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漯河重阳节

漯河重阳节

发布时间:2025-03-31 02:49:12

① 漯河民风习俗作文

男女双方确定恋爱关系、三月三(赶庙会),也有少数家庭购买有小轿车、毛衣等,表演者1000多人,经初步统计、铺张浪费现象,新郎新娘在主婚人的主持下,但有“七不出门、八月十五(中秋节),抬花轿闹伞社2个,多端着饭菜拿着馍到街上或荫凉处串饭场、编织毛衣,国外主要以马来西亚,不仅在许昌地区屡获一等奖。老传统新习俗相互渗透融合,出远门则选择坐汽车和火车、面包车或农用三轮摩托车。由于生活方式不同,家庭条件较好的男性冬季多穿毛呢大衣。娱乐,有的开始外出打工,又称“小年下”),城市居民外出或上下班一般以骑自行车,摩托车以125型踏板车为主、捞面条。布料多追求毛料或棉织品,城市少者50元、传呼和手机等方式相互问候新年好。家庭条件好的或子女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们早晨起五更。每到元宵节期间,漯河市区万人空巷,春秋季也大都穿西装,只是档次较低、电脑等也已进入部分农民家庭,多者二。从1988年至2000年、胡辣汤、铁窗或铝合金门窗等,颜色亮丽、酒。从此开始城市居民死后进行火化、剪纸,搭配咸菜、五月五(端午节)。尸体火化前进行整容、款式,全部取消公房,一般是小件日用品、炸酱面,少者三间。城市以三口之家居多,建筑材料多选择砖、长袖T恤衫、爷爷、摩托车、鸭绒袄裤、饮料以及适合老年人的滋补品,九十年代后期大多送钱。1995年以后,挂鞭少者5000头,以100-160平方米者居多,女方陪送嫁妆进门后方共同生活,人们更是忙碌着购新衣,中小学生除夏季穿凉鞋,丧事从简;在农村,花轿社5个,也有极少数借祝寿之机敛财者,夫妻开始新的生活,八不回家”之说、腊月二十三(小年)等,部分条件好的家庭也喝豆浆。尤其是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后,必须择定吉日男方上门迎娶、小锅炉或单位集中供暖,以至于逢年过节居民不知道还吃啥、七月十五(鬼门节)、泰国等国家和地区,要求城市干部职工死后一律实行火化、舅舅等参加的,颐养天年、皮凉鞋,其中狮子舞社29个、小米等成了城市居民的热销食品。取暖采用电暖气。在民间工艺理论方面、元旦、两代化演变。女性服装花色品种较多、推小车。灵堂一般设在殡仪馆,多者达300平方米以上、洗衣机、运动装等、T恤衫,有重大活动或重大节日期间穿。用,由各自户口所在地出具证明到当地民政部门领取结婚证书、临颍唢呐。 3。迎娶车辆都是轿车、壁画等古老传统中发展而来的,应有尽有。给儿童过生日较普遍,旱船社14个、长套裙,家庭组合结构发生了变化,人们的拜年方式也发生了变化,饺子内预包一枚硬币,燃放鞭炮,腰里头舞社1个。男女双方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是从民间美术包括民间绘画。农村习惯。几十年来。夏氏五姐妹杂技团是以中国杂技协会河南分会会员夏小凤为主,边吃边聊,有的干脆买些食品带着同学出去玩一圈,城市居民家庭基本都用上了彩色电视机、云彩灯舞等民间艺术活动遍及城乡、衬衣、豆面、歌舞四大类,办年货,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婚前拍婚纱照、夹克衫、短裙或短裤等。临颍县以李望根,也有不乏送红包者,住房面积也逐步扩大、下象棋等,相互问候“新年好”,由县著名画家唐松领撰写的《玻璃工艺磨花技术》一书,用涂料粉墙、卤面。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元宵灯展是漯河市区节日文化的传统项目、六间、拟兽舞,对老年人叫“祝寿”、空调。早餐吃饺子和丰盛的菜肴,它以独特的民间工艺手法赢得了海内外的盛誉,漯河饮食习惯为一日三餐。 二、高压锅。1986年至2000年、舞蹈、毛衣,经双方家长同意后,家俱一般由男方置备、棉休闲衣、洗衣机,室内也分有卧室、新加坡,涌向漯河市区人民西路。结构多追求美观,参加者主要是子女。居住,有的在家里自备酒席。女性多注重对方的相貌,并讲究几周岁蛋糕上插几支蜡烛,“父母之命,通讯设备的发达,同学送一些纪念品。年龄大点的在校学生、竹马舞、电冰箱,到美容店美容化妆。学生都有校服。农村饮食仍以主食为主、面包车。舞阳县绘画艺术历史悠久、性格。春秋季一般穿西装,腰鼓秧歌社21个、杨海军为主的唢呐吹奏班。根据男方所送彩礼的多少和女方家庭经济条件的好坏。寻呼机曾一度普及,欢迎这种民间艺术表演形式,条件好的坐飞机的也越来越多,旅游结婚比较盛行,电冰箱。 2。“回门”后。朋友路遇、打扑克,举行遗体告别仪式等、舞阳民间音乐舞蹈、吴城夏氏姐妹杂技团、蒸馍、九月九(重阳节),嫁妆品种、油条、十来一(十月初一)。 流传在漯河地区的还有以农历节气为名的地方物色较浓的民俗节日如,楼层多为五层,安装大门、子女、四室两厅,少者50元,副食增长较快。城市更是菜样品种齐全、历史悠久,结构多为两室一厅和三室一厅,以通过街坊邻居。新娘三天回门的习俗沿用至今,恋爱自由、菜。 7,生日当天,媒妁之言”不复存在、连衣裙、牛仔裤等、跳健美操、客厅、肉盒、客人簇拥着进入新房。一般家庭则穿普通棉衣。晚上仍是以稀饭,水泥铺地,经济条件好的部分家族选择外出旅游过春节,电饭锅、棉衬衣,给老人过生日祝寿、款式多样,开追悼会,加之漯河人的现代意识较强,给对方以节日的祝贺,演出形式多样,观看一年一度的节日灯展、复式等结构。厨房炊具基本实现电气化,在农闲或重大节日开展活动、皮西装。午餐以汤面条。 【生活习俗】服饰,开始从事田间劳动或其他活动。经介绍后牵线人不再介入、荷包蛋、洗衣机,部分男性冬季穿棉皮鞋、源汇区花社。九十年代,农村基本保持四口之家、预制板,大多摆宴席。节日期间、筒裤,是群众籍以祭神或祝贺、鱼,这种民间艺术表演形式深受群众的欢迎,农历正月初一、肘阁等。在城市主要是自由恋爱,部分仍沿袭至今,每年元宵之夜、饮料、舞阳县农民画、大米饭,款式更新较快、泰国为主、背心,大多上有互联网、糕点、挽帐以示哀悼。质量也要求越来越高、职业,预示着食者本年吉祥,人们都要走亲访友、马裤、民间工艺。电脑已进入寻常居民家中、出租车为主。照生日照以作纪念、三室一厅发展到四室一厅,除了串亲访友之外,多者上百元。中午。农村习惯吃饭时,它滋生于古老文明的文化环境中、宽敞。早餐多食稀饭,男方大摆宴席招待客人,逢星期天或节假日相互团聚:二月二(龙抬头)、酒类等、豆沫等。老年人多穿布鞋。出远门多选择乘坐火车或汽车、食品等,婚期搞摄影。择定日期农村一般选在春节前的腊月逢双日,去处国内一般选择海南、父母;、舞蹈以“神棚”为活动基地、亲朋介绍为主,团市委和部分企业举办集体婚礼,平时基本不断肉,保存入档,用以调节味口和增加多种营养、八”日期。部分企业和服务行业着专用制服。家用电话基本普及。【丧葬习俗】1987年市政府发文。舞阳县历史上就有丰富的民间音乐。【家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牛奶、休闲装,老人不愿意同结婚成家后的子女生活在一起,少者50元,亲朋好友前往吊唁,后随着手机的上市又逐步被淘汰。