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插戴茱萸什么意思
茱萸插戴是旧时汉族的传统节日习俗,主要流行于黄河中下游、淮河、长江流域等地。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民间有采茱萸插戴于头上的习惯,也有将茱萸制作成香囊佩戴的习俗,人们相信这样做可以驱邪治病。茱萸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山茱萸科的山茱萸,另一种是芸香科植物吴茱萸,它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树高可达一丈多,叶为羽状复叶,初夏开绿白色的小花,秋后结实似椒子;果实和嫩叶初生时呈黄色,成熟后变成紫红色。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者将其佩戴于手臂,或者放入香袋中佩戴,也有将其插入头上的。这项习俗大多由妇女和儿童进行,有些地方甚至男子也会参与。这一习俗在唐代就已经存在,并历代盛行。
B. 重阳节,人们有登高、赏菊、插茱萸和喝什么酒的风俗
重阳节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的习俗。重阳节节期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
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2)重阳节古人插戴什么扩展阅读
重阳节在历史延续过程中,既融合了众多民俗事象,也融合了众多文化内涵,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的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采中草药、遍插茱萸、摆敬老宴、吃重阳糕、制药酒养生、饮菊花酒等活动。
重阳是“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时节,地势越高清气越聚集,于是“重阳登高畅享清气”便成了民俗事象。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每到九九重阳这一日,各地都有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交流感情、锻炼身体的活动。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重阳节其民俗活动甚多,文化内涵丰富。
C. 插茱萸是什么节日的风俗
插茱萸是重阳节风俗。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时,民间采茱萸插戴头上,亦有用茱萸制成囊佩戴的,俗信能驱邪治病。重阳节插茱萸早在汉朝已有,当时是将茱萸切碎后装在香袋里随身佩戴。
晋朝之后,则将茱萸插在头上。这种风俗可在周处的《风土记》及王维的涛中得到反映。周处说:“九月九折茱萸以插头,辟除恶气而御初寒”。
古人在重阳节时以茱萸和菊花酒“消阳九之厄”,茱萸被称作“辟邪翁”,菊花被称作“延寿客”,宋元以后,重阳喝菊花酒的习俗一直巧脊州延续至今,但插茱萸的习俗却很少见到记载。
茱萸与重阳节的故事
茱萸与重阳节的渊源由来已久,根据晋代《风土记》的记载,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避除恶气,以御初寒。古代的重阳节又被叫作茱萸节,可见茱萸在大家心孝蔽目中的地位。
不止百姓喜欢,就连楚王王妃都对茱萸爱不释手,不仅经常佩戴茱萸首饰,还会在重阳节那一天,登高望远,将茱萸枝插满身,佩戴茱萸香囊,饮茱萸酒,吟诵茱萸诗。至于楚王和王妃为什么如此钟爱茱萸,还有野尺一个故事,而这个故事正可以解释茱萸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