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孝敬母亲的名言
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讯
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爱国主义则是放大了的孝心。-------戴达菲尔德
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
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轲
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
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袁采
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歌德
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父母惟其疾之忧。 ------孟武伯
有难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
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 ------《增广贤文》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孟子
1.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
2.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出自《劝报亲恩篇》。
3.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4.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5.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出自《孝经》。
6.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 。
7.意,面带欢笑。出自《劝报亲恩篇》。
8.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9.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出自《 名贤集》。
10.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国志?魏书》。
11.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 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12.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 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13 .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14.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 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15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出自《劝报亲恩篇》。
16.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残自(清 )李毓秀《弟子规》。
17.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 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18.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出自(清)李毓秀《弟 子规》。
19.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意思是: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出自(明)《增广贤文》。
20.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意思是: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出自(清)《增广贤文》。
B. 要孝敬母亲的诗句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
3、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5、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
6、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
7、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8、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9、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10、搴帏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11、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12、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
13、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
14、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
15、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16、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
17、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
18、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19、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20、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21、阿母亲教学步虚,三元长遣下蓬壶。云韶韵俗停瑶瑟,鸾鹤飞低拂宝炉。
22、慈母爱子,非为报也。
23、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24、河广难航莫我过,未知安否近如何。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
25、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26、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
27、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28、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
29、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30、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
31、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32、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
33、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34、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35、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
36、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37、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1、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
2、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
C. 关于孝敬母亲的成语
孝敬父母方面的常用成语
爱老慈幼 祝哽祝噎 陟岵陟屺 骨肉至亲 骨肉相连
恩重如山 晨昏定省 寸草春晖 冬温夏清 恩逾慈母
返哺之恩 甘馨之费 顾复之恩 藉草枕块 敬恭桑材
敬老尊贤 劳而不怨 南山之寿 寝苫枕块 升堂拜母
寿比南山 寿山福海 菽水承欢 送往事居 先意承旨
显亲杨名 孝子贤孙 仰事俯畜 养生送死 义不背亲
白云亲舍 必恭必敬 赤子之心 椿萱并茂 承欢膝下
形容读书多的成语:学富五车 博古通今 才高八斗 博览群书 满腹经纶 博学多才 博学多闻
形容精读书的成语:精益求精 字斟句酌
形容泛读书的成语:一目十行 浅尝辄止 浮光掠影
形容广泛读书的成语:博览群书 学富五车
形容读书刻苦勤奋的成语:韦编三绝 孜孜不倦 悬梁刺股 刺股悬梁 映雪读书 囊萤映雪 凿壁偷光
形容爱读书的成语:手不释卷 学而不厌
形容读书快:一目十行
形容书籍多:浩如烟海 汗牛充栋
形容读书有益:开卷有益
D. 孝敬母亲的名言
1、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2、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
3、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4、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
5、母亲的爱是永远不会枯竭的。
6、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
7、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
8、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9、父母天地心,大小无厚薄。
10、父母的美德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11、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12、要用希望孩子对待你的方式去对待父母。
13、母亲的心灵是子女的课堂。
14、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15、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
16、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17、没有母亲,何谓家庭?
1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9、爷娘惜儿女,好比长江水。
20、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21、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22、父母者,人之本也。
23、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
24、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25、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
26、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27、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28、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29、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
30、没有和平的家庭,就没有和平的社会。
31、天下最苦恼的事莫过于看不起自己的家。
32、事亲以敬,美过三牲。
33、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
34、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
35、智慧之子使父亲欢乐,愚昧之子使母亲蒙羞。
E. 关于孝敬父母的诗句
1,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出自清代黄景仁的《别老母》
白话文释义: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所以把帷帐撩起,依依不舍要向年迈的母亲辞别,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不由泪下不停,眼泪也流干了。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却要掩柴门凄惨地远去,不禁令人兴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出自唐代:孟郊《游子吟》
白话文释义: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3,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出自先秦:佚名《蓼莪》
白话文释义:看那莪蒿长得高,却非莪蒿是散蒿。可怜我的爹与妈,抚养我大太辛劳!
