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真实含义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的真实含义应该是指不孝的表现很多种,但是其中不尽后辈的本分是较严重的。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本身是出自于《孟子·离娄上》,具体的内容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孟子说:不孝顺的事有三种,没有子孙后代是较严重的一种。舜没有先禀告父母就娶妻,就因为担心会没有子孙,因此君子们就会认为他没有禀告如同禀告过了一样。
简单来说,人们并不是肤浅地将是否生育子女与儿女是否孝顺互相联系起来,反而是鼓励以及规劝后辈要尽量到自己应尽的义务,要具备一个晚辈应该有的样子,认真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这样才能更好的共建和谐社会。
拓展:
孟子是怎样的人物呢?
孟子,名轲,字子舆,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代表人物,素来有“亚圣”之称,并且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一书是孟子一生中的主要作品之一,它有七篇十四卷传世,即《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
其中也有很多片比较出名的作品,比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鱼我所欲也》、《王顾左右而言他》、《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富贵不能》等。
除此之外,与孟子有关的故事也有很多,比如孟母三迁、孟子受教、断织喻学、杀豚不欺子、五十步笑百步等等,这些也都是比较励志的故事。
2.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有哪三大不孝
“三不孝”: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战国孟子的《孟子离娄上》。
原文
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译文
孟子说:不孝顺的事有三种,其中以不能尽到后辈的责任最为严重的。舜不先禀告父母就娶妻,就因为担心没有子孙,因此君子认为他没有禀告如同禀告过了一样。
(2)孟子孝不孝顺扩展阅读: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周游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
《孟子》有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