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论语中写“孝”的句子并翻译
1、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年轻人,在家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尊敬兄长,行为谨慎,说话守信,博爱众人,亲近仁者。做到这些之后,还有余力,就可以学习更多的知识。
2、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子夏说:“看重实际的德行,轻视表面的姿态。侍奉父母要尽心尽力,为君主做事要奉献自身,与朋友交往要诚实守信。这样的人,虽然没有学习过,我也一定说他学习过了。
3、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如果多年不改变父亲的教诲,就可以说是尽孝了。
4、 梦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译文:梦懿子问怎样才是孝。孔子说:“不要顶撞父母,不要违抗父母的意愿。
5、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译文:父母为子女的疾病担忧,子女少生病也算是孝了。
《论语》中的“孝”
孔子认为儿女的孝不应仅限于供养父母,让父母有吃有穿,而是应该对父母抱有一种纯乎天然的敬爱之情。子游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父母给予我们的不仅是吃穿用度,而是发自内心的慈爱。以敬爱报慈爱,是非常合理的。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之一,我国现存最早的汉字文献资料殷商甲骨卜辞之中就已有“孝”字。在“百善孝为先”这样的传统价值观浸润下的中国人,对“孝”推崇备至。
《论语》对中国人“孝道观”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论语》中共有约二十条与“孝”有关的论述。
⑵ 论语关于孝的句子,孝顺的名言警句
论语关于孝的句子
1、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2、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6、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7、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8、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9、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10、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1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2、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13、巧言令色,鲜矣仁。
14、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关于孝的句子(2)
16、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17、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8、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1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
20、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2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2、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23、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24、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25、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26、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2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8、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29、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30、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论语关于孝的句子(3)
3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5、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36、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3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8、父母,唯其疾之忧。
3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0、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4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则以喜,一则以忧。
42、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43、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44、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4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关于孝的句子(4)
46、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47、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4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49、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5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51、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52、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5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5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55、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56、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5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58、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
5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6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⑶ 急求:《论语》中 关于“孝顺父母,尊敬长辈”的句子或段落
1、孟子说,唯有孝顺父,母可以解忧。2、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3、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⑷ 《论语·里仁》当中孝亲敬老的句子有哪些
1.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翻译:孔子说:“侍奉父内母容,(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自己的意见表达了)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2.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翻译: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
3.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翻译:孔子说:“若是一个人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4.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翻译:孔子说:“父母的生日,不能不知道,一方面该高兴,另一方面该害怕。”
⑸ 《论语》中回答养父母和敬父母的句子
《论语》的《学而》与《为政》两篇中记载了不少孔子关于“孝”的言论,都涉及对父母的赡养和敬重问题,这里摘录如下:
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学而》)
2.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
3.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为政》)
4.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
5.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为政》)
⑹ 孔子论语中关于“孝顺父母”的句子和翻译
春秋·孔子《论语》中关于“孝顺父母”的句子为: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白话释义: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
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6)论语中讲孝顺父母的扩展阅读
写作背景:
鲁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49年),孔子3岁时,叔梁纥病逝,葬于防。叔梁纥死后,颜徵在失去庇佑,被叔梁纥正妻施氏所逐,于是带孔子庶兄孟皮与孔子至曲阜阙里,过着清贫的生活。
鲁昭公五年(公元前537年),孔子日见其长,已意识到要努力学习做人与生活之本领,所以称自己虽然已经十五岁了,但志向在于做学问。
鲁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孔子的母亲颜征在去世。这一年,季氏宴请士一级贵族,孔子去赴宴,被季氏家臣阳虎拒之门外。
鲁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2年),孔子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所以自称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
这一年,齐景公与晏婴来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
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春天,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桓子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与季氏出现不和。孔子非常失望。
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
文章简介: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
《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
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⑺ 求高手对于《论语》中四则问孝的论语做一下赏析!!!