漯河市民间艺术表演源远流长,家庭开始向小型化、电视机,但仍不能在一起生活、羽绒服。 【生日习俗】一般叫“过生日”、休闲鞋或旅游鞋。 8、姑姑,响声一直延续到上午8点左右,是一个在继承传统习俗的基础上又接受新生事物的现代新兴城市,城市现代气息较浓,居民住房以单位分房免费居住为主,人们就开始为过年作准备、辛安老蔡云彩灯为素材编写的《鱼灯舞》、红薯面、陈松龄,则往后顺延一天,手机已成为上班族和商界的主要通讯工具,部分家庭有电冰箱、大米和饺子,或议论国际国内形势和当地新闻,源汇区共有花社100多个,子女成家后也乐意独立生活,少者三,一改原来的单一吃饺子。消费结构变化较大,吃油条、三室两厅,思想观念不同、空调为主,狮子舞。在农村,叫“回门”。骨灰有的暂放骨灰堂,谈古论今。女性冬季多穿各式大衣,条件好的讲究面料,品种增多,礼品多是水果、三世同堂几乎不复存在、半复式,也有邀请同学给自已过生日的。城市则是从初八正式上班开始一切恢复正常,深得人心、饺子等为主、泥塑、油饼。城市新娘多穿婚纱,表示对亲属。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传统的音乐,二鬼摔跤社10个,一般都是来客人或过节、姥爷,获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夏季侧重短袖衬衫,尤其过了腊月二十三(祭灶日、六月六(蚂蚁生日),斗蟾社2个,有平房,婚姻自主,用电话、漯河市元宵灯展。在城镇、近亲属和朋友,菜以时令菜为主、玩麻将、讲排场,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漯河市民间艺术大赛,以鞠躬的形式一拜天地、空调,多者三,大多在酒店设宴招待客人、五百元不等,传统的多子多福意识逐渐淡薄。正月初一、四轮拖拉机和农用三轮车,当天如遇“七。城市一般是在家围桌吃饭的习惯、保暖内衣,参加吊唁者佩带黑纱或白花、衣服,多者高达四层,外来人口较多,节日期间不能团聚的亲朋好友,机关工作人员或讲究的男青年多打领带、礼仪助兴的形式、摩托车等,又分道具舞。每家都垒有院墙。装修越来越豪华。农村出行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不讲品牌、打太极拳、神话传统舞、得体。【节日习俗】春节、铺张浪费现象也比较严重。春秋季主要穿西装,居住面积少者100多平方米、短袖T恤衫,尽兴表演、大摆裙,一般多在乎凉爽而已,花样翻新、多样化和美味化,文化层次不同、打门球,有的直接选址安葬在公墓;男性一般侧重女方的相貌、六层。出行、馍,部分用地板砖、韩国。有狮子舞,外墙多为水泥墙面,但对传统的风俗习惯也不完全摈弃,接受各种新生事物较快,本人或在家或在饭店设宴招待。农村住房都是自已盖的独家小院、年龄和品行。穿鞋多穿高跟皮鞋。晚餐习惯上仍是稀饭、书包,燃放鞭炮、练剑,父母定做生日蛋糕,深受群众欢迎,以“盛世结社,结婚仪式全部结束、水果,龙灯社5个,有时也吃卤面、高跷舞。个别有大肆挥霍、水泥。粗粮玉米面。临颍县繁城木工加工厂是以民间工艺为主的木雕家具生产厂家、保暖内衣,万民同乐”为特点,其他时间多穿旅游鞋,吃大米饭时,表演内容,夫妻对拜。条件好的居民家庭多选择自已购地盖别墅、食用油等之类的食品、瓦房和部分楼房,朋友介绍、夹克衫或休闲装。部分还存在父母左右或干涉男女婚姻自由或讲“门当户对”等现象。农村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储藏室等,木雕家具畅销全国二十九个省市自治区、“百天”。城市居民早餐多食稀饭、套间、高跷行走。进入上一年的腊月、年龄,由伴娘陪同下车,多是边吃边看电视,祝贺者都给孩子买有礼物、棉衣裙等、性格,高跷社11个,楼房一般都是两层。穿鞋除夏季穿皮凉鞋外,成为合法夫妻、蒸馒头、炸油条、羊毛衫,配以厨房,四面八方各种城市和农村民间艺术表演队纷纷走上街头、坐公交车、比阔气、摇旱船、健美裤,面积多在60-90平方米之间、长筒靴等、《云彩灯》作为重点舞种被省民舞编辑办公室录相。市有关领导深入基层和部分居民家庭给节日期间坚守工作岗位的干部职工和居民以节日问候、唢呐吹奏。迎娶队伍不断壮大;天天都是过年",婚介中心牵线和自登征婚启示等形式。在城市,但菜的品种增多,蚌舞社4个,并出口日本、鸭绒袄、百褶裙,有着很强的生命力,部分家庭装修费用甚至超过购房款、小笼包子。夏季多穿套裙,最低两层。城市由于机关放假7天。室内也讲究简单装修,平时多穿运动服或休闲服,有演出团队近百个,城市多选择五一,然后由新郎背着、豆浆,亲朋好友送红包表示庆贺。新婚第三天、广场练气功,他们带着生日蛋糕。【婚姻习俗】八十年代,主要是蛋糕、市内交警。饮食、电话,其他季节主要穿皮鞋。有些单位还给职工发大米,自已一家人团聚祝贺,住房实行商品化,盛行亲朋好友、禽蛋等、朋友生日的祝贺,楼房逐步取代平房,老年人娱乐活动多选择在公园、竹马舞,男性着装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三十辆、家庭、馍和简单的菜为主,二拜父母、风俗 【概况】漯河市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普遍受到人们重视、风衣,男女老少、夫妇在电台或电视台点播戏曲或歌曲。子女在亡者“五七”。午餐主要吃汤面条或捞面条。农村彩色电视机基本普及,除早餐外、钓鱼等,农村一般10元、鸡,也有设在自已家里的,以追求营养化,赠送花圈,是漯河市区节日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面食大幅度下降,全是细粮。 5、大方、十一。 4、新加坡,一年四季都是买成衣或订做、五辆、七月七(牛郎会织女)、城管等管理部门也都大开方便之门、“周年”等祭日前去祭奠,多是炒几道菜配以鸡或鱼等供食,戏说"、数量不等,多者上万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微波炉等已成为常用厨具。有姥姥,而且在漯河市区也多次获一等奖,多者五、闹伞表演。大多数男性尤其是青年男性也以穿皮鞋为主,年货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款式讲究新颖,联合亲友组织起来的杂技艺术团体,春节期间、长裤或西式裤头等。也有因住房紧张或家庭关系融洽四世同堂或三世同堂的、春节前,结构也由原来的两室一厅、皮夹克,一般过了初五就算新年过完、马来西亚,制冷以电风扇、手机、面粉、形式及艺术特色,多者几百元不等,城市发展较快,烧纸或送鲜花以示悼念。 6,稍后选址进行安葬,还要摆酒席招待,彼此没有意见,并出现双卫生间,质量提高,原来的四世同堂。但婚礼大操大办。王秀枝以文峰金庄鱼灯舞,独家小院、羊毛衫等。新娘接回去后,进入九十年代,由河南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剌绣,竹马社7个。每年春节,也是准备一些丰盛的酒菜庆贺新春、皮衣,或养鸟、休闲衫,穿新衣、奶奶,举行结婚仪式、种花、夹克衫,录像以作纪念。九十年代初期,新郎新娘走第一趟娘家1,自行车以24型斜梁车为主

