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大班教案《猜猜洞里有什么》怎么写!!!!! 大班教案《重阳节(重阳粽)》怎么写!!! 急!!!!
幼儿园大班教案:洞洞里的动物
一、活动目标:
1、知道一些住在洞洞里的动物;
2、初步了解洞中动物的生活习性及特征;
3、培养幼儿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活动准备:
1、自制生活在洞里的动物PPT课件;
2、地洞、树洞、山洞等背景,相关动物贴绒;
3、音乐:舞曲一段;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儿歌《神秘洞》导入,激发幼儿学习的性趣。
师:我们念的儿歌里说到了一只什么动物?它喜欢住在什么样的洞里?除了毛毛虫,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也喜欢住在洞里的?(请幼儿与同伴相互交流)
二、组织活动:
1、教师简要小结后以森林里举行“洞洞舞会”,邀请住在洞洞里的动物前来参加,到底谁会得到邀请呢?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啊?
(1)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出生活在地洞里的蚂蚁:“排队地上跑,身体细又小,做事最勤劳,纪律第一好”。
猜出后引导幼儿观看课件,看一看,想一想:你们在哪里也发现过蚂蚁?它长得什么样子?生活在什么地方?平时喜欢吃什么?
可模仿蚂蚁爬的动作。
同法引导幼儿观察住在地洞里的田鼠。
发散性思维:还有哪些住在地洞里的动物?(交流)
教师小结。
(2)依次类推出示住在树洞里的小鸟、松鼠等;发散性提问后教师小结。
(3)同法引出住在山洞里的蝙蝠、熊等动物,发散性提问后教师小结。
2、创设舞会情境。
师:原来啊,是这些住在地洞、树洞、山洞里的动物得到了邀请。瞧,小动物们都来参加洞洞舞会了(点击出示最后一张课件)我们和它们一起来跳个舞吧!(放舞曲音乐)
全体幼儿随音乐舞动。
3、游戏:送动物回家。
出示地洞、树洞、山洞背景图及相关动物贴绒,“舞会结束了,小动物们也累了,我们来送它们回家吧!”
请个别幼儿来把动物送回相应的“洞”中。
4、总结后结束活动。
『贰』 幼儿园社会重阳节的习俗教案怎么写
重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重阳节有六大节日包括:赏菊,登高,佩茱萸·簪菊花,放纸鹞,饮菊酒,吃重阳糕。
1、赏菊
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李商隐《菊花》
2、登高
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统一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佩茱萸
重阳佩茱萸的习俗在唐代至南北朝最为盛行,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称为“茱萸囊”,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4、放纸鹞
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换句话说,惠州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鹞为主要特征的。纸鹞即现在的风筝,风筝是五代以后的称谓,五代之前,北方习惯称“纸鸢”,南方则多叫“鹞子”,惠州的“纸鹞”称谓很明显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称,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5、饮菊酒
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6、吃重阳糕
重阳的饮食之风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糕与高谐音,吃糕是为了取吉祥之意,因而受到人们的青睐。“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
『叁』 “爷爷奶奶重阳节快乐 ”手工小班教案怎么写
活动目标:
1、学说短句“……水果是……颜色的”。
2、能正确区分红版、黄、绿三种颜色,并能按物权体的颜色进行匹配。
3、积极参加集体游戏,体验大家一起玩的快乐。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已认识红、黄、绿三种颜色
物质材料准备:一幅大树的背景图、红苹果、黄香蕉、绿梨子若干,红、黄、绿三辆小货车。
活动过程:
一、参观果园,学说短句“……水果是……颜色的”。
师:今天我们小朋友来到了一个美羊羊种的果园,瞧!果园里面结满了许多的果子,谁来说说果园里有些什么水果?它们是什么颜色的?
幼儿学说:苹果是红色的;香蕉是黄色的;梨子是绿色的。
二、运输水果,学习根据水果颜色的不同进行匹配。
(一)摘一摘,说一说,再次认知水果颜色。
师:美羊羊想这么多水果我怎么摘呀,请小朋友来帮帮我,好吗?请每个小朋友摘一个水果,摘好了的小朋友去告诉你的好朋友,你摘的是什么水果,是什么颜色的?(幼儿自由讲述)
(二)看一看,比一比,根据颜色进行分类。
『肆』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教案怎么写
设计理念:
古诗词犹如浩瀚的海洋,它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更是学生汲取语言营养最丰富的载体之一。本课以校本教材《疯狂背古诗》为依托,在读、悟、品中与诗人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不同角度深切体会“倍思亲”的深层含义,激发学生珍爱亲情的感情。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3、情感目标:想象画面,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体会诗歌所承载的感情,激发学生珍爱亲情的感情,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反复吟诵,想象画面。感受诗情。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后两句是从“兄弟”的角度来抒发思乡之情。
教学流程:
课前热身:
疯狂背古诗(《静夜思》至《泊船瓜州》)
一、紧扣诗眼,从“心出发。
1、访生:明月何时照我还?
