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商朝人孝顺

商朝人孝顺

发布时间:2024-09-21 18:07:10

⑴ 古代谁因为不孝顺父母被送入衙门

传统社会里,与"孝为百善先"的道德观念相对应,有"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的法律意识,不孝是最大的罪行。因而,惩罚"不孝",也是维护孝道的重要法律内容。 古代中国把"不孝"作为罪,并对不孝行为实施法律上的制裁是很早的事情。迄今为止,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成熟文字可考的朝代,所谓"刑三百,罪莫大于不孝",说的就是商朝的事情。如果史料确凿可靠的话,说明商朝已经定"不孝"为罪了。到了西周,已经明确把"不孝"视为"元恶大怼",不孝是罪大恶极的,被列为"八刑"之中的第一刑,不容赦免。秦始皇独操权柄,严刑峻法,对不忠不孝者不会心慈手软,秦代法律中也有不孝罪处死的规定。两汉以后,历代封建王朝都标榜以孝治天下,"不孝"被正式定为罪名列入律书。 北齐法律首次确立了"重罪十条",把"不孝"列为第八条,这是"十恶"之罪的最早形态,也是后世法典的重要内容。隋朝正式确定了"十恶"的罪名,"不孝"罪列第七位。从此以后,"不孝"就成为"十恶不赦"的重罪。唐以后各代都沿用"十恶"的罪名。《唐律》明确地规定了"不孝"的内容及相应的刑罚,具体包括下列几项: 1.告发、咒骂祖父母、父母。《唐律》规定,除了祖父母、父母犯有谋反、大逆、谋叛等罪行时子女必须告发之外,如果子女告发祖父母、父母的其他罪行,要被处以绞刑。诬告父母更是死罪。值得注意的是,法律还规定,虽然揭发祖父母、父母罪行的子孙要受刑,但被揭发的父、祖却被视为自首,可以免除惩罚。这就给子孙以死救亲提供了机会。换句话说,为了使祖父母、父母免于遭受刑戮,子孙可以不惜以身试法,揭发尊长的罪行,自己去受刑。另外,子孙詈骂祖父母、父母的,也要处刑。明、清律甚至把"骂詈"专列一门,不仅儿子骂祖父母、父母的要处刑,妻妾骂丈夫的祖父母、父母,也要被处刑。 2.祖父母、父母在世,子孙另立户籍、分割家产。传统孝道认为,子孙另立门户后,孝心就会沉沦丧生。所以,"父母在,不有私财",禁止子孙拥有私有财产,可以说是孝道的一贯要求。唐朝对另立门户的子孙处三年徒刑,宋代对此处罚更重,有时甚至可以判死罪。明朝清朝在这一条上稍微宽松些,经祖父母、父母提出来才受理,刑罚也比较轻,明朝处杖刑一百,清朝处杖刑八十。 3.赡养父母不尽心的。赡养父母是孝道的基本要求,如果子孙有能力赡养父母却不赡养,或者不尽心尽力赡养,只要祖父母或父母向官府提出控告,子孙就会被判刑。 4.居丧期间男婚女嫁、弹琴作乐,或者丧期未满就把丧服脱掉。依据唐律,为父母居丧期间男婚女嫁,或者把丧服换成吉服,或者弹琴作乐,判徒刑三年。即使路上遇到别人弹琴作乐,停下脚步聆听的,也要处杖刑一百。在居丧期间怀孕,或者在居丧期间兄弟分家,也要被问罪。 5.隐瞒祖父母、父母死讯,不奔丧不办葬礼,或者谎称祖父母、父母死亡的。按照法律的规定,祖父母、父母死后,不奔丧不办葬礼的子孙流放二千里;官员如果隐瞒父母死讯,不辞职回家居丧,查实后判两年半徒刑;如果谎报祖父母、父母死讯,判三年徒刑。另外,如果祖父母、父母犯死罪被囚禁在牢房,而子孙或其妻妾弹琴作乐,要以"不孝、不义"的罪名被判一年半徒刑。 6.殴打祖父母、父母致死的。"十恶"中的第四条"恶逆",就是殴打或谋杀祖父母、父母,这是情节最为严重、不能赦免的不孝之罪。甚至连诅咒父母死的,也以"谋杀"罪论处。犯了"恶逆"罪,各代都是不论有伤没伤、伤势轻重,只要有"殴"、"杀"的行为,一律杀而不赦。即使子孙已经畏罪自杀,也要曝尸示众,以示惩罚和警示。明代的法律规定,祖父母、父母受到子孙威逼而死亡的,依照殴打祖父母、父母罪问斩。清律更具体地规定,如果因为子孙触犯而导致祖父母、父母自杀,子孙要被斩决;如果因为子孙违反教令而使祖父母、父母轻生,处绞刑。即使父母并非故意寻死,只是无意中死亡,只要起因于子孙,子孙也仍然要负同样的刑事责任。这就是所谓"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的孝道观念在法律领域的典型体现。有这样两个案例:一个母亲要把不听话的儿子甲某送到官府,甲某苦苦哀求,母亲不为所动;在向官府提出控告后,母亲却又追悔莫及,投井自尽,甲某因此而被判绞刑。另一个案例是,乙某平日里对母亲极为孝顺,他的母亲向别人索要了非分的财物,乙某极力劝阻,母亲不听,乙某私自凑钱退还了非分之财,他的母亲得知此事后羞愤自杀,乙某先以违犯教令罪被判绞刑,后来才被改判为流放三千里。 综观历代法律,对不孝罪的处罚,都采取加重处罚的原则。官府审理案件时,都是先分别其尊卑上下、长幼亲疏,然后才听是非缘由,对于以下犯上、以卑凌尊的人,严惩不贷。皇帝在对不孝罪的申报批复中,也往往任意加重刑罚。例如,唐代京官李氏兄弟,二十多年没回过故乡,隐瞒母亲的死讯,查证以后,皇帝命令对他们处以当时早已经废止的车裂之刑。 最后要说一说的是中国古代的家法、族规。家法族规同封建国家的法律本质上是一致的,除了维护家族内部秩序、调整族里关系、履行国家规定的各项义务外,还用严厉的惩罚手段从思想道德上控制着家族成员,"家法伺候"在古代曾是一句令人毛骨悚然的断喝。在家规家法的教育和约束下,家庭俨然是公府衙门,族权完全成为专制王权的化身。尤其是明、清两朝,家规家法教育与前代相比更加严厉。在维护孝道方面,家规家法发挥着国法所不能发挥的作用,所达到的效果比国法更为显著。特别是在闭塞的边隅山区,天高皇帝远,政权、法律鞭长莫及,家法族规就成为惩治非礼、禁恶扬善的主要手段,家(族)长既是家族内的立法者,又是执法者。其中最突出的是对不孝子孙的处罚。一个家族出了个不孝之子,那便由这一家族辈份最长的族长出面,开祠堂门,严刑惩治,直至处死忤逆父母的不孝子孙。

