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现代孝顺父母的故事

现代孝顺父母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0-11-27 05:53:33

⑴ 求现代孝敬父母的故事的故事,急啊!!!

一、孝敬父母的故事

事例一

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事例二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

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入仕途。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在封建社会,如果父母只有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儿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顾自己去外地做官。这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一般情况下,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都会跟随去的。或者儿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规劝。父母不愿意随儿子去做官的地方养老,这在封建时代是很少见的,因为这意味着儿子要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辞去官职照料自己。历史书上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无法承受路上的颠簸,包公这才辞去了官职。

不管情况如何,包公能主动地辞去官职,还是说明他并不是那种迷恋官场的人。对父母的孝敬也堪为当今一些素质底下的人的表率。以前的故事讲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铁面无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给忽视了。

事例三

东汉时的黄香,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的典范。黄香小时候,家境困难,10岁失去母亲,父亲多病。闷热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以便让父亲早一点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窝后才让父亲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袄,为了不让父亲伤心,他从不叫冷,表现出欢呼雀跃的样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种欢乐的气氛,好让父亲宽心,早日康复。

事例四

老一辈革命家朱德著文《回忆我的母亲》,以无限的深情赞颂了母亲无比的爱和高尚的品质。毛泽东接到母亲病危的家信,星夜上路,昼夜兼程,他抚摸着母亲的棺木放声恸哭,悲痛之中挥笔写下《祭母文》:“吾母高风,首推博爱”。宋庆龄孝心至诚,在母亲灵前“饮泣不已”。陈毅探母,执意要给瘫痪在床的母亲洗衣服。李鹏事母至孝,每逢假日,李鹏夫妇总要带上母亲喜爱的食物,到母亲处请安问好。

事例五

在全国以实施“跨世纪教育工程”而著称的上海建平中学,一个13岁少年的题为《妈妈,我就是你的眼睛》的发言,使全国女市长考察团的26位成员潸然泪下。这位同学9岁时,母亲双目失明,他幼小的肩膀过早地承受了家庭的较多责任和义务,为了买一盘母亲喜欢的沪剧磁带,他利用休息日在上海的街头整整跑了6个小时!

事例六
陈毅孝敬父母
曾读过许多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如:烈火救母,吸痰救母……最让我感动的是“陈毅探母”的故事。
1962年,陈毅元帅出国访问回来,路过家乡,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的老母亲。
陈毅的母亲瘫痪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陈毅进家门时,母亲非常高兴,刚要向儿子打招呼,忽然想起了换下来的尿裤还在床边,就示意身边的人把它藏到床下。
陈毅见久别的母亲,心里很激动,上前握住母亲的手,关切地问这问那。过了一会儿,他对母亲说:“娘,我进来的时候,你们把什么东西藏到床底下了?”母亲看瞒不过去,只好说出实情。陈毅听了,忙说:“娘,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边伺候,心里非常难过,这裤子应当由我去洗,何必藏着呢。”母亲听了很为难,旁边的人连忙把尿裤拿出,抢着去洗。陈毅急忙挡住并动情地说:“娘,我小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尿裤,今天我就是洗上10条尿裤,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说完,陈毅把尿裤和其它脏衣服都拿去洗得干干净净,母亲欣慰地笑了。
陈毅元帅是个大人物,有繁忙的公务在身,但他不忘家中的老母亲。在百忙中抽空回家探望瘫痪在床的母亲,为母亲洗尿裤,以关切的话语温暖抚慰病中的母亲。虽然陈毅元帅为母亲所做的只是一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小事,但从这些平常的小事,看出了他对母亲浓厚的爱。他不忘母亲曾为自己付出的点点滴滴,理解母亲的艰辛和不易,知道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⑵ 孝敬父母现代故事200字

我叫巴飞翔,今年6岁了,在育才学校一年级七班上学。在家里,我是妈妈的好孩子,在学校,我是老师的好帮手。

从小,我就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叠被子然后吃饭穿衣也是自己做, 吃完饭我还会把吃饭剩下的菜渣扫一下。 如果还有时间,我还会帮助爸爸妈妈扫扫地,擦擦桌。放学回家如果看见爸妈在做饭,我就会帮妈妈摘菜。 上幼儿园我就知道使用礼貌用语,向长辈问好,邻里街坊都很喜欢我。每次有好吃的也都是先想到长辈。这学期,我决定用功学习,因为我知道优异的成绩才是对爸爸妈妈最好的回报!

