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孝顺,并不是一味的顺从
中国有句俗话,叫“ 百善孝为先 ”。一个人如果连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那就是一个失德之人。
有人认为, 孝顺,就是要完全顺从父母之意 ,唯父母之命是从,无论父母说什么,做什么,不管对错,都绝不能忤逆。
其实,这是对“ 孝顺 ”的片面理解。
纵观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中国人都是以孔子的儒家思想为主要的执政、生活、做人、做事等的基本准则,而儒家思想是非常讲究“ 孝 ”的。
其中的代表作就是这本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著作 《孝经》 ,也是儒家十三经之一。
且看 《孝经》谏诤章第十五 是怎么说的。
【原文】:
孔子说:在遇到不义之事时,如系父亲所为,做儿子的不可以不劝争力阻;如系君王所为,做臣子的不可以不直言谏争。所以对于不义之事,一定要谏争劝阻。如果只是遵从父亲的命令,又怎么称得上是孝顺呢?
这就告诉我们,做臣子的一味遵从君王的旨意,只是愚忠;做儿子的一味遵从父亲的命令,只是愚孝。
这,并不是真正的孝顺。
唐太宗李世民与忠臣魏征 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子。
正因为有了 魏征的直言劝谏 ,唐太宗才能时刻保持警醒,体恤民情,勤于治国。“ 贞观之治 ”之所以国泰民安,魏征功不可没。唐太宗曾把魏征形象的比作自己的镜子,认为可以照出自己的缺点。
【冥想】:
我幻想自己是一只飞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身为一只飞鸟,我的宿命就是要不停地飞翔,飞过大海,飞过丛林,飞过平原,飞过城市和村庄,最终,飞过远方的高山,飞向温暖的南方。
每到天气寒冷的时候,我会跟随着大队的鸟群,向南方迁徙。
在长长的迁徙途中,我最喜欢的旅程是飞越大海。大海深邃而辽阔,好像一幅湛蓝色的锦缎,令我神清气爽。乘着海风,我飞得格外轻盈。
每一次见到那片蔚蓝,我就会迫不及待地冲过去,对着大海欢呼雀跃,大海用欢快的海浪声,迎接着我的到来。
每当即将飞过时,我都舍不得离开大海。我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在海面上空盘旋起舞,婉转鸣唱着离别之歌,海浪呜咽着和声,仿佛在挽留我。
有时候,我会因贪玩而脱离鸟群,迷失方向,此时,只要见到高山,我就能找到方向。
高山似一道屏障,阻隔着我飞向南方;却也似一道天梯,引领着我到达温暖之乡。
我对着高山鸣叫,请它为我让路。高山不语,只用它高昂着的身躯,磨炼我的意志,令我逐渐强壮。
当我羽翼渐丰,我终于理解了高山存在的意义。它就像一个挚友,用它的坚定不移为我指明了方向;用它的伟岸挺拔托起了我的梦,一个飞向温暖,飞向更辽阔天空的梦。
冥想结束,我的脑海中浮现出 《孝经》 中的一段话:
子曰: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 (孔子说:普通的读书人有直言劝争的朋友,自己的美好名声就不会丧失。)
高山之于飞鸟,不就像一个直言劝争的朋友吗?