⑵ 帮我介绍一下历史上的孙权

孙权兄弟五人,大哥是孙策,长于孙权七岁;三弟是孙翊,小
于孙权四岁;四弟是孙匡,生平年岁不详。另一位弟弟孙朗,不
见于<三国志>的本传,而见于虞喜所著的<志林>,是孙坚的一位
姨太太所生的儿子。
孙家兄弟五人,都很俊秀,而孙权的相貌最好:“方颐大口,
目有精光。”方颐,是骨路坚强;大口,能吃四方;目有精光,是生
命力十分充沛,好比成吉思汗幼年时的“眼中有火”。
孙权又有两点异相:一是紫髯,一是长上短下。紫髯,证明
他血旺,或许也显示了祖先之中,夹杂有白种血统(<三国演义>
的作者,因此就在”紫髯”二宇以外,加上碧眼二字)。至于“长上
短下”,是躯体长,而两腿短。站起来,矮;坐下去,高。只有不需
要站着侍候人,而坐着别人侍候的贵人才是如此,刘备两手垂
膝,也可说是“长上短下”。
孙权一向最受孙策喜欢,打仗时带在身边。孙策打下了江
东各郡不久,就任命孙权当(江苏宜兴)阳羡县的县长。那时候,
孙权只有十五岁而已。孙权的资历,虽然是零;孙策却已经示意
了自己人吴郡太守朱治,举孙权为孝廉,又叫自己人扬州刺史严
象,举孙权为茂才。
孙策为什么如此地喜欢孙权呢?第一是,孙策有孝友的天
性,第二是孙权“性度弘朗,仁而多断”。孙策有时候和孙权谈
谈谋略,孙权的看法每每颇为中肯,叫孙策自叹不如,
孙权另有一个长处,很像哥哥孙策与爸爸孙坚。那就是:
“好侠,养士”。能好侠,就会义声远播;能养士,就有士肯出死
力。孙策早就看出了乃弟的这一点特长,所以才在临死之时说:
“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
孙权继承了孙策的基业之后。果然颇能举贤任能。他不仅
能举贤任能,而且有本事把父亲的老部下,与哥哥的部下及好朋
友,都团结在一起,除了李术一人以外。
李术是孙策所用的庐江郡太守。李术居心叵测,倘若孙策
不早死,这李术也很可能勾结曹操,对孙策叛变的。他怕孙策,
所以迟迟未敢有所举动,孙策一死,他以为孙权不过是一个二十
岁的小孩子罢了,就公然收容了若干犯罪的人,拒绝孙权所下给
他的交出这些“亡叛者”的命令。
他竟然回信给孙权说:“有德见归,无德见叛,不应复还。”
孙权知道李术在暗中倚仗曹操作后台,就先下一着棋,写信
给曹操,请曹操不要给他支援,为什么孙权觉得有把握,曹操能
允许他这个要求呢?因为,他在继承了乃兄的基业不久,曹操已
经拉拢他,上表给献帝,拜孙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
孙权用告状的口气,在信里向曹操说:“李术杀了您所用的
扬州刺史严象。”其实,严象是孙策所用,不过在手续上孙策曾经
上表给许县的朝廷,推荐严象为扬州刺史,曹操顺水推舟,就用
了献帝的名义,任命了严象。
李术杀严象,是再蠢也不过的事。
孙权在信里继续向曹操说,严象曾经选拔他为本州的茂才,
是他的“举将”、“恩人”。他现在决心讨伐李术,“进为国朝扫除
鲸鲵,退为举将报塞怨仇。此天下达义,夙夜所甘心。术必惧
诛,复诡说求救。明公所举阿衡之任,海内所瞻,愿饬执事,勿复
听受”。
孙权随即进军皖城(安徽潜山),李术闭城固守,派人向曹操
求救,曹操置之不理。
若干时日以后,城破,李术的头被割下示众。
孙权初露锋芒,旗开得胜,一举解决了庐江太守李术,建立
了他的威望;叫远近之人不敢小看他这个二十一二岁的青年军
阀。
在他下面,地位最高的是张昭,他待张昭以师傅之礼,就凭
这一点,他已经抓住了打天下的要点了。古语说:“得师者王,得
友者霸”,倘若无师无友,或目空一切,自以为天下无人可及,而
不屑以任何人为师为友,那就不仅不能王,不能霸,可能会亡。
张昭被<三国演义>的作者描写成一个腐儒。这便是演义体