⑶ 孝顺父母的故事···现代的

有一个天生失语的小女孩,爸爸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她和妈妈相依为命。妈妈每天很早出去工作,很晚才回来。每到日落时分,小女孩就开始站在家门口,充满期待地望着门前的那条路,等妈妈回家。妈妈回来的时候是她 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刻,因为妈妈每天都要给她带一块年糕回家。在她们贫穷的家里,一块小小的年糕都是无上的美味了啊。 有一天,下着很大的雨,已经过了晚饭时间了,妈妈却还没有回来。小女孩站在家门口望啊望啊,总也等不到妈妈的身影。天,越来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决定顺着妈妈每天回来的路自己去找妈妈。她走啊走啊,走了很远,终于在路边看见了倒在地上的妈妈。她使劲摇着妈妈的身体,妈妈却没有回答她。她以为妈妈太累,睡着了。就把妈妈的头枕在自己的腿上,想让妈妈睡得舒服一点。但是这时她发现,妈妈的眼睛没有闭上!小女孩突然明白:妈妈可能已经死了!她感到恐惧,拉过妈妈的手使劲摇晃,却发现妈妈的手里还紧紧地拽着一块年糕……她拼命地哭着,却发不出一点声音…… 雨一直在下,小女孩也不知哭了多久。她知道妈妈再也不会醒来,现在就只剩下她自己。妈妈的眼睛为什么不闭上呢?她是因为不放心她吗?她突然明白了自己该怎样做。于是擦干眼泪,决定用自己的语言来告诉妈妈她一 定会好好地活着,让妈妈放心地走…… 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语做着这首《感恩的心》,泪水和雨水混在一起,从她小小的却写满坚强的脸上滑过….“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她就这样站在雨中不停歇地做着,一直到妈妈的眼睛终于闭上…… 评论:是的,生命是如此的珍贵,我们要感激父母给了我们这一次生命,让我们能来到这个世界活过一次;感谢老师,教给了我们知识,让我们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感谢朋友,给了我们友谊,让我们在生命的旅程中不再孤独;感谢坎坷,让我们在一次次失败中变得坚强;感谢敌人,让我们使自己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朝前进步……面对命运的不公你没有埋怨,没有退缩,你用自己的方式来顽强地生活,用爱来回报这个世界,你帮助了那样多的人,让他们感到了温暖和力量。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⑷ 五则现代敬老孝亲的故事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事例二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
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入仕途。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在封建社会,如果父母只有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儿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顾自己去外地做官。这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一般情况下,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都会跟随去的。或者儿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规劝。父母不愿意随儿子去做官的地方养老,这在封建时代是很少见的,因为这意味着儿子要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辞去官职照料自己。历史书上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无法承受路上的颠簸,包公这才辞去了官职。
不管情况如何,包公能主动地辞去官职,还是说明他并不是那种迷恋官场的人。对父母的孝敬也堪为当今一些素质底下的人的表率。以前的故事讲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铁面无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给忽视了。
事例三
东汉时的黄香,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的典范。黄香小时候,家境困难,10岁失去母亲,父亲多病。闷热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以便让父亲早一点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窝后才让父亲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袄,为了不让父亲伤心,他从不叫冷,表现出欢呼雀跃的样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种欢乐的气氛,好让父亲宽心,早日康复。
事例四
老一辈革命家朱德著文《回忆我的母亲》,以无限的深情赞颂了母亲无比的爱和高尚的品质。毛泽东接到母亲病危的家信,星夜上路,昼夜兼程,他抚摸着母亲的棺木放声恸哭,悲痛之中挥笔写下《祭母文》:“吾母高风,首推博爱”。宋庆龄孝心至诚,在母亲灵前“饮泣不已”。陈毅探母,执意要给瘫痪在床的母亲洗衣服。李鹏事母至孝,每逢假日,李鹏夫妇总要带上母亲喜爱的食物,到母亲处请安问好。
事例五
在全国以实施“跨世纪教育工程”而著称的上海建平中学,一个13岁少年的题为《妈妈,我就是你的眼睛》的发言,使全国女市长考察团的26位成员潸然泪下。这位同学9岁时,母亲双目失明,他幼小的肩膀过早地承受了家庭的较多责任和义务,为了买一盘母亲喜欢的沪剧磁带,他利用休息日在上海的街头整整跑了6个小时!

