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重阳节斩除温魔的是谁

重阳节斩除温魔的是谁

发布时间:2023-10-08 10:17:59

重阳节的历史故事简短

重阳节的历史故事简短

重阳节的历史故事简短,传统文化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精华,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需要传承并且发扬光大,重阳节也是其中之一,下面分享重阳节的历史故事简短。

重阳节的历史故事简短1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个瘟神,只要他一出现,村里的人就会病倒,老百姓受尽了折磨。有一位少年叫景恒,瘟神夺走了他所有亲人的生命。他发誓要学习法术,战胜瘟神。他四处寻访名师,不畏路途的遥远和艰险,在仙鹤的指引下,终于找到了终南山上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他一学就是十年,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神又要出来作恶,你的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和一把斩妖剑,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重阳节恒景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让大家把茱萸叶插在身上,每人喝一盅菊花酒,自己则持酒仗剑,准备治魔。快看,瘟神杀气腾腾地往村子这边来,可是村子里一个人也没有,瘟神正纳闷呢,忽然一阵茱萸香和菊花酒气扑鼻而来,熏得他头晕脑涨。抬头一看,村民们都躲在山上呢,气得瘟神哇哇叫着冲上山来。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瘟神刺死剑下。滚滚黑气退却了,老百姓欢呼雀跃,在山顶上庆祝胜利。从此,九月初九登高的活动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重阳节的历史故事简短2

民间传说:登高寻九节菖蒲:传说重阳节登高之俗是始于秦始皇命术士郑安期前往岭南寻找长生不老药,郑安期在白云山觅得九节菖蒲时,不幸坠崖,乘仙鹤飞升。

登高山带回雷电火种:古人认为山上云雾缭绕,为呼风雨唤雷电之神龙所居。而且,高山的雷电可以带来火种,利用火可以吃到化腥臊的熟食。

(1)重阳节斩除温魔的是谁扩展阅读

重阳节几乎是处在年尾时段最后一个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它与除夕、清明、中元,并称为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由此也可看出重阳节在古人心目中的重要位置。

中国古代属于农耕社会,农业文明,是极其重视祖先经验的一种文明形态,因为必须要依靠前人总结的教训、祖先遗留的智慧来耕织种植,由此,就形成了一种 祖先崇拜的文化心理。

中国古人,对于先祖的无限敬重、对于祭祀的.高度重视,都由此文明根源而来。既然祭祖是如此重要,那么,重阳节能被列入“四大祭祖节日”之一,就可见这个节日的地位之高、分量之重。

重阳节的历史故事简短3

重阳节文化迄今已有两三千年历史,在西峡至今流传众多民间传说。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要数重阳公主的传说。

据《汉书》记载,东汉安帝年间,宫中身怀六甲的李娘娘受闫氏所害,逃至洛阳以西伏牛山以南的重阳店。恰在农历九月九日这一天生下一女,取名重阳女。李娘娘历尽艰辛,慢慢把重阳女养大成人。谁知一年秋天,此地发生了一场大瘟疫,村里的百姓和李娘娘都未能幸免。李娘娘临终前,把自己的身世告诉了重阳女,并把安帝赠送的玉佩传给女儿,让她找机会状告闫氏,为她讨回公道。

李娘娘死后,重阳女到处拜师学艺,立志斩除瘟魔,为母报仇。一位道人被她的精神所感动,精心传授剑法,并密告瘟魔的四个弱点:一怕红色,二怕酒气,三怕刺激气味,四怕高声,让重阳女来年九月九日瘟魔重现时见机行事,为民除害。第二年九月九日这天,重阳女组织附近的百姓登上云彩山,女的头上插红茱萸,茱萸果为红色,叶子散发出一种怪味,男的喝菊花酒,瘟魔一出现就齐声高喊:“铲除瘟魔,天下太平”。瘟魔见到红色,闻到酒气和怪味,听到喊声,缩成一团,重阳女一剑将瘟魔刺死。从此重阳店一带百姓安居乐业,健康长寿

此事传至京城,安帝派宦官前来视察,见到了重阳女和玉佩,报知安帝。安帝召重阳女进京相见,父女拥抱大哭一场。后安帝贬黜闫氏,专门为李娘娘修了娘娘庙,封重阳女为重阳公主。安帝要留重阳女在宫中,重阳公主以母亲葬在重阳、逢节要去祭奠为由,执意回到重阳店生活。但每年九月九日前后,都要带上菊花、茱萸和菊花酒、茱萸酒回京城一次,孝敬父王,顺便把当地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等民俗传入宫中。

