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孔子弟子中鉴行孝道的例子
芦衣顺母”讲的是孔子的弟子闵损孝顺父母的感人故事。闵损年幼丧母,父亲内给他找了个继母容,又生了两个弟弟。冬天,继母给弟弟用棉花做冬衣,却给他的棉衣里填满芦花。有一天,闵损送父亲出门做生意,不小心将牵车的绳子掉在地上,遭到父亲的责骂和鞭打。看见芦花从衣服里飞了出来,父亲才知道继母的狠毒,一气之下要休妻。闵损却以德报怨,跪求父亲说:“一定要留下继母,我一人受冻不要紧,没有了继母,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继母更是悔恨交加,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百里负米”中的子路,也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从小家境贫寒,但非常孝敬父母,自己经常吃野菜,却到百里之外给父母买米吃。不管天寒地冻还是夏日炎炎,他总是背着米往返在这条路上。后来,父母双双过世,他南下楚国过上了高官厚禄的日子,吃着山珍海味,他反而时常感叹:“要是父母健在,即使我吃野菜,能为父母去负米,那也是多么幸福的事呀。可是如今却是永远没有机会侍奉父母了。”
Ⅱ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什么意思
意思:孔子说:“小孩子在父母跟前要孝顺,出外要敬爱师长,说话要谨慎,言而有信,和所有人都友爱相处,亲近那些具有仁爱之心的人。做到这些以后,如果还有剩余的精力,就用来学习文化知识。”
出自:春秋 孔子《论语 学而篇》
原文选段: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释义: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孔子说:“小孩子在父母跟前要孝顺,出外要敬爱师长,说话要谨慎,言而有信,和所有人都友爱相处,亲近那些具有仁爱之心的人。做到这些以后,如果还有剩余的精力,就用来学习文化知识。”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2)孔子的弟子孝顺扩展阅读
孔子极其重视道德教育,他不仅有高深的思想,也有平易近人的教法。人生启蒙,怎样从一个无知的孩童成长为对社会群体有用之才,这是一个教育策略和途径问题。
针对人生第一课,孔子给出了浅近明了的回答,那就是,做人应当先修德,再学知识。也就是说,对于弟子的教育,孔子认为应当从伦理教育人手,在家孝顺父母,敬重兄长:其次,学习待人接物,做到严谨守信;这些根基打好后,再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
在古代,学生或晚辈皆称为“弟子”,师生间的关系仿若父子,师父一词就是从“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中演变出来的。老师是传经授道之人,对弟子德行才识的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教育的过程中,也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故而,做弟子的应该按孝的原则对待老师,要对自己的老师尊敬有礼。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有了仁德之心后,若是还有剩余的精力,就可以去学些文化知识了。不管你想当文学家也好,还是当科学家也罢,或是做艺术家也行,只要是你感兴趣的,你都可以去学。
孔学的人生第一课便是做人,要求从小就注重道德伦理上的修养。有了一定的道德基础,再学习各种知识。显然,这是德育优先原则。事实证明,这一教育策略和途径是科学的,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
Ⅲ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一则 属于论语的什么篇
出自论语的学而,《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
译文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3)孔子的弟子孝顺扩展阅读:
评析: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说明,孔子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点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孔子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文化学习只是第二。实际上,历史的任何阶级,无论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是为政治服务的,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把“德”排在前,“识”排在后,这是阶级的需要。就是要培养适应本阶级要求的各方面人才。
Ⅳ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在家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在外注重行为,要小心谨慎讲究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Ⅳ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翻译: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注释】
1、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第一种意义上的“弟子”。
2、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
3、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
出处《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
(5)孔子的弟子孝顺扩展阅读: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Ⅵ 子日: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白话译文: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出自《论语·学而篇》第六章。原文如下: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孔子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汉族,东周时期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祖上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网络--论语·学而篇
Ⅶ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就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少说话,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义道德的人。这样身体力行亲身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出处: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学而篇》第6章
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首位,而将书本知识的文化学习放在第二位。在历史上,由于阶级的需要,无论是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教育都是为政治服务的,尤其是对于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非常重视,把“德”排在“识”的前面。
孔子正是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培养适应阶级要求的各方面人才,“德”重于“识”,要先把学生的道德品行提升起来,其次才能谈学习。因此,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如果还有空闲时间,则用来研究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
(7)孔子的弟子孝顺扩展阅读:
《论语·学而篇》第6章赏析
在这一章中孔子讲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入则孝,出则悌”:孝悌之义,对父母为孝,对兄弟为悌,讲的都是伦理亲情之爱,要首先爱自己的父母兄长,这是做人的基本。
第二个层次,是“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走到社会上,则要言语谨慎,笃诚守信,用爱亲人的心去博爱众人,还要去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一个人能做到这些,他就走出了一己之爱,能够有天下大爱,他就能为社会做更多事,走得更远。
以上两个层次如果都做到了,孔子才提出第三个层次,是“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你要是还有余力的话,就去学习文化知识,在这里,文、行是合一的,指自己去力行圣贤教诲。
这三个层次是不断递进的,孔子首先要求的,是对父母兄弟的血亲之爱,做到行孝悌;然后发展到对天下苍生的仁爱,做到“谨、信、爱众、亲仁”,培养出良好的德行后,再通过学习文化知识进一步教化自己,达到更高层次的进步。
实际上,这是孔子指出的一个人人格成长的正确过程, “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七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七事具备,方以为人,这七事做到了,我们才能称得上是个“人”, 要先立德学做人,然后再学习知识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