⑸ 现代,孝的故事。

孝道能充实自己的生命的立足点,导引生命之旅的方向,涵养着无限人生境界的价值意义。当今之世大谈孝道看似过时,但却是最合乎人性潜能发展的秘诀,也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品德。
夫孝者,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德之基也。
生育之恩,浃乎宇宙,顾复之德,等同昊天。
人生的理想是终极关怀。我们伴随父母走过老年,看着他们肩膀不再坚实,头发日渐花白,甚至不时病痛,但是,他们的心灵经过岁月的洗鍊,自然发出一种光明,可以烛照烦嚣的世事与人情。老人是人类的宝藏,越有传统的文明越重视老人。国人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实在是深富智慧之语。一个不敢正视衰老、病痛与死亡的人,显然是不够成熟的。尤其在陪伴至亲的父母面临这些困境时,我们自然会对生命作一整体而深刻的反省,由此确立自己更真实的人生信念。
家是一个人的根,是一个延续传统理念的基地,我们的生命意涵从中得到滋养、成长、成熟,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也从中得到启发与实现。因此,体会爱自亲始,甚至推己及人,这其实正是每一个人内心所向往与渴望去完成的,也是彰显人性与真正的自我实现。
耶稣基督曾说:“就世人来看,是我被钉在十字架上,依我看来,是世人被钉在十字架上。”
也许,我们真的把自己钉死在外化不觉的意念上,把人性本具的良知良能钉死在竞争无情的物化生命里,让蕴含永恒价值的真实自我深陷于生灭不实的妄求空想旋涡中。
现代人很少能如此觉醒,今生如此,生生世世如此。心灵若是不能觉醒,就无力省察体验,充满内在生机的价值生命就无从发展,只剩下仅由外来移植未经消化的知识所拼凑而成的自然短暂存在生命,这时生命意涵就会因人格外化而萎缩成为“我就是我所有的一切”,当别人问我“是”谁?所得得答案可能却只是我“有”什么。人性本心(内在自我)如果消融于外在的名利权位,人生理想终必完全落空,人生幸福也将毫无保障,因为人所拥有得一切都只是暂时借用得,等到时移势易,甚至垂危临终时,我还真的“有”些什么?觉醒著如此匮乏不堪的存在意涵,这简直是个痛苦的束缚!
任何人若不能从个体的自然生命活出群体的价值生命,若不能超越个体存在的孤立,觉醒人性共通的存在价值总体,人性本质最深切的要求——终极关怀(道德实践),将无力实现,人性的价值潜能也将因缺少心灵的互动启发而无法成长显现。人在成长之初,由于得到了父母亲情的特殊关怀,使心性潜能发展了特殊的力量。万物之灵的人类有得天独厚较长的幼儿依赖期,身心和父母有长期的依赖,家庭像是一个人的根,我们从中得到休养生息,也得到成长与成熟。家庭满足了人性的要求,使我们从人性相通的原始情感中,对父母有最深切的关怀,而后渐进推及他人。这个人性相通的真实心灵,即是由内而发的道德实践,父慈子孝的人伦基底。孝顺的内涵即是回归心灵深处的那点情愫,要对人类世界,宇宙人生表达真诚的关怀。
长远以来,历史教晓我们:长远来看,我们在家庭中最容易流露真性情,真纯的品德是在家里培养出来的,品德修养的基础当以孝为首要。唯有从家庭开始,先和谐根本的人际关系,才能建立正常的生活秩序,融合于更广泛的群体社会。孔子和孟子对孝道体验特别深,所以也都清楚强调:人生须以孝德为本,才能有真正的成就和满足。

