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历史上的孝敬父母的故事(20字)
一、孝敬父母的故事
事例一
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事例二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
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入仕途。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在封建社会,如果父母只有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儿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顾自己去外地做官。这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一般情况下,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都会跟随去的。或者儿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规劝。父母不愿意随儿子去做官的地方养老,这在封建时代是很少见的,因为这意味着儿子要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辞去官职照料自己。历史书上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无法承受路上的颠簸,包公这才辞去了官职。
不管情况如何,包公能主动地辞去官职,还是说明他并不是那种迷恋官场的人。对父母的孝敬也堪为当今一些素质底下的人的表率。以前的故事讲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铁面无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给忽视了。
事例三
东汉时的黄香,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的典范。黄香小时候,家境困难,10岁失去母亲,父亲多病。闷热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以便让父亲早一点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窝后才让父亲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袄,为了不让父亲伤心,他从不叫冷,表现出欢呼雀跃的样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种欢乐的气氛,好让父亲宽心,早日康复。
事例四
老一辈革命家朱德著文《回忆我的母亲》,以无限的深情赞颂了母亲无比的爱和高尚的品质。毛泽东接到母亲病危的家信,星夜上路,昼夜兼程,他抚摸着母亲的棺木放声恸哭,悲痛之中挥笔写下《祭母文》:“吾母高风,首推博爱”。宋庆龄孝心至诚,在母亲灵前“饮泣不已”。陈毅探母,执意要给瘫痪在床的母亲洗衣服。李鹏事母至孝,每逢假日,李鹏夫妇总要带上母亲喜爱的食物,到母亲处请安问好。
事例五
在全国以实施“跨世纪教育工程”而著称的上海建平中学,一个13岁少年的题为《妈妈,我就是你的眼睛》的发言,使全国女市长考察团的26位成员潸然泪下。这位同学9岁时,母亲双目失明,他幼小的肩膀过早地承受了家庭的较多责任和义务,为了买一盘母亲喜欢的沪剧磁带,他利用休息日在上海的街头整整跑了6个小时!
㈡ 古代孝顺的小故事
一、涌泉跃鲤
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古代孝敬父母的故事。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二、闻雷泣墓
王裒,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三、扼虎救父
杨香,晋朝人。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终于放下父亲跑掉了。
四、卧冰求鲤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五、恣蚊饱血
吴猛,晋朝濮阳人,八岁时就懂得孝敬父母。家里贫穷,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
㈢ 孝敬老人名言
从古至今。孝敬老人的名言层出不穷
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2、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3、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尔基
4、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5、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
6、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7、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9、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10、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11、长幼有序。——孟子
1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13、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14、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15、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16、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17、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18、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19、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20、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21、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22、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23、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24、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25、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26、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27、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古罗马)西塞罗