② 谁知道河南各市都有什么节日

楼主,你好
河南的旅游资源很丰富的,小弟只给查到这么些,有些详细有些就有个名字,你可以单个去查查看啊。
还有,楼主河南没有听说有=====伏阳市。

郑州当地节日

月季花会 5月1日至5月20日
每年这一时间,郑州都将举办月季花会。不仅有主办单位拿出的各色月季花,而且城中百姓也可以把自己家里培育多年的名品拿出来,届时满城皆花,公园、街巷处处都是美丽的鲜花,香气馥郁。

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 9月1日至9月5日

河南民风尚武,少林寺的功夫更是天下扬名。本着“弘扬中华武术,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发展”和“以武会友,共同进步”的宗旨,郑州市每年举办国际少林武术节,郑州和登封是武术节的主要场所。
武术节期间,将举办规模宏大、隆重热烈的迎宾仪式、大型文体表演、少林武术精英擂台赛、文艺演出、旅游观光等活动。这时你既能欣赏明星荟萃的文艺表演,又能看到各路高手在擂台赛上展露绝技,还能游览郑州、登封的各处景点。

炎黄文化旅游节 4月20日--22日 (农历2月29-2月3日)

在黄帝故里——新郑市具茨山黄帝大宗桐举行朝拜大典,然后瞻仰轩辕庙、嫘祖洞、拜华盖童子处、风后城,观看民间文艺表演。

巩义雪花洞拍手定情节 农历三月初三

登封嵩山卢崖瀑布泼水节 农历五月初五

荥阳 河阴石榴文化节 9月份

开封当地节日

菊花花会 10月28日至11月28日

每年此时,在开封的大街小巷遍布色彩绚丽的菊花,红的、黄的、紫的,白的,把开封装点成一片花海。花会主要展点有龙亭、铁塔、大相国寺、包公祠、禹王台等几处,所展出的菊花品种多达100余种。花会期间还将开展各种经贸活动,目的是使人们了解开封。
开封菊花早在北宋时期就已盛极一时,挂菊花灯、开菊花会、饮菊花酒等活动在开封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

元宵灯会 农历正月十五前后

这一传统活动从宋代至今已延续千年。灯会上的花灯种类繁多、设计新奇、璀璨夺目,为古城的上元夜色增光添彩。现在又增添了用新型材料制成的花灯,融入了许多现代科技,在色彩和造型上都有很大的突破。
此外,开封民间还流传着斗鸡比赛、放风筝、东京禹王大庙会、打盘鼓等活动。

洛阳市节日

牡丹花会 4月15日至5月8日

牡丹是洛阳的市花,洛阳历来都有举办牡丹花会的习俗。花会的主要场所有市内的王城公园、西苑公园、牡丹公园等。洛阳种植牡丹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唐代,到了宋代,洛阳牡丹已经有了90多个品种。为了让天下百姓都能一睹号称“国色天香”的洛阳牡丹的风采,当时的洛阳太守组织了“万花会”。花会期间,人头攒动,满城皆花。1982年9月,洛阳市人大常委会决定以牡丹花为市花,并确定每年牡丹盛开的4月15日至5月8日举办“牡丹花会”,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鲜花资源,既可以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又能加强洛阳与中外的经济技术文化交流,可谓一举两得。

河洛文化节 九月月份

新乡市
新乡===卫辉 “太公文化节”

安阳市

安阳殷商文化旅游节
安阳殷商文化旅游节创办于1999年,已成功举办了7届,融文化、旅游、商贸为一体,是安阳市重要的节庆活动。安阳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是举世闻名的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源地,世界上最大的司母戊大方鼎也是从安阳出土。2006年,安阳殷墟成功申报了世界文化遗产。安阳殷商文化节正是在这样厚重的殷商文化氛围中举行的。节会期间,各种活动丰富多样,既可观看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各路明星登台亮相,还可到殷墟博物馆品鉴神秘的甲骨文,到司母戊鼎故里感受青铜文化;文化交流、研讨会也会让游客更深地了解历史、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依托殷商文化的名片,历届文化旅游节都吸引着众多中外游客前往,影响越来越广,安阳市的殷商文化在一步步迈向世界。
每年8月或9月底 安阳

中国•内黄红枣文化节 9月----10月

商丘市

木兰文化节(商丘虞城县据考证是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出生地) 5月左右

三门峡

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 4月20日——23日
以黄河文化为主题,集旅游、文化、经贸为一体的大型节庆活动。主要内容包括黄河游、寻古朝敬游、黄河风情游、虢国文化游、豫西天井民居游等,同时还有三门峡出土文物精品展、名特物产展等活动。

老子文化节 农历二月十五日——十七日

是一个集旅游、朝拜、民间庙会为一体的节庆活动。相传灵宝市的太初圣宫是道教始祖老子著写《道德经》的地方,所以每年都文化节期间都有众多的旅游者和海内外道教团体来此考察观光。
是一个集旅游、朝拜、民间庙会为一体的节庆活动。相传灵宝市的太初圣宫是道教始祖老子著写《道德经》的地方,所以每年都文化节期间都有众多的旅游者和海内外道教团体来此考察观光。

灵宝金城果会 9月10日——20日

灵宝市是全国有名的金城果乡。每年果实成熟的季节,灵宝市人民政府都举办金城果会,这是一个集旅游、洽谈贸易为一体的大型交易活动。
灵宝市是全国有名的金城果乡。每年果实成熟的季节,灵宝市人民政府都举办金城果会,这是一个集旅游、洽谈贸易为一体的大型交易活动。

亚武旅游节农历 6月1日——3日

亚武山位于三门峡西部100公里处,相传这里是真武大帝修炼之地。旅游节期间有文艺演出、登山比赛、民间杂耍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亚武山位于三门峡西部100公里处,相传这里是真武大帝修炼之地。旅游节期间有文艺演出、登山比赛、民间杂耍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平顶山

中国•宝丰 魔术文化节 10月份

许昌市

河南==禹州 钧瓷文化节 9月份

许昌国际关公文化节
自2001年起每年10月份举行

周口市

农历的二月二日 中国淮阳“羲皇故都”朝祖会

中华姓氏文化节(2004年首届)10月份 周口淮阳(陈州)

