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江南的重阳节

江南的重阳节

发布时间:2025-02-13 23:01:00

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

一、来历
1. 易经起源:重阳节源于《易经》中九之阳数相重,象征着长寿和健康。在古代,农历九月初九被定为重阳节,因为双九被称为“重九”。
2. 祭天活动:重阳节的起源还可以追溯到先秦之前,当时已有在九月丰收之际祭天帝、祭祖的活动。西汉时期,人们在九月九日插茱萸、饮菊花酒,并有了求寿的习俗。
3. 祭祀仪式: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江南大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祭祀的是家居的火神。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祭火的习俗逐渐消失。
二、重阳节的风俗
1. 赏菊:重阳节又称为“菊花节”,菊花是长寿之花,象征着文人笔下的凌霜不屈。农历九月,菊花盛开,赏菊成为重阳节的习俗之一。
2. 饮菊酒:菊花酒被视为重阳必饮、祛病祈福的吉祥酒。古时,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所酿,九月九日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和粮食一起酿造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饮用。
3. 登高望远:重阳节又称为登高节,九月初九正是秋高气爽的时节,登高望远令人心旷神怡,健身祛病。此外,登高也有高升、高寿之意,因此受到人们的推崇。
4. 插茱萸:茱萸是一种茴香科植物,香味浓有祛寒、止痛、驱虫等功效。重阳之时,茱萸开始成熟,为辟恶气,抵御初寒,古时有“折其房以插头”的习俗。
5. 归宁父母:旧时,重阳节也被称为女儿节。有女儿已经出嫁的人家会准备名酒和糕点在九月初九天明时迎接女儿回娘家,这称为归宁父母。
重阳节的传说故事:
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每次出现都会导致人们病倒甚至丧命。汝南县的青年桓景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害。经过艰难的旅程,他找到一位法力无边的仙人,仙人为他的精神所感动,传授他降妖剑术。桓景回到家乡,在九月九日,他带领乡亲们到山上,发给他们茱萸叶和菊花酒。瘟魔闻到茱萸的奇味和菊花酒的醇香,不敢前行。桓景手持降妖宝剑,与瘟魔搏斗,最终将其刺死,消除了瘟疫。从此,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登高避疫的风俗便流传下来。

② “江南九月后”的出处是哪里

“江南九月后”出自宋代方回的《拟古五首》。
“江南九月后”全诗
《拟古五首》

宋代 方回
江南九月后,无日非重阳。
十月十一月,岂不雪且霜。
严冻杀百草,菊花弥更黄。
于兹偶有酒,十觞至百觞。
□□□□了,复醉梅花傍。
《拟古五首》方回 翻译、赏析和诗意
《拟古五首》是宋代方回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江南九月后,无日非重阳。
在江南地区的九月之后,每一天都是重阳节。

诗意:诗人描述了江南地区在九月之后的时光,重阳节的喜庆氛围贯穿了整个季节,给人以欢乐的感受。
十月十一月,岂不雪且霜。
十月和十一月,岂不是下雪和结霜的季节。
诗意: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秋季的景象,暗示了天气的寒冷,萧瑟的感觉。
严冻杀百草,菊花弥更黄。
严寒的冻雪杀死了百草,而菊花更加黄艳。
诗意:描绘了冬季的严寒,草木凋零,只有菊花仍然在花开的季节里绽放,象征着坚强和顽强的生命力。
于兹偶有酒,十觞至百觞。
在这里偶尔有酒,喝十杯、百杯。
诗意:诗人表达了在这样的季节里,偶尔举行一些酒宴,人们以十杯、百杯的方式畅饮,寄托了对美好时光的期待和享受。

□□□□了,复醉梅花傍。
□□□□了,再醉在梅花旁。
诗意:诗人表达了酒后的欢乐和陶醉,想要再次在梅花的陪伴下沉醉其中的心情。
赏析:《拟古五首》通过描绘江南秋冬的景色和气氛,表达了对重阳节的喜庆和对季节变迁的感慨。诗人以酒宴和梅花作为情感的寄托,展现了对美好时光的追求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季节的变化和人情的喜庆,给人以愉悦和温馨的感受。

阅读全文

与江南的重阳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孝顺三事 浏览:743
什么花的花语是孝敬 浏览:888
老年人高血压能不能输液治疗 浏览:53
郑州三支一扶体检是什么时候 浏览:896
养老保险费缴费济宁 浏览:271
养老保险中途可以退吗 浏览:656
入职体检四项是指什么 浏览:964
养生壶怎么煮好物 浏览:144
去郑州哪个公立医院体检比较便宜 浏览:907
脑干受累是不是老年痴呆 浏览:277
60岁如何贷款买房 浏览:83
南宁如何授权父母使用医保卡 浏览:377
老年人的站椅 浏览:901
社区包粽子慰问敬老院 浏览:303
长寿花不开花了为什么 浏览:351
麸子吃多了会得老年痴呆症吗 浏览:354
重庆养老公寓哪个地方好 浏览:422
老年人关节切换术恢复要多少钱 浏览:160
巢湖养老护理哪个好 浏览:932
长寿花是玻璃翠吗 浏览: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