B. 古人对“孝顺”的定义,你可能多少有一些误解
不久前,一个视频引起热议:一位年轻女孩由于辛苦6年打工积攒下来的20万,被妈妈拿去给弟弟买房,于是深夜在街头崩溃痛哭。不少人网友因此对“孝顺”提出质疑,说应该孝而不顺、不要愚孝云云。
孝顺,是一个常见的词。有些人认为孝顺是传统美德,不过也有些人认为孝顺是封建产物,应该被淘汰。究竟孰是孰非?接下来,笔者综合资料,大家解释一下孝顺的含义。
“孝顺”一词由孝和顺两部分组成,把“顺”理解为顺从,甚至是无条件地顺从,是人们对孝顺一词的主要误解。事实上,古代很多思想家是明确反对无条件顺从父母的。孝顺一词最早出自春秋时期的《国语》,不过先秦思想家比较少使用。孔子、孟子都提倡孝,却没有使用孝顺一词,反而明确说到对待父母,应该顺则顺,不应该顺的时候就不要顺。
孟子指出,对父母的过错阿谀曲从,使父母陷入不义,是“三不孝”之一。
荀子提出孝子不听从父母命令的三种情况。
听从命令使父母有危险,不听从父母命令就安全,孝子不听从是恰当的;
听从命令使父母名声受辱,不听从命令使父母名声彰显,孝子不听从是合乎义的;
听从命令使父母言行会如禽兽,不听从命令父母会修饰自己的言行,孝子不听从是恭敬。
孟子指出,可以父母的命令而不听从,这不是儿子应该做的;不可以听从父母的命令而听从了,这是不恰当的。明白听从与否的道理,应该保持恭敬、忠信、诚实的态度,谨慎做事,才是大孝。
汉末思想家仲长统认为,为人子者应该有主见,并学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并列出五种情况,为人子者不能顺从父母。
父母不公正地责备别人,自己仔细观察后发现并非如此,可以违背父母不告诉别人;
父母希望给某人官爵,然而该人才能不能胜任,可以违背父母不听从;
父母想以奢侈浪费来使心情愉快,可以违背父母不允许;
父母不喜欢做善事,讨厌子孙与善人来往,可以违背父母而与善人做朋友;
一起读书的朋友有困难等待自己去救济,父母不让自己去,可以违背父母前往。
仲长统指出,不能违背的违背了,是不孝;喜欢违背父母,也是不孝;合乎公义而违背是可以的。
《孝经》记载曾子问孔子:做儿子一味遵从父亲的命令,这是孝顺吗?
孔子对曾子的问题感到很惊讶,接连两次说“是何言与”。老师明确否定了学生的观点,孔子讲到,当父母有不义的地方,就要设法婉转地去劝阻他们,这样才能使他们不会陷入不义之中。如果一味地顺从,使父母陷入不义之中,这样又怎么能够称为孝呢?
那么,孝顺的顺,究竟是什么意思?
《汉书》说:“导民以孝,则天下顺。”这是说,引导百姓行孝道,天下自会和顺。儿子行孝道,家庭才会和顺;百姓行孝道,社会才会和顺。孝顺的顺,是和顺。
清代《说文解字注》说:“顺于道,不逆于论,是之谓畜。”这是说,顺从道义,不违背人伦,才叫做赡养。孝顺的顺,是顺从道义。
我们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的内涵也要理解清楚。
C. 现代的孝顺与古代的孝顺的不同
只能给你些参考的观点,一些资料,怎么写还要你自己把握。
我个人认为:古今孝顺最大的不同在于,古代的孝顺是封建法制下面一种产物,有合理的一面,但也有非常不合理的一面。背后有着男尊女卑、君权为上的里面存在。现在主要就是单讲家庭之间的了,而且妇女地位提高了。
下面是一些资料,如果你满意,希望能交个朋友,呵呵,孝顺的女孩不多了,我正在找老婆呢~~~
**************************************************************
对比古今孝顺
在古代,女性是不出来工作的,也就是不直接挣钱养家(当然在婆家活还是要干的),男性的父母在娶媳妇时要有所谓“明媒正娶”、“八抬大轿”以及聘礼等等,还要给新人在家里划出一套单独的居室供居住(这相当于准备住房了),所以在古代要求媳妇孝顺公婆,还算说得过去的。
时代在变,现代社会中,男、女同样挣钱养家,很多新婚夫妇结婚时的房子及物品都是自己准备的,可有些“孝子”和公婆却依然想按古代的标准来要求现代人,这不是糊涂吗?