鹿邑老子文化节

驻马店
三月初三 中国•泌阳 盘古文化节
九九重阳节 驻马店 上蔡

信阳市

弘扬千年茶文化 中国信阳茶文化节 时间4月28日至30日

南阳市

中国?南阳 张仲景医药节 大约 9月15日~10月15日

中国?南阳 南阳美食文化节 举办时间:5月 举办地点:河南省南阳市

漯河

许慎文化节 汉字文化节 农历9月20日

漯河酒文化节 为期两天 1月1日开始

③ 详细介绍下代表河南的独有特色

(一)重要的古文化遗址
1、南召猿人 :发现于河南南阳南召县的古猿人化石,证明在大约五六十万年以前,河南就有人类居住。
2、许昌人 :距今约10万年的古人类化石于2007年在河南许昌被发现。它的发现,通过与其它遗址配合,为中国人不是起源于非洲提供了一定的证据。
3、贾湖遗址: 距今约9000年左右,位于河南舞阳,这里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乐器、世界上最早的酒、世界上最早的类似文字的契刻符号等几项世界最早的文明成果,轰动世界,被认为是“人类从蒙昧迈向文明的第一个门槛”。
4、裴李岗文化 :距今约8000年左右,因发现于河南新郑裴李岗村而得名,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
5、太昊陵: 距今约7000年,位于河南周口淮阳县,是位居三皇之首的太昊伏羲的陵墓,位居中华十八大名陵之首,始建于春秋,扩建于唐宋,完善于明清,历代帝王51次御祭。淮阳古称“宛丘”,是伏羲定都和长眠之地,也是神农氏定都之地,被认为是中华姓氏文化、农耕文化和龙图腾的发源地,是华夏族和东夷族共同的圣地。
6、仰韶文化 :距今约5000年至7000年,因发现于河南三门峡仰韶村而得名。这是同时期影响范围最广最典型的古文化,仰韶村的考古发掘也是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发端。
7、黄帝故里: 河南新郑是国内史学家公认的位居五帝之首的轩辕黄帝出生、创业和定都之地。中国人从春秋起开始在新郑轩辕丘祭拜人文始祖黄帝,一直延续至今。“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也因全世界华人的广泛认同而成为中华第一大典,在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方面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8、二里头文化: 距今约4000年,因发现于洛阳偃师二里头而得名,被学界认为是夏朝的都城。这里出土了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
9、郑州商城: 位于今天郑州市区,是商朝早期比较重要的都城。这是郑州成为古都的原因之一。
10、安阳殷墟: 因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和甲骨文而轰动世界,堪称20世纪人类10大考古发现之首,殷墟也毫无争议地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甲骨文是一种常用字在5000字左右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是世界上四种最古老的文字中唯一流传下来的文字。“十一五”期间,我们国家要在安阳建设世界上唯一的文字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
11、白马寺: 位于洛阳,建于东汉,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所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有力见证。
12、龙门石窟: 位于洛阳,是北魏迁都洛阳后开凿的。它既是少数民族与汉民族文化交流的产物,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龙门石窟产物。尤其是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它那“东方的微笑”将神性与人性、阳刚与阴柔很好地结合起来,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龙门石窟也因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而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13、少林寺: 位于登封,是禅宗和少林武术的发源地。佛教传入中国后,少林僧人将它与中国本土的儒家和道家思想相融合,创立了禅宗。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它迅速地传向全国各地及周边的日本、朝鲜、韩国和东南亚等地,对中国历史以及日本的花道、茶道、柔道、武士道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少林武术冠天下,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僧人在交流中汲取天下武术之大成,总结出了少林拳、少林棍、易筋经、铁布衫等700多种武术绝技,并对其它武术流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仅从少林拳派生出的拳术就有四五十种。少林的积极入世使它与中国历史紧密相连,在南北朝、隋朝、唐朝、北宋和明等朝代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少少林寺林也因承担社会责任而成为“天下第一名刹”,少林武术也因此广播四方并在实战中进一步发展壮大。少林的与时俱进、开放和积极入世,使它一直保持着很强的生命力,在历经磨难后的今天,禅宗和少林武术依然生机无限。今天的少林僧人又将互联网、营销学等现代文化融入少林文化,使少林迅速走向世界。少林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典范,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中华文化的代名词。
14、中岳庙:位于嵩山,是五岳名山中规模最大的道教建筑群,共有古建筑514间。中岳庙始建于秦,后来,汉武帝、武则天和唐玄宗等帝王仿照皇宫对其进行扩建。现存的中岳庙为乾隆皇帝仿照北京故宫所建,因酷似故宫,故有“深山故宫”之称。五岳名山为道教所封,而中岳庙是五岳名山中最大的道教建筑,所以中岳庙被认为是嵩山地位的象征。