一、“孟懿子问孝”。
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逆。
孟懿子可能没懂孔子的意思,没答话,总之这对话就结束了。他不答话,孔子后面一肚子话就没法倒出来。所以他要找别的地方倒出来,才能把这话流传出去。“樊迟御”,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就跟樊迟聊天。
孔子对樊迟说:“孟孙氏问孝于我,我跟他说,孝就是不要违逆。”
樊迟问:“先生此话怎讲呢?”
孔子说:“父母在的时候,事之以礼。父母去世的时候,葬之以礼。每年的祭祀,也不违背礼节,这就是孝。”
孔子这里,主要是指葬礼、祭礼,你若太简略,是不孝。若太过分,则陷父母于不忠不义,也是不孝。
“孟懿子”,是鲁国大夫,三家之一,孟孙氏宗主。他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这回答,本来是专针对他的,因为“三家”是大夫级别,当时三家的葬礼祭礼,都经常僭越,有时用鲁公之礼,有时甚至用天子之礼。这就是不孝,也是乱政,鲁国之乱也由此而起。
二、孟武伯问孝。
孟武伯,就是上一条孟懿子的儿子,他也来问孔子什么是孝。
孔子说,就是让父母只需要为你生病操心。意思是说能做到自己不要让父母为你操心,就是孝了。只有这个生病,偶尔是免不了的,但也只有你生病的时候,父母为你忧心,其他都不需要。
今天来说,你工作、结婚、买房子都不用父母操心,更不用担心你学坏吸毒什么的,对你的任何事情都放心,最多就你生病的时候忧心一下。能做到这一点,你不用为父母做什么,你已经很孝了。
三、子游问孝。
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孔门十哲”之一,吴国人。孔子称赞他:“吾门有偃,吾道其南。”也就是说有了子游,孔子的学说才得以在南方传播。
孔子回答说:“今天的孝子,说能食衣住行供养父母,就是孝。那犬马不也一样能养老哺幼吗?如果没有敬,只是养,和犬马有什么区别?”
这就是“孝敬”一词的来历,要有孝,必先有敬,敬在心里,孝在行动。
所以不要光是给父母寄钱就是孝了,要能养,还要能敬。年轻人认为自己比老人懂得多,轻视老人,没有敬心、敬意也是不孝。
四、子夏问孝。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门十哲”之一。
孔子说,最难是脸色!永远保持和颜悦色。有事的时候,年轻人抢着干,不让老人操劳。有酒食,先为长者陈设奉上,让长者先吃。难道这就算孝了吗?
这不算。《礼记・祭义篇》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深爱父母的孝子首先要态度温和,态度温和了才会对父母和颜悦色,和颜悦色了就会对父母有真诚的笑容。
所以对父母的脸色也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婉容必须源自于内心。面对父母的时候脸上假笑,背过脸去就心里怨恨一下:真麻烦。这是要不得的,这是大不敬,大不孝。
(7)论语中讲孝顺父母的扩展阅读:
从“问孝”看孔子的因材施教
孟懿子问孝的时候,父母早已不在人世,想要在父母膝前尽孝是不可能的,因此孔子主要是从父母去世后应怎么做来谈孝,于是才有了“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的回答。且孟懿子作为大夫,却以下犯上,公然攻伐鲁昭公,迫使昭公出逃,这显然已经违背了君臣之礼。
因此,我们有理由可以相信,孔子之所以在孝的问题上独独对孟懿子强调“礼”,很可能是想借此一语双关训诫孟懿子要依礼行事,不可越礼,父子如此,君臣也是如此。不难看出,孔子的因材施教并不仅局限于就事论事的“教”上,有时还可以表达其政治上的立场和观念。
而孟懿子的儿子孟武伯,相传他骄奢淫逸、声色犬马,且有诸多不义之行。直至今日仍传有其“食言而肥”的臭名。因此,对于他的问孝,孔子答:“父母唯其疾之忧”,即父母对孩子除了健康其他没有什么需要担心的,这就是孝。
而孟武伯恰恰相反,他既谥号为“武”,想必生前好勇、好斗,在身体上应该没有什么疾病需要父母过多担心。但是在其他方面,如德行、名声,他需不需要父母担心呢?这就需要孟武伯好好反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