28、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古罗马)维吉尔
29、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30、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31、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32、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33、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34、内睦者,家道昌。——林逋
35、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36、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37、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38、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39、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40、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41、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
42、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
㈣ 圣经中有关于孝敬父母的名句吗最好注明出处。
圣经中 孝敬父母 的经文分享
出 20:12 “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 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
利 19:3 你们各人都当孝敬父母,也要守我的安息日。我是耶和华你们的 神。
申 5:16 “‘当照耶和华你 神所吩咐的,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并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 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
太 15:4 神说:‘当孝敬父母。’又说:‘咒骂父母的,必治死他。’
太 15:6 他就可以不孝敬父母。’这就是你们借着遗传,废了 神的诫命。
太 19:19 当孝敬父母,又当爱人如己。”
可 7:10 摩西说:‘当孝敬父母;’又说:‘咒骂父母的,必治死他。’
可 10:19 诫命你是晓得的,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不可亏负人,当孝敬父母。”
路 18:20 诫命你是晓得的:‘不可奸淫,不可杀人,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当孝敬父母。’”
弗 6:3 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
创 2:24 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
创 28:7 又见雅各听从父母的话,往巴旦亚兰去了;
出 20:12 “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 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
出 21:15 “打父母的,必要把他治死。
出 21:17 “咒骂父母的,必要把他治死。
[color=Blue]利 19:3 你们各人都当孝敬父母,也要守我的安息日。我是耶和华你们的 神。 [/color]
利 20:9 “凡咒骂父母的,总要治死他;他咒骂了父母,他的罪要归到他身上(“罪”原文作“血”。本章同。)。
利 21:2 除非为他骨肉之亲的父母、儿女、弟兄,
利 21:11 不可挨近死尸,也不可为父母沾染自己。
民 6:7 他的父母或是弟兄姐妹死了的时候,他不可因他们使自己不洁净,因为那离俗归 神的凭据是在他头上。
[color=Blue]申 5:16 “‘当照耶和华你 神所吩咐的,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并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 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 [/color]
申 21:13 脱去被掳时所穿的衣服,住在你家里哀哭父母一个整月,然后可以与她同房。你作她的丈夫,她作你的妻子。
申 21:18 “人若有顽梗悖逆的儿子,不听从父母的话,他们虽惩治他,他仍不听从。
申 21:19 父母就要抓住他,将他带到本地的城门,本城的长老那里。
申 22:15 “女子的父母就要把女子贞洁的凭据拿出来,带到本城门长老那里。
申 22:17 信口说她,说,我见你的女儿没有贞洁的凭据,其实这就是我女儿贞洁的凭据。’父母就把那布铺在本城的长老面前。
申 27:16 “‘轻慢父母的,必受咒诅!’百姓都要说:‘阿们。’
申 33:9 他论自己的父母说:我未曾看见,他也不承认弟兄,也不认识自己的儿女。这是因利未人遵行你的话,谨守你的约。
书 2:13 要救活我的父母、弟兄、姐妹,和一切属他们的,拯救我们性命不死。”
书 2:18 我们来到这地的时候,你要把这条朱红线绳系在缒我们下去的窗户上,并要使你的父母、弟兄,和你父的全家,都聚集在你家中。
箴 23:25 你要使父母欢喜,使生你的快乐。
书 6:23 当探子的两个少年人就进去,将喇合与她的父母、弟兄,和她所有的,并她一切的亲眷,都带出来,安置在以色列的营外。
士 14:2 参孙上来禀告他父母说:“我在亭拿看见一个女子,是非利士人的女儿,愿你们给我娶来为妻。”
士 14:3 他父母说:“在你弟兄的女儿中,或在本国的民中,岂没有一个女子,何至你去在未受割礼的非利士人中娶妻呢?”参孙对他父亲说:“愿你给我娶那女子,因我喜悦她。”
士 14:4 他的父母却不知道这事是出于耶和华,因为他找机会攻击非利士人。那时,非利士人辖制以色列人。
士 14:5 参孙跟他父母下亭拿去。到了亭拿的葡萄园,见有一只少壮狮子向他吼叫。
士 14:6 耶和华的灵大大感动参孙,他虽然手无器械,却将狮子撕裂,如同撕裂山羊羔一样。他行这事并没有告诉父母。
士 14:9 就用手取蜜,且吃且走;到了父母那里,给他父母,他们也吃了,只是没有告诉这蜜是从死狮之内取来的。
士 14:16 参孙的妻在丈夫面前啼哭说:“你是恨我,不是爱我,你给我本国的人出谜语,却没有将意思告诉我。”参孙回答说:“连我父母我都没有告诉,岂可告诉你呢?”
得 2:11 波阿斯回答说:“自从你丈夫死后,凡你向婆婆所行的,并你离开父母和本地,到素不认识的民中,这些事人全都告诉我了。
撒上 22:3 大卫从那里往摩押的米斯巴去,对摩押王说:“求你容我父母搬来,住在你们这里,等我知道 神要为我怎样行。”
撒上 22:4 大卫领他父母到摩押王面前。大卫住山寨多少日子,他父母也住摩押王那里多少日子。
撒下 19:37 求你准我回去,好死在我本城,葬在我父母的墓旁。这里有王的仆人金罕,让他同我主我王过去,可以随意待他。”
王上 19:20 以利沙就离开牛跑到以利亚那里,说:“求你容我先与父母亲嘴,然后我便跟随你。”以利亚对他说:“你回去吧!我向你作了什么呢?”
