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七月七是重阳节吗

七月七是重阳节吗

发布时间:2024-12-05 23:47:30

1. 重阳节乞巧节清明节中秋节元宵节按时间怎么排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清明节(农历三月)
乞巧节(农历七月七)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重阳节(农历九月九)

2. 重阳节将至,老人说:重阳节要“做3事,忌5事”,寓意四季多安康

在农历之中,每一个属阳的“重日”都是很重要的节日,比如正月初一是新年,三月三上巳节,五月五是端午节,七月七是七夕,九月九重阳节。因九为至阳之数,日月重九就为“重阳”。 那么重阳节都有哪些习俗呢?老人说:重阳节要“做3事,忌5事”,寓意四季多安康。分别指的是什么?


重阳节也叫“茱萸节”,早在唐代以前,就有了插茱萸的习俗,在《风土记》记载: “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上,辟除恶气而御初寒。” 意思就是茱萸是用来驱除初寒的,因为重阳节最初是人们送别“大火星”的节日,大火星在戌月落于戌位,也就是西北偏西方位,所以九月为戌月,戌为火库。

大火星下落之时,正是寒气出现之时,所以“茱萸”是用来抵御初寒的。而戌月正是秋季的金气消失的月份,也是寒气替代金气的月份,寒冷交替之时,也是人们最容易生病的时候。所以人们佩戴茱萸,可以驱寒去湿去灾等。


在《西京杂记》中记载,汉高祖刘邦的宠妃戚夫人于每年九月九日,头插茱萸,饮菊花酒,食蓬饵,出游欢宴。后来戚夫人被吕后迫害,她的丫鬟嫁到了民间,就把这种习俗从宫中带到了民间,从此九月九日插茱萸,就成了一种习俗。

茱萸还有一个名字叫“辟邪翁”,从这个名字就能看出它的作用。人们常把茱萸做成香袋,或者佩戴在手臂上,也有插在头上的,都是为了驱寒去湿以及祈平安的。当然茱萸还分为吴茱萸和山茱萸,而重阳插茱萸指的是“吴茱萸”。


九月也被称为菊月,菊花酒也被称为“延寿酒”,在《抱朴子》中就记载了一个人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在《西京杂记》说: “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莲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 而《续齐谐记》中记载: “九月九日,饮菊酒,祸可消”。

所以重阳节插茱萸和饮菊花酒,其意义都是为了驱除寒湿之气,以求平安的。与端午节插艾草和饮雄黄酒是一样的,只不过端午是春夏交替,重阳是秋冬交替,而每个季节交替之时,都是人们最容易生病的时候。


在《江南志书》中说: “重阳日,携酒登高,插茱萸远望,以避邪秽;乡俗馈糍糕;芜邑乡村,是日击鼓喧哗,以驱狸豕,谓之禳灾。” 由此可见,重阳节虽然是双九相遇,但也是寒气初生之时,所有的习俗都是用来驱除的。

这就好比“夏至一阴生”一样,重阳而生阴,阴代表着寒气、湿气、秋燥等一切不好的现象。正因为九月是秋冬交替之时,也是寒热交替之时,所以重阳节其实是一个老阳生阴的节日,从阳到阴也就是从地上到地下,所以人们就用各种方法来躲避。


因为重阳节是双九相逢,九为最大的阳数,代表老阳。老阳也就是老人,所以重阳节也叫“老人节”,因此重阳节也是老人休息的日子。俗话说: “重阳不蒸粑,老虎要咬妈” ,意思就是重阳节这天不煮饭,要让老人休息。

由于重阳是两个九相逢,就为老阳,也就是两个至阳之数相遇。在古人的思想中,夫妻在一起本来就是阴和阳在一起,然而重阳节只有双阳,也就是孤阳不生,独阴不长,万物不遂,不通不顺,所以不同房。


因为重阳也就代表着寒气初生,也就是阴气初生,由于女人为阴,会增加寒气。所以出嫁未满三年的女儿不回娘家,俗话说:“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娘”。当然这也是因为出嫁后的女儿就是别人家的人了,会把别人家的寒气带回娘家。

因为重阳节是双九相遇,九为老阳,也就是阳气已老,充满了变数。而老阳若变,就成为少阴了,正因为这个原因,重阳节也就成了祭祖的节日。所以在这样的节日里,只说 健康 或者平安等,不说快乐。


重阳节又是老人节,而九月又是菊花盛开的季节,因此被称为“菊月”。然而在很多老人心目中,认为菊花乃是祭花,所以不送菊花,特别是老人。

阅读全文

与七月七是重阳节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黄冈养老保险有哪些 浏览:204
天津老年大学舞蹈老师 浏览:277
老年人实用的手机有哪些 浏览:630
老年人女运动漏尿如何治疗 浏览:983
济南市党校里面济南老年大学 浏览:178
职业病体检需要在什么医院 浏览:630
河南信阳平桥老年大学 浏览:62
60岁生日祝福语新 浏览:237
企业单位养老保险领多少 浏览:814
女性60岁还能怀孕么 浏览:540
买养老保险女的多少岁才领钱 浏览:342
50岁大妈大腿图片 浏览:249
现在退休工资怎么算并举例说明 浏览:172
养老保险选择题 浏览:870
上海加退休金最新消息 浏览:343
长寿花的根茎部分长白毛怎么办 浏览:78
柏林之声十三养生请音响是什么 浏览:752
送父母什么好呢中秋 浏览:360
公务员体检尿崩症怎么检查 浏览:994
养老保险缴费和退休待遇 浏览: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