重阳公主生在重阳,长在重阳,又在重阳结婚、生子,百岁而亡。当地群众为重阳公主修了重阳道观,年年重阳节前来朝拜。

⑵ 重阳节的来历桓景除温魔

重阳节他的节日,韩莉就是帮助人们去实现所有的困难。

⑶ 重阳节的传说和哪个人物有关

重阳节的传说,和东汉汝南人桓景有关。

较早有关重阳节的传说,见于梁朝吴内均的《续齐谐记》:汝南容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3)重阳节斩除温魔的是谁扩展阅读

重阳节是农历九月九日,“九九”与“久久”同音,正如曹丕所说“宜于长久”,与人们希望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人生追求相一致,自然与敬老孝亲的传统美德相契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尊老敬老的传统,把重阳节作为表达敬老孝亲感情的节日,自在情理之中。

在陕西不少地方,重阳节这一天有吃长寿面的习俗,还要把第一碗长寿面给家中的老人先吃,又细又长的长寿面表达了人们祝福老人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重阳庙会上,还有给家里老人、长辈买过冬衣物的传统。在山西,有的地方,重阳节还要请戏班子连唱五天大戏,内容多为敬老、孝亲,以愉悦老人。

正因为此,2012年,我国政府规定,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把重阳节的敬老孝亲习俗再次凸显出来,大力弘扬。

⑷ 重阳节的传说主要讲什么桓景是怎样的个一人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户户就会有人病倒,甚至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惨不忍睹。当时汝南县有个青年叫恒景,有一年瘟疫夺走了他的父母,自己也差点儿丧了命。

恒景病愈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害。恒景历经艰险,终于在一座古山里找到了一位法力无边的仙人,仙人为他不辞劳苦、为民除害的精神所感动,决定收他为徒,给他一把降妖宝剑,并密传授降妖剑术。恒景废寝忘食,日夜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有一天,仙人把恒景叫到跟前,对他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如今你的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

这时,仙人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瓶菊花酒,并授以避邪秘诀,让恒景立即骑着仙鹤赶回家去。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九日早晨,他按照仙人的嘱咐把乡亲们领到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中午时分,狂风怒号,北风骤起,天昏地暗,随着几声凄厉地吼叫,瘟魔冲出汝河,扑到山下。

就在这时,瘟魔突然闻到茱萸的奇味和菊花酒的醇香,脸色突变,瑟瑟发抖,不敢前行。说时迟那时快,恒景手持降妖宝剑,立即奔下山来,经过几个回合的激烈搏斗,恒景将温魔刺死,瘟疫消除。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

恒景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

⑸ 重阳节的传说中桓景战胜瘟魔的经过是什么

传说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他所住的地方突然发生大瘟疫,桓景的父回母也因此病死答,所以他到东南山拜师学艺,仙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学苦练。一日,费长房说:「九月九日,瘟魔又要来,你可以回去除害。」并且给了他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他家乡父老登高避祸。
於是他便离开回到家乡,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丶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分给大家样随身带上,瘟魔则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他和瘟魔搏斗,最後杀死了瘟魔。汝河两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祸丶桓景剑刺瘟魔故事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唐代的《初学记》和宋代的《太平御览》等多种重要类书都转述了吴均《续齐谐记》里的这个重阳节的传说,并认为九月九日登高喝菊花酒,妇女在胳膊上系茱萸囊辟邪去灾的习俗由此而来。

⑹ 语文S版教材四年级上册《重阳节的传说》资料

语文S版教材四年级上册《重阳节的传说》资料

《重阳节的传说》是语文S版教材四年级上册一篇优美的民间故事传说,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语文S版教材四年级上册《重阳节的传说》资料,欢迎阅读。

一、语文S版教材四年级上册《重阳节的传说》说课稿

一、说教材

《重阳节的传说》是语文S版教材四年级上册一篇优美的民间故事传说编排在了最后一个单元并作为单元第一篇精读课文。这个单元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教育学习祖国的传统文化。

课文讲述了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由来赞扬了桓景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围绕着训练重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写“妻、拜、勤、瓶、侵、袭”等生字会认“睦、释、鹤、掷”等生字。要求掌握的词语有妻子、拜师、勤学苦练、一瓶、侵袭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重阳节风俗的由来感受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拼读、练习、组词等方式掌握本课生字与新词。

2、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知道重阳节风俗的由来。感受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品读重点句段感受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 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 教学难点细细品味文章的语言文字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动情景。体会桓景不怕艰辛的精神。

二、说教法

新课标强调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只能不再是过去的教学生会念书而是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的探索同时重视朗读的训练以读为本以读代讲因此在本课的教学当中我将采取情境教学法和诵读法进行教学。

情境教学法以看挂图、听录音等形式创设情境唤起学生对桓景的敬佩让他们更深层次的感受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

以读促学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以读促学让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读出情感读出感悟读出内涵。

三、学法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达到不教”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会放手让学生读读议议把听说读写相结合以读为主让学生边读边想不断通过读去揣摩和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最终水到渠成轻松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四、教学程序