明月何时照我还?
在遥远的古时候,当深深的思念,浓浓的乡愁涌上心头,许多诗人就用手中的笔来表达心中的无尽思念,著名诗人王维就写下一篇流传千古的思乡佳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读题、释题
题目很重要。是我们走进课文、走进古诗中的一扇门,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①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重阳节的资料。
②借助注释理解“山东”不是指现在的我国山东省,而是指华山以东,诗中指作者的家乡山西省。
③题目中有一个生字——忆
a、你是怎么记住它的?竖心旁表示什么?
b、组词(回忆、记忆……)
c、题目中是指谁回忆谁?
3、再读课题
从题目中,我们知道这首古诗写的是诗人在重阳节这一天回忆起了家乡的亲人。他的心情可能会是?生读题。
心情也可能是?生读题。
是的,此时的王维可能难过,也可能略觉孤单,带着你的理解齐读诗题。
回忆源于内心,诗人在重阳节回忆起亲人会有着怎样的情感呢?让我们到诗中去感受。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地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生字的认读。
3、多形式读古诗。
三、想象画面,由“意”入心
1、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
15岁那年,王维就离开了家乡,来到京城长安想取得功名,实现个人的理想,写此诗时王维只有17岁,恰逢重阳佳节,作者孤身漂泊于繁华热闹的帝都,倍感孤单,非常思念家乡亲人。
2、17岁的王维身处“异乡”作为“异客”是什么滋味呢?哪个字最能体现诗人孤独、苦闷的心情?在书中圈出。
①学生汇报,板书:独组词(单独、独自……)
没错,诗中的这个“独”字就是“独自”的意思。
②汉字是会说话的,仔细看看“独”字,它的背后隐藏着一幅幅画面,透过它你看到一幅幅怎样的画面?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走进王维当年的生活,寻找一幕幕他那孤独的身影。
出示句式,生想象说话:
远在异乡,当王维____时,却只能____。
根据学生补充的内容体会情感,引发朗读这一诗句。
③由此可见,当王维吟诵出“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诗句时,他心中该是多么的酸楚啊!
角色互换:王维啊王维,当身边的亲人都团聚时,你这个异乡异客只能干什么?你的心情?带着感受读。
王维啊王维,当别人三五好友,呼朋引伴时,你这个异乡异客只能干什么?此时的你?带着你这份感情读。
王维,此时的你在想着谁?念着谁?读出你的思念.
不管你是如何想念亲人,你仍在异乡,不管你是怎么的孤独,你仍然是异客,带着此时的感受,齐读第一句。
3、即使生活在繁华的都市,即使满腹才华被他人赏识,孤单无助的王维仍是一名生活在异乡的异客,无时无刻不在思念亲人,这是魂牵梦绕的思念啊!尤其是在过节的时候,这思亲之情更是深切,诗人把满腹思念都倾吐在哪句诗中了?(生读:每逢佳节倍思亲)
①整首诗中,这一句流传最为广泛,每个字都凝结着诗人的情感和心血。再读,哪个字或词触动了你的心弦?(板书:倍思亲)
②换词体会情感
“每逢佳节更思亲”、“每逢佳节又思亲”、“每逢佳节倍思亲”
a、读一读,你发现三句诗有什么区别?你觉得哪个字用的好,为什么?
b、“倍”组词(加倍、双倍……)
在这里“倍”指的就是“加倍”。一个“倍”字,既表现出今日思亲之情的强烈,又表现出王维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家乡亲人。
c、用你的朗读表达出王维的这份思念。(个别读、师评价,齐读)
③“每逢佳节”指的仅仅就是重阳节吗?还可能是中国的哪些传统节日?
是的,不管是中秋还是除夕,它都是家人团聚的大好时机。人们都说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让我们边读边想,在不同的节日里。远在异乡的王维都会看到什么?想些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诗人的心情、神情说开去:
每逢__节,我看到__,想起家乡的亲人,____。
④配乐《九月九的酒》,指导朗读。
平常也就罢了,而佳节来临时,别人家举杯畅饮、庆祝团圆,而诗人却只能孤独的回忆这一幅画面,怎能不会使他每逢佳节倍思亲呢?