作者: 北欧海盗Eric 2006-6-24 16:31 回复此发言

--------------------------------------------------------------------------------

2 细说三国 十五 孙权
的书误人之处。它为了烘托诸葛亮的胆大而聪明,就把张昭说
得十分懦弱而糊涂。
实际上张昭这个人倒是颇有骨气,也很有才干的。他是徐
州彭城国人,书读得多,字写得好。本州的东诲郡人王朗,琅邪
郡人赵昱,均是他的好友;广陵郡人陈琳,也对他十分钦佩。彭
城国的国相某人举他为孝廉,他不就;徐州刺史陶谦选拔他为茂
才,他也谢绝。陶谦生他的气,把他关了起来;赵昱冒了生命的
危险,把他救了出来(陶谦在当时还不曾升为州牧)。
恢复了自由以后,他迁居到江南,仍旧当老百姓,无牵无挂。
孙策来了,对他十分尊敬,到他家里“升堂拜母”,向他的母亲跪
拜行礼,弄得他不好意思不“出山”,屈就了孙策的“长史”(秘书
长)兼“抚军中郎将”。
孙策把行政方面大小的事务,都交给了他,他也确是卖力,
办得井井有条。北方有很多人写信给他,说他能干,也有若干封
说他能干的信,是写给孙策,由他以“长史”的职位先行拆开的。
他感觉到很为难:不向孙策报告,是蒙蔽;报告,怕引起孙策不
满,甚至猜疑。
孙策知道了这情形,就向他说:“以前齐桓公用管仲,把事情
都交给了管仲,称管仲为‘仲父’。左右请示一件事,桓公说:‘去
问仲父’;左右再请示一件事,桓公又说:‘去问仲父,。左右就发
起牢骚来,说:‘一则仲父,二则仲父,易哉为君。’桓公说:‘我未
得仲父以前,为君确是很难,既得仲父以后,为君怎么会不易
呢?’现在,北方人都说张昭能干,张昭既然是我用的,这就等于
说我能干,能用张昭了。”
孙策之所以在临死以前,把孙权托给张昭,可见不是没有理
由的。孙策而且向张昭说:“倘若孙权不足以担任重任,你自己
担当好了。万一事情不能顺利,‘缓步西归,亦无所虑’。”所谓
“缓步西归”,便是慢慢地、从容地归顺曹操所主持的许县朝廷。
所谓“亦无所虑”,便是“也不必有什么顾虑”(张昭后来于曹操席
卷荆州之时,主张迎降,与孙策的这最后几句话颇有关系。迎降
的建议是否正确,为另一问题)。
孙策断气以后,张昭所做的第一件事,是劝孙权停止哀哭,
赶紧办公,而且扶了孙权上马,带了队伍出巡一番,让“众心知有
所归”。
此后,他一直是孙权的第一帮手;到了孙权称帝之时(在公
元229年)才退休,以“娄侯”的爵位、一万户的食邑、“辅吴将军”
的名义,优游岁月,并写了两部书,一部是<春秋左氏传解>,另一
部是<论语注>。
退休以前,他是“绥远将军、由拳侯”。娄侯的娄字,指娄县;
娄县在今天是江苏昆山东北的“娄县村”。由拳侯的“由拳”,是
(浙江嘉兴之南的)由拳县。
更前,在黄初二年孙权受曹丕封为“吴王”以前,孙权在建安
十四年被刘备推举为“车骑将军”以后,张昭的名义是“车骑将军
师”。再前,他在名义上是“长史”兼“抚军中郎将”,一如孙策之
时。
张昭不仅在公务上对孙权竭忠尽能,在私生活上也常常对
孙权“极言几谏”。孙权喜欢打猎,而且有时候用拳头揍野兽,张
昭向孙权说:“如有一旦之患.奈天下笑何?”孙权红着脸回答:
“我年纪轻,考虑得不远,很惭愧。”
孙权也喜欢喝酒,以灌醉陪他喝的人为乐,有一次,他和群
臣宴会于武昌樊山的钓鱼台,大喝了一顿,群臣醉倒了不少,他
吩咐手下人用冷水洒他们,让他们醒来,再喝。他下了一道命
令:“今天要喝到醉倒在这钓鱼台之中,才能停止。”张昭是在场
的群臣之一,听了这道命令,就离开宴席,出门到车子上坐。孙
权叫人把他找回来,责备他:“无非是大家共同作乐而已。公(老
太爷)为什么生气?”
孙权对张昭一向尊称他为“公”,不敢以他的官职相称;更不
敢直呼其名。
张昭回答孙权:“当年商朝的纣王,把酒糟堆积成一座小山,