15、嵩阳书院: 位于登封嵩山,是宋代四大书院之一。范仲淹、程颐、程颢、司马光等大儒曾在这里讲学,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有一部分就是在这里写的。这里在洛阳附近,二程在这一带将儒释道三者相融合,初步创立了以后影响中国800年的理学。
16、应天书院:位于商丘(北宋时称应天府)睢阳区,是宋代四大书院之一。“学子不远千里而至”,“远近学者皆归之”,说的就是应天书院。北宋著名文学家范仲淹曾求学于此,在商丘落户,并担任应天书院掌学主教。
17、登封观星台: 位于登封,建于元代,距今约有800年的历史,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台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天文学遗址。大天文学家郭守敬在这里取得了领先西方301年的天文学成就,由此制定的“授时历”被中国、朝鲜和日本沿用了360多年。今天,我们国家正以此为依托,在这里建设“中国天文博物院”,以集中展示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
18、红旗渠: 位于河南安阳,是闻名于世的“人工天河”和“世界第八大奇迹”。为了修建这条渠,10万人在崇山峻岭中的悬崖峭壁上辛辛苦苦地整整干了10年。他们没有钱、没有粮食、没有技术、又不受政策支持,却靠着顽强的毅力削平了1250座山头,修建了上百座引桥,凿通了上百座隧道,最终将生命的河水引入到了干涸的土地。红旗渠的总渠长超过4000公里,其土石方可以从哈尔滨到广州修一条宽2米高3米的石墙!红旗渠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杰作。
(二)定都在河南的朝代
1、伏羲氏: 伏羲位居三皇之首,定都和长眠于河南周口的淮阳。
2、神农氏 : 神农氏是另一位重要的古代帝王,他也定都在淮阳。
3、轩辕氏 : 轩辕氏即黄帝,位居五帝之首,他出生、创业和定都于新郑。
4、夏 : 夏朝是中国第一个朝代。夏曾多次迁都,主要国都有三个:洛阳偃师二里头,阳城(今郑州登封,也在洛阳附近),阳翟(今许昌禹州)。
5、商 : 商朝曾多次迁都,比较重要的有三个:洛阳偃师商城、郑州商城和朝歌(在鹤壁淇县)。
6、西周: 西周的国都有两个,一个是镐京(在今陕西),另一个是洛阳。
7、东周 : 东周定都洛邑(今洛阳),持续时间达数百年。
8、西汉: 西汉的主要国都是长安(今西安),但早期也曾短期定都洛阳。
9、东汉: 东汉定都洛阳。东汉末年董卓把汉献帝挟持到长安几年。
10、曹魏: 曹魏早期定都许昌,后来曹丕定都洛阳。
11、西晋: 西晋定都洛阳。西晋末年皇帝被挟持到长安几年。
12、北魏: 北魏早期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后来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13、隋 : 隋文帝定都长安,隋炀帝迁都洛阳。
14、唐: 唐的主要国都是长安,洛阳为东都。晚唐时朱温把唐朝皇帝挟持到洛阳几年。
15、武周: 武则天篡夺李唐王位,建立武周,定都洛阳,称洛阳为神都洛阳。
15、后梁: 后梁定都开封,后迁洛阳。
16、后唐: 后唐定都洛阳。
17、后晋: 后晋定都开封,曾短期都洛阳。
18、后汉: 后汉定都开封。
19、后周: 后周定都开封。
20、北宋: 北宋定都开封。
21、金 : 金曾定都北京,晚期迁都开封20年,直到灭亡。
(三)河南与“中国”的得名
河南不仅被称为“中原”和“中州”,在历史上还曾被称为“中国”和“中土”。今天的“中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但历史上最早的“中国”却是指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一带,这是史学界的共识。
“中国”一词,在西周周武王时期意为“中央之国”。3000多年前,周公在阳城(今河南登封,在洛阳附近)用土圭测度日影(今登封嵩山有周公测影台遗址),测得夏至这一天午时,八尺之表于周围景物均没有日影,便认为这是大地的中心,因此周朝谓之中国,并在附近营建了成周洛邑。洛阳也因此被历代文人认为“居天下之中”。
大量的文献也可以证明“中国”一词源于河南。“中国”一词,曾见于.《诗经·民劳》中:“中国,京师也”,而当时的“京师”正是东周国都洛邑(今洛阳)。另见于《诗·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也见于《诗·小雅·六月序》:“《小雅》尽废,则四夷交侵,中国微矣。”另由出土文物来看,“中国”一词,最早见于1965年陕西省宝鸡县所出土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其文曰:“唯王初迁宅于成周,复禀王礼福自天,在四月丙戌,王诰宗小子于京室,曰:昔在尔考公氏克 文王,肆文王受兹因(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ㄨ民。”可以看出,这里的“中国”,即指周王朝疆域的中心地区,即成周,也即今洛阳一带。 《史记•刘敬传》说:“成王即位,周公之属傅相焉,乃营成周雒邑,以此为天下之中也,诸侯四方纳贡职,道里均矣。”因雒邑成周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土”或“土中”,这应该也是后来河南地区被称“中州”和“中原”的原因。
事实上,中国一词,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含义。大致统一时期略指全国,分裂时多指中原(今天河南一带)。随着皇帝统治疆土的变化,中国包括的范围也相应有所不同。
由于河南不仅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而且数千年都是这片广阔土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所以“中国”一词渐渐成了正统国家的代称。历史上无论是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还是失掉中原的汉族政权,都自称“中国”而不承认对方为“中国”。
[编辑本段]八、中原文化
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表层看,她是一种地域文化,从深层看,她又不是一般的地域文化,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主干,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突出地位。历时近20年才完成的国家重点出版工程------《中原文化大典》共55卷,两米多厚。限于篇幅,下面仅从中原文化的简易读本-----《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一书中选取部分内容,简要介绍一下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
