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孝的社会学意义
从家庭意义上看,“孝”体现为对父母绝对权威的顺从;从社会意义上看,“孝”即对统治者的敬畏和基于敬畏的绝对服从。表面上看社会小单元的家庭以“孝顺”、“孝敬”为指导思想是有利于社会稳定的,是善的。
被生育的人一定要对生育自己的人有所亏欠,并且一定要顺从、孝顺、赡养生育自己的人,这是汉文化价值观的公理性基础,也就是说不用论证也没必要论证的道德根基。这个是西方文化所没有的!
“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知有也”—— 《论语·学而》。即一个人如果能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种情况是很少有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的人从来没有。
由于我们国家的结构,君父同伦,君为天下父,行孝道就是行忠君之道,正所谓:“孝者,所以事君也”。小孝是敬、顺父母,父母给你建立一种生活方式你若不听从即为不孝;大孝则是忠于主子,对于主子个人意志制定的方针政策及政治体制你若有所叛逆即为“不忠”,对统治者的“不忠”是灭门大罪,株连九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毁伤都是不孝,更何况你自己人头落地,且父母兄弟妻儿子女都要共赴黄泉,此最大不孝也,所以说“孝”的范围比忠大,不仅对父母而言,更重要的是对君父的忠,可见“忠”、“孝”是统一并不矛盾的,为君父利益服务是其共同点。“孝”就是这样完成了从人伦感情出发达到其钳制人民思想和行为的政治目的。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从保持自己身体完整开始到当官光宗耀祖结束,
㈡ 百善孝为先的意义是什么呢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 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一起邪淫念,则生平极不欲为者,皆不难为!
孝是中华传统文化提倡的行为,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心意,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的表现。所谓「百行孝为先」,反映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
孝的一般表现为孝顺、孝敬等。孝顺指为了回报父母的养育,而对父母权威的肯定,从而遵从父母的指点和命令,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
㈢ 尽孝方式和孝的社会意义有哪些
孝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正心即是使心正,就是使思想端正。思想是语言和行动的源头和向导。人只有思想正,其语言和行动才能正,而孝则是正心的指南,正如文天祥的名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孝”和“忠”如同指南针一样,使人生的行为不至于迷失了方向,《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即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 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一个人有了“孝”字在心,就不会辜负父母的期望,就能做出利国利民,成就大业之事。一代英雄岳飞不忘母亲给他背上刺的“精忠报国”四个大字,才有他壮怀激烈之豪情壮行。林则徐常负挽救民族危亡之心,才有他“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豪言壮语。相反,逆臣奸相秦桧由于心术不正,驱使他陷害忠良杀害岳飞,成了千古罪人。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袁世凯,耍阴谋诡计,竟妄想当皇帝,结果遭到了举国上下强烈反对,在众叛亲离、四面楚歌声中一命呜呼,成了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二)“孝”是修身的根基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孔夫子告诫人们,孔夫子告诫人们,修身是头等大事,能修身就能从政。人活在世上最要紧的莫过于修身养性,立德立身,修身立德和亲孝有什么联系呢?《孝经》作了直接回答:“夫孝,德之本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亲君,终于立身。”也就是说孝是修身立德的根基,修身立德以孝为根本,就可以使人像大树一样,根深叶茂,为人处世就会赢得人们的信赖,受到人们的尊敬。
荛禅让于舜,而不让给他的儿子并将两个女儿嫁给舜,就是看准了舜是孝敬父母的典范,将来必能成就治理天下的大业。孙中山先生特别强调国民修身立德的重要性,他说:“我们要人类进步,就要造就高尚的人格。要人类有高尚的人格就要减少兽性,增多人性,没有兽性自然不致于作恶,完全是人性,自然道德高尚:道德既高尚,所做的事情,当然是向轨道而行,日日求进步。”(1923年《在广州全国青年联合会的演说》)前面已经提到,中山先生认为修身立德,就要从“忠孝”做起。
