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重阳节节日习俗是什么
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庆祝。“九”的数字是《易经》中的阳数,“九九”的两个阳数相同,故称“重阳”。因为每个日子和月份都落在九,所以它也被称为“重九”。九归本,一元始。古人认为九月九日重阳是一个吉祥的日子。古代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赏菊花、种山茱萸、祭神祭祖、宴饮祈福长寿等民俗。一往情深,更增添了敬老的内涵,重阳之日设宴,感恩敬老。赏秋和感恩老人是今天重阳节的两个重要主题。[1][2][3][4][5]重阳节源于对天象的崇拜,始于古代,流行于西汉,盛于唐以后。根据现有的史料和考证,在古代,有收获和祭祖活动的季节和秋季。据《吕春秋·季丘吉》记载,古人在九月庄稼丰收之际,祭祀天地大帝和祖先,以答谢天地大帝和祖先的恩情。这是重阳节作为秋收祭祀活动的最初形式。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交融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流传至今。重阳祭祖已有数千年历史,是一种意义深远的古老民俗。重阳节、除夕、清明节和七月半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祭祖节日。[4][5][6][7][8]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融合了多种民俗,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民俗观念中,“九”是数字中最大的数字,有长命百岁之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10]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人节。[11]
② 中国北方重阳节习俗是什么
登高“辞青”
九月九正值仲秋时节,秋高气爽,登高远望,啸咏骋怀,活动筋骨版,所以,人们于重阳登权高,在时令上是最合适不过的。
登高“辞青”的说法则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重阳为秋节,节后天气渐凉,草木开始凋零,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清代潘荣陛编撰的《帝京岁时纪胜》记载:“(重阳)有治看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谓之‘辞青’。”
折叠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九日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③ 在北方 重阳节有哪些风俗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每年九月初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重阳节亦称"登高节",秋高气爽、遍地黄花时节,登山游览,欣赏深秋美景,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受,重阳节登高,除了避祸消灾之外,还有步步高升的含意,"高"又有高寿含义,人们认为"登高"可以长寿,所以重阳登高特别受人重视,尤其是受老人们的重视。1989年国家将重阳定为"老人节",于是老人们有了自己的节日。 赏菊: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 放纸鹞:纸鹞亦现在的风筝。风筝是五代以
凌霜不屈的象征。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因 后的称谓,五代之前, 北方习惯称“纸鸢”,
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 南方则多叫“鹞子”。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
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俗的组成部分。 的主要习俗。
登高: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 吃重阳糕:除前所述的饮茱萸、菊花酒,
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 “登高节”。登高 吃菊花食品之外,还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
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 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
山、登高塔。 糕与高谐音,吃糕是为了取吉祥之意义。
佩茱萸·簪菊花: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 饮菊酒:菊花,是长寿名花。在“霜降之时,唯
又被称为“茱萸节”。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 此草盛茂”,由于菊的独特品性,菊成为生命力
志。人们认为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有佩带于臂、 的象征。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 阳必饮、祛
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 灾祈福的“吉祥酒”。
④ 北方人过重阳节的风俗是什么
1、河北香河县九月九日,有姻亲关系的家庭是会互相送礼,称为“追节”。永平府以重阳的天气占未来晴雨。重阳节若下雨,这几个日子也都会下雨。典周县境内无山,县民多于重阳节上城楼登高。
2、山东昌邑北部人家于重阳节吃辣萝卜汤,有谚语道:“喝了萝卜汤,全家不遭殃”。鄄城民间称重阳节为财神生日,家家烙焦饼祭财神。邹平则在重阳祭祀范仲淹,旧时,染坊及酒坊也在九月伍团九日祭缸神。滕州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儿,忌回娘家过节,有“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娘”的说法。
3、陕西西乡县重阳节,亲友以菊花、菊糕相馈赠。士子以诗酒相赏。据说妇女此日以口采茱萸,可以治心疼。陕北过重阳在晚上,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场。晚上月上树梢,人们喜爱享用荞面熬羊肉,待吃过晚饭后,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爬上附近山头,点上火光,谈天说地,待鸡叫才回家。夜里登山,许多人都摘几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儿的头上,以之避邪。
4、重阳节,江苏南京人家以五色纸凿成斜面形,连腔启橘缀成旗,插于庭中。长洲县重阳节吃一种叫做“骆驼蹄”的面食。无锡县重阳节吃重阳糕、九品羹。
5、上海豫园于重阳节办菊花会,以新巧、高贵、珍异三项评分定高下。
6、浙江绍兴重阳节互相拜访,旁空除非亲友家有丧事,才往灵前哭拜。桐庐县九月初九备猪羊以祖,称为秋祭。同时也在重阳节绑粽子,互相馈赠,称为重阳粽。古代江浙一带,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⑤ 北方重阳节的风俗是什么,广西重阳节的风俗是什么
1.重阳节的习俗有赏秋、登高、吃重阳糕、赏菊、喝菊花酒、佩茱萸等。
2.赏秋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
3.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
4.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
5.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6.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7.发展至今,不少地方的这种晒秋习俗慢慢淡化,然而在江西婺源的篁岭古村,晒秋已经成了农家喜庆丰收的盛典。
8.随着果蔬的成熟,篁岭每年九月九也开始进入晒秋旺季,并举办隆重的晒秋节。
9.篁岭晒秋被文化部评为最美中国符号之后,其更演变成乡村旅游提升的图腾和名片,每年吸引数十万人去婺源赏秋拍摄。
10.登高重阳节第一有登高的习俗。
11.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12.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
13.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
14.3、吃重阳糕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15.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16.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17.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
18.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19.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20.赏菊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
21.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
22.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
23.在中国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24.饮菊花酒菊花含有养生成分,晋代葛洪《抱朴子》有南阳山中人家饮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寿的记载。
25.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
26.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27.佩茱萸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
28.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
29.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
30.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
31.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
32.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