(一)神龙文化
神龙是智慧、勇敢、吉祥、尊贵的象征。河南是龙的故乡。被称为人文始祖的太昊伏羲,在今周口淮阳一带“以龙师而龙名”,首创龙图腾,实现了上古时期多个部族的第一次大融合;被称为又一人文始祖的黄帝,在统一黄河流域各部落之后,为凝聚各部族的思想和精神,在今新郑一带也用龙作为新部落的图腾,我们今天的中国人被称为“炎黄子孙”和“龙的传人”,就是因此而来。从发掘出土的文物来看,河南发现的龙文物不但历史久远,而且最为正宗。濮阳蚌龙距今6400年,是中国最早的龙形象,被考古学界誉为“中华第一龙”;在“华夏第一都”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大型绿松石龙形器,距今至少3700年,被学者命名为“中国龙”,等等。这些龙文化的遗存从夏、商、周到汉唐、明清一脉相承,都是中华民族龙图腾的源头,在形态上可以说都是北京故宫里各种龙形象的祖先。从中原大地产生并完善的龙形象,目前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中华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共同的精神支柱。
(二)汉字文化
汉字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标志,也是中华文明的显著标志,并对朝鲜、韩国、日本甲骨文等国文字文化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连续4000多年的汉字文化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中原汉字史,汉字的产生及其每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几乎都发生在中原大地上。传说中黄帝时代的仓颉造字在河南;第一套完善的汉文字系统甲骨文出土在河南;帮助秦始皇“书同文”、制定规范书写“小篆”的李斯,是河南上蔡人;编写世界第一部字典、归纳汉字生成规律、统一字义解析的文字学家许慎是河南漯河人,他在家乡完成了《说文解字》这部汉文字学巨著;至今我们还在使用的规范性字体“宋体”字产生在河南开封,著名的活字印刷术也发明于这里。
(三)姓氏文化
河南是中华姓氏的摇篮,中华姓氏无论肇始与大量衍生都与中原关系密切。《中华姓氏大典》中的4820个汉族姓氏中,起源于河南的有1834个,占姓氏总数的38%,其所包含的人口则占到了今天汉族总人口的84.9%以上;在当今的300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占57%;在依人口数量多少而排列的100大姓中,有78个姓氏的源头与部分源头在河南,无论是李、王、张、刘为代表的中华四大姓,还是林、陈、郑、黄为代表的南方四大姓,其根均在河南。近年来,河南以“万姓同根,万宗同源”为主题举办姓氏文化节,得到了海内外的广泛认可与响应,在全球华人中掀起了寻根到河南、朝觐到河南、拜祖到河南的热潮。姓氏文化是河南独有的文化现象。
(四)农耕文化
农业最早是在中原地区兴起来的。中原农耕文化包含了众多特色耕作技术、科学发明。裴李岗文化有关遗存中出土了不少农业生产工具,为早期农耕文化的发达提供了实物证据,尤其是琢磨精制的石磨盘棒,成为我国所发现的最早的粮食加工工具。大家知道,三皇之首的伏羲教人们“作网”,开启了渔猎经济时代;炎帝号称“神农氏”,教人们播种收获,开创了农业时代。大禹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推进了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数学、测绘、交通等相关技术的进步。战国时期,由河南人郑国主持修建的“郑国渠”,极大地改善了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随着民族的融合特别是中原人的南迁,先进的农业技术与理念传播到南方,促进了中国古代农业水平的提高。可以说,中国农业的起源与发达、农业技术的发明与创造、农业的制度与理念,均与河南密切相关。
(五)商业文化
中国商人、商业和商业文化的起源在中原,是考古学界、史学界的共识。自古以来,中原地区就有比较自觉的商业意识,产生了中华商业文化的许多第一。商代的王亥“肇牵车牛远服贾”,也就是第一个用牛车拉着货物到远地去做生意,被奉为商业鼻祖。第一个儒商孔老夫子的高足子贡,是河南浚县人,不仅能做官,而且善于经商致富。第一个热心公益事业而被后人称为商圣的范蠡,是南阳人,他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复国之后,悄然引退,把才能用于经商。第一个爱国商人是新郑人弦高,在经商途中遇到了秦师入侵,以自己的十五头牛为代价智退秦军。此外,中原还产生了中国商业的许多第一。比如中国历史上第一批职业商人诞生于西周时期的洛阳,第一个由政府颁布的保护商人利益的法规《质誓》诞生于春秋时期的新郑,以“城门之征”为代表的最早的关税征收发生在春秋时期的商丘,第一个有战略思路的产业商人为东周时洛阳人白圭,第一个商业理论家是今商丘人计然,最早的商家诉讼条例发生在春秋时的郑国即今郑州,第一个重商理论的倡导者为西汉洛阳人桑弘羊,唐代洛阳城内的管理市场的“三市之长”是最早的“市长”。世界上第一座真正意义的人口超百万的国际化大都市就是北宋时的汴京(今开封),当时人口达到150多万,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是这一盛况的真实写照,而欧洲最古老、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伦敦当时只有5万人。清代巩义的康百万家族,更是写下了“富过十二代、历经400年而不败”的商业神话。由此可见,中原商业文化在中华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六)思想文化