家乡人、家乡事都如放电影般频频从王维的脑海中荡过,这些都令他刻骨铭心、难以忘怀,他怎能不每逢佳节倍思亲呀!
17岁的他还是一个孩子呀,就已经背井离乡。生病时没人照顾,遇到困难没人帮忙,因为独在异乡为异客,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
好一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千多年来,它道出了多少天涯游子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啊!
每当国庆佳节,还在他乡的莘莘学子,会在心底默默地念起:____。
中秋来临,远在外地求职谋生的人们,会对着明月诉说:____。
除夕之夜,家家户户欢聚一堂,异国的海外游子,会面向祖国的方向深情地诉说:____。
4、此情此景,让你不禁还想起了谁的诗(生补充古诗接龙中积累的思乡诗。)
课件逐一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州》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外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5、睹物思人,看到人家都登高游玩,他会想到谁?
6、家乡亲人的一举一动那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却不能真实地拥抱、交谈,这种痛苦的滋味真令人心碎呀!尽管心中倍思亲,可他都只能面向东方,含泪诵读: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①角色互换:兄弟啊,看着这漫山遍野的茱萸,你想起了谁?
你会对他说什么?(可以引用诗句)
你想祝愿他?
②是呀!家乡的亲人团聚在一起,他们又何尝不在思念着王维呢?登高远眺,无限的牵挂、担忧、思念涌上心头,他的亲人们一定也会面向西方,大家喊出(屏幕出示)每逢佳节倍思亲.,遍插茱萸少一人。
余音式朗诵,这幅画面中最令人遗憾的是少一人,少一人是诗人王维此时最大的痛,也是家乡亲人们心底最大的痛,“少一人”在王维和兄弟们的心中不断地撞击着,我们共同来表达他们心中无奈地呐喊,一组读后两句诗,其他三组接连重复“少一人”。
四、回扣诗眼,感悟诗“心”
1、回头再看看“忆”字,单单指的就是回忆吗?更多的是一份思念。
2、王维思念亲人,所以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时,王维就想到自己:独自异乡为异乡,每逢佳节倍思亲。
又一个离家的重阳节,王维独自登上异乡的高山,回想起遍插茱萸的团圆场面,大声地吟诵着: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看不见的是深深的乡情,舍不弃的是浓浓的亲情,当我们身在远方,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时,我们也不禁吟诵(生齐读古诗)。
五、升华情感,深入人心
1、诗歌,不仅可吟也可唱,让我们跟着曲调把王维那份思乡之痛倾诉出来吧。播放歌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学生跟着一起唱。
2、短短的四句诗,仅仅28个字,将道不尽的离愁,诉不完的思乡,曲折有致地铺展在我们面前。历经1000多年,当我们今天再次读起它的时候,涌向心头的又岂止是感动?在不知不觉间我们也走进了这浓浓的乡愁中,今后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同学们都不要忘记亲人,不要忘记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啊!
六、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读读王维的另一首思乡诗《杂诗》。
『伍』 小班科学教案重阳节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倍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节日起源编辑
其一
重阳节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其二
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
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星,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莫名的恐惧,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在“内火”时节,一如其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那样,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还是可以从后世的重阳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痕。如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见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丝马迹。古人长将重阳与上巳或寒食、九月九与三月三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汉刘歆《西京杂记》称:“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上巳、寒食与重阳的对应,是以“大火”出没为依据的。
随着人们谋生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时间有了新的认识,“火历”让位于一般历法。九月祭火的仪式衰亡,但人们对九月因阳气的衰减而引起的自然物侯变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旧传城,虽然世人已有了新的解释。
重阳在民众生活中成为夏冬交接的时间界标。如果说上巳、寒食是人们渡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春节,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将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阳“辞青”。重阳节俗就围绕着人们的这一时季感受展开。
民俗活动:
赏秋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发展至今,不少地方的这种晒秋习俗慢慢淡化,然而在江西婺源的篁岭古村,晒秋已经成了农家喜庆丰收的“盛典”。随着果蔬的成熟,篁岭每年九月九也开始进入晒秋旺季,并举办隆重的晒秋节。篁岭晒秋被文化部评为“最美中国符号”之后,其更演变成乡村旅游提升的“图腾”和名片,每年吸引数十万人去婺源赏秋拍摄。
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的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重阳登高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2]
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饮菊花酒
菊花含有养生成分,晋代葛洪《抱朴子》有南阳山中人家饮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寿的记载。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菊花酒汉代已见。其后仍有赠菊祝寿和采菊酿酒的故事,如魏文帝曹丕曾在重阳日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梁简文帝《采菊篇》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是采菊酿酒的事例。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