一、诗句引入激兴趣 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推动学生学习进步的重要条件。在本课的导入中我将充分的利用学生课外积累的知识来启动学生的认知倾向在新课导入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出示诗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同学们还能回忆起这首诗是谁写的吗李白讲什么的讲重阳节江边喝酒的事大家知道重阳节是几月几号吗?在民间流传着关于重阳节来历的美丽传说同学们想不想了解重阳节到底是怎样来的呢 ?设计意图每节课前让学生诵读古诗创设诗香气息上这节课前让学生诵读李白这首诗。并利用诗句引出新课自然引入重阳节的话题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欲望。

二、自主读文初体验 在下一步的学习当中我给足时间让学生整体感知全文。放录音朗读把学生带入课文中去再放手让学生两次自主读文。

一读课文用喜欢的方式读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顺畅。

二读课文快速默读想一想课文讲了哪些内容引导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主要讲桓景拜师学艺斩妖除魔的事。再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本课的生字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各种方式自读课文培养学生课前自学的能力又能达到全面了解全文内容的目的。教师在课上要舍得给足时间给学生每次读书应明确要求注意读的质量。

三、研读感悟说感受 小学各年级的阅读都要求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采取自读小组读指名读等形式让学生读自己的感受。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围绕以下问题来读书

1、桓景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请你用“—”出画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读一读你画的句子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

3、你认为桓景是个怎样的人由学生们在读书中思考学生们通过思考总结出了“幸福的桓景可怜的桓景有决心的桓景不怕困难的桓景勤奋的桓景勇敢的`桓景„____„” 设计意图这个教学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读书能读出自己的感受既理解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的精神又培养学习能力在读书中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概括能力、表达能力

四、品读句段悟艰辛

结合学生汇报对于文中重点的语句我将会用课件出示 句一他一路走一路打听翻过了一座山又一座山趟过了一条河又一条河磨破了一双鞋又一双鞋终于见到了费长房。引导学生理解桓景拜师学艺历尽了艰辛可见他为民除害的决心多么坚定。

句二桓景每天勤学苦练终于练成了一身好武艺。坚定的信念支持着他终于见到了费长房同时支持着他每天勤学苦练终于练成了一身好武艺。能否把桓景怎样勤学苦练的补充具体这个教学环节的目的是读写结合既理解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的精神又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句三到了瘟魔出来那天桓景分给乡亲们每人一片茱萸叶让大家带在身边又让每人喝了一口菊花酒然后领着大家登上了附近的一座高山。

联系上文理解桓景按照师父的办法去做做好了斩妖除魔的准备。 句四桓景手持宝剑从山上直冲下来和瘟魔展开了搏斗。瘟魔见势不妙转 3 身就逃。桓景对准他的后心“嗖”地掷出宝剑“哧”的一声就把他扎死了。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桓景奋勇除魔毫不畏惧的精神再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学生对桓景为民除害的敬佩之情。

设计意图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桓景奋勇除魔毫不畏惧的精神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词语的意思并体会到桓景的精神理解后要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受指导朗读一定要到位学生没读到位时老师可以范读。读出学生对桓景为民除害的敬佩之情。值得强调的是每个学生的阅读感受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必须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感受。

五、调查访问拓思路

课上到这里已经接近尾声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让学生谈感受你喜欢桓景吗说说为什么。可以用上“因为„„所以„„”。最后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做个调查访问你的家乡是怎样过重阳节的有什么风俗习惯 设计意图语文是个大课堂要求学生联系生活走向社会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课堂的生活化

五、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一篇微型的教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我将如此设计板书 重阳节的传说 幸福的桓景→和和睦睦 勤奋的桓景→拜师学艺 勇敢的桓景→斩妖除魔 不怕艰辛的桓景→为民除害

二、《重阳节的传说》教学设计 (S版四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重阳节的由来传说,感受传说故事中的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

2.了解重阳节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体会家庭欢乐、生活甜美的幸福。

3.尊老敬长是社会文明行为的体现,教育小学生要从小尊老敬长,奉献爱心。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了解重阳节感受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课前搜集重阳节的有关资料;课件;有关重阳节的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我国有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出示节日名称),春节是我们常说的农历新年,可以放假来庆祝。这些都是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节日。人们在不同的节日中可以做不同的事情来庆祝,今天我们就重点来了解其中的一个节日——重阳节。(板书:重阳节)

2.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在民间流传着关于重阳节来历的美丽传说,老师也找到一些相关资料,同学们想不想了解重阳节到底是怎样来的呢?让我们一起去聆听那动人的传说。

二、重阳节的来历、传说

1.重阳节的来历

在中国,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代,是一个欢乐的日子。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则代表光明、活力。数字一、三、五、七、九为阳,二、四、六、八为阴。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2. 重阳节的传说故事

第一则:采自河南

很久以前,汝南县有个人名叫桓景。他和父母妻子一家人守着几片地,安分守己的过日子。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汝河两岸忽然流行起瘟疫,夺走了不少人的性命。桓景小时候曾听大人说过,汝河里住了一个瘟魔,每年都会出来散布瘟疫,危害人间。为了替乡民除害,桓景打听到东南山中住了一个叫费长房的神仙。他就决定前去拜访。

……

(1) 听完故事,你体会到桓景什么样的品质?你有什么收获?桓景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 想一想,从传说故事中你了解到几种流传下来的重阳节的习俗?

