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孝道有哪些名人事例
事例一:子路借米孝敬父母
子路,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之一,以政事和勇敢著称。家境贫寒的子路,曾为了满足父母想吃米饭的心愿,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借来米粮。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里们都称赞他是一个勇敢且孝顺的好孩子。这体现了孝道精神,并启示我们要尊老爱幼。
事例二:包拯辞官侍母
包拯(999-1062年),字希仁,安徽合肥人,北宋时期著名的清官。包拯年轻时因孝道闻名,28岁中进士后,先任大理寺评事,后出任建昌知县。因父母年迈不愿随他至他乡,包公毅然辞去官职,回家照顾双亲。数年后,父母相继去世,包公才重新踏入仕途。这种孝顺的行为,在封建社会中极为难得,展现了包公高尚的品德。
事例三:韩信报分食之恩
韩信,西汉初年著名将领,少时家贫,父母双亡。他虽勤奋好学,却生活困顿。在淮水边,韩信常靠钓鱼换食,有时饥一顿饱一顿。一位人称“漂母”的老妇人,见韩信可怜,便常将自己的饭分给他。韩信发迹后,始终铭记漂母的恩情,封侯之后寻找漂母并赠以千金,以报答当年的恩惠。这就是“一饭千金”传说的由来,彰显了知恩图报的美德。
② 关于孝顺的名人故事
1、曾参,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2、陈毅见久别的母亲,心里很激动,上前握住母亲的手,关切地问这问那。得知母亲因为不好意思藏起尿湿的裤子,主动要求去清洗。把尿裤和其它脏衣服都拿去洗得干干净净。
3、王祥对父母孝敬,从不懈怠。有一天,继母要吃鲜鱼,天寒地冻,无处购买。王祥冒着凛冽寒风,在河上脱衣卧冰,冰被暖化了,冰下竟跃出两条鲤鱼,他高兴地拿回家孝敬继母。
③ 古代有哪些孝顺的名人
1、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2、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3、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4、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