作者: 北欧海盗Eric 2006-6-24 16:31 回复此发言

--------------------------------------------------------------------------------

3 细说三国 十五 孙权
把游泳池装满了酒,邀集群臣喝酒,喝到天亮,号称‘长夜之饮,,
当时,他们也以为‘无非是共同作乐而已’,不知道那是一件不好
的事。”孙权答复不出话来,沉默了一阵,吩咐人把筵席撤了。
孙权对张昭的这一套老前辈的教训口吻,能够容忍,是值得
我们佩服的。张昭反正准备了老命一条,随时可拚,不怕顶撞这
位年纪比他轻了许多的老板(他比孙权的父亲只小了一岁)。
孙权毕竟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有时候也难免受不了张昭的
顶撞,他们二人冲突得最厉害的一次,是在张昭退休以后,孙权
想派遣两个特使去辽东,封公孙渊为燕王之时。
这件事关系太大,倘若做得圆满,有辽东对曹魏的东北方加
以牵制,孙权便很容易与诸葛亮制曹魏的死命了。
孙权叫人把张昭请来,问他的意见。张昭说:“公孙渊虽则
派人来向我们讨好、求援,然而并无诚意,我们不可就派两个特
使前住。因为,倘若他又变卦,畏惧曹魏,想对曹魏投降,就可能
杀害我们的特使,我们就会‘为天下笑’。”
孙权原以为张昭一定满口赞成,连声叫好,没想到这老头子
又是架子十足,自以为见解高人一等.把一大盆的冷水,向他孙
权的头上猛浇。
孙权一时按撩不住堆积在胸中的怨气,就拔出刀来,放在案
子上,向张昭说:“吴国的读书人,进宫的时候拜我,出宫的时候
拜你,我让他们如此做,可见我对你真是尊重到了极点,然而你,
却常常在大庭广众之前反对我的话,驳倒我,我常常气得发昏,
很怕会在气昏之时做出令我后悔的事。”
孙权所说的“做出令我后悔的事”,所指的是:“砍掉你的脑
袋”。
张昭听了,对孙权注视了一会儿,才说:“臣明知说了您不肯
采纳,然而不敢不说,因为太后(孙权的母亲吴氏太夫人)曾经于
临终之时把我叫了去,把你拜托给我。她的话,永留在我的耳朵
里,我怎么敢不竭尽愚忠!”
原采,张昭不仅在建安五年四月受了孙策之托,又曾经在建
安七年(或如<资治通鉴>所说,在建安十二年)受了吴太夫人之
托。
孙权是很孝顺、很追怀他的母亲的,他听到张昭提起他的母
亲,便眼泪直流,这时候,张昭也早巳涕泪纵横,静候拉下去砍脑
袋了,孙权“砰”的一声,把刀从案上拿起,摔到地上,对着张昭,
两人痛痛快快地同声大哭一场(然后,可能派人扶了张昭回家)。
孙权虽则和张昭对哭了一场,却未曾接受张昭的谏阻,仍然
派遣了张弥、许晏两个特使去辽东,封公孙渊为王,张昭气得托
病不再上朝,孙权也继续生他的气.叫人用泥土封闭张家的大
门。张昭也叫人在大门里面,同样用泥土加封一层。
后来,公孙渊果然杀掉了张弥、许晏。孙权既后悔,又惭愧,
派人向张昭“慰谢”。这慰谢的谢字,含有“道歉”的意思。张昭
继续称病,不出来上朝,孙权自己到张家门口,张昭还是“有病”
不肯出来。孙权气极,叫人烧门,便把大门烧了。张昭已经把二
门(户,单扇小门)也关闭了。过了一阵,孙权的头脑稍为冷静,
叫人把火灭了。张昭的几个儿子,这时候也劝好了张昭,扶着他
老人家,出来拜迎“皇帝”。孙权有了面子,很高兴,就请张昭与
自己同乘一辆马车,回宫里畅谈。此后,张昭按时上朝,直到老
得不能行动之时。他死在孙权的嘉禾五年(公元236年),享寿
八十一岁。
孙权本人死于嘉平四年(公元252年),享寿实岁七十一岁,
他前后当“吴侯”、“吴王”、“吴国皇帝”,有五十二个年头之久。
在这五十二个年头之中,前后作过他的最重要的辅佐的是
孙邵、顾雍、陆逊、步骘。其中,以顾雍的任职时间为最长。
孙邵不是孙权的本族人,生长在青州北海国,曾经受知于国
相孔融,当了孔融的功曹。其后,在杨州刺史刘繇下面作官,于
刘繇战败以后,被孙策收用。孙权上台以后,他劝孙权对许县朝

