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重阳节吃的菊花糕简笔画

重阳节吃的菊花糕简笔画

发布时间:2024-11-27 16:42:54

❶ 重阳登高会的吃糕

重阳节吃糕,如同中秋节吃月饼一样,都是应时节令食品。历史上重阳糕经历了多次变革:汉朝时叫“蓬饵”;唐朝时叫“麻葛糕”和“米锦糕”;宋时叫“菊花糕”、“重阳糕”;清朝时则叫“花糕”。从民俗意义上看,“糕”与“高”同音,古人相信“万事皆高”之说。重阳时吃糕,象征步步登高,意义独特。据史籍载,重阳糕不仅自家食用,也被用于馈赠,颇具礼俗意义。《帝京岁时纪胜》载:“京师重阳节花糕极胜。有油糖果炉作者,有发面垒果蒸成者,有江米黄米捣成者,皆剪五色彩旗以为标识。市人争买,供家堂,馈亲友 ”。

❷ 重阳节为什么吃桂花糕

1、吃重阳糕是由登高引申而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传说登高可以避祸。而不能登高或不想登高的人,就在家中吃糕。吃重阳糕源于“登高”的“高”,“糕”字与“高”同音,象征“步步高升”、“百事俱高”之意。
2、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发糕”或“菊糕”,是用发面做成的糕点,辅料有枣子、杏仁、松子、栗子,属于甜品,也有加肉做成咸味的。制作较为随意、简易。
3、讲究些的做成宝塔状、九层,上面再做两只小羊,以合“重九”、“重阳(羊)”之俗。有的在重阳糕上插上小彩旗,并点上蜡烛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而小彩旗则隐喻为茱萸。
4、唐武则天曾在重阳时,令宫女广采百花,和米捣碎,蒸制“花糕”(如菊花糕、桂花糕等),用以赐赏众臣,以笼络人心。明清时,重阳糕的制法更趋精细,种类也繁多,并且有了成人和儿童食品之分。据载:“京师重阳花糕极胜。有油糖果炉作者,有发面垒果蒸成者,有江米黄米捣成者。小儿辈又以酸枣捣糕、火炙脆枣、糖拌果干、线穿山楂,绕街卖之。”

阅读全文

与重阳节吃的菊花糕简笔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父母不黑孩子黑的原因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原因 浏览:978
2018年退休社保15年 浏览:920
各地重阳节酒俗 浏览:741
女生体检时隐私怎么检查 浏览:926
交大老年大学2019 浏览:728
张家口到哪个医院做体检 浏览:663
行动不便老年人怎么上楼 浏览:29
新乡大民养老金怎么样 浏览:507
乐山农村养老保险最高档是多少 浏览:36
老年人降钙原因有哪些 浏览:569
50岁男人魅力 浏览:158
60岁顶80 浏览:554
养生热敷包多少钱 浏览:563
2016河北退休养老金调整方案 浏览:305
体检中心怎么知道我电话 浏览:195
学校语文重阳节的传说教学设计 浏览:249
盐湖区孝顺媳妇 浏览:463
长寿到康居多少公里 浏览:984
青岛崂山老年大学报名2018 浏览:928
养老保险缴费处 浏览: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