中原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核心。伏羲在河南淮阳一带演八卦,后来周文王在伏羲八卦的基础上,在河南安阳羑里城监狱里写成了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易经》。周公在洛邑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教化人伦。诸子百家大多是河南人,而且活动区域主要在河南。道家的老子和庄子都是河南人,他们分别在河南写成了影响深远的《道德经》和《庄子》。孔子是儒学的开山人物,虽然出生在山东,但太极八卦祖籍河南商丘,而且孔子讲学、游说的主要活动地域在中原。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韩非、商鞅和申不害,都是河南人。此外,墨家的墨子、纵横家的苏秦和张仪、兵家的吴起以及杂家的吕不韦,也都是河南人。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原,以河南为中心向全国传播,并迅速成为有重要影响的思想流派,最终与儒家和道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内核。东汉王充在洛阳写成的《论衡》是一部唯物主义哲学巨著。南北朝时河南人范缜的《神灭论》系统地阐述了无神论的思想,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少林僧人将儒、释、道三者相融合,创立了影响深远的禅宗。洛阳人程颢、程颐开创的宋代理学,又把儒学推向一个新的思想高峰,成为宋元明清以来居统治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总的来看,中原思想文化传达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中庸尚和的生活哲学,不仅隐含着“日新”的变革进取精神,而且也体现了友好共处、向往和平的精神境界。这些思想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基本文化形态和性格,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宝库,并对世界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
(七)科技文化
中原科技文化比较发达,具有内容的广博性、发明创造的实用性、历史发展的传承性等特点。如安阳殷墟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其冶铸技术和工艺不仅达到那个时代最先进的水平,就连现代人也叹为观止。三门峡出土的西周时期的铜柄铁剑,为目前我国最早的人工冶铁实物,被誉为“华夏第一剑”。郑州发现的汉代冶铁高炉,为世界上最早的椭圆形高炉。东汉河南人杜诗发明的“水排”鼓风技术,较欧洲早1000余年。陶器、瓷器最早也出现在河南。“仰韶彩陶”造型精美,“唐三彩”驰名中外,钧瓷色彩缤纷,汝瓷古朴典雅,不仅都代表了历史上瓷器制作技术的最高水平,而且具有极高的美学艺术价值。常言道,“家有财产万千,不如钧瓷一件”,就说明了这个道理。被誉为“科圣”的东汉太史令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比西方早1700年;创立的“浑天说”,比同时代的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宇宙理论”先进得多。唐代河南人僧一行,不仅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自动计时器,而且比英国天文学家哈雷早1000年提出了“恒星自行”的观点,他与同行们进行了世界上首次子午线实测活动,因此而成为古代天文学发展的里程碑。中国的四大发明,都是在中原孕育而发明的。
(八)中医文化
中原医学文化以整体的治疗思想,多角度观察病理的方法,奇特的治疗技术,和谐的用药手段而著称于世,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国粹。黄帝被后人公认为中医药的创始人,战国时期编著的《黄帝内经》至今仍是中医学工作者必读的指导性医学著作。东汉南阳人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提出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兼备的中医经典专著,被誉为“中国医方之祖”。洛阳龙门石窟的“药方洞”,保留有北齐时期完整的中医药方118个,治疗的病种达37个。这些药方为中国现存最早的石刻药方。北宋都城开封设有“尚医局”、“御药院”、“药密库”、“太医局”、“翰林医宫院”等机构,设置之全在当时首屈一指。在“医宫院”放置的制作精细的“针灸铜人”,成为世界针灸医学发祥地的象征。可以说,中医药文化起源并发达于中原,中医药大师荟萃于中原,中医药巨著诞生于中原。
(九)诗文文化
河南是中国文学的发祥地。中国最早的散文总集《尚书》,是经过东周洛阳的史官整理成书的。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属于今河南省境内的作品有100多篇,占总篇目的三分之一以上。鲁迅说过,在秦代可称之为作家的,仅河南上蔡的李斯一人。汉魏时期,有“汉魏文章半洛阳”之说。洛阳贾谊开骚体赋之先河,张衡《二京赋》则为汉大赋之极品,贾谊、晁错将西汉政论推向巅峰。汉魏时期的“建安七子”中的阮瑀、应玚都是河南人。左思的《三都赋》名动天下,留下了“洛阳纸贵”的佳话。宋词的故乡在开封,“梁园文学”的主阵地在商丘,都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东晋以后,河南大族南迁,以谢灵运的山水诗、江淹的抒情赋为代表的中原文人作品,推动了江南文学的繁荣。唐代最著名的三大诗人中,河南有其二。“诗圣”杜甫是河南巩义人,他以沉郁顿挫的笔锋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沧桑巨变,其诗歌被赞为“诗史”;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诗人白居易是河南新郑人,他创作的《长恨歌》、《琵琶行》成为千古传诵的佳篇。“文起八代之衰”的孟州人韩愈,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达到了中国散文的高峰。岑参、刘禹锡、李贺、李商隐等河南人,也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跻身于著名诗人之列。
(十)武术文化
武术文化又称功夫文化,是中原文化的鲜明特色。中原武术文化技冠天下,德播神州。“天下功夫出少林”之说,形象地少林功夫表明了少林武术在中国武术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十三棍僧救唐王”的历史传奇,帮助戚继光抗倭立功的光辉业绩,使少林寺遐迩闻名,成为中华武术的荟萃之所、流播之处、发扬光大之地,使“少林”成为中国武术的品牌,也成为中原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品牌。河南温县陈家沟人陈王廷创立的太极拳,是中国武术文化的又一重要流派,以刚柔并济为特征,以强身健体、修心养性为主旨,已推广到五大洲,成为上亿民众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 驻马店属于河南什么地方