作者: 北欧海盗Eric 2006-6-24 16:31 回复此发言

--------------------------------------------------------------------------------

4 细说三国 十五 孙权
廷纳贡上表,弄好了对曹操的关系.颇受孙权赏识。
孙权先后任命孙邵为庐江郡太守(继李术之任),与车骑将
军长史。那时候已经是建安十四年,在孙权与刘备于建安十三
年打胜了曹操以后,刘备上表推荐孙权为“行车骑将军、领徐州
牧”。
再过了十几年,孙权于公元222年的秋天称王,定国号为
“吴”,年号为“黄武”,就任命了孙邵为吴国的丞相,代替张昭,作
了他自己的第一名助手。
孙邵位居丞相,而在<三国志>的吴的部分竟然没有一卷或
一分卷的传记,这是因为他与一位姓张名温的格格不入,而陈寿
所根据的史料,是张温的“党羽”韦昭所写。
孙邵当丞相,当到黄武四年五月病故。<吴录>说他享年三
十六岁,费解。当时,孙权已经实岁四十四岁;孙邵作过刘繇的
僚属,不可能年纪比孙权还小了八岁(孙邵死时的年龄,可能是
六十三岁,被抄写的人错成三十六岁)。
孙邵于官居丞相的不到三年时间,有过什么重大贡献,我们
没有办法知道,我们仅仅知道,在这不到三年的期间,孙权受不
了曹丕催遣“任子”的压迫,对蜀汉信使往返,言归于好。这可能
是由于孙邵作了如此的政策上的建议(所谓“任子”,是拿儿子当
人质,送到朝廷,听凭朝廷于自己反叛之时,加以杀害或拘囚)。
孙邵死了以后的第二个月,黄武四年六月,孙权任命顾雍做
丞相。
顾雍做丞相,一做便是十九个年头。作到赤乌六年(公元
243年)十一月病故之时,他是吴郡吴县(苏州)人,当过蔡邕的
学生,学会弹琴、写字;在建安四年被扬州与吴郡的长官推荐给
孙策,当了合肥县的县长。
顾雍在作了合肥县县长以后,又一连作了娄县、曲阿县;与
上虞县的县长,都有相当好的政绩。
孙权继承了孙策的全部地盘,有六个郡之多;但是在名义
上,许县朝廷只承认他是“领会稽太守”。孙权本人必须留在吴
郡的曲阿,或丹阳郡的秣陵,不能到会稽(绍兴)久住,作名副其
实的会稽太守,就叫顾雍担任会稽郡的“丞”,代掌太守的职权。
顾雍把会稽也治得像以前他治过的三个县一样:全郡的大小土
匪完全肃清,人民安居乐业。
许昌朝廷所颁给孙权的军事官位,是“讨虏将军”(他的父亲
孙坚曾经是“破虏将军”.他的哥哥孙策曾经是“讨逆将军”)。在
讨虏将军的下面,有所谓左右司马。顾雍于做了几年会稽郡丞
以后,被孙权调回来,做“左司马”。
献帝末年,孙权、刘备之间有了磨擦,孙权投降曹丕,被封为
“吴王”。吴王的吴国,有类似魏国朝廷的官制,包括九卿与尚书
令。顾雍先后又做了吴国的大理(最高的司法官),奉常(最高的
祭祀官与宗谱官),与“领尚书令”(国王的总管一切政务的秘书
长)。