王上 22:52 他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效法他的父母,又行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的事。
王下 3:2 他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但不至象他父母所行的,因为除掉他父所造巴力的柱像。
斯 2:7 末底改抚养他叔叔的女儿哈大沙(后名以斯帖),因为她没有父母。这女子又容貌俊美,她父母死了,末底改就收她为自己的女儿。
诗 27:10 我父母离弃我,耶和华必收留我。
箴 20:20 咒骂父母的,他的灯必灭,变为漆黑的黑暗。
箴 23:25 你要使父母欢喜,使生你的快乐。
箴 28:24 偷窃父母的,说:“这不是罪,”此人就是与强盗同类。
弗 6:1 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
耶 16:3 因为论到在这地方所生的儿女,又论到在这国中生养他们的父母,耶和华如此说:
结 22:7 在你中间有轻慢父母的;有欺压寄居的;有亏负孤儿寡妇的。
亚 13:3 若再有人说预言,生他的父母必对他说:‘你不得存活,因为你托耶和华的名说假预言。’生他的父母,在他说预言的时候,要将他刺透。
太 10:21 弟兄要把弟兄,父亲要把儿子,送到死地;儿女要与父母为敌,害死他们;
太 10:37 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爱儿女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
太 15:4 神说:‘当孝敬父母。’又说:‘咒骂父母的,必治死他。’
太 15:5 你们倒说:‘无论何人对父母说,我所当奉给你的,已经作了供献;
太 15:6 他就可以不孝敬父母。’这就是你们借着遗传,废了 神的诫命。
太 19:5 并且说:‘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这经你们没有念过吗?
太 19:19 当孝敬父母,又当爱人如己。”
可 5:40 他们就嗤笑耶稣。耶稣把他们都撵出去,就带着孩子的父母,和跟随的人进了孩子所在的地方;
可 7:10 摩西说:‘当孝敬父母;’又说:‘咒骂父母的,必治死他。’
可 7:11 你们倒说:‘人若对父母说:我所当奉给你的,已经作了各耳板’(各耳板,就是供献的意思),
可 7:12 以后你们就不容他再奉养父母。
可 10:7 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
可 10:19 诫命你是晓得的,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不可亏负人,当孝敬父母。”
可 10:29 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人为我和福音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姐妹、父母、儿女、田地,
可 13:12 弟兄要把弟兄,父亲要把儿子,送到死地;儿女要起来与父母为敌,害死他们。
路 2:27 他受了圣灵的感动,进入圣殿,正遇见耶稣的父母抱着孩子进来,要照律法的规矩办理。
路 2:33 孩子的父母因这论耶稣的话就希奇。
路 2:41 每年到逾越节,他父母就上耶路撒冷去。
路 2:43 守满了节期,他们回去,孩童耶稣仍旧在耶路撒冷。他的父母并不知道,
路 2:48 他父母看见就很希奇。他母亲对他说:“我儿!为什么向我们这样行呢?看哪!你父亲和我伤心来找你!”
路 8:51 耶稣到了他的家,除了彼得、约翰、雅各,和女儿的父母,不许别人同他进去。
路 8:56 她的父母惊奇得很;耶稣嘱咐他们,不要把所作的事告诉人。
路 14:26 “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爱我胜过爱……”原文作“恨”);
路 18:20 诫命你是晓得的:‘不可奸淫,不可杀人,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当孝敬父母。’”
路 18:29 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人为 神的国撇下房屋,或是妻子、弟兄、父母、儿女,
路 21:16 连你们的父母、弟兄、亲族、朋友也要把你们交官;你们也有被他们害死的。
约 6:42 说:“这不是约瑟的儿子耶稣吗?他的父母我们岂不认得吗?他如今怎么说:‘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的’呢?”
约 9:2 门徒问耶稣说:“拉比,这人生来是瞎眼的,是谁犯了罪?是这人呢?是他父母呢?”
