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重阳节是老人节吗
是。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就是老人节,在外工作的人们都会回家陪版伴家中的老权人度过这个节日,还会带着老人出门游玩一番,让老人们的心情更加的开心。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了,只不过古时候的重阳节并不是老人节,而是和亲朋好友登高望远,佩戴茱萸躲避灾祸的日子。
(1)重阳节为三无老人扩展阅读
登高旅游
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形如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现代重阳糕,没有固定样式。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许多人效仿晋朝大诗人陶渊明。一直到明清,饮菊花酒都非常流行
佩茱萸
插茱萸、戴菊花的风俗,在唐代已经普遍流行。
射箭
从南北朝一直到唐代,在重阳节当天,帝王官僚们除了登高作诗,举行宴会欢乐外,还有了射箭、纵马、围猎等活动。像陈后主就是沉迷于声色之外,还喜爱走马射箭,亡国时还要再猎一圈。到了唐代,重阳射箭围猎活动依然盛行。
Ⅱ 我国早就将重阳节设为法定老年节,为何要这么做
重阳节是老年人的节日。这个节日是在农历九月九日。谐音为“长久”,有长久之意。在重阳节这一天,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2006年,重阳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人们对重阳节的理解。在洋节盛行的今天,我们应该让古老的重阳节焕发生机,继续流传下去。1989年重阳节的这一天被定为“老人节”或“敬老节”。为进一步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风气,我国自2013年7月1日起实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简称《老年人法》),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人节”。所以2013年重阳节是我国第一个法定的老年节。
Ⅲ 重阳节跟老人有什么关系
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也叫“老人节”,因“九九”有长久、长寿之意,重阳节已有千余年历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敬老节”,每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交流感情,锻炼身体。
“九”在古数中既为“阳数”,又为“极数”,指天之高为“九重”,指地之极为“九泉”,九是信仰中最崇拜的神秘数字。
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是双九,故曰“重九”,同时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称“重阳”,所以这一天为重阳日。
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据现存史料及考证,上古时代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的活动;
《吕氏春秋·季秋纪》中收录,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重阳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民俗。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七月半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Ⅳ 中国人不过重阳节的吗
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最早可追溯到东汉时期。人们往往在重阳当天登高,故又叫“登高节”。这可以从唐朝诗人大量的登高诗文中得到考证。如王维的一首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一方面反映了唐朝人对重阳节的重视(因为古代人较保守,所以一般只歌颂友情和亲情);另一方面,古代人关注重阳节,绝对不仅仅限于老年群体。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国在1989年将重阳节定为老人节,以表示社会对老人的关爱。
自从重阳节被定为“老人节”后,似乎也只有老人在过这个节日了。其实,重阳节除了登山外,还有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活动。这些活动比之端午、清明等节日亦毫不逊色。因为清明是祭奠亡人的,端午是祭奠屈原的,似乎只有重阳才是为自己而过的。赏菊,则淡泊以明志;登高,则望断天涯之路。
就是这么丰富多彩的节日,年轻人为什么就不能过呢?其他的非老年人为什么就不能参与呢?究其原因,是因为重阳节成了中西文化碰撞中的牺牲品。现代人引入了很多“洋节日”,比如情人节,圣诞节。当然我不否认这些节日中也蕴含着文化背景和象征意义。但是,他们相对于发展延续了千年的重阳节来说,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今天,在金融危机的国际背景下依然能够实现保“8”的目标实属难能可贵。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不能将民族的传统文化、传统节日抛弃。韩国人要将端午节申请为他们的文化遗产就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更何况连港台等地都十分重视中国的传统节日,而作为传统文化发源地的大陆却漠然以对,这是不应该的。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重阳节,不应让它离我们渐行渐远。
一方面,我们要把它当做尊重老人的一个节日。有时间多陪陪老人,交流下感情,也可以送他们一些实用的、有纪念意义的礼物。我记得前年给我伯伯买了一块汉王手写板。因为我知道他喜欢上网,但又不会打字,所以就买了送他。他收到礼物非常高兴,说他早就想买的,一直舍不得。能让他开心,这也是做晚辈的尽了孝道;
另一方面,又不能把重阳节局限于只能是老人过的节日。年轻人也可以去登山嘛,也可以去赏菊花嘛。既能增进与亲朋好友的情感,又能接近大自然,让自己心旷神怡,还能拉动旅游经济。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
Ⅳ 重阳节是什么节日都做什么
重阳节是指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
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据现存史料及考证, 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上古时代。古时季秋有丰收祭天、祭祀大火星活动。《吕氏春秋·季秋纪》有载,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重阳节起始于上古,成型于春秋战国,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重阳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民俗。重阳节与除夕、清明、七月半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在重阳节人们要干什么
在重阳节人们要干什么
登高远眺
重阳节,也叫做登高节。由此可见登高远眺活动是重阳节必须进行的活动,也就是说在这一天里面你登高山眺望远景了,那才算是过了重阳节。这点住在城市里面的人们应该利用这个时机好好外出登山,一来锻炼身体,以景养情,二来过一个真正意义的重阳节。
佩茱萸
茱萸微毒,有除虫作用。重阳节佩茱萸和端午节佩菖蒲的作用相似,都是在于除虫防蛀。重阳节后被称为:十月小阳春,小阳春的意思是说重阳节后天气有一阵回暖;重阳节前降雨多、天气潮秋热也尚未退尽,衣物容易霉变,配茱萸可以防虫。
