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孝敬老人的骈文

孝敬老人的骈文

发布时间:2023-11-16 08:08:57

㈠ 关于尊敬老人,孝敬老人的诗歌或文言文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庄子)

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两人,更相为命。(李密)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5、将出牵衣送,未归倚阁望。(黄遵宪)

尊老爱幼能使家庭更加和睦

1、子孝父心宽。(陈元靓)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内睦者,家道昌。——林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㈡ 赞美孝顺父母的文言文

1. 赞美父母的文言文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2. 有谁知道古人孝敬父母的文言文呀

古人二十四孝

作者:zbdl 发表于:2003-06-30 20:02:50

二十四孝_忠孝双全

明朝湖南道川守将沉至绪,有一个独生女儿,名叫沈云英。自小聪明好学,跟父亲学得一身好武艺。因其父率兵迎异军死在战场上,当时沈云英才十七岁,她登上高处大声呼曰:“我虽然是一个小女子,为完成父亲守城的遗志,我要决一死战。希望全体军民保卫家乡。”大家深受感动,发誓要夺回失地。很快解除了包围,取得了胜利。沈云英找到父亲的尸体,大声痛哭,全体军民都穿上孝服,参加了葬礼。朝廷下令追封沉至绪为副总兵,并任命沈云英为游击将军,继续守卫道州府。后来人们为她建了一座忠孝双全的纪念祠。有诗颂曰:

异军攻城围义兵,娥眉汗马解围城;父仇围难两湔雪,千古流芳忠孝名。

二十四孝_望云思亲

唐朝有一位叫狄仁杰的人,从小家庭贫困,勤奋好学,后来做了丞相K

3. 求一些孝敬父母的古文的意思

1.孝感动天 虞舜,瞽瞍之子。

性至孝。父顽,母嚣,弟象傲。

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

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

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2.戏彩娱亲 周老莱子,至孝,奉二亲,极其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称老。常着五色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

又尝取水上堂,诈跌卧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 老莱子,(东周)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

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假装摔倒,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戏舞学娇痴,春风动彩衣。双亲开口笑,喜色满庭闹。

3. 鹿乳奉亲 周剡子,性至孝。父母年老,俱患双眼,思食鹿乳。

剡子乃衣鹿皮,去深山,入鹿群之中,取鹿乳供亲。猎者见而欲射之。

剡子具以情告,以免。 郯子,春秋时期人。

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

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亲老思鹿乳,身挂褐毛衣。

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4.百里负米 周仲由,字子路。

家贫,常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负米供旨甘,宁辞百里遥。

身荣亲已殁,犹念旧劬劳。 5.啮指痛心 周曾参,字子舆,事母至孝。

参尝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望参不还,乃啮其指。

参忽心痛,负薪而归,跪问其故。母曰:“有急客至,吾啮指以悟汝尔。”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

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母指才方啮,儿心痛不禁。

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6.芦衣顺母 周闵损,字子骞,早丧母。

父娶后母,生二子,衣以棉絮;妒损,衣以芦花。父令损御车,体寒,失镇。

父查知故,欲出后母。损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

母闻,悔改。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

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

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

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

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闵氏有贤郎,何曾怨晚娘?尊前贤母在,三子免风霜。 7.亲尝汤药 前汉文帝,名恒,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

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怠。母常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口亲尝弗进。

仁孝闻天下。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

高后八年(前180年)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仁。

4. 关于尊敬老人,孝敬老人的诗歌或文言文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庄子)

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两人,更相为命。(李密)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5、将出牵衣送,未归倚阁望。(黄遵宪)

尊老爱幼能使家庭更加和睦

1、子孝父心宽。(陈元靓)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内睦者,家道昌。——林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5. 赞美母亲的古文

1、《游子吟》——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

2、《慈乌夜啼》——唐代白居易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译文:慈乌失去了它的母亲,哀伤的一直哑哑啼哭。早晚守着旧树林,整年都不肯飞离。每天半夜都哀哀啼哭,听到的人也忍不住泪湿衣襟。

慈乌的啼哭声仿佛在哀诉着自己未能及时尽到反哺孝养之心。其他各种鸟类难道没有母亲,为什么只有慈乌你特别哀怨?想必是母恩深重使你承受不住吧!

以前有位名叫吴起的人,母亲去世竟不奔丧。哀叹这类的人,他们的心真是禽兽不如啊!慈乌啊慈乌!你真是鸟类中的曾参啊!

3、《墨萱图·其一》——元代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译文:灿灿的萱草花,生在北堂之下。南风吹着萱草,摇摆着是为了谁吐露着芬芳?慈祥的母亲倚着门盼望着孩子,远行的游子是那样的苦啊!