约 9:3 耶稣回答说:“也不是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显出 神的作为来。
约 9:18 犹太人不信他从前是瞎眼,后来能看见的,等到叫了他的父母来;
约 9:20 他父母回答说:“他是我们的儿子,生来就瞎眼,这是我们知道的。
约 9:22 他父母说这话,是怕犹太人,因为犹太人已经商议定了,若有认耶稣是基督的,要把他赶出会堂。
约 9:23 因此他父母说:“他已经成了人,你们问他吧。”
罗 1:30 又是谗毁的、背后说人的、怨恨 神的(或作“被 神所憎恶的”)、侮慢人的、狂傲的、自夸的、捏造恶事的、违背父母的、
林后 12:14 如今我打算第三次到你们那里去,也必不累着你们;因我所求的是你们,不是你们的财物。儿女不该为父母积财,父母该为儿女积财;
弗 5:31 为这个缘故,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
弗 6:1 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
弗 6:3 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
西 3:20 你们作儿女的,要凡事听从父母,因为这是主所喜悦的。
西 3:21 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恐怕他们失了志气。
提前 1:9 因为律法不是为义人设立的,乃是为不法和不服的,不虔诚和犯罪的,不圣洁和恋世俗的,弑父母和杀人的,
提后 3:2 因为那时人要专顾自己、贪爱钱财、自夸、狂傲、谤讟、违背父母、忘恩负义、心不圣洁、
来 11:23 摩西生下来,他的父母见他是个俊美的孩子,就因着信,把他藏了三个月,并不怕王命。
㈤ 信上帝的家人遇不孝孩子,只要多祷告神(神必显灵,让不孝孩子回转,对母亲孝顺(改正的,会吗
是的神会借着各样事情让孩子也信上帝,孩子只要信了上帝后就会孝顺了,圣经上的十条诫命其中一条就是要孝敬父母。
㈥ 写孝顺父母的名言
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
3、再没有什么能比人的母亲更为伟大。
4、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5、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6、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7、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8、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
9、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10、父母的美德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11、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
12、仁爱和打人都先自家中开始。
13、诗书立业,孝悌做人。
14、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
15、父母惟其疾之忧。
16、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17、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
18、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19、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
20、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
21、母子之情是世界上最神圣的情感。
22、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
23、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24、父亲,应该是一个气度宽大的朋友。
25、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26、一个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倾倒了一座博物馆。
27、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
28、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
29、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
30、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赠与的最佳礼物
31、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
32、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3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4、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35、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36、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
37、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
38、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
39、家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
㈦ 请问 我妈加入了个教 里面有啊婆 被传是真神 宣传孝敬父母 反正
我觉得这个教确实是邪教,毕竟好的教派都是叫人向善,养生的,很少是反科学反人类的,想要救亲人首先应当通过了解对方的确凿证据,观察亲戚们的异常举动,毕竟你自己头脑还是清醒的吧,可能没知识的农村人才会被忽悠。
㈧ 耶稣是在怎样“孝敬父母”上作出表率的呢
《太12:46-48》耶稣还对众人说话的时候,不料,他母亲和他弟兄站在外边,要与他说话。有人告诉他说,看哪,你母亲和你弟兄站在外边,要与你说话。他却回答那人说,谁是我的母亲。谁是我的弟兄。(类似的经文也出现在《可3:31-33》、《路8:19》)
《路11:27-28》耶稣正说这话的时候,众人中间,有一个女人大声说,怀你胎的和乳养你的有福了。耶稣说,是却还不如听神之道而遵守的人有福。
《约2:4“耶稣说:“母亲(原文是妇人)我与你有什么相干呢?我的时候还没有到。”
《路2:41-49》每年到逾越节,他父母就上耶路撒冷去。当他十二岁的时候,他们按着节期的规矩上去。守满了节期,他们回去,孩童耶稣仍旧在耶路撒冷。他的父母并不知道。以为他在同行的人中间,走了一天的路程,就在亲族和熟识的人中找他。既找不着,就回耶路撒冷去找他。...... 他父母看见就很希奇。他母亲对他说,我儿,为什么向我们这样行呢?看哪,你父亲和我伤心来找你。耶稣说,为什么找我呢?岂不知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吗?
这就是耶稣“孝敬父母”的表率。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耶和华、耶稣、和所有的教徒,都该向夫子多多学习。
㈨ 听从父母的孩子,神必赐福是圣经中的那卷书,几章几节
出20:12 “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上帝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
利19:3 你们各人都当孝敬内父母,也要容守我的安息日。我是耶和华你们的上帝。
申5:16 “‘当照耶和华你上帝所吩咐的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并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上帝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
弗6:2 “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
㈩ 圣经对孝敬父母有怎样的教导
【出20:12】“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
【利19:3】你们各人都当孝敬父母,也要守我的安息日。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
【申5:16】“‘当照耶和华你神所吩咐的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并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
【太15:4】神说:‘当孝敬父母’,又说:‘咒骂父母的,必治死他。’
【弗6:2】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