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为什么说佛一切皆空,还说敬重孝皆空不是指的是都一样吗博爱众生哪还有私孝
这就是理解上的误区。所谓“空”,指的是“空有”的性质,而不代表什么都没有,“空即是色”的意思是:一山渣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粒子组成的,并无任何差别;而“色即是空”的意思恰恰相反,意思是:这些分子粒子组成了我们所看到的一切物质的存在。佛教把这些东西看得这么透巧纯彻,不是让我们放弃,而是让我们不再执着。
至于“孝”、那是佛教的根本,你连亲生的父母都不爱,怎么可能爱众生呢?在学佛的路上,“父母就是修行路上的第一尊佛!”,不孝顺父母逗宽悄的人没有资格学佛!
『贰』 为什么有的人虔诚拜佛而不孝敬父母呢
佛教的和尚或尼姑一旦出家,就断绝尘缘,即与父母、兄弟等断绝关系,这是同一个道理。
『叁』 家里有人不孝顺怎么办
我这个人比较倔强,不会走法律途径。说真心话,用法律强制博取来的同情和怜悯我承受不起。我自己亲生亲养的一手带大的孩子,不是心甘情愿主动的来对我好,我决不乞求她们廉价的可怜,这么大年纪了,所求的不过是几句热乎乎的话,如果用法律强求来的,我不会要。
『肆』 佛经背的熟,却不孝顺父母,这属于什么人
修行好坏 不在念诵熟背多少经文 这个没用
而是 执着 分别 妄想有没有了!!才算修行的好!!
每个人来这世间都是来:了业、了缘、了愿的。而且还有四种缘分:讨债、还债、报恩、抱怨。而报恩的少,其他的多!
『伍』 佛经关于孝敬父母的开示
这就多了!最具代表性的首推《佛说父母恩难报经》: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父母回於子,有大增益答,乳哺长养,随时将育,四大得成。
右肩负父、左肩负母,经历千年,正使便利背上,然无有怨心於父母,此子犹不足报父母恩。
若父母无信,教令信,获安隐处;
无戒,与戒教授,获安隐处;
不闻;使闻教授,获安隐处;
悭贪,教令好施,劝乐教授,获安隐处;
无智慧,教令黠慧,劝乐教授,获安隐处。
如是信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世尊教,信法教授,获安隐处。
诸法甚深,现身获果,义味甚深。
如是智者,明通此行,教令信圣众。
如来圣众甚清净,行直不曲,常和合,法法成就,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脱成就、解脱见慧成就。
所谓圣众——四双八辈,是谓如来圣众,最尊最贵,当尊奉敬仰,是世间无上福田。
如是诸子,当教父母行慈。
『陆』 圣严法师答:佛教是不孝顺父母的吗
圣严法师答:的确,我国有些人士,喜欢如此地批评佛教,因为他们见到佛教的僧尼,不能像俗人一样地所谓‘敦伦’,他们在偏狭的家族观念及宗法思想之下,认为出家是大不孝的行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虽不是儒家的主要思想,然而,直到现代,仍有一些偏激的儒家学者,批评佛教是反孝的宗教。
其实,佛教对于孝顺父母的教训,在大小乘的经律之中,可谓多得不胜枚举,只要多看几部佛经,就会明白,佛教不但不是反孝的,乃是极端崇孝的。比如佛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说:‘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若我住世于一劫中说不能尽。’所以说:‘经于一劫,每日三时割自身肉以养父母,而未能报一日之恩。’又说:‘是故汝等勤加修习孝养父母,若人供佛福等无异,应当如是报父母恩。’增含卷十一以供养父母准同一生补处的大菩萨。在五分律卷二十二中,也有一个故事:当时佛的一位罗汉弟子,名叫毕陵伽婆蹉,因他的父母贫穷,想以衣食供养,但又不敢,所以请示佛陀,佛陀因此集合比丘弟子们开示:‘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担父左肩担母,于上大小便利;极世珍奇衣食供养,犹不能报须臾之恩。从今听诸比丘尽心尽寿供养父母;若不供养得重罪。’增含卷十一也有类似的教训。又在中阿含鞞婆陵耆经中说:有一位迦叶佛时的贫苦工人,叫做难提波罗,他受了佛的教化,完全实行出家的生活方式,但他为了奉养他双目失明的老年父母,所以宁可做陶器来维持生活而不去出家。
事实上,佛教的修持,虽以出世离欲的出家生活为可贵,但也不并强制人来出家,甚至在戒律之中有明文规定,父母不允许的,便不能出家;如果父母贫穷而无人奉养时,出了家的儿女,仍应尽心奉养,否则便得重罪。根本尼陀那卷四也说:
‘假令出家,于父母处,应须供给。’这岂能说佛教是反孝的?当然,如果思想偏狭而复幼稚的人们,一定要说唯有婚嫁生殖才算孝道,那就无话可说了──说也难怪,今世一般的俗人,除了养育各自的子女,已经很少能够孝养各自的父母了。这也许就是迷信‘无后为大’的结果罢!
至于佛教所讲孝道的观念,实在不是迷信‘无后为大’的人们所能了解。佛教以为人在生死流转之中,今天固然有父母,过去未来的无量生死之中,也有无量无数的父母,孝养今生的父母,也要救济过去未来的父母。在菩萨的眼中,‘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梵网经),所以菩萨道的实行者,广度众生,等于孝敬父母。当然,佛教不像被孟子批评的墨者那样──视人之父若己父是无父也。佛教是从现生的父母为主而推及过去未来的三世父母。所以佛教对于广度众生,是报父母之恩的扩大,那叫做报众生恩,是由父母而推及众生的。所以,作为一个佛教徒,首先要孝养父母,然后再去布施放生及供养三宝。
世俗的习惯,人逢自己的生日,便大大地欢乐吃喝一番,称为庆生,或称为祝寿。其实,这是不正确的想法。以佛教的观念来说,自己的生日,正是母亲的难日,应该把怀念母难的情绪提高,应该于母难的日子特别怀念父母的生育教养之恩,应该加上十倍百倍地恩孝父母,而不是尽情欢乐地为自己庆生。如果父母已经过世,那就尽其所能,布施放生,供养三宝,以此功德,回向父母之灵,自身也能得到植福延寿的实效。否则大张筵席而造成鸡鸭猪羊等的杀劫,那不是祝寿而是折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