婆媳、岳婿之间,只要能达到有足够的客气其实就够了,不要提出过高要求,否则要求越高,失望就越大,最后导致无法相处了。
我们对自己的父母因为有二、三十年的生活和养育关系,所以很容易做到尊重(少数不合格父母除外),但婆媳、岳婿之间就不大容易产生这种尊重,所以我说只要保持足够的客气就可以了,没必要“牛不喝水强按头”。
反正我不指望我媳妇对我的父母有多么尊重,只要大家保持客客气气的就挺好,同样我媳妇对我也就这个要求,事实上这就相当于互相给点面子,所以相处得还可以,没什么大矛盾。
某些“孝子”说:现代人顶多只做到了“孝”,也就是只是花了点钱和时间,“顺”则一点也没做到。
不知这样的“孝子”自己做的如何?据我看好象也是他媳妇在尽孝,而他本人似乎也没做什么。
所以说:强调“孝顺”的人,多数都是用来要求别人的,自己其实并不用做什么,所以做“孝子”根本就是一件轻松的事呀!
大家知道宋代的朱熹吧,此人为百姓制定了一套“天理”(就是孝顺准则),
可他本人并不遵守,他曾将两个漂亮小尼姑骗来给自己当小妾,闹的实在不象话,结果皇帝将他叫去训了一顿,本打算收拾他的,但念在他年事已高也就作罢了(这是史有所载的)。
****************************************************************
事例一
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事例二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
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入仕途。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在封建社会,如果父母只有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儿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顾自己去外地做官。这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一般情况下,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都会跟随去的。或者儿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规劝。父母不愿意随儿子去做官的地方养老,这在封建时代是很少见的,因为这意味着儿子要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辞去官职照料自己。历史书上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无法承受路上的颠簸,包公这才辞去了官职。
不管情况如何,包公能主动地辞去官职,还是说明他并不是那种迷恋官场的人。对父母的孝敬也堪为当今一些素质底下的人的表率。以前的故事讲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铁面无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给忽视了。
事例三
东汉时的黄香,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的典范。黄香小时候,家境困难,10岁失去母亲,父亲多病。闷热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以便让父亲早一点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窝后才让父亲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袄,为了不让父亲伤心,他从不叫冷,表现出欢呼雀跃的样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种欢乐的气氛,好让父亲宽心,早日康复。
事例四
老一辈革命家朱德著文《回忆我的母亲》,以无限的深情赞颂了母亲无比的爱和高尚的品质。毛泽东接到母亲病危的家信,星夜上路,昼夜兼程,他抚摸着母亲的棺木放声恸哭,悲痛之中挥笔写下《祭母文》:“吾母高风,首推博爱”。宋庆龄孝心至诚,在母亲灵前“饮泣不已”。陈毅探母,执意要给瘫痪在床的母亲洗衣服。李鹏事母至孝,每逢假日,李鹏夫妇总要带上母亲喜爱的食物,到母亲处请安问好。
事例五
在全国以实施“跨世纪教育工程”而著称的上海建平中学,一个13岁少年的题为《妈妈,我就是你的眼睛》的发言,使全国女市长考察团的26位成员潸然泪下。这位同学9岁时,母亲双目失明,他幼小的肩膀过早地承受了家庭的较多责任和义务,为了买一盘母亲喜欢的沪剧磁带,他利用休息日在上海的街头整整跑了6个小时!
D. 古代愚孝多可怕,《二十四孝》中的两位孝子为何挑战了人性底线
二十四孝里面的确是有很多的愚孝,因为那些所谓的孝顺,其实已经变味了。他们牺牲了一切来孝顺自己的父母,在我们看来那样是不对的,那样孝顺的初衷就变了,孝顺的目的是为了自己和家人生活得更加的好,而不能为了孝顺自己的父母而舍弃自己的一切。
还有一个就是郭巨了,郭巨为了抚养自己的母亲,竟然想要埋掉自己的儿子,因为他想用抚养他儿子的钱来善待他的母亲。虽然在即将埋了他的儿子的时候挖到了黄金,使得他们一家都得以保全,但是过去的这个做法明显是错误的,他这样做已经完全的违背了笑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