对双亲的奉养每天都在疏远,孩子的音讯每天都不能传到。抬头看着一片云林,听到慧鸟的叫声思念起来至此很是惭愧。

4、《国风·邶风·凯风》——先秦佚名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译文:和风煦煦自南方,吹在枣树嫩芽上。枣树芽心嫩又壮,母亲养儿辛苦忙。和风煦煦自南方,枣树成柴风吹长。母亲明理又善良,儿子不好不怨娘。

寒泉之水透骨凉,源头就在浚邑旁。母亲养育儿七个,儿子长成累坏娘。黄雀婉转在鸣唱,悦耳动听真嘹亮。母亲养育儿七个,难慰母亲不应当。

5、《岁暮到家》——清代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译文:爱子之心是没有穷尽的,最高兴的事莫过于游子及时归来。缝制寒衣的针脚密密麻麻地,家书里的字迹墨痕犹如新的一样。

看见儿子瘦了母亲心疼,呼叫着我细问旅途的艰难。母亲啊,儿子已经愧对您了,不会忍心诉说漂泊在外所受的风尘。

6. 赞美母亲的古文

1、《游子吟》——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 2、《慈乌夜啼》——唐代白居易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译文:慈乌失去了它的母亲,哀伤的一直哑哑啼哭。

早晚守着旧树林,整年都不肯飞离。每天半夜都哀哀啼哭,听到的人也忍不住泪湿衣襟。

慈乌的啼哭声仿佛在哀诉着自己未能及时尽到反哺孝养之心。其他各种鸟类难道没有母亲,为什么只有慈乌你特别哀怨?想必是母恩深重使你承受不住吧! 以前有位名叫吴起的人,母亲去世竟不奔丧。

哀叹这类的人,他们的心真是禽兽不如啊!慈乌啊慈乌!你真是鸟类中的曾参啊! 3、《墨萱图·其一》——元代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译文:灿灿的萱草花,生在北堂之下。南风吹着萱草,摇摆着是为了谁吐露着芬芳?慈祥的母亲倚着门盼望着孩子,远行的游子是那样的苦啊! 对双亲的奉养每天都在疏远,孩子的音讯每天都不能传到。

抬头看着一片云林,听到慧鸟的叫声思念起来至此很是惭愧。 4、《国风·邶风·凯风》——先秦佚名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译文:和风煦煦自南方,吹在枣树嫩芽上。

枣树芽心嫩又壮,母亲养儿辛苦忙。和风煦煦自南方,枣树成柴风吹长。

母亲明理又善良,儿子不好不怨娘。 寒泉之水透骨凉,源头就在浚邑旁。

母亲养育儿七个,儿子长成累坏娘。黄雀婉转在鸣唱,悦耳动听真嘹亮。

母亲养育儿七个,难慰母亲不应当。 5、《岁暮到家》——清代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译文:爱子之心是没有穷尽的,最高兴的事莫过于游子及时归来。

缝制寒衣的针脚密密麻麻地,家书里的字迹墨痕犹如新的一样。 看见儿子瘦了母亲心疼,呼叫着我细问旅途的艰难。

母亲啊,儿子已经愧对您了,不会忍心诉说漂泊在外所受的风尘。

㈢ 关于孝敬的古文 古句 名言 名句 警句 文章 等

1、《劝报亲恩篇》——清代佚名

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译文: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意,面带欢笑。

2、《游子吟》——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3、《慈乌夜啼》——唐代白居易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译文:慈乌失去了它的母亲,哀伤的一直哑哑啼哭。早晚守着旧树林,整年都不肯飞离。每天半夜都哀哀啼哭,听到的人也忍不住泪湿衣襟。

慈乌的啼哭声仿佛在哀诉着自己未能及时尽到反哺孝养之心。其他各种鸟类难道没有母亲,为什么只有慈乌你特别哀怨?想必是母恩深重使你承受不住吧!

4、《别老母》——清代黄景仁

原文: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译文:

把帐幕撩起来,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所以要向年迈的母亲道别,看到她白发苍苍禁不住流干了

了眼泪。在这风雪之夜都不能孝敬与母亲团聚,从而开了这凄惨的分离的柴门远去,养子又

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5、《忆母》——清代倪瑞璿

原文:

河广难航莫我过,未知安否近如何。

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

译文:

河道很宽,但船难以航行,并不是我的过错啊,不知道您最近过的如何,是否平安。

㈣ 关于敬老的诗句或文言文

1.关于尊敬老人,孝敬老人的诗歌或文言文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庄子)

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两人,更相为命。(李密)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5、将出牵衣送,未归倚阁望。(黄遵宪)

尊老爱幼能使家庭更加和睦

1、子孝父心宽。(陈元靓)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内睦者,家道昌。——林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2.关于孝亲敬老的诗句名言典故有哪些

1.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两人,更相为命。——李密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4.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5..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6.我们有谁看到从别人处所受的恩惠有比子女从父母处所受的恩惠更多呢?——色诺芬

7.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8.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富勒

9.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10.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慈善的价值在于它比任何别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罗素

11.父母的美德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贺拉斯

12.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赠与的最佳礼物。——维斯冠

13.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14.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15.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德)康德

3.关于敬老爱老的古诗(一定要古诗,唐诗宋词

1、墨萱图·其一

元代: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译文:灿灿的萱草花,生在北堂之下。

南风吹着萱草,摇摆着是为了谁吐露着芬芳?

慈祥的母亲倚着门盼望着孩子,远行的游子是那样的苦啊!