孙权而且封了顾雍为“阳遂乡侯”。其后进封为醴陵侯。
孙权在黄武元年称王,第一任的丞相是孙邵。孙邵死后,顾
雍就被任命为第二任的丞相,与孙权处得极好。君臣之间,除了
一度被小人吕壹挑拨了以外,不曾有过什么不愉快的事。
他懂得孙权的脾气,绝对不在大庭广众中倒驳孙权的意见;
然而他也丝毫不是阿谀奉承的佞臣。他懂得写小条子,用书面
陈述若干与孙权的看法不同的意见。这样,孙权保住了帝王威
严,也就乐于接受顾雍的意见。
顾雍的另一特长是缄默,不把经办的公事随便对人闲谈。
尤其是关于人事。他保荐了一个人,这人被孙权用了,还不知道
保荐人是他顾雍。至于处理某一问题,顾雍也绝对不夸耀他呈
献给孙权的方针。外面的人只晓得一切都是出自孙权的英明果
断。
他性情和顺,而张昭性情刚强。和顺,并不一定是全无主
张,对皇帝的任何看法一概赞同,或凡事“奏请核示”。事实上,
顾雍的主张多得很,而且每每与孙权的大不相同,甚至每每与张
昭的相同。例如,孙权想派特使去辽东封公孙渊,张昭固然反
时,顾雍也是反对的。
张昭有一次在武昌为了孙权想作“长夜之饮”,而中途退出
筵席,出门坐在马车里生气;终于劝好了孙权停止这一夜的狂
欢。顾雍也是反对孙权闹酒的,而所作的表示颇与张昭两样。
顾雍的办法是:采取“众醉独醒”、“不苟言笑”的态度,叫孙权及
其酣饮的部下自己惭愧。顾雍生平绝不喝酒,在宴会场中不多
说话,正襟危坐,睁大着眼睛对言行放纵的宾客注视,弄得孙权
有“顾公在座,使人不乐”之感。
孙权喜欢用严刑峻法对付老百姓。张昭反对,孙权不想接
受,便问顾雍。顾雍说:“法令似乎太多了些。刑罚也略为嫌重
了一些。我所听到的老百姓的呼声,与张昭所听到的一样。”孙
权于是就叫人把法令与刑罚加以修正。
孙权每逢准备以什么人做比较重要的官,就派遣一个“中书
郎”到顾雍家里去见顾雍,征询顾雍的意见。顾雍妙得很,他倘
若是赞成任用某人,便谈笑风生,留下这位中书郎吃饭。否则,
他说话很少,也不留中书郎吃饭。
孙权懂得顾雍的“密码语言”,只消问一问从顾公馆回来的
中书郎:“他留你吃饭没有?”倘若中书郎回奏:“留臣吃饭了”,孙
权便吩咐下面,缮发任命某人的公文。倘若中书郎回奏:“没有
留吃饭”,孙权就重新考虑某人做某官,是否适当。
孙权遇到政策上的重大问题,却并不派人传话;顾雍也决不
托人转奏。他们君臣二人之间,似乎有一个默契,遇到这样的
事,只有当面密谈。
顾雍在赤乌七年(公元244年)去世,孙权任命陆逊做丞相。
孙权叫陆逊留在武昌,仍旧当“荆州牧、都护、领武昌事”。
一方面,陆逊人在武昌,距离国都建业(南京)很远,这丞相
的职务,他只是遥领而已;另一方面,陆逊虽则也是吴郡吴县人,
与顾雍是小同乡,但是个性与顾雍完全不同,喜欢直言极谏,因
此而与孙权处得并不太好。他只当了—年的丞相,便在赤乌八
年二月当孙权派人来武昌,责备他这样那样二十条款之时,气
死。

