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什么

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什么

发布时间:2024-12-12 10:02:41

① 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流传数千年。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其意为:“敬重自己的长辈,进而尊重他人的长辈,呵护自己的子女,进而爱护他人的子女。若能如是,国泰民安的理想就如掌中之物般容易实现。”
一天,带儿子在在影剧院附近吃烤肉,一个步履蹒跚,满脸皱纹的老人,手里提着几袋子苜蓿、蒲公英、小蒜潺潺弱弱的走到餐桌跟前,用微弱的声音问:“一袋2元,有人要吗?”隔壁桌的一个中年男人,吃着烤肉喝着啤酒极其不耐烦的拜拜手,大声地呵斥着老人:“走开,我们不需要。”表现出对老人极大地不尊重。看着老人离去的背影,我的内心非常难过,老人一定是生活所迫不得已才出来赚点零花钱。我们是不是应该给他足够的尊重?作为老人的子女是不是应该多关心关心老人,至少让他衣食无忧?我们终将也有老去的那一天。
尊老、爱老,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孩童时代,也都有衰老的一天。与此同时,尊老爱幼又是一种社会责任。因为尊老爱幼是保证家庭的和睦幸福的保障。而家庭又是构成人类社会的细胞。和睦家庭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让我们从今天起,从自己的身边做起,关心自己的长辈,孝敬父母,尊敬身边的老人。让老人们度过一个幸福、祥和的晚年。

② “孝亲敬老”是什么意思

③ 孝亲敬老春节民间习俗

敬老习俗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说过:“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意思是学校要重视用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去教育学生。少者行路时遇见头发花白的老人,不论相识与否,应帮助老人携带背负头顶之物。又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意即不仅要尊敬自己家的老人,还应尊敬别人家的老人。

为了使敬老、养老形成风气,历代封建王朝对尊敬老人、赡养老人,都作过一些具体的规定。

据史书记载,周朝每年都大规模地举行一二次“乡饮酒礼”,其目的是“正齿位,序人伦,敬老重贤,息事端,敦睦乡里”。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民无宁日,但仍规定70岁以上老人免一子赋役,80岁以上老人免二子赋役,90岁老人全家免赋役。

汉代尊敬老人更是蔚然成风。汉文帝明确规定,80岁以上老人每月供给大米1石、肉20斤、酒5斗。同时规定:“凡孝子亲者人帛5匹”。由于汉代统治者大力提倡敬老,因而敬老之俗,屡见于史书。《汉书•食货志》曰:“人者必持薪樵,轻重相分,斑白不提携。”《汉书•地理志》记载,山东新泰、泰安一带,濒临洙水和泗水河,过河时,年少者常搀扶老人过河,并代他们携带东西。久而久之,“长老不自安,与幼少相让”。

唐代规定:“男人七十,女人七十五以上者,皆给一子侍。”

明代对老人有三种优待,一是“尊高年”,二是“设里正”,三是“优致仕”。

清朝的“千叟宴”更为后人津津乐道。1772年,康熙帝69岁生日时,曾邀请全国70岁以上老人赴京应宴,参加者有2417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更加重视尊老敬老,并对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从法律和政策上作了明确的规定和有力的保障。

④ 为什么要孝亲敬老

“孝亲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当今世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孝亲敬老的意思是孝敬老人、敬爱老人、亲近老人。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一种良好情感的传承与发展。
“孝”最核心的内涵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重老人,关爱老人精神及物质生活。孝文化所强调的对父母的爱心、感恩之心,是一个人道德行为的开端,是道德教育的根基所在。
我们如今的成长离不开当年长辈的辛勤养育,辛勤教导。

阅读全文

与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老年人异味重 浏览:706
老人跌伤疼痛怎么处理 浏览:535
重阳节赏菊作文结尾 浏览:990
教育局团委重阳节活动 浏览:134
郑州市市养老金计算基本工资 浏览:570
父母离异的学生该如何治愈 浏览:365
空竹老年人注意事项 浏览:522
怎么查询自己的灵活就业养老保险 浏览:904
给老年人送红包多少合适 浏览:49
黑龙江每月几号发退休金 浏览:605
约女朋友的父母见面怎么说 浏览:604
靳东是60岁大妈的偶像 浏览:160
50岁鼻子上长包长年不下去 浏览:657
成都社保交15年退休领多少钱一个月 浏览:905
长寿桃花溪中学什么时候完工 浏览:356
养老院是非营利 浏览:755
90岁老人怎样煮才好吃 浏览:226
日本老年痴呆护理 浏览:332
有个垃圾父母该如何适应 浏览:681
父母不让做微商怎么办 浏览: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