⑹ 现代孝顺父母事迹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我听我爸爸说过一个孝敬父母的事例。

那个人大概跟我爸年纪差不多,在一个什么乡还是县的当干部,老家在乡下,离工作单位很远。骑自行车要半天到一天的工夫。

这个人每周周末都会骑自行车回老家,不管刮风下雨。回了老家就往炕头上一坐,点根烟,听他老母亲唠叨、说话。老太太七八十岁了,口齿也不太清楚,而且关心的都是些小农琐事,还有家里的狗跑出去了,昨天摘了筐黄瓜卖了,家里鸡不下蛋等等。他就那么听着,偶尔应两声。

跟那人在城里的工作和他的阅历相比,这些事情毫无意义,如果放在美国人身上,肯定会恼了。但那人一点都不烦,尽管他也不喜欢听。他就是坐在炕头上,听他妈唠叨半天,就为陪着他妈。因为他知道他妈想他,喜欢经常能看见他;他妈也知道他儿子理解他。

就这样,年复一年。那人用最简单的方法尽自己的孝心。娘儿俩往炕头上一坐,就开始聊。一个说,一个听,简单而悠闲。这比任何华丽词藻所堆积出来的孝道都感人,因为它能静静的沁到人们的心里去。

她一直在做学生———尹惠玲(女,53岁,西安市革命公园退休职工)

今年53岁的尹惠玲,30年如一日照顾婆婆。退休之后,本身也到了含饴弄孙的年纪,但为了照顾老人,还是在做好儿媳妇的同时,努力的去学习再学习,当个年龄最大、涉猎最杂的好“学生”。只要与老人生活相关的,她都认真听认真记,多方查询了解有关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和科学的生活常识,老人的饭菜更是时常翻新……由于她体贴入微的照料,年过10

8岁的婆婆陈凤英老人现在依然身体硬朗,五代同堂的大家庭亲密而和睦,成为社区街坊的佳话。

家中三代都夸她———赵满玲(女,43岁,阎良区荆山路小学教师)

2004年被评为“陕西省十佳好媳妇”的赵满玲,今年又被评为“十佳孝顺儿女”,笑脸之后是操劳照顾一家三代的辛苦。婆婆早年患病在床,为方便照顾,她将公婆接到学校宿舍和自己一起住,课间周末,尽量抽空陪伴。不但照顾老人,家中的三个小叔也要她照顾,三弟媳妇身患绝症,家中的洗衣做饭、照看孩子,就都由她来接过……这个多次被评为学校、区级优秀教师的好园丁,在家里,三代都夸她。

丈夫在外甭操心公婆———张新利(女,44岁,蓝田县蓝天关镇新寨村四组村民)

1983年,张新利嫁到新寨村杨家,家庭情况不好,丈夫想多赚点钱又不敢外出打工:公公患有脑血栓病,婆婆又双目失明。“你走吧,我一定把公婆照顾好。”丈夫这一出去就是半年甚至一年,屋里屋外就她一人忙活,她给完全瘫痪、生活不能自理的公公喂饭、洗衣、擦身、按摩、端屎端尿,直到公公安详去世,送葬那天,邻里兄长为她披红全村人无不称赞。对双目失明的婆婆,她从此更细心照料,为老人买来收音机、秦腔录音带,晚上和老人睡在一起……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梁丽莉(女,45岁,灞桥区灞桥街办敬老院工作人员)

