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孝顺的历史典故

孝顺的历史典故

发布时间:2024-03-30 11:02:34

Ⅰ 关于“孝心”的故事有哪些

1、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2、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3、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

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4、卖身葬父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

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5、刻木事亲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Ⅱ 鏈濊姳澶曟嬀涓浜屽崄鍥涘瓭鍥鹃噷鍏充簬瀛濈殑鍏告晠

鏈濊姳澶曟嬀涓浜屽崄鍥涘瓭鍥鹃噷鍏充簬瀛濈殑鍏告晠濡備笅锛

1銆佸瓭鎰熷姩澶╋細 铏界劧鐖朵翰鐬藉彑銆佺户姣嶅拰寮傛瘝寮熷紵璞″崈鏂圭櫨璁℃兂瀹虫昏垳锛岃垳鍗翠笣姣涓嶈版仺锛屼緷鏃у瓭椤虹埗浜诧紝鍏崇埍寮熷紵銆傝垳鐨勫瓭琛屾劅鍔ㄤ簡澶╁笣銆傚ぇ璞″拰楦熸潵鍒板巻灞憋紝涓涓甯浠栬曠敯锛屼竴涓甯浠栭櫎鑽夈傚笣灏ф妸涓や釜濂冲効瀚佺粰浠栥傜櫥涓婂ぉ瀛愪箣浣嶄互鍚庯紝鑸滀粛鐒跺皧鏁鐖朵翰锛屾妸璞″皝涓鸿镐警銆

2銆佹垙褰╁ū浜诧細 鏄ョ嬫椂鏈燂紝妤氬浗鐨勯殣澹鑰佽幈瀛愬瓭椤虹埗姣嶏紝鐢ㄧ編鍛充匠鑲村夊吇鐖舵瘝銆備负浜嗚╃埗姣嶅紑鎬澶х瑧锛屼竷鍗佸瞾鐨勪粬缁忓父绌跨潃浜旇壊褰╄。锛屾墜閲屾嬁鐫鎷ㄦ氮榧擄紝鍍忓╁瓙閭f牱鎴忚嶏紱涓轰簡涓嶈╃埗姣嶆媴蹇冿紝浠栨憯鍊掓椂瑁呭嚭鍋囪呮憯鍊掔殑鏍峰瓙锛岃汉鍦ㄥ湴涓婏紝鍍忓╁瓙閭f牱鍟煎摥銆

3銆侀箍涔冲変翰锛 鏄ョ嬫椂鏈熺殑閮瀛愶紝涓轰簡鐤楁不骞磋繄鐖舵瘝鐨勭溂鐤撅紝鎶涓婇箍鐨锛岃繘鍏ユ繁灞憋紝閽昏繘楣跨兢锛屾尋鍙栭箍涔筹紝濂夊吇鍙屼翰锛屽樊鐐硅鐚庝汉褰撲綔楹嬮箍灏勬潃銆

4銆佺櫨閲岃礋绫筹細 瀛斿瓙鐨勫紵瀛愬瓙璺锛屾棭骞村朵腑璐瀵掞紝鑷宸卞悆閲庤彍鍏呴ゥ锛屽嵈浠庣櫨閲屼箣澶栬儗璐熺背鍥炲跺夊吇鐖舵瘝銆傚仛瀹樹互鍚庯紝浠栫粡甯告蹇靛凡缁忓幓涓栫殑鐖舵瘝锛屾复鏈涗负鐖舵瘝灏藉瓭銆

5銆佸暜鎸囩棝蹇冿細瀛斿瓙鐨勫紵瀛愭浘鍙傚皯骞存椂鍦ㄥ北涓婃墦鏌达紝蹇界劧瑙夊緱蹇冪柤锛岀煡閬撴瘝浜查亣涓婇毦棰橈紝灏辫刀绱ц儗鏌村洖瀹躲傚師鏉ユ槸瀹朵腑鏉ュ锛屾瘝浜蹭笉鐭ユ墍鎺锛岀敤鐗欏挰鎵嬫寚锛岀浖鏈涜嚜宸卞洖鏉ャ

浜屽崄鍥涘瓭瑙傚悗鎰

浜屽崄鍥涘瓭鍥句腑閭d簺瀛濆瓙浠鐨勬晠浜嬶紝鍘熸湰璇ユ槸寰堟劅浜虹殑銆傚彧鍙鎯滐紝涓浠d唬浜轰滑缁欏畠鎶缁鎸傚僵锛屾秱鑴傛姽绮夛紝灏嗘劅浜虹殑鐪熷疄娑傛姽鎴愪簡璁╀汉鍙嶆劅鐨勭煫鎯呫傞瞾杩呮槸鎯抽氳繃杩欑瘒鏂囩珷鍛婅瘔鎴戜滑:瀛濇槸搴旇ョ殑锛岃總鑵愭槸鎰氳牏鐨勶紝鐩蹭粠鏄鍙鎮茬殑锛屽崼閬撴槸鍙鎭ㄧ殑銆