对双亲的奉养每天都在疏远,孩子的音讯每天都不能传到。

抬头看着一片云林,听到慧鸟的叫声思念起来至此很是惭愧。

2、母别子

唐代: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译文:母别子,子别母,白天的阳光似乎都因为悲伤而失去了光彩,哭声中无限凄苦。

一家人住在关西长安,丈夫身居大将军的高位,去年立了战功,又被加封了爵土。

还得到了赏赐的金钱二百万,于是便在洛阳娶了如花似玉的新妇。

新妇来了不满足,就要丈夫抛旧妇;她是他掌上的莲花,我却是他们眼中的钉子。

喜新厌旧是俗世的常情,这本来也不足为悲,我就要收拾行装,无奈地离开。但悲伤的是,留在丈夫家的,还有两个亲生的小孩。

一个才刚刚会扶着床沿走路,一个才刚刚能够坐起来。坐着的孩子啼哭,会走路的孩子牵着我的衣服。

你们夫妇新欢燕尔,却让我们母子生离死别,从此不得相见。

此时此刻,我的心有诉不出的悲苦,人的薄情啊,还不如林中的乌鹊,母鸟不离开小雏,雄鸟总在它们身旁呵护。

此情此景,倒象是后园的桃树,曾经遮蔽着花房的花瓣已经随风落去,幼小的果实还将挂在梢头经历霜雪雨露。

新人新人你听我说,洛阳有无数的红楼美女。

但愿将军将来又立了什么功勋,再娶一个比你更娇艳的新妇吧。

3、别老母

清代: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译文: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所以把帷帐撩起,依依不舍要向年迈的母亲辞别,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不由泪下不停,眼泪也流干了。

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却要掩柴门凄惨地远去,不禁令人兴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4、思母

宋代:与恭

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译文:我多少次坐在花下吹箫,银河红墙对我来说是那样的遥远。

眼前的星辰已不是昨夜的星辰,我为了谁在风露中伫立了整整一夜呢?

缠绵的情思已尽如抽丝的蚕茧,宛转的心已经像被剥的芭蕉。

回想起她十五岁时在那月圆之夜的情景,可叹我手中的这杯酒竟已无法消除心中的忧愁。

5、清明

宋代: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译文:清明佳节时分,桃红李白,竟相绽放,犹如笑脸。田野上那些长满杂草的坟墓令人感到凄凉。

春雷滚滚,惊醒了冬眠中的龙蛇百虫,及时的春雨滋润着郊原上柔和的草木。

古有齐人出入坟墓间乞讨祭食以向妻妾夸耀,也有介子推拒绝做官而被大火烧死。

他们是贫贱愚蠢还是贤能清廉,至今又有谁知道呢?现在留下来的只不过是满目乱蓬的野草而已。

4.关于敬老的诗句

秋登兰山寄张五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九月十日即事 (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重阳席上赋白菊 (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白霜。

还似今朝歌舞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蜀中九日 (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九日作 (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九日 (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韦安石)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踏莎行 (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辛弃疾) 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

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 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醉花荫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沉醉东风·重九 (关汉卿)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 谁肯教白衣送酒。 九日 (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重阳 (文天祥) 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

雁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巷陌空。 落叶何心定流水,黄花无主更西风。

干坤遗恨知多少,前日龙山如梦中。 重阳到 成沁蓉 重阳到,来敬老。

你敬老,我敬老, 我们一起来敬老! 街上见老问个好, 公交车上让让老, 世界将会更美好! 重阳节 成沁蓉 童子放学归来早, 一见老人问个好。 九九重阳欢聚情, 快乐夕阳无限好! 外一首: 人生最美桑榆晚, 最是夕阳红满天。

幼时苦读寒窗下, 青年勤奋盼梦圆。 中年努力干事业, 老迈乐享天之年。

唯愿身心皆康健, 暮年人生比蜜甜。 另一首: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5.急

1朦胧时候 父亲 是一座大山 坐在他肩头 总能看的很远、很远——父亲的爱总是那么深沉!

2.一束鲜花,为妈妈送去节日的问候!一段留言,向妈妈表达心中的感激!一次行动,让妈妈见证你的成长!

3.《回忆我的母亲》中说:“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走上革命道路。”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懂得是父母抚育我们成长,我们更要爱父母,爱自己的家。

4.敬爱的父母/是您给了我生存的身躯/从第一声啼哭开始/您就将爱心倾注/您用甘甜的乳汁把我喂养/您用爱的雨露滋润我成长/您用平凡而朴实的语言教我生活、做人/您是我生活中的第一个老师/我们将用爱的行动来报答您的养育之恩!

5.满怀深情地表达了对父母的爱戴和孝敬,我们一定要永远记住父母的养育之恩,做爱家孝父母的好孩子。

6.爸爸妈妈哺育我们成长,我们应该热爱自己的家,尊敬父母。尊敬父母,也应该尊敬所有的长辈。爱长辈,向长辈学习,是我们尊敬长辈的具体表现,也是少先队员的一种美德。让我们把这种美德发扬下去吧!

7.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意思就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假如他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的话,那么他又怎么可能去爱身边的人更不可能爱自己的国家了。

8.老一辈革命家朱德在《回忆我的母亲》中,以无限的深情赞颂母亲无比的爱和高尚的品质;毛主席在接到母亲病危的家书时,昼夜上路,日夜兼程,他抚摸着母亲的棺木放声大哭,悲痛之中写下了《祭母文》“吾母高风,首推博爱”;宋庆龄。孝心至诚,在母亲灵前“饮泣不已”;陈毅探母,非要给瘫痪的母亲洗衣服;等等。这些都是告诉我们要尊老,敬老,爱老!

