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重阳节那天怎么过

重阳节那天怎么过

发布时间:2024-11-13 15:29:09

A. 重阳节那天人们都干什么

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抄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1、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2、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1)重阳节那天怎么过扩展阅读:

关于重阳节登高的说法,《续齐谐记》中曾有记载,“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

大意为,汉代一名叫费长房的道士对一家人说:“重阳节当日会有大灾,你们必须佩茱萸、登高饮菊花酒,才能驱除灾难。”

B. 重阳节那天人们都干什么

重阳节,中国传统的节日,有着丰富多彩的活动。1、登高是重阳节的重要习俗之一,民间有“重阳登高”的说法。据说这一习俗起源于东汉,到了唐代,登高已成为重阳节的重要活动。许多唐代诗人的作品中都有关于登高的描写,其中杜甫的《登高》更是传世之作。登高的地点没有具体规定,人们通常会选择高山或高楼进行。同时,重阳节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2、吃重阳糕是重阳节的另一项传统活动。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作方式多样,形状各异。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会将重阳糕放在儿女的头顶上,并口中念念有词,希望他们百事俱高。重阳糕的制作也有讲究,有些地方会将其制作成九层塔状,上面还装饰有小羊,以符合重阳(羊)的寓意。

C. 重阳节习俗

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俗称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的这一天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习俗活动,比如:登高、赏菊、饮菊花酒、插茱萸等,以此来庆祝重阳节。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重阳节常见的习俗吧~~

一、插茱萸

古代有在九月九日插茱萸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叫茱萸节。茱萸香味浓郁,有驱虫去湿、去除风邪的作用,也有消积食、治寒热的功能,可以入药,也可以制酒养生祛病。所以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有佩带茱萸或者登高望远时插茱萸的习俗,还可以将茱萸当作礼物送给亲朋好友,以求健康平安,生活长久。


下面,我们再来了解一下重阳节的由来~~

重阳节的由来

重阳节是指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传说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他所住的地方瘟魔横行,桓景的父母被瘟魔害死。桓景为了除掉瘟魔,到东南山拜师学艺,仙人费长房给了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学苦练。

有一天,费长房给了桓景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并让家乡的乡亲登高避祸。桓景离开东南山回到家乡,九月九日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和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桓景把茱萸叶分给大家随身带上,瘟魔则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桓景独自和瘟魔搏斗,最后杀死了瘟魔。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了重阳节,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重阳节的民间传说

登高寻九节菖孙饥蒲:传说重阳节登高之俗是始于秦始皇命术士郑安期前往岭南寻找不老药,郑安期在白云山觅得九节菖蒲时,不幸坠崖,乘仙鹤飞仙。

登高山带回雷电火种:古人认为山上云雾缭绕,为呼风雨唤雷电之神龙所居。而且,高山的雷电可以带来火种,利用火可以吃到化腥臊的熟食。

以上就是关于重阳节习俗、由来、以及一些民间传说的知识了,大家还有什么补充欢迎底下留言哦~~~

D. 重阳节都是有什么习俗

“重阳敬老”的节俗在古代并不突出,而是到了现代社会才逐渐被强调的。每逢氏游重阳,很多人会走进社区或敬老院,用实际行动表达对老年人的关爱。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如今重阳节最鲜明的主题。所以,今天人们又把这个古老的节日称作“敬老节”。那么,重阳节都有哪些习俗呢?一般来说有三项:登高,佩戴茱萸,赏菊饮酒。


1、登高

重阳登高的习俗大约形成于汉代,它最初和佩戴茱萸一样,都带有消灾避祸的意味。成书于南朝梁的《续齐谐记》中就记载了一个关于重阳登高避祸的故事:

一个叫桓景的人跟着方士费长房学习。一天,费长房忽然对桓景说:“九月九日,你家将遭遇灾祸。快点回家,让家里每个人都缝一个布袋,在布袋里装上茱萸,然后登上高处喝酒,可以免灾。”九月九日那天,桓景照着费长房的劝告,带着全家逃到了山上。晚上回家后,他看到圈养的家禽家畜果然都死了燃核虚,自己和家人躲过一劫。

这个故事虽然想象的成分居多,但能够反映出当时人们相信重阳登高可以远离灾祸。到了后世,登高消灾避祸的意味变淡了,渐渐演变为一项以休闲娱乐为主的活动。

重阳时节,秋高气爽,正适合登高望远,放松身心。这一天,人们或登高山,或登楼台,尽情观赏秋色。文人雅士往往诗兴大发,将登高的情思化为优美的诗句。

2、佩戴茱萸

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种椒科植物,在秋季成熟。它的气味辛辣芳香,具有杀虫驱寒的功效。古人在重阳这天将成熟的茱萸果实装在香囊中,或插在头上,据说是能够抵御九月的初寒,防止染病。

另外,在古人的观念中,茱萸还有“辟邪”的功能。他们认为在屋舍周围栽种几棵茱萸,能够“增年益寿,除患害”。而将茱萸悬挂在室内,则能达到“鬼畏不入”的效果。所以茱萸又称为“辟邪翁”,佩戴茱萸连同登高,便成为古人重阳消灾避祸的主要方式。

王维的名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道: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可见在唐代,重阳节登高,茱萸插头的习俗十分流行。不过到了后世,插茱萸的习俗慢慢变得少见了,这可能与重阳节俗的重心从消灾避祸转向其他方面有关。

3、赏菊饮酒

和茱萸一样,菊花在重阳备受青睐,也是缘于其显著的药用价值。

菊花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具有清肝明目、解毒散热的功效,能用于治疗外感风热等病症。因而,古人相信将菊花泡酒饮用有益于身体健康,甚至能达到延年益寿、“令人不老”的效果,所以菊花又有“延寿客”的别称。重阳饮菊花酒是一种十分流行的风俗。

古人往往会在秋天采菊,将其与黍米一起酿制成酒。来皮燃年的重阳节,取出已经酿熟的菊花酒,约上三两好友,一边饮酒,一边赏菊,交流感情的同时还能达到养生的效果。


从上面三种最具有代表性的重阳习俗可以看出,传统重阳节其实偏重于趋吉避害、祈求健康平安,包含着我们祖先对于生命的珍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阅读全文

与重阳节那天怎么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9月9日重阳节的资料 浏览:509
长寿到机场坐什么车 浏览:499
永州养老机构一般怎么收费 浏览:862
父母帮弟弟闹翻怎么办 浏览:405
长寿经真伪 浏览:567
退休人员春节联欢会总结 浏览:740
岳麓区敬老院电话 浏览:311
怎样做一个孝顺的孩子作文题目 浏览:569
老人总做好事怎么回事 浏览:19
孩子埋怨父母父母应该怎么办 浏览:38
百岁老人过重阳节 浏览:365
长寿小米手机 浏览:476
伊宁农民养老金是多少 浏览:442
什么职业最能孝敬父母 浏览:152
呕吐第二天体检会影响什么 浏览:46
老年大学文艺汇演进社区 浏览:761
个人养老保险如和计算 浏览:751
乡镇敬老院工资 浏览:451
父母离异如何填家人信息 浏览:39
给老年人的话 浏览: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