瀵逛簬褰撲笅鐨勫浗浜猴紝瀛濋亾璇ュ備綍鎻愬★紝浠嶇劧鏄闈炲父鍊煎緱鎬濈储鍜屾帰璁ㄧ殑闂棰樸傞偅浜涚厼璐硅嫤蹇冣滀慨楗扳濆嚭鏉ョ殑瀹岀編鐨勩佽╀汉浠鍘昏啘鎷滄暚浠扮殑绁炲儚锛屾槸涓嶈兘鎵撳姩浜哄績鐨勩

Ⅲ 古代孝敬父母的故事。

1. 孝感动天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

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Ⅳ 中国十大孝顺典故

1、大孝感天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历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2、闻雷泣墓

王裒是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3、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四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年)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汉文帝刘恒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4、丁兰刻木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沁阳一带)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

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5、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猎人看到了他以为是麋鹿,想射杀他,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免除了被误杀的危险。

6、江革背母

江革,东汉时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7、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种之多。

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

8、卖身葬父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博兴县)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9、以身喂蚊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10、卧冰求鲤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Ⅳ 关于孝顺的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有哪些

1,鹿乳奉亲

周朝时,有一位叫郯子的,从小就很孝顺。 他的父母年老的时候,双目均患眼疾,想吃鹿乳。郯子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一个办法。于是他穿上了鹿皮,往深山鹿群中走去,想这样去取得鹿乳供奉双亲,没想到被打猎的人发现。 正当猎人举起了弓箭要射杀他时,他急忙喊道:”我为了取得鹿乳,给患有眼疾的双亲吃才穿上鹿皮,混到鹿群中采取鹿乳。”猎人知道原来是人不是鹿,才放下弓箭没有射他,并且对他这种孝敬父母的行为赞叹不已。

2:笼负母归

鲍出,字文芳,是后汉时新丰人,天生魁伟,生性至孝。一天他不在家,一伙强盗把他母亲劫走。鲍出闻讯后,怒发冲冠,抄起一把刀就不顾一切地追下去。沿途杀了十几个贼人,终于追上了劫掠他母亲的强盗,远远看见母亲和邻居老妪被绑在一起。 他大吼一声,奋力上前。众贼见他来势凶猛,锐不可挡,吓得四散逃命。鲍出顾不上追敌,径直跑上前来,叩头请罪。跪着给母亲和邻居老人解开绑绳,将她们解放回家。 后来战乱纷起,他就侍奉母亲到南阳避难。贼乱平定,其母思归故乡。可是路上跋山涉水,抬轿难行,鲍出思虑再三,就编了一个竹笼,请母亲坐在笼中,将她背回家乡。

3:彩衣养亲

唐朝有个姓杨的人,家贫如洗,但十分孝道,靠讨饭养其父母。故人们叫他杨乞。他所讨食物,都带回家中奉献双亲。父母没有尝过,他虽然饥饿也不敢先尝。如有酒时,就跪下捧给父母,等父母接过杯子即起来唱歌跳舞就像小孩子一样,使父母快乐。有人怜悯他穷困,劝他给人家打工,用所得收入养亲。

杨乞答道:“父母年迈,若为人家打工,离家太远,就不能及时奉侍他们。”听的人感到他真是个孝子。后来父母去世了,他又乞讨棺木安葬。每逢初一、十五,就拿着食物去墓前哭祭。

4:哭竹生笋

在三国时,有一个孝子,姓孟,名宗,字恭武,从小就丧了父亲,家里十分贫寒,母子俩相依为命。长大后,母亲年纪老迈,体弱多病。不管母亲想吃什么,他都想方设法满足她。一天,母亲病重,想吃竹笋煮羹,但这时正是冬天,冰天雪地,风雪交加,哪来竹笋呢? 他无可奈何,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就跑到竹林抱竹痛哭。哭了半天,只觉得全身发热,风吹过来也是热的。他睁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转青了,再仔细瞧瞧,周围长出了许多竹笋。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他把竹笋让母亲吃了,母亲的病就好了。

5:打虎救父

晋朝时,有一位叫杨香的孝子,十四岁的时候就经常跟着父亲去田里收割庄稼。 有一天,突然一只老虎把他的父亲衔去。当时杨香手无寸铁,但他深深地知道必须去救自己的父亲,于是不顾自身的危险,立即爬上虎背,紧紧扼住老虎的脖子,老虎终于松口逃走。他的父亲也就脱离虎口,保全了性命。

阅读全文

与孝顺的历史典故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农村60岁退伍军人补贴 浏览:958
开设养老院资质 浏览:873
军人退伍后养老金怎么交 浏览:893
慈铭体检滨江和江干哪个好 浏览:81
十年没体检怎么办 浏览:168
2017年延长退休年龄 浏览:234
老人家半夜醒来 浏览:174
为什么人老了要退休金 浏览:613
60岁爬四楼 浏览:548
辽宁省劳模敬老院 浏览:443
360能量养生舱怎么样 浏览:856
老年人视力不好用什么药 浏览:289
保定老年大学摄影 浏览:168
退休的算国家公职人员吗 浏览:280
怎样算退休后每月领多少养老金 浏览:280
父母不懂如何付出爱该怎么办呢 浏览:569
济宁如意老年大学民族舞 浏览:575
老年大学教师评优方案 浏览:86
下岗人员退休延迟吗 浏览:617
参公人员二等功退休后待遇 浏览: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