9.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我一定好好学习,努力学习知识,不再让父母再为我多操心。我觉得我现在只有好好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孝顺父母,在未免,我也会用我的一颗真心去关心身边的老人。“施人玫瑰,手留余香”这不正是我们社会上所提倡的么。

10.以董永卖身葬父“感天动地仙配凡”的剪纸作品为最,称得上是剪纸艺术直接浸润孝文化汁液、缠绵孝文化情结的经典之作,这情结,恰如它所表现的七姐与董永那种“剪不断,雕不散,解不开”的生死情缘!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说,就是:一纸雕花刻琴心,一剪神韵寄孝情!

6.关于“孝亲敬老”的古诗有哪些

1、《座右铭》

陈子昂(唐)

事父尽孝敬,事君贵端贞。

兄弟敦和睦,朋友笃信诚。

从关重公慎,立身贵廉明。

待干慕谦让,莅民尚宽平。

理讼惟正直,察狱必审情。

谤议不足怨,宠辱讵须惊。

处满常惮溢,居高本虑倾。

诗礼固可学,郑卫不足听。

幸能修实操,何俟钓虚声。

白珪玷可灭,黄金诺不轻。

秦穆饮盗马,楚客报绝缨。

言行既无择,存殁自扬名。

2、《封泰山乐章.太和》

张说(唐)

孝敬中发,和容外彰。腾华照宇,如升太阳。

贞璧就奠,玄灵垂光。礼乐具举,济济洋洋。

3、《饮后戏示弟子》

白居易(唐)

吾为尔先生,尔为吾弟子。孔门有遗训,复坐吾告尔。

先生馔酒食,弟子服劳止。孝敬不在他,在兹而已矣。

欲我少忧愁,欲我多欢喜。无如酝好酒,酒须多且旨。

旨即宾可留,多即罍不耻。吾更有一言,尔宜听入耳。

人老多忧贫,人病多忧死。我今虽老病,所忧不在此。

忧在半酣时,尊空座客起。

4、《孝敬皇帝挽歌》

刘祎之(唐)

戒奢虚蜃辂,锡号纪鸿名。地叶苍梧野,途经紫聚城。

重照掩寒色,晨飙断曙声。一随仙骥远,霜雪愁阴生。

5、《水龙吟·闾丘大夫孝终公显尝守黄州》

苏轼(宋)

闾丘大夫孝终公显尝守黄州,作栖霞楼,为郡中胜绝。元丰五年,余谪居黄。正月十七日,梦扁舟渡江,中流回望,楼中歌乐杂作。舟中人言:公显方会客也。觉而异之,乃作此词。公显时已致仕在苏州。

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云间笑语,使君高会,佳人半醉。危柱哀弦,艳歌余响,绕云萦水。念故人老大,风流未减,独回首、烟波里。

推枕惘然不见,但空江、月明千里。五湖闻道,扁舟归去,仍携西子。云梦南州,武昌东岸,昔游应记。料多情梦里,端来见我,也参差是。

7.形容尊老的诗句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2、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庄子)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祖孙两人,更相为命。(李密)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 5、将出牵衣送,未归倚阁望。(黄遵宪) 6、名望三朝老更尊 宋 欧阳修 《答和吕侍读》7、尊贤优老朝家美 宋 欧阳修 《太傅相公入陪大祀以疾不行圣恩优贤诏书俞允》8、奇特老尊宿 宋释心月 《颂古二十一首》9、四海人才尊一老 宋 孙应时 《寄史同叔开叔》。

8.关于孝亲敬老的诗歌

1、无父无君,是禽兽也。一一孟子

2、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一一《吕氏春秋》3、孝子不识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一一庄子

4、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一一庄子

5、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一一荀子

6、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7、父母者,人之本也。一一司马迁

8、事亲以敬,美过三性。一一垫虞

9、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一一武则天

10、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一一《礼记》

11、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一一《礼记》

12、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一一《论语》

13、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

之忧。”ーー《论语・为政》

14、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一一孔子

15、长幼有序。一一孟子

1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一一孟子

17、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一一孟子18、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一一孟子19、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一一孟子

20、事,孰为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一一孟子

21、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一一孟子

22、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一一孟子

2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一孟郊24、内睦者,家道昌。一一林逋

25、慈孝之心,人皆有之。一一苏辙

供参考。

㈤ 与尊敬老人有关的文言文

1. 关于尊敬老人,孝敬老人的诗歌或文言文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庄子)

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两人,更相为命。(李密)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5、将出牵衣送,未归倚阁望。(黄遵宪)

尊老爱幼能使家庭更加和睦

1、子孝父心宽。(陈元靓)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内睦者,家道昌。——林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2. 有关尊敬老人的诗句

【名言警句】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2、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庄子) 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祖孙两人,更相为命。(李密) 1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 15、将出牵衣送,未归倚阁望。(黄遵宪) 16、子孝父心宽。

(陈元靓) 17、老年时像青年一样高高兴兴吧!青年,好比百灵鸟,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莺,应该有他的夜曲。(康德) 18、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孟郊) 19、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意大利谚语) 20、我望着摇篮,我的儿子在成长,我没有休息的权利!(何塞·马蒂) 21、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

(司汤达) 22、对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仅表现于口头上,而且应体现于实际中。(戴维·德克尔) 23、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也是对人类劳动的尊重。

(俗语) 24、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25、与其批评孩子,不如做个榜样。

(茹贝尔) 26、必须拿出父母全部的爱、全部的智慧和所有的才能,才能培养出伟大的人来。(马卡连柯) 27、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

(马卡连柯) 28、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俗语) 29、你不同情跌倒在地的老人,在你摔跤时也没有人来扶助。

