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孝顺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那国外的人孝顺么
外国人有孝顺的也有不孝顺的,这与孝顺是中国人的传统美没有太大关系。
西方社会主要讲独立自主,孩子成年后,父母一般不怎么管,也不负责养育,父母老了后,主要生活来源是退休金,也即由国家赡养。
② 西方国家有孝敬父母的文化吗
西方人当然也是孝顺父母的,他们同样会给父母赡养费。只不过西方人和东方人区别在于。
西方人相对独立。不仅孩子独立老人也独立。
所以一般孩子18岁以后就不会再用父母的钱了。而老人往往也不用孩子的钱。但并不是说他们就不给父母赡养费。中西方孝敬父母之差异 一个天经地义一个可有可无
“孝”是我国传统的伦理观念。“孝敬父母”是指对父母的孝顺和尊敬。“孝顺”即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意志。
而英文中难以找到完全对应“孝”的词汇。有人将《圣经》中的“honor”译为“孝”,而“honor”的本意是“给予高度尊敬”,并没有奉养和顺从之意。
中西方在孝敬父母问题上差别甚大:前者认为是天经地义,后者却认为可有可无。在西方,奉养父母、为父母养老送终并不是子女必须履行的责任,大多数西方人脑子里不会经常考虑孝敬父母问题,于是设立父亲节、母亲节,提醒人们注意这件事。
家庭
我们习惯于几代人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即使子女婚后与父母分开居住,相互之间的联系也很紧密。而在西方,一般是小家庭,子女成年,必须离家自食其力,结婚后一般与父母分开居住。即使儿女与父母同住,彼此之间关系平等,不依赖父母。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是“百事孝为先”,牛羊尚能跪乳,何况人乎?在生活上关照、侍奉父母是必须的。西方人虽然也热爱、尊敬、关心父母,但是并不像我们那样,过问父母的饮食起居。他们认为,父母有父母的生活,自己有自己的生活,彼此互相尊重就够了,过多嘘寒问暖,有干涉隐私之嫌。
在德国、瑞士等西方国家,孩子可直呼父母的名字。对此,我们中国人不能理解,认为直呼父母的名字是不礼貌的。我们一向有“子不言父名”之讳。在美国,老人搬家,请搬家公司,儿女不必一定前来帮忙;周末,儿女前来帮父母收拾庭院、修剪草坪,父母可能要付工钱。某西方外交官的父母来北京探望,全家老少到前门烤鸭店品尝烤鸭,结账时竟然实行AA制。
养老
近年来,我国实行医保制度,大大改善了老年人的就医问题,但由于国家还比较穷,无力拿出更多的钱为老年人免费养老。现在,老年人进养老院的很少,基本上还是居家养老,靠子女服侍、奉养,这是我国千百年来的传统。
而西方老年人精神上强调独立,不愿意依靠子女,生病靠医疗保险和医护人员,养老靠国家优厚的福利待遇,不需子女插手。老人和子女经济上来往不多,父母不供养成年子女,反之子女也不需赡养老人。
西方老人一般住养老院或在家中养老,作为子女前去探望,大多数情况下,也仅限于节假日、生日等。
③ 为何西方人不讲孝照样好好的
这是东西方差抄异。西方不讲孝袭,因为他们养老制度完善,咱们要是不讲孝,不知道有多少人孤苦无依。
而且他们不是不讲孝,是没那么紧密罢了。宗族社会里,孝是维系老幼的纽带,元明有郑义门,一个宗族有数千人,同志同住。没有孝道联系,早就崩溃了,也不会延续数百年。
这实际是古代生活环境的局限,在物资匮乏的古代,在宗族的存在利于家族的延续。
④ 欧洲人孝敬吗
这要看你怎看"孝"了.
欧洲人与中国不同,中国的孝是不论父母对与错,父母永远是对的.
而欧洲人不论你是不是父母,错就是错,对就是对.
这种观念使人感觉欧洲人不"孝".
但欧洲人信守承诺,遵守规则.
不会图小利耍小聪明.
⑤ 西方人孝顺父母吗他们给父母赡养费吗
西方人当然也是孝顺父母的,
他们同样会给父母赡养费。
只不过西方人和东方人区别在于。
西方人相对独立。
不仅孩子独立老人也独立。
所以一般孩子18岁以后
就不会再用父母的钱了。
而老人往往也不用孩子的钱。
但并不是说他们就不给父母赡养费。
⑥ 西方人有“孝敬父母”的说法吗
各有利抄弊。两边的不同袭主要是因为文化观念的不同。西方父母让成年子女离开家,本意并不是给孩子自由,而是还 父母自由。子女得到自由发展的机会只是客观效果。而一些老年人的凄凉晚景则是另一个客观效果。中国对子女赡养父母做一些法律规定既是道德观念的体现,也是为了减轻社会负担(很多老年人并没有足够的养老金)。
我个人认为应该让成年子女出去,给孩子们更多的自由发展机会(貌似现在是孩子不肯出去)。但子女还是应该承当一些养老的义务。想想年迈的父母孤卧病蹋,泪眼空洞,身边却没有一个亲人,我们又居心何忍?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故事:一老人因病住进了医院,最后医生宣布无治了。因老人身边无亲人,由教会的朋友们同意停止治疗,老人被移到专门的病房等死。老人曾买过一块墓地,便让朋友们去他家拿证件。朋友们遍寻不着,老人就迟迟不咽最后一口气。直至一星期后朋友们终于找到,老人才闭上眼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