梁丽莉的孝顺儿女称号,是众多老人一起推荐的,她是很多老人共同的好儿女。敬老院的老人中90%患有瘫痪、尿失禁、脑血栓后遗症等疾病,80多岁的黄志杰老人,偏瘫多年,经常大便不畅,看到老人痛苦的样子,她多次给老人抠屎,老人不好意思的对她说:闺女,难为你了,这是俺亲儿女都难做到的事啊!在灞桥街办敬老院工作的6年里,敬老院的老人来来往往,每个都把她当成了亲女儿,不仅如此,她还义务赡养了农村五保户和社会孤寡老人13人……

给儿女做个好榜样———孙翠琴(女,54岁,高陵县通远镇火箭村村民)

“我这十几年的命,都是儿媳妇给的。”孙翠琴的婆婆这样说。1989年,73岁的婆婆脑血栓落下后遗症,医生断言这个年纪的人最多活两三年。孙翠琴一声不吭,要从病魔手里夺回婆婆:一日三餐,家里的口味完全是婆婆的喜好;怕婆婆得褥疮,她三天两头给老人换洗,邻村的娘家她却难得去一次。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已出嫁的孙女给老人送来了收音机和磁带,在外打工的孙子买回彩电时也要叮嘱:这是给奶奶买的……

大嫂的儿女唤她“妈妈”———康秀梅(女,48岁,户县甘河镇北板村村民)

公婆对她满意的挑不出毛病,家里同辈也是伸出大拇指。几年前,大嫂在医院生产时难产去世,留下一个六岁的女儿和嗷嗷待哺的婴儿,此时康秀梅的女儿也在襁褓中未断奶,但她二话没说,将两个孩子接到自己身边,用本该属于女儿的乳汁哺育侄儿,几年后,大哥再婚,但两个孩子却怎么也不肯回去,他们只认康秀梅这一个“妈”,而康秀梅也再一次用母亲的胸怀接纳了他们……

婆婆好了她却病了———张玲如(女,57岁,西安市东仓门社区工作人员)

18年前,张玲如的婆婆患脑血栓进了医院,丈夫在外地工作,一双儿女上学读书,医院家里两头跑。婆婆病情稳定回到家后,婆婆的理发、洗头洗脚洗澡换衣,剪指甲修脚,全由她一个人来干,十八年来,一直行动不便的婆婆并没有邋遢的病态,邻居都夸老人家精神头越来越好,85岁的婆婆如今已能基本自理。而她却累的颈椎有了毛病,手腕也常常疼的碗都端不动……

白发儿子感动继母———马世俭(男,70岁,华山社区退休职工)

马世俭是这次评选出的孝顺儿女中年纪最大的一位,今年已70岁,头发也有些花白了。父亲去世后,对继母一直很尊敬的他,每天三趟饭、两趟水,刮风下雨、酷暑严寒,整整送了四年,早晚还要来问候、陪老人聊聊。2001年,马世俭把身体越来越不好的老人接到家中,老人经常头疼昏迷,偶尔清醒时,嘴里说不清,手指着满头白发的孝顺儿子,只是止不住流泪。

两家老人一起住———王桂华(女,54岁,昆仑一分厂退休职工)

脾气不好的婆婆脑出血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母亲又脑中风造成半瘫,行走艰难。两边跑的王桂华太累了,索性将两个老人都请到自己的家里,一起照顾,老亲家互相聊天也可以解闷。但这样却苦了王桂华,不是母亲头疼,就是婆婆尿失禁,做饭要做双份,帮着婆婆洗头洗澡,还要帮助母亲揉腿脚活血、室内活动……病情好转的老人连自己的家都不愿意回了,“这里就是我们的家,不走了,跟定你了”。

残疾儿子医术敬老———张焕茹(男,45岁,西安市长安东大卫生所工作)

张焕茹是参加十佳孝顺儿女表彰大会时,惟一一位需要人搀扶的。“这样的儿子怎么孝顺父母啊?”很多人见了他就会这样想。确实,因小儿麻痹症导致下肢瘫痪的他,因不能从体力上照顾父母而惭愧。父亲瘫痪后,一次从炕上翻落下来,他使尽全身力气也没能把父亲扶上炕,父子抱头痛哭。但他一身医术,从1974年起便在村合作医疗站工作,所以经常给父母针灸、按摩、熬汤药,希望为父母减轻痛苦。村里的老人看病,不收诊断费、挂号费、注射费、敷药费,1995年,300多名老人联名送来“存赤子心、献敬老情”的牌匾…