作者: 北欧海盗Eric 2006-6-24 16:31 回复此发言

--------------------------------------------------------------------------------

5 回复:细说三国 十五 孙权
陆逊气死以后,孙权隔了一年又七个月,才在赤乌九年九
月,任命那远在(宜昌附近)西陵的步骘为丞相。步骘当了八个
月左右丞相,在赤乌十年五月病故(这是<三国志 吴书 吴主传>
所记载的年月。<步骘传>很含糊而错误,先说了他在“赤乌九
年,‘代’陆逊为丞相”,“代”字根本不恰当,因为陆逊早就死了。
又说他“十一年卒”,他去世不是在赤乌十一年,而是在赤乌十年
五月)。
步骘死后,孙权不曾再以任何人为丞相。
孙权一生,在早年之时英明,在晚年十分糊涂,他早年之所
以有英明的表现,我们不能不归功于张昭、顾雍二人。这正如刘
备在早年漂泊南北,一事无成;晚年却大败曹操于赤壁,获得大
半个荆州;又进取益州(四川与汉中),称王称帝,地位蒸蒸日上。
刘备晚年之所以能够蒸蒸日上,我们也不能不归功于请葛亮一
人。打天下的人,最不能缺少的是什么?不是自己个人的大才
干,而是得力的、能尽忠言的好帮手。倘若刘邦没有萧何、张良、
韩信,倘若李世民没有魏徵、房玄龄、杜如晦,那么中国历史上就
不会有我们引以为荣的汉、唐两朝。
当然,刘备除了诸葛亮以外,还有关羽、张飞、赵云、庞统、法
正,帮了他不少的忙。孙权除了张昭与顾雍以外,也倚仗了周
瑜、鲁肃、诸葛瑾。
没有周瑜、鲁肃,便不会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的赤壁
之战,没有诸葛瑾,也不会有猇亭之役以后的吴、蜀言归于好。
周瑜是扬州庐江郡舒县(舒县的故城,在今天庐江县城之
西)人。父亲周异是洛阳县的县令,叔父周尚其后是袁术的丹阳
太守,祖父做过什么官,<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没有写明白,有
一位“从祖父”周景,以及周景的儿子周忠,均做过汉朝的太尉
(所谓“从祖父”是伯祖父,也可能是叔祖父,这种语义模糊的字
眼,在中国文言文里很多,在西洋语言中更多,例如cousin可能
是表哥、表弟、表姐、表妹,也可能是堂兄、堂弟、堂姐、堂妹,并且
可以被用来泛称远房的任何同辈或不同辈的亲戚)。
有两个cousins当过太尉,周瑜当得起“世家子”三个宇。恰
巧,孙坚为了本人要出去打董卓,家眷留在长沙不能放心,也不
太愿意送他们回吴郡富春县(浙江富阳)去住;却看中了这庐江
郡舒县的地方,把家眷搬到了舒县来安顿。也许,孙坚与周异或
另一位本地人是好朋友,是他所信赖得过的,堪以“托妻寄子”的
人。
周瑜和孙策同年,小一个月,很快就与孙策成了“总角之
交”。舒县的县城不大,青少年很容易碰面,即使他们的父亲并
不互相认识。
在当时,周瑜的家境要比孙策的家境富裕得多。周家是“土
著”,而孙家是寄寓之民。周瑜好客,爱朋友,生性慷慨,于征得
家里长辈的同意之后,就把城内大路南边的大房子让给孙策住
了(不会是让给孙策一个人带了仆役来住,而极可能是让给孙家
全家来住。孙策当时还是一位少年,不曾结婚)。
周瑜对孙策“升堂拜母”。这是古人的一种进一步做朋友,
以兄弟之礼相待的一种表示。孙策渡江进攻刘繇之时,周瑜奉
了叔父周尚之命,带兵、粮接济他。孙策在江南(当时称为江东)
站稳了以后,周瑜放弃他在居巢县的县长地位,于建安三年来吴
郡(曲阿县)投奔孙策,孙策不只是亲自出城来迎接他,不只是分
给他五十匹马、二千名兵士,而且送给他一队“鼓吹”(军乐队),
送给他一座很好的住宅。
这时候,他与孙策均是二十四岁。两个人都是翩翩少年。
老百姓在背后称呼孙策“孙郎”,称呼他为“周郎”。
