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9月9重阳节是鬼节吗 为何称鬼节
重阳节的到来对于每一个人来讲应该都不陌生,因为我们在年幼的时候都学过关于很多重阳节的古诗词,但是重阳节到来的时候又是被人们称为鬼节吗?这其中是有什么样的一些说法存在呢?究竟真不真实呢?都等待着我们去考察验证一下的。
九月九重阳节是鬼节吗
在我国的九月九重阳节并不是鬼节。鬼节有中西之分,在中国有四大鬼节,分别是七月半,清明节,三月三,十月初一。西方鬼节中有墨西哥鬼节等,但最着名的是万圣节。
为什么叫鬼节
因为重阳节的时候也有祭祖的习俗,所以有的人会误认为也是鬼节,重阳节虽然有祭祖的习俗,但不是鬼节,同时重阳节也是一个让人思念家乡的节日
重阳节的习俗
一、登高
在我国的古代民间过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二、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② 为什么重阳节被称为鬼节 重阳节最主要的主题
中国的很多传统节日都是由祭祀或是祭祖演变而来的,人们根据对数字的崇拜和喜欢,选择一些比较特殊的重数日子作为祭祀祭祖的大日子,比如七夕节就是农历七月七,龙抬头是二月二,而重阳节则是九月九。但为什么重阳节被称为鬼节?重阳节最主要的主题是什么?
为什么重阳节被称为鬼节
重阳节并不是鬼节,虽然很多传统节日因为有祭祖的习俗会有鬼节的说法,但是重阳节是指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九为阳数,九九为重阳,也有阳气重的寓意,因此这一天并不会有鬼出现,也自然不是鬼节。
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据现存史料及考证,上古时代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的活动;
《吕氏春秋季秋纪》中收录,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与鬼节没有关系。
重阳节最主要的主题是什么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
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
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全国各地重阳节的庆祝方式
广西
隆安县九月九日放任牛羊自行觅食,俗语说:九月九,牛羊各自守。 [20] 清明是春祭,重阳作为秋祭,重阳拜山是岭南风俗之一,慎终追远、顾本思源的传统数千年来沿袭至今。
福建
海澄县重阳节放风筝为戏,称为风槎。相传九月初九是妈祖羽化升天之日,乡民多到湄洲妈祖庙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宫庙祭祀,求得保佑。
河北
香河县九月九日,有姻亲关系的家庭会互相送礼,称为追节。永平府以重阳的天气占未来晴雨。重阳节若下雨,这几个日子也都会下雨。典周县境内无山,县民多于重阳节上城楼登高。
山东
昌邑北部人家于重阳节吃辣萝卜汤,有谚语道:喝了萝卜汤,全家不遭殃。鄄城民间称重阳节为财神生日,家家烙焦饼祭财神。
邹平则在重阳祭祀范仲淹,旧时,染坊及酒坊也在九月九日祭缸神。滕州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儿,忌回娘家过节,有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娘的说法。
③ 重阳节是鬼节吗 重阳节是哪天
一般来讲无论是哪一个节日,竟然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一直存在,并且被保持了下来,那么就证明他是有着一种历史文化的含义存在的,那么重阳节这一个节日是否就是传说之中的鬼节呢?什么时候会是重阳节这一天的到来呢?都是要去注意的。
重阳节是鬼节吗
在我国的民间重阳节并不是鬼节,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我国传统的敬老节日,有着祭祖登高的习俗。
重阳节的习俗
1、祭祖节
在我国的重阳节是与除夕、春节、清明、端午、七月半等均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祭祖是主要节日做节的一大主题。中国古代属于农耕社会,农业文明,是极其重视祖先经验的一种文明形态。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礼俗观念,有着逢年过节祭祀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根本。
2、登高节
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重阳登高习俗源于此时的气候特点以及古人对山岳的崇拜。登高“辞青”也是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都是传统的民间习俗。
关于重阳节的古诗
采桑子·重阳
〔近现代〕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唐代〕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九月十日即事
李白 〔唐代〕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九日齐山登高 / 九日齐安登高
杜牧 〔唐代〕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