⑺ 感人的现代孝心故事

你可以去搜索一下每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里面都有很多类似于

⑻ 我们现代人孝敬父母的故事

一、秉承美德尽孝道:带着病父求学

张九精,河南新蔡县韩集乡天庙村人,自幼家境贫寒,5岁时便随打工的父母迁到辽宁省葫芦岛市。初中三年级时,张九精的母亲在一次火车事故中不幸遇难,使他对生活的苦难有了真正的理解。受此打击,一开始,张九精的成绩直线下降。在父亲的鼓励下,他又慢慢地缓过劲来,坚定了信心,考取了海南师范大学。大一下学期,那是他父亲糖尿病病发最严重的时候。打电话时,他父亲在电话那头什么也听不见,无论张九精怎么大声地喊。在和父亲的电话联系中,张九精强烈地感觉到:无论从精神上还是身体上,父亲的情况都非常糟糕,张九精心疼地落泪了。从那时起,张九精就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靠自己的双手,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力改善生活条件,得到经济上的支撑,把父亲接过来一起过,让他生活得好一些。

从大一开始,张九精就踏上艰辛的勤工俭学之路,先后做过电器促销、床上用品促销、文具促销和建筑防水工程、家教等勤工俭学工作,靠勤劳改变生活处境,以早一点把父亲接到身边照料。2003年8月,拿到暑假做家教挣来的2000元后,张九精说服了患病的父亲,并把他接到海南。一到海南,等父亲休息两天后,张九精放弃了所有家教的时间,叫上几个最要好的朋友,陪父亲到海边散心、游泳,细心照顾。

看到儿子求学这么辛苦,父亲张玉美心里十分过意不去。到海南的第七天,张玉美就决定“找点事做”——捡破烂。因为担心会给儿子丢脸,张玉美最初收破烂是“偷偷摸摸”的,晚上才出来捡。张九精察觉到父亲的顾虑后,于是抽空陪父亲一起捡破烂。他对父亲说:“咱们用双手劳动挣钱,有什么丢人的?!”在捡破烂的路上,张九精遇上同学也不躲避,父亲弯不下腰时他就帮着捡。父亲从此也终于敢光明正大捡破烂了。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张九精经常给父亲沏壶苦丁茶,因为听说苦丁茶对治糖尿病很有好处;他天天陪父亲吃饭,陪他老人家说说话,解解闷,听父亲发发牢骚;他会在天冷时,把学校发的厚被子给父亲,让父亲睡得暖和,并抽空去给父亲洗衣服,捶捶背......就这样,他边求学,边打工,边悉心照料父亲,用超乎寻常的坚韧毅力承担起了赡养、照顾父亲的责任。尽管无钱就医,但在张九精的精心照料下,父亲的状态开始好转,体重也开始增加了。这些也许在别人眼里并不起眼,但张九精觉得很幸福,很值得回味。他说:“能为自己所爱的人做一点事,让他不那么劳累,让他开心,这不就是我们所想要的日子吗?”他对父亲说:“爸,虽然在物质上没帮上我什么,但您给了我很多,都在我心里,那就是质朴、真诚和自信,您教会了我怎样去做一个有价值的人。不是正如你您说的吗: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您看,我们一路风雨兼程,不是这样走过来了吗?”——是的,就是这样,虽然生活贫困,面对父亲的拖累,他不怨天忧人,不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伴着父爱,与父亲同甘苦、共患难,凭着坚强、勇气、自信,一路走过来,走出了不平凡的足迹,走出了不一样的精彩。而他脸上依然是乐观、灿烂如阳光般的笑容。