孙策送给周瑜以“建威中郎将”的名义,叫他驻扎在牛渚(采
石矶);不久,又叫他做春谷县的县长(春谷县城旧址,在今天安
徽繁昌县的西北)。
孙策有志于对黄祖报杀了父亲孙坚之仇,向西进军;便任命
周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一起带兵出发,攻下了(安徽潜
山的)皖城。
他们在皖城遇到桥老太爷与两位美丽的桥小姐。桥大小
蛆、桥二小姐(俗写为大乔、小乔)。孙策娶了桥大小姐,周瑜娶
了桥二小姐。两对璧人,留下了千古佳话。今天安徽庐江县的
人,仍以这两位桥家小姐为荣,相信她们是出生在庐江的美女。
孙策与周瑜等人继续前进,在寻阳(黄梅附近)击溃了袁术
的庐江郡太守刘勋的部队;又在武昌附近对黄祖打了一个硬仗;
回师向东,取了华歆当太守的豫章郡;分出几县,成立了所谓庐
陵郡。
孙策回去曲阿,叫周瑜率领重兵.坐镇(江西峡江县之北)的
巴丘。
孙策在建安五年四月四日去世,把孙权托付给张昭。周瑜
从巴丘前来奔丧,被孙权与张昭留在曲阿,作为张昭以外的最重
要的一个辅佐,名义仍是“中护军”。张昭的名义仍是“长史”。
他们二人,一文一武,等于是孙权事实上的左右二丞相,虽
则孙权当时尚不是吴王,只是一个继承乃兄的“讨逆将军,领会
稽太守,吴侯”。曹操不久改拜孙权为“讨虏将军”,周瑜也连带
也由讨逆将军的中护军,改为讨虏将军的中护军了。
建安七年,曹操向孙权要求遣送一个儿子到许县当“任子”。
任子,是人质。这是曹操用来控制各地有力人物的方法。这些
有力人物在派了儿子去许县当了人质以后,就不敢造反。一造
反,曹操就会杀他们的儿子。
孙权征询张昭等人的意见。他们犹豫不决。送了“任子”,
以后就得一切听从曹操摆布;不送“任子”,曹操可能派兵来打。
曹操已经打垮了袁绍,没有后顾之忧。 ’
孙权想了又想,终于带了周瑜去见母亲、孙坚的太太吴太夫
人。吴太夫人很喜欢周瑜,一向把他当作儿子看待。
周瑜在吴太夫人面前,向孙权陈述意见,不可以送“任子”
去。倘若送“任子”去,孙权所能得到的报酬,不过是一颗侯爷的
印与十几个卫兵与随从、几辆车子、几匹马而已。并且,曹操掌
握了孙权的儿子为人质以后,随时可以征召孙权本人“晋京”,也
就是随时会有被囚、被杀的危险。倒不如“韬勇抗威,以待天
命”。当年楚国地方不过一百里而已,尚且能抗衡周室,传国九
百多年;孙权已经有了东南半壁,还怕什么?

作者: 北欧海盗Eric 2006-6-24 16:32 回复此发言

-----------------------------------------------------

阅读全文

与商朝人孝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016年山西省企业退休人员涨工资 浏览:954
上海市退休人员互助保障金 浏览:767
大理的养老院有哪些 浏览:283
郑州市出国体检中心在什么地方 浏览:970
养老保险高低档交多少次变更 浏览:550
孝顺的法官 浏览:73
没让父母享福怎么办 浏览:369
古典诗歌关于孝敬父母的古诗词 浏览:377
高层楼房过世老人灵堂摆哪里 浏览:707
孝顺一直都在作文 浏览:48
养老保险10要多少钱 浏览:801
有关挂挡职工退休法律知识 浏览:648
黑龙江省副处级退休金每月多少 浏览:341
不缴纳养老金吗 浏览:808
哪里的山适合养生 浏览:907
养老院医生事迹 浏览:184
老年人退形性病变 浏览:17
联通外线人员退休年龄 浏览:711
社保退休介绍信 浏览:391
结婚年龄男方父母该怎么说 浏览: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