第二则:流传在陕西关中一带

说是很早以前,有个庄户人家住在骊山下,全家人都很勤快,日子过得也不错。

……

三、重阳节的习俗

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放纸鹞、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桓景成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传说故事中流传下来的登高、饮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的习俗也流传下来,不过这些习俗还有不同的说法。

(出示课件)

1.登高:九月重阳,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正是登高远眺的好季节,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阳节的重要习俗。登高的目的——登高望远,思念家乡和亲人;希望自己生活顺利,步步高升;锻炼身体。

2.吃重阳糕: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于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做出米粉糕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避灾之意。

吃重阳糕的传说(视频)

重阳花糕的起源有一种来源甚早的说法……重阳节吃糕的习俗就这样传开来了。

3.插茱萸辟邪的习俗。

茱萸,又名“越椒”或“艾子”,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是一种重要植物,气味辛烈,可以防止恶浊气味。人常插茱萸辟邪,祝福全家平安。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4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

5.你还知道哪些地方过重阳节的风俗?

除了以上较为普遍的习俗外,各地还有些独特的过节形式。

(1)重阳节在陕北正式收割的季节,有首歌唱道:“九月里九重阳,收呀么收秋忙。谷子呀,糜子呀,上呀么上了场”。陕北过重阳在晚上,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场。晚上月上树梢,人们喜爱享用荞面熬羊肉,待吃过晚饭后,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爬上附近山头,点上火光,谈天说地,待鸡叫才回家。夜里登山,许多人都摘几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儿的头上,以之避邪。

在福建莆仙,人们沿袭旧俗,要蒸九层的重阳米果,米果分九层重叠,可以揭开,切成菱角,四边层次分明,呈半透明体,食之甜软适口,又不粘牙,堪称重阳敬老的最佳礼馔。

(2)一些地方的群众也有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扫祖墓,纪念先人。

6.小组交流收集的重阳节的资料。

三、小组交流

分别说说自家是怎样过重阳节的。

四、拓展延伸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现在我国把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六、结束语

同学们,今天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的只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海洋中的一滴水,只有多读才能获取更多,收获更大。课下,同学们把这些传说讲给家长听一听,再搜集一些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文章来读,我想,你会为我们的民族而赞叹,为身为中华民族的一员而自豪。

⑺ 重阳节的传说(简短)

相传东汉汝南县境内有个瘟魔,每逢九月初九都会出来作恶。瘟魔夺去了恒景的父母,于是他决心防仙学艺,为民除害。恒景历经艰险,找到了一位法力高强的仙长。他拜师练功,终于学成降妖剑术。

恒景回到家乡,按照仙长的嘱咐,在九月初九这天,发给每位乡亲一片茱萸和一盅菊花酒,并带着乡亲到山上避险。当瘟魔出现时,突然闻到茱萸和菊花酒的味道,便不敢前进。恒景此时手持宝剑,斩杀了瘟魔自此,每逢重阳,插茱萸、饮菊花酒成为重阳节的风俗。

⑻ 重阳节的传说

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相传东汉恒景历经艰险拜师学艺连成降妖剑术,在九月初九这天给每位相亲片茱萸和一盅菊花酒,恒景此时手持宝剑,斩杀了瘟魔。

阅读全文

与重阳节斩除温魔的是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参保21年个人账户63万退休金多少 浏览:203
退休人员招聘信息顺义 浏览:852
养生长寿之道 浏览:866
企业退休金一般有多少钱 浏览:200
退休人员工资待遇2018 浏览:377
四川绵阳养老院 浏览:855
退休人员再就业交税计算 浏览:123
养老保险卡掉了怎么办 浏览:381
养老院车棚申请报告怎么写 浏览:12
当兵初检和全面体检有什么不同 浏览:75
那些养老院是免费的 浏览:888
湖北机关养老保险 浏览:818
平常多久做一次体检 浏览:984
长寿花茎掉叶 浏览:437
父母亲给你做过哪些事 浏览:539
2019年淄博企业退休工资什么时候发放 浏览:23
50岁女人乳房增大 浏览:894
养老金与社保卡合并怎么办 浏览:111
一个月的体检报告多少钱 浏览:334
教师如果死了继承退休工资谁来继承 浏览: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