(印度谚语) 30、用殴打来教育孩子,不过和类人猿教养它的后代相类似。(马卡连柯) 31、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鲁迅) 32、莫把心爱的儿子留在你身边,放他出外锻炼才会名满天下。(泰国谚语) 33、为了孩子,我的举动必须非常温和而慎重。

(马克思) 3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35、子曰: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康熙)。

3. 有关尊重的古文

《师说》--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於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於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於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於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焉。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之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吾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子、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原因)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大)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4. 尊重相关的文言文诗句

阳子之宋,宿于逆旅。

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

阳子曰:“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 阳子(杨朱)到宋国去,住宿在客栈里。客栈的主人有两个姨太太,其中的一个很美丽,其中的一个很丑陋。

丑的受宠,美的反倒不受宠。 阳子问为什么这样,客栈的主人回答说:“那个美的觉得她自己很美,可是我并不感到她美;那个丑的觉得她自己很丑,可是我并不感到她丑。”

阳子说:“徒弟们记住这句话,品行贤良的人一旦改掉了自以为贤明的行为,到哪里不受人尊重呢?。

5. 有关尊敬老人的文章

尊敬老人 每个人都会变老,但是尊敬老人却是每个人的本分。

比如,我们上公共汽车时,碰到老人就会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他们。有时候,突然下起大雨,我们看见马路上有走路不方便的老人,我们就会扶他们过马路。

还有没有儿女的老人,如果她是你的邻居,我们有空时就会过去看望她,跟她聊聊天,帮她做做家务,让她的生活地开心一点,把所有的烦恼都忘掉。 我和爸爸妈妈出来在外已经好几年了,奶奶一个人待在家里。

我们每隔两三天就会打电话去,问问她身体怎么样,天气冷了叫她多穿点衣服,不要着凉。每过一个月我们就会去看望她一次。

暑假到了,我就尽快回到老家和奶奶一起过,这时奶奶会非常高兴。毕竟奶奶已经八十多岁了,她多么希望儿女在自己身边。

我真心希望每个老人快快乐乐地度过每个晚年。

6. 跟尊重有关的古诗词

名言就有: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两人,更相为命。(李密)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将出牵衣送,未归倚阁望。(黄遵宪)

子孝父心宽。(陈元靓)

老年时像青年一样高高兴兴吧!青年,好比百灵鸟,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莺,应该有他的夜曲。(康德)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

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意大利谚语)

我望着摇篮,我的儿子在成长,我没有休息的权利!(何塞·马蒂)

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司汤达)

对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仅表现于口头上,而且应体现于实际中。(戴维·德克尔)

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也是对人类劳动的尊重。(俗语)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与其批评孩子,不如做个榜样。(茹贝尔)

必须拿出父母全部的爱、全部的智慧和所有的才能,才能培养出伟大的人来。(马卡连柯)

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马卡连柯)

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俗语)

你不同情跌倒在地的老人,在你摔跤时也没有人来扶助。(印度谚语)

用殴打来教育孩子,不过和类人猿教养它的后代相类似。(马卡连柯)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

莫把心爱的儿子留在你身边,放他出外锻炼才会名满天下。(泰国谚语)

为了孩子,我的举动必须非常温和而慎重。(马克思)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子曰: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康熙)人,更相为命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养

追问

就要诗句,尊重普通人的

追答

张野 鹊桥仙 寿王赵公时八十

鸾台钟吕,瀛州房杜。

荣贵康宁天付。

三公勋业四朝臣,不胜似,*溪渔父。

朝廷【尊敬】,君王知遇。

香满春风玉树。

十分寿比老彭年,恰喜庆

陈栎 西江月 代毕仲永作,迓汪梅庵御史

御史乘*刚直,庑车揽辔澄清。

先声应播五羊城。

一道凛然【尊敬】。

庵外疏花破玉,枝头佳实调羹。

催归不入秉钧衡。

岂但动公诗兴。

黄人杰 鹧鸪天

挺挺君家有祖风。

任馀庆尚无穷。

钓鳌莫问当年事,汗马须收第一功。

何日是,梦维熊。

麦光摇翠浪花红。

一【尊敬】为祈难老,要作人间矍铄翁。

赵长卿 浣溪沙

密叶阴阴翠幄深。

梅黄弄雨正频频。

榴花照眼一枝新。

缑岭有人今毓粹,飞凫不日簉严宸。

一【尊敬】寿太夫人。

蔡其矫 伤

它来时有如滚滚的乌云,

铺天盖地,气势凶猛,

一霎时把光明都吞没了,

还带来吓人的闪电和雷呜。

于是,临到一场倾盆大雨,

好像白帐子笼罩四境,

高山大河全消失了,

只见草木倒伏,路面沸腾。

但是它终于被自己带来的风吹掉,

转眼之间它已无踪无影,

天空显得比以前更加蔚蓝,

大气有如透明发亮的水晶。

它不但不能压碎我的心,

反而洗亮了我的眼睛,

它没有一次能逃脱我的微笑,

也没有一次赢得我的【尊敬】。

望采纳!!!

7. 有关孝敬长辈的古诗和名言

1、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出自《劝报亲恩篇》。

2、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3、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4、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出自《孝经》。

5、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意,面带欢笑。出自《劝报亲恩篇》。

6、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7、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贤集》。

8、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国志??魏书》。

9、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白话释义:只有我们孝顺父母,父母喜从心生,健康长寿,我们何忧?