(三)“孝”是齐家的妙方
齐家就是治理家庭。《大学》对齐家是这样说的,“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国家是由一个个家庭组成的,所以治国必先齐家。“家和万事兴”,那么怎样齐家呢?“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如前面所说,孝是修身的根基,修身要从孝做起,同样齐家也必须从孝做起。几千年的经验表明,孝是齐家的妙方。《礼记》对齐家制定了标准“父子爱,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颜氏家训》则是:“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这些富含哲理的话,也符合唯物辩证法。慈与孝,友与恭,义与顺既是对立又是统一的;既是各自独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封建时代倡导大家庭,一个家庭十几口、数十口人是常见的,甚至还有上百口不分家的。这样的大家庭靠什么维持?还不是靠一个“孝”字吗? 《二十四孝》里有《兄弟争孝》、《孝传五世》等故事,足以说明。相反,不以孝治家的家庭则不和睦,往往勾心斗角、四分五裂,以至于家破人亡。有人总结:“孝是家庭的粘合剂,孝是家庭的幸福源。”真是精当之说。
(四)“孝”是治国的至德要道
纵观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历朝历代凡是暴君总是施以暴政治国,不讲孝道,或嘴上说孝道,行的却是霸道,最终是百姓揭竿起义,朝灭帝亡。而开明的国君则以德治国,把孝道作为治国要道。这是什么原因呢?首先作为国家总体就由两部分人组成,即国家的管理者和全体老百姓。而国家的管理者应是品德高尚者。孝既然是立德的根本,那么作为国家的管理者应当是行孝的典范。《孝经士章第五》说得中肯:“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管理者既孝又忠,就会得到百姓的信赖和敬仰,那么国家的政令就可畅通无阻,令行禁止,政通人和。
其次是国家要规范民众的言行。治国说到底就是教化管理民众,要有统一的标准,统一的制度进行教化管理。然而,不同的教化标准不同的制度,治理效果是大不相同的,甚至是相反的。
㈣ 孝道在现代幼儿家庭中的意义
孝道从古至今都被推崇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重要的内容,即便是再践踏文化的时代,哪怕是再没有人性的无道昏君,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反对孝道。虽然每个人对孝道的看法和做法各不相同,但“百善孝为先”的观念是所有人都认同的。
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孝道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是多方面的。
首先在于立德修身。
从个体来讲,孝道是修身养性的基础。没有对父母亲人从心里的尊敬,怎么能相信他会真心尊敬他人?在家里对父母亲人没有礼貌,怎么能相信他在社会上的彬彬有礼是发自内心?不爱自己的父母亲人,怎么能相信他会真心爱身边的朋友?
《孝经》: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圣人因严以教敬, 因亲以教爱。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
可见圣人的德行,有什么能超出孝道呢?子女自幼敬爱父母,日益增加了对父母的尊敬。圣人依据这种尊敬父母的天性,教导人们孝敬父母;凭着对父母天生的亲情,教导人们爱敬父母。圣人的教化不必严厉的推行就可以成功,对国家的管理不必严厉的方式就可以治理好,正因为遵循了人的天性。
曾子曾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意思就是通过丧礼和祭礼显示对故去的老人们品德的推崇和追念,来教育后人以先人为榜样,这样才能促进人们内心向善,提高自身品德修养,形成淳朴善良的民风。
所以通过践行孝道,每个人的道德可以提升并得以完善。否则,失去孝道,就失去做人的最起码的道德。因此,儒家历来提倡道德的提升要以修身为基础,而修身,则以孝悌为本。在当今社会,倡导孝道,并以此作为培育下一代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次在于和睦家庭。
现在社会上的很多道德失范问题,从根本上讲,就是从小在家里缺乏正确的做人规范导致的。而做人的规范,最根本的就是要明确人和人之间交往的规矩,用传统的观念来说,这就是伦理。近几十年来,由于传统伦理被打倒,而新的伦理又无法建立,所以在家庭里,亲人之间的交往首先就没有规矩,失去了应有的规范,导致到了社会上,人和人之间的交往也就没有了规矩,缺乏文明礼貌,没有文化素质,道德修养底下。
《孝经》: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以顺则逆,民无则焉。 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虽得之,君子不贵也。
不敬爱父母却去爱敬别人的行为,叫做违背道德;不尊敬父母而尊敬别人的行为,叫做违背礼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