居民的收入差
第 14 页
距还在继续扩大。另外,农民收入水平低下还表现在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日趋扩大。农村居民基尼系数由1978 年的 提高到了20XX 年的 ,使得社会养老保险存在逆向选择的问题。①从目前来看,真正需要养老保障的绝大多数农民,由于收入水平限制而不能参保,相反,农民中已经参保的大多数经济状况较为宽裕,如乡干部、个体户、教师等,他们将来的养老问题远远不如普通农民迫切。
3. 保障水平及收益率
首先,到目前为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提供的保障水平仍然偏低。这是由于在“老农保”推行时,多数农民限于经济承受能力,
第 15 页
选择了每月 2 元的最低缴费档次,显然,这种缴费水准,无论怎样提高投资收益率,都无法达到养老保障的目的。尽管 20XX 年 ~20XX 年,领保人数从 198 万人增加到 2 863 万人,领取人数在逐年快速增加。然而,20XX 年人均月领取保费仅 58 元,并且很多人当初在投保时选取了较低的缴费标准,因此有的甚至领取不到 58 元,仅仅依靠这些微薄的养老金,老年农民的生活水平难以得到保障。②其次,由于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主要集中在县级,由县级管理机构负责基金的存储和保值增值工作,管理和基金平衡的责任在县级,往往造成农村养老基金投资管理人才缺乏、投资渠道比较有限,基金投资运
第 16 页
营困难,保值增值难度较大; 而基金监管主体的缺位,还易引发地方
行政干预甚至挪用基金的现象。较低的保障水平和收益率,无疑进一步抑制了农民的参保热情,使得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率难以提高。
4. 城镇社会养老保险的历史债务
尽管目前我国还存在二元化的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但社会养老保险的城乡统筹是大势所趋,这一点已经在理论界和决策部门达成共识。然而,无论是在扩大
第 17 页
现有城镇社会养老保险还是“新农保”制度的覆盖面时,参保对象都会存在潜在的顾虑,那就是政府部门如何妥善处理城镇社会养老保险的历史债务。据估算,中国养老金“空账
Ⅱ 养老保险覆盖率计算
保险覆盖率覆盖率等于覆盖人群数/总人数
测试的主要评测方法包括覆盖和质量。
测试覆盖是对测试完全程度的评测,它建立在测试覆盖基础上,测试覆盖是由测试需求和测试用例的覆盖或已执行代码的覆盖表示的。
质量是对测试对象(系统或测试的应用程序)的可靠性、稳定性以及性能的评测。质量建立在对测试结果的评估和对测试过程中确定的变更请求(缺陷)的分析的基础上。
覆盖评测
覆盖指标提供了"测试的完全程度如何?"这一问题的答案。最常用的覆盖评测是基于需求的测试覆盖和基于代码的测试覆盖。简而言之,测试覆盖是就需求(基于需求的)或代码的设计/实施标准(基于代码的)而言的完全程度的任意评测,如用例的核实(基于需求的)或所有代码行的执行(基于代码的)。
系统的测试活动建立在至少一个测试覆盖策略基础上。覆盖策略陈述测试的一般目的,指导测试用例的设计。覆盖策略的陈述可以简单到只说明核实所有性能。
如果需求已经完全分类,则基于需求的覆盖策略可能足以生成测试完全程度的可计量评测。例如,如果已经确定了所有性能测试需求,则可以引用测试结果来得到评测,如已经核实了75%的性能测试需求。
如果应用基于代码的覆盖,则测试策略是根据测试已经执行的源代码的多少来表示的。这种测试覆盖策略类型对于安全至上的系统来说非常重要。
两种评测都可以手工得到(公式如下所示)或通过测试自动化工具计算得到。
基于需求的测试覆盖
基于需求的测试覆盖在测试生命周期中要评测多次,并在测试生命周期的里程碑处提供测试覆盖的标识(如已计划的、已实施的、已执行的和成功的测试覆盖)。
在执行测试活动中,使用两个测试覆盖评测,一个确定通过执行测试获得的测试覆盖,另一个确定成功的测试覆盖(即执行时未出现失败的测试,如没有出现缺陷或意外结果的测试)。
基于代码的测试覆盖
基于代码的测试覆盖评测测试过程中已经执行的代码的多少,与之相对的是要执行的剩余代码的多少。代码覆盖可以建立在控制流(语句、分支或路径)或数据流的基础上。控制流覆盖的目的是测试代码行、分支条件、代码中的路径或软件控制流的其他元素。数据流覆盖的目的是通过软件操作测试数据状态是否有效,例如,数据元素在使用之前是否已作定义。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Ⅲ 养老保险覆盖率
养老不仅关乎老年人群的当下,也关乎年轻人群的未来。据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研究中心2021年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89.6%的受访青年认为有必要从现在开始考虑自己的养老问题。伴随国家对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发展的推动,年轻人开始关注如何配置养老保险,怎样以目前的选择为未来的生活增添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