朝代:春秋,作者:孟轲,出处:《孟子·万章章句上》

10、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白话释义:孝顺的行为可以分成三个等级:最高一等的是言语,行为和内心都能尊敬父母,其次一等是不打骂侮辱父母,对他们好,再下一等的是能给他们养老送终。当然连养老送终都做不到的就是不孝了。

朝代:西汉,作者:戴胜,出处:《礼记》

㈥ 关于孝顺的文言文精选

1. 关于孝顺的文言文

【原文】:吴郡陈某,家至孝,母好①食铛②底焦饭,陈作郡主簿③,恒④装一囊,每煮食,辄⑤伫录⑥焦饭,归以遗⑦母。后值⑧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陈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⑨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⑩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⑾山泽,皆⑿多饥死,陈独以焦饭得活。

【注释】。①好::喜欢、爱好。②铛:铁锅。③主簿:掌管文书机要、主办事务的官吏。④恒:经常、常常。⑤辄:就。⑥伫录:贮藏。⑦遗:赠送。⑧值:时值。⑨未展:来不及。⑩于:在。⑾走:跑。⑿皆:都。

【译文】:吴郡人陈某,在家里非常孝顺。他母亲喜欢吃锅巴,陈某在郡里做主簿的时候,总是收拾好一个口袋,每逢煮饭,就把锅巴储存起来,等到回家,就带给母亲。后来正值孙恩贼兵侵入吴郡,内史袁山松马上要出兵征讨。这时陈主簿已经积攒到几斗锅巴,来不及回家,便带着(锅巴)随军出征。双方在沪渎开战,袁山松打败了,军队溃散,都逃跑到山林沼泽地带,没有吃的,多数人饿死了,唯独陈主薄靠锅巴活了下来。

2. 关於孝顺的文言文或古文及解释 (有分加喔

东汉陆绩,字公纪。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

卧冰求鲤

原文

晋王祥,字休征。早丧母,继母朱氏不慈。父前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母。尝欲食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归供母。

译文

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继母朱氏时常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祷告,忽然间冰裂,从裂缝处跃出两尾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

3. 关于孝敬的古文 古句 名言 名句 警句 文章 等

您好!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长幼有序。

——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

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孟子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

——《吕氏春秋》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庄子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

——《孝经·圣至章》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事亲以敬,美过三牲。

——挚虞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 内睦者,家道昌。——林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苏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

——陈宏谋 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

——周秉清 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老舍 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

——费孝通 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古罗马)西塞罗 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古罗马)维吉尔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法)雨果 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意大利)亚米契斯 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

——(法)拉法格 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

——(英)培根 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苏联)高尔基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高尔基 一个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倾倒了一座博物馆。——高尔基 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

——(法)司汤达 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德)康德 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亲,把他们当作最好的朋友。

——(英)狄更斯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萨克雷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

——(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美)马克·吐温 共产主义不仅表现在田地里和汗水横流的工厂,它也表现在家庭里、饭桌旁,在亲戚之间,在相互的关系上。

——(前苏联) 马雅可夫斯基 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英国)莎士比亚 仁爱和打人都先自家中开始。

——鲍蒙特和弗莱彻 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富勒 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

——(美国)罗素 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慈善的价值在于它比任何别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罗素 家庭的基础无疑是父母对其新生儿女具有特殊的情感。

——罗素 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着的情感更为神圣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它的光焰照耀、温暖着凝聚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意向!——马克思 智慧之子使父亲欢乐,愚昧之子使母亲蒙羞。——所罗门 尊重他人的、有责任感的孩子,产生于爱和管教适当结合的家庭中。

——詹姆斯·多伯森 母羊要是听不见她自己小羊的啼声,她决不会回答一头小牛的叫喊。——莎士比亚 黄昏,你把清晨驱散的一切收集回来;羊群归棚,孩子回到母亲身。

4. 求关于“孝”的古文,最好是叙事的古文故事.

01 孝感动天 舜, 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screen.width * 0.7) { this.resized = true; this.width = screen.width * 0.7; this.alt =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 } " src=/mmsource/images/2004/12/02/tp-hzy-041202-041.jpg /> 02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 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

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screen.width * 0.7) { this.resized = true; this.width = screen.width * 0.7; this.alt =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 } " src=/mmsource/images/2004/12/02/tp-hzy-041202-042.jpg /> 03 啮指痛心 曾参, 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

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

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screen.width * 0.7) { this.resized = true; this.width = screen.width * 0.7; this.alt =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 } " src=/mmsource/images/2004/12/02/tp-hzy-041202-043.jpg /> 04 百里负米 仲由, 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screen.width * 0.7) { this.resized = true; this.width = screen.width * 0.7; this.alt =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 } " src=/mmsource/images/2004/12/02/tp-hzy-041202-044.jpg /> 05 芦衣顺母 闵损, 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

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

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

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

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screen.width * 0.7) { this.resized = true; this.width = screen.width * 0.7; this.alt =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 } " src=/mmsource/images/2004/12/02/tp-hzy-041202-045.jpg /> 06 鹿乳奉亲 郯子, 春秋时期人。

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

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screen.width * 0.7) { this.resized = true; this.width = screen.width * 0.7; this.alt =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 } " src=/mmsource/images/2004/12/02/tp-hzy-041202-046.jpg /> 07 戏彩娱亲 老莱子, 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