赏菊
农历九月是菊花盛放的季节,所以,农历九月又称菊月。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菊花寓意着长寿,与重阳节的尊老内涵不谋而合,而且重阳节历来有赏菊的习俗,每年的重阳节各大省会城市均有大小菊花展,三国魏晋时期,重阳节还有聚会、饮酒、赏菊赋诗的习俗。
Ⅵ 重阳节为什么被称为老人节
重阳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已经成为了尊老敬老文化的象征。那么重阳节为什么叫做老人节呢?下面我为大家详细盘点一下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
重阳节之所以是老人节,是因为在1989年,重阳节被正式定为了老人节。其实重阳节在古代的时候就有了,当时在农历九月九日这一天,人们会和亲朋好友一起登高躲避灾祸,希望老人们可以健康长寿。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一直以来九是信仰中最崇拜的神秘数字,再加上九是阳数,所以这天就被称之为重九,也叫做重阳。
在古代的时候,重阳节到来的时候正是秋天风景最美丽的时刻,于是当时不管是文人墨客还是普通百姓,都是会和亲朋好友一起出门登高望远,赏阅菊花,有消灾减祸的寓意。
九月九日还被称为老人节,因为九九与“久久”谐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所以自然容易被赋予长久长寿的含义,将这天称之为老人节,就是希望老人们可以长命百岁,将最好的祝福送给老人家。
重阳与除夕、清明、中元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敬老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____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2、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____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____孟浩然《过故人庄》
4、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____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5、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____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6、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____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7、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____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8、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____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9、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____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10、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____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Ⅶ 重阳节是老人节还是老年节
重阳节是不是老人节
是的
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中国政府在1989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敬老节”。
重阳节叫老人节原因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已有千余年历史,中国政府在1989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敬老节”,每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交流感情,锻炼身体。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
“九”在古数中既为“阳数”,又为“极数”,指天之高为“九重”,指地之极为“九泉”,九是信仰中最崇拜的神秘数字。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是双九,故曰“重九”,同时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称“重阳”,所以这一天为重阳日。
九九重阳,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之意,而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所以,“九九重阳”就被认为是祝福老人长寿的好日子。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中国政府在1989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敬老节”。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2012年12月28日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自古重阳节就被人们重视,如今这个节日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成为中国的“老人节”。
世界各国的老人节
1990年,第45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1991年开始,将每年的10月1日定为“国际老人节”。此外,许多国家还分别设有自己的敬老节或老人节,但日期各异,分布在一年的12个月中,每个月都有老人节。
除此之外,有些国家的老人节或敬老节并不是确定在某一天。比如埃及将敬老节定在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美国将敬老日定在9月劳动节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又称“祖父祖母节”;法国将老人节定在10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
重阳节习俗
吃柿子
吃柿子食俗,在我国民间还有一种传说。据《奇园奇所奇》中介绍:有一年,明太祖朱元璋微服出城私访,这一天正值重阳节。他已经一天未食,感到饥饿口渴,当行至剩柴村时,只见家家墙倒树凋,均为兵火所烧,朱元璋暗自悲叹,举目环视,唯有东北隅有一树柿子正熟,遂采摘食之,约食了10枚便饱腹,又惆怅久之而去。乙未夏,太祖攻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市采石矶),取太平(今安徽太平县),道经于此,柿树犹存,便将以前微服私访在此食柿的事告于侍臣,并下旨:“封柿为凌霜侯,令天下人在重阳节均食柿子,以示纪念。
牛肉面
全国各地重阳节也有吃牛肉的习俗。作为温性食品老年人在秋季食用正当时。营养师告诉大家,新鲜的牛羊肉为温性食品,在秋季食用比较容易被人体吸收,满足人们“贴秋膘”过寒冬的愿望。
喝花茶
清茶。吃的东西太多了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消化过滤肠道,只有茶,健康,绿色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