⑼ 现代孝敬父母的故事

现代孝敬父母的故事
张九精,河南新蔡县韩集乡天庙村人,自幼家境贫寒,5岁时便随打工的父母迁到辽宁省葫芦岛市。初中三年级时,张九精的母亲在一次火车事故中不幸遇难,使他对生活的苦难有了真正的理解。受此打击,一开始,张九精的成绩直线下降。在父亲的鼓励下,他又慢慢地缓过劲来,坚定了信心,考取了海南师范大学。大一下学期,那是他父亲糖尿病病发最严重的时候。打电话时,他父亲在电话那头什么也听不见,无论张九精怎么大声地喊。在和父亲的电话联系中,张九精强烈地感觉到:无论从精神上还是身体上,父亲的情况都非常糟糕,张九精心疼地落泪了。从那时起,张九精就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靠自己的双手,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力改善生活条件,得到经济上的支撑,把父亲接过来一起过,让他生活得好一些。
从大一开始,张九精就踏上艰辛的勤工俭学之路,先后做过电器促销、床上用品促销、文具促销和建筑防水工程、家教等勤工俭学工作,靠勤劳改变生活处境,以早一点把父亲接到身边照料。2003年8月,拿到暑假做家教挣来的2000元后,张九精说服了患病的父亲,并把他接到海南。一到海南,等父亲休息两天后,张九精放弃了所有家教的时间,叫上几个最要好的朋友,陪父亲到海边散心、游泳,细心照顾。
看到儿子求学这么辛苦,父亲张玉美心里十分过意不去。到海南的第七天,张玉美就决定“找点事做”——捡破烂。因为担心会给儿子丢脸,张玉美最初收破烂是“偷偷摸摸”的,晚上才出来捡。张九精察觉到父亲的顾虑后,于是抽空陪父亲一起捡破烂。他对父亲说:“咱们用双手劳动挣钱,有什么丢人的?!”在捡破烂的路上,张九精遇上同学也不躲避,父亲弯不下腰时他就帮着捡。父亲从此也终于敢光明正大捡破烂了。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张九精经常给父亲沏壶苦丁茶,因为听说苦丁茶对治糖尿病很有好处;他天天陪父亲吃饭,陪他老人家说说话,解解闷,听父亲发发牢骚;他会在天冷时,把学校发的厚被子给父亲,让父亲睡得暖和,并抽空去给父亲洗衣服,捶捶背......就这样,他边求学,边打工,边悉心照料父亲,用超乎寻常的坚韧毅力承担起了赡养、照顾父亲的责任。尽管无钱就医,但在张九精的精心照料下,父亲的状态开始好转,体重也开始增加了。这些也许在别人眼里并不起眼,但张九精觉得很幸福,很值得回味。他说:“能为自己所爱的人做一点事,让他不那么劳累,让他开心,这不就是我们所想要的日子吗?”他对父亲说:“爸,虽然在物质上没帮上我什么,但您给了我很多,都在我心里,那就是质朴、真诚和自信,您教会了我怎样去做一个有价值的人。不是正如你您说的吗: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您看,我们一路风雨兼程,不是这样走过来了吗?”——是的,就是这样,虽然生活贫困,面对父亲的拖累,他不怨天忧人,不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伴着父爱,与父亲同甘苦、共患难,凭着坚强、勇气、自信,一路走过来,走出了不平凡的足迹,走出了不一样的精彩。而他脸上依然是乐观、灿烂如阳光般的笑容。
摘自网络

⑽ 现代孝顺父母的故事

一天中午,一个捡破烂的妇女,把捡来的破烂物品送到废品收购站卖掉后,骑着三轮车往回走,经过一条无人的小巷时,从小巷的拐角处,猛地窜出一个歹徒来。这歹徒手里拿着一把刀,他用刀抵住妇女的胸部,凶狠的命令妇女将身上的钱全部交出来。妇女吓傻了,站在那儿一动不动。