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screen.width * 0.7) { this.resized = true; this.width = screen.width * 0.7; this.alt =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 } } " src="images。

5. 文言文关于孝心的段落

1、胡秉言《懿德》毕生劳作善为荣淑惠贤明俊秀清雅敏懿德邻里敬宽恩睿孝有谦恭思念父母思忆椿萱泪雨涟念合容貌在跟前亲情无法能割舍人去楼空寂寞添信义人伦初涉步堂庭礼信恭德悌孝明社会结交仁义记椿萱燕绕乐融融承孝春至又清明携亲祭祖灵磕头焚纸课礼孝在传承2、《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3、《别老母》【清】黄仲则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4、《十五》【宋】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5、《岁末到家》【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6. 求珍惜敬孝的文言文

《二十四孝》讲的都是孝道的故事,你选择吧,有的是糟粕。

例如郭巨埋儿,这样的不可信,也不能行教育之用。 一、孝感动天虞舜 虞舜。

瞽搜之子。性至孝。

父顽母嚣。弟象傲。

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

有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

帝尧闻之。事以九男。

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系诗颂之。 诗曰对对耕春象。

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帝位。

孝感动天下。 二、亲尝汤药西汉文帝刘恒 西汉文帝。

名恒。高祖第三子。

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

帝奉养无担母尝病三年。帝目不交睫。

衣不解带。汤药非亲尝弗进。

仁孝闻于天下。系诗颂之。

诗曰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

母后三载玻汤药必先尝。 三、啮指心痛周朝曾参 周。

曾参。字子舆。

事母至孝。参曾采薪山中。

家有客至。母无措参不还。

乃啮其指。参忽心痛。

负薪以归。跪问其母。

母曰。有客忽至。

吾啮指以悟汝耳。后人系诗颂之。

诗曰母指方缠啮。儿心痛不禁。

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四、单衣顺母周朝闵子骞 周。闵损。

字子骞。早丧母。

父娶后母。生二子。

衣以棉絮。闵损。

衣以芦花。一日。

父令损御车。体寒失鞭。

父察知其故。欲出后母。

损曰。母在一子单。

母去三子寒。后母闻之。

卒悔改。系诗颂之。

诗曰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

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五、负米养亲周朝子路 周仲由。字子路。

家贫。尝食黍薯之食。

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

南游于楚。从车百乘。

积粟万钟。累褥而坐。

列鼎而食。乃叹曰。

虽欲食黍薯之食。为亲负百里之外。

不可得也。有诗为颂。

诗曰负米供甘旨。宁辞百里遥。

身荣亲已没。犹念旧劬劳。

六、卖身葬父汉朝董永 汉董永家贫。父死。

卖身贷钱而葬。及去偿工。

途遇一妇。求为永妻。

俱至主家。主令织布三百疋。

始得归。妇织一月而成。

归至槐阴会所。遂辞永而去。

有诗为颂。 诗曰葬父贷孔兄。

仙姬陌上逢。织布偿债主。

孝感动苍穹。七、鹿乳奉亲周朝郯子 周。

郯子。性至孝。

父母年老。俱患双目。

思食鹿乳。郯子乃衣鹿皮。

往深山群鹿之中。取鹿乳供亲。

猎者见而欲射之。郯子俱以情告。

乃免。有诗为颂。

诗曰亲老思鹿乳。身穿褐毛衣。

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八、行佣供母后汉江革 后汉江革。少失父。

独与母居。遭乱。

负母逃难。数遇贼。

或欲劫之去。革辄泣告有母在。

贼不忍杀。转客下邳。

贫穷裸跣。行佣以供母。

母使身之物。莫不毕给。

有诗为颂。 诗曰负母逃危难。

穷途贼犯频。告知方获免。

佣力以供亲。 九、怀橘遗亲后汉陆绩 后汉陆绩。

字公纪。年六岁。

至九江见袁术。术出橘待之。

绩怀橘二枚。及跪拜辞堕地。

术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

绩跪答曰。吾母性之所爱。

欲归以遗母。术大奇之。

有诗为颂。 诗曰孝悌皆天性。

人间六岁儿。袖中怀橘实。

遗母报深慈。 十、乳姑不怠唐朝唐夫人 唐。

崔南山曾祖母长孙夫人。年高无齿。

祖母唐夫人。每日栉洗升堂。

乳其姑。奶不粒食。

数年而康。一日玻长幼咸集。

乃宣言曰。无以报新妇恩。

愿子孙妇。如妇之孝敬足矣。

有诗为颂。 诗曰孝敬崔家妇。

乳姑晨盥梳。此恩无以报。

愿得子孙如。 十一、恣蚊饱血晋朝吴猛 晋。

吴猛。年八岁。

事亲至孝。家贫。

榻无帷帐。每夏夜。

蚊多潜肤。恣取膏。

虽多不驱之。恐其去以而噬亲也。

爱亲之心至矣。有诗为颂。

