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孝顺节是哪个地区的节日
★孝顺节差圆
“拗九节”又称孝顺节、后九节、送穷节。
自2005年伍族3月9日(农历正月二十九)承载这一美德内涵的福州民间“拗九节”,被当地有关机构正式命名为“孝顺节”。
福州市文明办等多个部门与当地企业联合发起,在全市举行“孝顺节”系列活动,并把活动的这一天定为全市的“孝顺节”。在这一天,当地许多社区支起大锅,当街煮甜粥(这是福州市民间“拗九节”的传统做法),免费送给过往的每一位老人。许多当地青年男女积极响应这一设节号召,纷纷行动起来,专门为父母或其他长辈煮上一碗粥,敬上一杯荣;或为父亲捶捶背,帮母亲梳梳头……“孝顺节”现已成为该市一个永久性的地方节日。
★孝顺节
农历正月二十九,家家户户用糯米和红糖煮拗九粥,内有红枣、花生、豇豆、芝麻、荸荠等各种配料,用来祭祀祖先,馈赠亲友。凡已嫁女儿,要送拗九粥回娘家孝敬父母。
★拗九粥来源
民间传说不一:一说是相传目连母亲凶悍,死后被送进地狱受苦。目连长大后,每天送饭给母亲,都被小鬼吃掉,不得已煮了一碗颜色拗黑的粥,小鬼不敢食,故名拗九粥,目连送饭的日子即为拗九节、孝顺节。
一说源出送穷,明代学者谢肇制说:“高阳氏子,衣敝食糜,正月晦日死,世作糜,弃破及街巷口,除贫鬼。”
清代学者多赞成此说,林祖焘〖闽中岁时杂咏〗诗:“相传拗九届芳辰,各煮饴糜杂枣榛。扫尽尘封投尽秽,送他穷鬼迓钱神。”闽俗正月初九称上九,十九称中九,廿九称下九或后九,所以又叫后九节。此俗至今仍在腔庆弊民间流行 。
★意义
至少有三点:第一,通过尽孝之举使人们普遍懂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仅要善待给予自己生命及抚育自己成人的父母,而且要善待自己身边所有的人,关照一切需要帮助的他人;第二,通过尽孝之举体现亲人间的亲情,可以促进家庭和美和社会和谐;第三,通过培育代与代之间的孝道,有助于广大晚辈儿孙养成对家庭的忠诚、对他人的无私奉献和对事业、对社会的责任。
★国外“孝顺节”
在美国,有两个人情味极浓的节日:母亲节和父亲节
Ⅱ 中国尊敬老人节日
孝顺节,亦称“拗九节”、“后九节”或“送穷节”,是福州的传统节日。2005年3月9日,农历正月二十九,福州市将这一富含孝道美德的节日正式命名为“孝顺节”。福州市文明办等政府部门与当地企业共同发起系列活动,将此日定为全市的孝顺节。在当天,许多社区会煮甜粥免费分发给老人,青年男女也会为父母或长辈煮粥、敬茶,或为其提供其他关怀。孝顺节已成为福州市的一个重要节日。
在农历正月二十九,家家户户会制作拗九粥,以糯米、红糖为主要材料,加入红枣、花生、豇豆、芝麻、荸荠等配料,用于祭祀祖先和赠送亲友。已婚女儿会回娘家送拗九粥以孝敬父母。拗九粥的来源有多种民间传说,一说是目连为孝顺母亲而创制,另一说与送穷习俗有关。
孝顺节的意义至少有三:一是教导人们要尊老爱幼,不仅要善待自己的父母,也要关爱身边人;二是强调家庭和睦与社会和谐;三是培育代际间的孝道,培养对家庭、事业和社会的责任感。
在美国,有两个充满人情味的节日:母亲节和父亲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