歹徒便开始搜身,他从妇女的衣袋里搜出一个塑料袋,塑料袋里包着一沓钞票。 歹徒拿着那沓钞票,转身就走。这时,那位妇女反应过来,立即扑上前去,劈手夺下了塑料袋。歹徒用刀对着妇女,作势要捅她,威胁她放手。妇女却双手紧紧地攥住盛钱的袋子,死活不松手。

妇女一面死死的护住袋子,一面拼命呼救,呼救声惊动了小巷子里的居民,人们闻声赶来,合力逮住了歹徒。

众人押着歹徒搀着妇女走进了附近的派出所,一位民警接待了他们。审讯时,歹徒对抢劫一事供认不讳。而那位妇女站在那儿直打哆嗦,脸上冷汗直冒。民警便安慰她:“你不必害怕。”妇女回答说:“我好疼,我的手指被他掰断了。”说着抬起右手,人们这才发现,她右手的食指软绵绵的耷拉着。

宁可手指被掰断也不松手放掉钱袋子,可见那钱袋的数目和分量。民警便打开那包着钞票的塑料袋,顿时,在场的人都惊呆了,那袋子里总共只有8块5毛钱,全是一毛和两毛的零钞。

为8块5毛钱,一个断了手指,一个沦为罪犯,真是太不值得了。一时,小城哗然。

民警迷惘了: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这位妇女,使她能在折断手指的剧痛中仍不放弃这区区的8块5毛钱呢?他决定探个究竟。所以,将妇女送进医院治疗以后,他就尾随在妇女的身后,以期找到问题的答案。

但令人惊讶的是,妇女走出医院大门不久,就在一个水果摊儿上挑起了水果,而且挑得那么认真。她用8块5毛钱买了一个梨子、一个苹果、一个橘子、一个香蕉、一节甘蔗、一枚草莓,凡是水果摊儿上有的水果,她每样都挑一个,直到将8块5毛钱花得一分不剩。

民警吃惊地张大了嘴巴。难道不惜牺牲一根手指才保住的8块5毛钱,竟是为了买一点水果尝尝?

妇女提了一袋子水果,径直出了城,来到郊外的公墓。民警发现,妇女走到一个僻静处,那里有一座新墓。妇女在新墓前伫立良久,脸上似乎有了欣慰的笑意。然后她将袋子倚着墓碑,喃喃自语:“儿啊,妈妈对不起你。妈没本事,没办法治好你的病,竟让你刚13岁时就早早地离开了人世。还记得吗?你临去的时候,妈问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你说:我从来没吃过完好的水果,要是能吃一个好水果该多好呀。妈愧对你呀,竟连你最后的愿望都不能满足,为了给你治病,家里已经连买一个水果的钱都没有了。可是,孩子,到昨天,妈妈终于将为你治病借下的债都还清了。妈今天又挣了8块5毛钱,孩子,妈可以买到水果了,你看,有橘子、有梨、有苹果,还有香蕉......都是好的。都是妈花钱给你买的完好的水果,一点都没烂,妈一个一个仔细挑过的,你吃吧,孩子,你尝尝吧......”

阅读全文

与现代孝顺父母的故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重阳节动态高清图片 浏览:933
企业职工判刑后养老金 浏览:361
退休人员返聘申报告 浏览:670
给子女一个什么样的父母 浏览:360
2018年退休金上调方案一览表 浏览:530
当兵体检什么程序 浏览:673
汇通养生漆有什么优势 浏览:866
艾灸养生堂一次多少钱 浏览:430
冠县中心敬老院 浏览:959
大学新生体检去哪里体检 浏览:177
宾阳县公立养老院有哪些 浏览:105
华佗孝敬母亲 浏览:31
人跨省怎么在手机上认证养老金 浏览:566
湖南老人养老服务项目有哪些 浏览:919
北京办理入职体检医院有哪些 浏览:169
退休人员公司上班收入能列支吗 浏览:425
济南老年大学每天都要上课吗 浏览:530
重阳节母子背影描写 浏览:90
给父母写一封信该如何下手 浏览:48
老人格子衣服适合什么人穿 浏览: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