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十条诫命的第七条的相关知识
十诫之七:生命的祝福
1-4前四诫强调我们对神的关系和责任,后六诫强调对人的关系和责任。对人的第一个诫命,就带有祝福,再次显明神对人的爱。这条诫命教训我们,儿女必须在主里凡事顺从父母,并且要孝敬父母。孝敬父母就是爱父母、尊敬父母、服侍父母。孝敬父母是人类生活最基本的准则,不论信主、还是不信主,都应该恪守这个准则。孝敬父母有很多方式,怎样才是真正孝敬父母呢?真正孝敬父母的人,会把自己认为最珍贵的东西拿出来与父母分享,不仅仅是物质的分享,还包括自己的思想、信仰等,也要与父母分享。很多人认为给父母提供好的物质享受,弄些好吃的、好玩的,把父母哄开心了,或是常回家看看,就是孝敬父母。这是不信的人孝敬父母的方法,不信的人所追求的就是物质享受,吃什么、穿什么、玩什么。有神的人孝敬父母,就不仅仅是为父母提供好的生活条件,更要关心父母生命中的需要。我们的生命中什么是最珍贵的呢?如果神在我们的心中是最珍贵的,我们就要与父母分享神的一切。如果把自己最珍贵的藏起来,不与父母分享,孝敬父母就是假的。用嘴唇尊敬他,心却远离他(赛29:13)。真正的孝敬父母,就是与父母分享神的一切,父母没有信的,传福音给父母;父母信的,要常与父母彼此交通、扶助,共走天路。所以,真正的孝敬父母,首先要使他们的生命得救,其次要存顺服的心供养父母,使父母的心得安慰,使父母的身体得健康。这条诫命是带有祝福的,如果做到这点,神在这条诫命中的祝福就会临到你。这就告诉我们,一个孝敬父母的人,不仅使父母得福,也使自己得福。这条诫命不是单单为保护父母的权利,也是子女蒙福的途径。不仅仅是儿女责任和义务,更是儿女的本分。俗语说:万事孝为先。在中国传统中,有二十四孝的故事(百里负米,卖身葬父等)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这些都说明一点,神通过各种途径要求人孝敬父母。为什么要孝敬父母呢?神给了我们五个原因:1、出20:12 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不仅指长寿,也指做的事终究会成功)。2、当照耶和华你神所吩咐的,孝敬父母,使你得福(申5:16),这个福不是一般的福分,是神给的福分,不仅满足你的物质需要,更是满足你的心灵需要。3、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是理所当然的(弗6:1),是儿女的本分,必须的。4、你们作儿女的,要凡事听从父母,因为这是主所喜悦的(西3:20)也是讨神喜悦的方法。5、太7:12 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如果自己想要受儿女的孝敬,就要先孝敬父母。(虐待父亲,儿子照着学的故事)通过这五个原因,神要达到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要保护神创造的次序。神禁止我们轻视或损害每个人所应得到的尊重和服事,促使每个人在自己的位置上尽心尽责。孝敬父母表达的是一种家庭的关系,是家庭次序的表现。家庭是出于神的,当神创造宇宙万有之后,同时也给宇宙设立了次序,太阳、月亮、星星的运行各有次序;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是按着神的次序运行。按着神的次序宇宙万物就能和谐,破坏神的次序,就失去和谐。自然要按自然次序行事,破坏了自然的次序,就要受自然的惩罚,近些年的天灾就已经说明了这个问题。社会就要按社会的次序,破坏了社会的次序,社会就失去和谐。所有的次序都是通过家庭建立起来的,神造人之后,就为人设立了家庭,家庭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次序。人要在家庭中学习如何遵守神的次序,从亚当开始、挪亚、亚伯拉罕、大卫等,神一直都在这个不断扩展的家庭中彰显自己的作为,显明自己的旨意。完全降服神的旨意,就会得到长子的名分,犯罪也会带来被儿子追杀后果。神设立的次序是不可改变的,改变神的次序就意味着失去和谐。神要通过这条诫命,确立家庭中的次序,进而保护自己设立的一切次序。让人从生下来开始,就在家庭中学习如何遵守神的次序,进入社会后,也能够按着神的次序行事为人。所以,神在这条诫命中命定了两件事:告诉儿女,父母当受尊重;告诉父母,一定要值得尊重。在家庭中,父母就是父母,儿子就是儿子,这点没有办法改变,是改变不了的。儿女就应该孝敬父母,没有为什么,因为父母已经承担了养育、保护和供应儿女的责任。也许父母对儿女做过一些错的事,儿女不能因此就不感激、不尊重他们。孝敬父母就是直接体现对父母的尊重,要利用一切机会、真心表达对父母的孝敬。不要像先知以赛亚说的:用嘴唇尊敬他,心却远离他(赛29:13)。同时,做父母的一定要值得尊敬。父母都想得到儿女的孝敬,儿女孝敬父母,父母的心就会得到安慰。但是今天有很多父母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很多人不孝敬父母,乱了神设立的次序。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很多问题出在父母的身上,造成这样的原因,常常是父母没有按着次序尽到当尽的责任。所以,保罗说: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弗6:4)。保罗强调,父母要按着次序承担起神给的责任,这样才值得尊重。父母必须尽职尽责的按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好儿女,受到很好教养育的儿女怎么会不孝敬自己的父母呢?父母是儿女最佳的老师,儿女从懂事开始,就自然而然的接受着父母的言传身教,父母的每句话、一举一动都会对儿女产生影响。所以,申6:5-7 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神。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神教训我们,不仅我们自己要尽心、尽性、尽意的爱神,我们还要教育自己的儿女爱神,在家里不论做什么都要给儿女做榜样。父母要保证自己的行事为人值得受尊重,儿女才能够尊重父母。这充分体现了神次序的严肃性,任何人都要在神的次序中尽上自己的责任。保罗说:凡事都要规规矩矩地,按着次序行(林前14:40)。因为次序的问题很重要,家庭中有次序,家庭才能和睦;社会中有次序,社会才能和睦;在神面前有次序,我们才能蒙神的祝福。神的工作都是按着次序的,创造有次序,拯救有次序,刑罚也有次序。神把一切都放在自己的次序之下,并且通过父母与儿女的关系表现出来,让所有的人对神的次序有深刻的认识。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这是神的命令,更是神的祝福。神通过保护次序给人类祝福,所以,一切都要按着次序行。次序其实就是规矩,俗话说:没有规矩,就不能成方圆。不论什么事,都是有规矩的。父母与儿女就是规矩的体现,孝敬父母就是规规矩矩行在神的次序中,按着神的次序行,神就喜悦,也就得到了神在次序中给我们看护、保守和应许的祝福。
Ⅱ 三字经教案小班
最低0.27元/天开通网络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新人一枚新人
《三字经》教案介绍《三字经》教学目标: 交流《三字经》的背诵与理解,激发学生爱背三字经。 教学过程:一、引入 二、介绍《三字经》 首先老师向大家简单介绍《三字经》(教师读,学生听): 《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三字经》的内容分为六个部份,每一部份有一个中心。 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 从“为人学,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并举了黄香和孔融的例子; 从“知某数,识某文”到“此十义,人所同”介绍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有数字、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方方面面,一应俱全,而且简单明了; 《三字经》内容的排列顺序极有章法,体现了作者的教育思想。作者认为教育儿童要重在礼仪孝悌,端正孩子们的思想,知识的传授则在其次,即“首孝悌,次见闻”。训导儿童要先从小学入手,即先识字,然后读经、子两类的典籍。经部子部书读过后,再学习史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