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五华重阳节风俗

五华重阳节风俗

发布时间:2025-02-02 04:47:06

1. 闽南人潮汕人客家人的相互的关系

在梅州大埔光德九社村是个福佬村,这个村也是闽南人中的一个典型

2. “客家”的来历

一、客家渊源

所谓客家人,是指原籍为河南地区的中原汉族,在东晋战乱时南迁,开始成为具有“特殊身份”的一群居民,更在后来的几次迁徙行动中,逐渐形成今天具有独特风貌的客家民系。客家民系是中华汉民族的一个支系。客家人最为明显的特征是讲客家话,客家语系是汉民族八大方言之一。

历史上,客家人有五次大南迁,时延1500年的记载。

第一次的大迁徙是在公元317—879年间,东晋怀帝妥朝时,由于西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中原,形成对汉民族影响深远的“五胡乱华”之局,中原地区的不少官员和平民,也纷纷随着渡过黄河南下。为了避免和原户籍者发生混淆,便把这些新来的户籍称为“客”。这是“客”字第一次在中华民旅上出现。

第二次大迁徙是在公元880——1126年间。唐朝末年,黄巢举兵起义及“五代十国”,天下大乱,客家先民又从皖赣某地居所,现迁往江南南部、福建西北及广东北边。

第三次大迁徙是在公元1127——1644年间,金元相继入侵,宋高宗南渡,地这过程中,许多客家人幸均卷入保卫宋室、抵抗元兵的勤王战争。宋亡后,他们只好退往更偏远的广东东、北部。

第四次大迁徙在公元1645——1843年间,这次迁徙却是康熙皇帝为了争取南方的民心,赐给每个男子8两银子、妇女儿童4两银子,鼓励客家人迁入四川、广西及台湾。一向以客家人为荣的朱德同志的祖辈就是在这一次迁徙时,从韶关移居四川的。

第五次大迁徙是在1866年以后,发生于太平天国起义末期。由于太平天国的首领洪秀全是客家人央太平天国失败后,话多客家人在清政府的压力下,纷纷向理智偏远的南方,甚至向东南亚等海外地区迁徙。

目前,全世界有客家人约4500万人。其中国内4000万人,国外有500万人左右。在海外的客家人分布很广,较集中的是东南亚一带,新加坡的李光耀、和国际知名作家韩素音均是客家人。国内有客家人聚居的地区共有17个省、185个市县,其中客家人占95%以上的纯客县50个,客家人最为集中的地方是赣南、闽南和粤东北部。广东的客家人有2000多万,占全省总人数近30%,其中纯客县15个。

河源作为东江流域的纯客家地区,最早的客家先民来历可追逆到秦朝。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南越后,为进一步开发岭南,派屠睢、任嚣、赵佗带50万兵卒驻守,还下令将数十万名“罪人”发配到岭南。赵佗先为龙川县令,后为南越王。龙川的赵、韦、官、任四姓居民就是第一批进入龙川与当地土著族人杂居的中原人。但是,作为客家人大规模迁徙到河源地区的时间,却要推到客家人第三次大迁徙这一时期,即公元1127——1644年间。

河源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承传着客家民系优秀的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广东梅县的山歌文化独树一帜。河源的东江客家菜则比较有特色。

二、客家习俗

客家人的习俗大致上包括全国性的传统岁序节俗,地方性崇拜、礼节等。
(一)、主要节日:
☆春节:有拜年,游乐活动等,是最隆重的节日。
☆立春:即交春。
☆元宵节:正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元宵节吃元宵,玩灯,赏灯,猜灯谜。
☆二月二:开正节。
☆清明:客家扫墓习俗多从春分开始,清明达到高潮。
☆端午:客家普遍称为五月节。节日主要内容是吃粽子,雄黄酒,龙舟赛。
☆七月节:也即鬼节。
☆中秋:民间通称八月节。吃月饼,赏月等风俗大体各地相同。
重阳节:客家人叫“九月节”。
☆冬至:客家人有“冬大过年”之说。

(二)、婚姻礼俗:

客家人的婚姻礼俗受古时风尚影响较重,主要仍以传宗接代为目的。客家人男婚女嫁讲究“明媒正娶”,客家社会正式的婚姻关系是一种“嫁娶婚”,招赘之风并不盛行。
过程仪式大部分仍沿旧习:如相亲、送定、报日子、送聘金、盘嫁妆、接亲、拜堂闹洞房等。

(三)、民间娱乐:

客家民间娱乐内容非常丰富,节日的主要有秧歌、龙舟竞渡、踩船灯,舞龙灯,舞狮,高脚师,迎花灯,踩马灯,打花鼓,乐器会,演戏,放烟火,平时的有唱山歌,唱小曲,弹琴,弹筝,拉二胡,吹笛子,下象棋,下六子棋,打纸牌,掷状元签,打麻将,养花,钓鱼等。

3. 台湾有哪些风土人情

春节

初一 早(开门大吉取於早)

初二 巧(女婿回娘家是稀巧之事)

初三 困甲饱(初三是赤狗日,不宜外出,启困到饱。)

初四 接神(诸神於12月24日返天后,在正月初四又重回凡间)

初五 隔开(这天也是五路财神生日,故商家都在此日「开市」。

初六 挹肥(清除水肥,把几天来的秽物清除出去)

初七 七元(此日为人诞生日),上供七宝汤,生果,祈求解除百病,长生不老。)

初八 完全(暂时把春节的玩乐复原。)

初九 天公生(玉皇大帝的寿诞。)

初十 有食食(拜完天公生的牲礼,又有得吃了。)

十一 请子婿

十二 查某子转来拜(由正月初二至十二均是女儿,女婿回娘家之日。)

十三 食盐糜配芥茶(吃稀饭配素菜,食幽默讽刺之意。)

十四 月光(开始为上元月结灯棚。)

十五 上元暝(元宵节,庙宇展示花灯,新年活 动也就在一片灯海中结束了。)

阅读全文

与五华重阳节风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将爱心送进敬老院小结 浏览:676
飞鹤老年人奶粉 浏览:604
新乡养老保险查询个人账户 浏览:611
给父母买什么水果吃得最好 浏览:498
老年痴呆治好了案例 浏览:131
歌颂老年人诗词 浏览:737
愿父母长寿 浏览:649
对妈妈说重阳节快乐好吗 浏览:955
2015年长寿桥招生 浏览:533
山西事业退休金上调 浏览:688
青岛职工互助保险退休职工 浏览:910
广州失业人员退休办理程序 浏览:142
老人如何坐月子 浏览:804
安徽独生子女50周岁 浏览:358
50岁停经怎么治疗 浏览:626
50岁的男人体力怎么样 浏览:133
办居家养老需要哪些资料 浏览:913
最好的养生运动是什么运动 浏览:333
长盛养老和华夏养老哪个好 浏览:935
交完新农合又交养老保险怎么办 浏览: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