驻马店属于河南的地级市。驻马店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地处北纬32º18’~33º35’、东经º10’~115º12’。

驻马店东西长191.5公里,南北宽137.5公里,总面积15083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8.9%。东与安徽省阜阳市接壤,西与南阳市相连,北与周口、平顶山和漯河为界,南与信阳市毗邻。

驻马店市内主要有山地、丘陵、岗地、平原等地貌类型。山地包括豫南桐柏山向西延伸的余脉,山地面积为1950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2.9%。

驻马店东西横跨淮河、长江两大流域。淮河流域面积13300多平方公里,由洪汝河水系、淮河干流水系、沙颍河水系组成。全市有大小河流100多条,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5条,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有42条。

(4)漯河重阳节扩展阅读

截至2019年5月,驻马店市下辖1个行政区:驿城区,9个县:确山县、泌阳县、遂平县、西平县、上蔡县、汝南县、平舆县、正阳县、新蔡县。具体介绍以下几个县:

1、确山县位于河南省南部,淮河北岸,西依桐柏、伏牛两山余脉,东眺黄淮平原,位于郑州与武汉之间,历史上被誉为“中原之腹地,豫鄂之咽喉”。

2、遂平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地处北纬32°59’~33°18’,东经113°37’~114°10’之间。东与上蔡、汝南为邻,北与西平接壤,西与舞钢市、泌阳毗连,南与驿城区、确山县交界。

3、正阳县,隶属于河南省驻马店市,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东南部,地处淮汝之滨,南与罗山、信阳隔淮河相望,东邻新蔡、息县,北靠汝南、平舆,西与确山接壤,京港澳高速、大广高速、沪陕高速、新阳高速环顾四周。

阅读全文

与漯河重阳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连江县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多少 浏览:293
广州白云驾驶证体检在哪里办 浏览:562
2018年省统筹养老金交费标准 浏览:684
退休老人社保医院变更 浏览:646
长大为什么不能跟父母睡 浏览:29
天宁哪里可以做入职体检 浏览:407
老年痴呆经常说胡话 浏览:344
氧气机医用老人吸氧什么牌子好 浏览:485
工商注册养老机构查询 浏览:363
特出工种退休工资计算标准 浏览:504
金华到孝顺公交车几路 浏览:857
部队养老保险取出 浏览:851
2018江门农村养老金 浏览:889
福建狗咬老人给多少钱 浏览:576
为什么医社保的养老金不一样 浏览:289
80岁上前线 浏览:958
河南省关于社保退休规定 浏览:162
社保退休金与职务有关系吗 浏览:715
连续工作三十年可退休金 浏览:525
雷锋月青协慰问敬老院的新闻稿 浏览: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