诗曰夏夜无帷帐。蚊多不敢挥。

恣取膏血饱。免使入亲帏。

十二、卧冰求鲤晋朝王祥 晋。王祥母丧。

继母朱氏。不慈。

父前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母欲食鲜鱼。

时天寒地冻。祥解衣。

卧冰求之。冰忽自解。

双鲤跃出。持归供母。

有诗为颂。 诗曰继母人间有。

王祥天下无。至今河上水。

留得卧冰模。 十三、为母埋儿汉朝郭巨 汉。

郭巨家贫。有子三岁。

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

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父母之食。

盍埋此子。及掘坑三尺。

得黄金一釜。上云官不得龋民不得夺。

有诗为颂。 诗曰郭巨思供亲。

埋儿为母存。黄金天所赐。

光彩照寒门。 十四、搤虎救父晋朝杨香 晋。

杨香年十四。常随父丰往田间获粟。

父为虎曳去。时杨香手无寸铁。

惟知有父而不知有身。踊跃向前。

搤持虎颈。虎亦靡然而逝。

父方得免于害。有诗为颂。

诗曰深山逢白额。努力搏腥风。

父子俱无恙。脱身馋口中。

十五、弃官寻母宋朝朱寿昌 宋。朱寿昌七岁。

生母刘氏。为嫡母所妒。

复出嫁。母子不相见者五十年。

神宗朝弃官入秦。与家人诀。

谓不寻见母。誓不复还。

后行次同州得之。时母年已七十有余。

有诗为颂。 诗曰七岁离生母。

参商五十年。一朝相见后。

喜气动皇天。 十六、尝粪忧心南齐庚黔娄 南齐。

庚黔娄为孱陵令。到县未旬日。

忽心惊流汗。及弃官归。

时父疾始二日。医曰。

欲知愈剧。但尝粪。

苦则佳。黔娄尝之。

甜。心甚忧之。

至夕。稽颡北辰。

求以身代父死。有诗为颂。

诗曰到县未旬日。桩庭遘疾深。

愿将身代死。北望起忧心。

十七、戏彩娱亲周朝老莱子 周。老莱子至性孝。

奉养二亲。备极甘脆。

行年七十。言不称老。

常着五彩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

又常取水上堂。诈跌卧地。

作婴儿啼以娱亲。有诗为颂。

诗曰戏舞学骄痴。春风动彩衣。

双亲开口笑。喜气满庭帏。

十八、拾桑供母汉朝蔡顺 汉。蔡顺少孤。

事母至孝。遭王莽乱。

岁荒不给拾桑。以异。

7. 世说新语中孝顺的文言文

德行第一之四十五、纯孝之报(原文)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

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郡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

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

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译)吴郡的陈遗,在家里十分孝顺父母,他妈妈喜欢吃锅巴,陈遗在任吴郡主薄的时候,总是带着一个袋子,每次煮饭,就把锅巴收集在口袋里,回家时送给母亲。

后来遇上孙恩攻打吴郡,袁山松当日带兵出征,此时陈遗已经收集了好几斗锅巴,来不及回家,就带上随军出发了。沪渎一仗,官军大败逃溃,跑到了山里,很多人都饿死了,惟独陈遗因为有锅巴得以活了下来。

人们认为这是他笃行孝道的报答。德行第一之四十六、安国涕泪(原文)孔仆射为孝武侍中,豫蒙眷接。

烈宗山陵,孔时为太常,形素羸瘦,著重服,竟日涕泗流涟,见者以为真孝子。(译)孔安国作孝武帝的侍中时,很受器重。

孝武帝去世时,孔安国是太常卿,他身体一向瘦弱,穿着大孝的衣服,整日泪流不断,看见他的人都觉得他是个真孝子。德行第一之四十七、二吴之哭(原文)吴道助、附子兄弟居在丹阳郡后,遭母童夫人艰,朝夕哭临。

及思至,宾客吊省,号踊哀绝,路人为之落泪。韩康伯时为丹阳尹,母殷在郡,每闻二吴之哭,辄为凄恻,语康伯曰:“汝若为选官,当好料理此人。”

康伯亦甚相知。韩后果为吏部尚书。

大吴不免哀制,小吴遂大贵达。(译)吴坦之、吴隐之兄弟住在丹阳郡公署的后面时,他们的母亲童夫人去世了。

兄弟二人朝夕到母亲的灵前跪拜,一念及母亲,或者宾客吊唁时,二人便捶胸顿足,号啕大哭,悲痛欲绝,路人都为之落泪。韩伯当时是丹阳尹,他母亲也住在郡署里面,每次听到吴家兄弟二人的哭声,就心里感伤,对韩伯说:“你以后如果作了选拔人才的官,一定要好好照顾这两个人。”

韩伯也很欣赏二人。后来韩伯果然作了吏部尚书,此时大哥吴坦之已因悲伤过度身亡,小弟吴隐之因此而富贵显达了。

阅读全文

与孝敬老人的骈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广州退休金如何领 浏览:128
50岁发迹的企业家杯子 浏览:509
电力局退休工资高贴吧 浏览:605
50岁变姐姐 浏览:209
退休人员审批流程 浏览:219
老年人活动要注意那些问题 浏览:428
美容养生会所能赚多少 浏览:267
60岁女人肛门有血不疼 浏览:861
贷款到60岁还能继续还贷吗 浏览:422
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退多少 浏览:745
集美老年活动中心住宿 浏览:390
怎么照顾90岁的老人 浏览:931
钓鱼的人不长寿真假 浏览:464
长寿草种植视频 浏览:100
青阳县基本养老金 浏览:430
国企下岗职工提前退休政策 浏览:157
可怜的老人叫什么 浏览:556
养老金去什么银行认证 浏览:895
怀孕了老人去世穿孝衣有什么忌讳 浏览:703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重庆 浏览: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