4,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出自春秋《礼记》
白话文释义:孝顺的行为可以分成三个等级:最高一等的是言语、行为和内心都能尊敬父母,其次一等是不打骂侮辱父母,对他们好,再下一等的是能给他们养老送终。当然连养老送终都做不到的就是不孝了。
5,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出自秦汉《孝经·圣治章第九》
白话文释义:天地万物之中,以人类最为尊贵。人类的行为,没有比孝道更为重大的了。在孝道之中,没有比敬重父亲更重要的了。
F. 写孝敬祝愿妈妈的话
1、外边风吹雨打折磨着我,屋内和煦的阳光温暖着我,因为屋内有您,我爱您妈妈,永远永远!
2、劳动光荣!劳动万岁!用自已的双手创造辉煌,给最亲爱的人以幸福!
3、老妈,我很好,您自己注意身体,保重!
4、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想对妈妈您说声:妈妈节日快乐!愿妈妈在今后的日子里更加健康快乐!
5、想送您康乃馨,您总说太浪费;想请您吃大餐,您说外面没家里吃得香;想送您礼物,您总说家里什么都有。但有个礼物我一定要送:妈妈,我永远爱您。
6、收集每一种愿望,每一个企盼,寄予你深切的关怀。在这样的季节,把我的真挚的祝福捎给你,愿幸福常在你身边。祝福妈妈的话。
7、她不是云彩,因为她不会随风而散;她不是浪花,因为她不会随波逐流。她是爱——母亲的爱,祝天下母亲幸福!
8、这世界上,没有人比您更爱我;这世界上,也没有人能取代您在我心里的位置。妈妈,无论在哪里,我永远爱您。
9、我到处寻我的妈妈,原来一直坐在我的屋子里。您没有种姓,不分贵贱,没有仇恨--您是我们幸福的象征。
10、妈:感谢您让咱们一家人吃的丰盛、穿的体面、乐的开怀,让我代表一家人向您说:母亲节快乐!
11、考试考得不好,您会鼓励我;别人欺侮我,您会为我打气;我自满骄傲的时候,您会提醒我……在我心目中,您又严厉又温柔。妈妈,我爱你,祝你节日快乐!
12、五月的康乃馨,没有牡丹的雍容,没有百荷的浓香,只是默默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就象母亲的爱。祝福妈妈的话。转发这带着馨香的短信,积攒送予母亲最真的祝福!
13、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洋节统统都能少,除了母亲节!每年的五月,因为有了母亲节而美丽,我要在特殊的节日里衷心祝福我的妈妈节日快乐!
14、老妈,您脸上的皱纹不过是表示原来有过笑容的地方,()在我心目中,您永远是最美的。祝您节日快乐,健康幸福!
15、我若是大款,您就是大款的妈妈。我若是总统,您就是总统的妈妈。不管我将来人生的路将是怎样,我都会永远爱您,妈妈!
16、献您一束红玫瑰:我爱您!给您一个大拥抱:我爱您!送您一颗火热心:我爱您!欠您一生养育恩:我爱您!妈妈,愿您身体健康,天天快乐!
17、看着母亲一丝一丝的白发,一条一条逐日渐深的皱纹,多年含辛茹苦哺育我成人的母亲,在这属于您的节日里请接受我对您最深切的祝愿:节日快乐,永远年轻!
18、您是一棵大树,春天倚着您幻想,夏天倚着你繁茂,秋天倚着您成熟,冬天倚着您沉思。
19、我的成长是刻在你额头上的横杠;我的放纵是刻在你眉心的竖杠;我的欢乐是刻在你眼角的鱼尾;我的成功是刻在你唇边的酒窝,妈妈您辛苦了!
20、妈:为了我您的黑发变白,费尽心血。今天是您的节日。妈,谢谢您!您辛苦了!儿会尽我所能报答您我最亲的妈妈!
G. 如何孝敬母亲
最近看到一首打油诗,“隔窗望见儿喂儿,遥想当年我喂儿。儿喂儿来不喂我,不知将来谁喂儿。”这说的是当前家庭中对待母亲的尴尬现象,是对不孝的批评与讽刺。 孝敬母亲就是要听母亲的话。我母亲是农村家庭妇女,热爱生活,会过日子,天天给我安排活。那我就天天干活,安排什么活干什么活,而且是保质保量。母亲还是比较知礼节的人,总教育我们,见到人要说话,过年了要给人拜年,亲属关系要搞好,这家要去,那家要看,我就都照办。但是母亲说的话也有无用的,或是重复的,甚至有错误的,那也不能当面顶撞。早晨我出家门,她经常和我出来,边走边嘱咐我“出门注意别丢钱啊,不行和人打架啊!”我都得洗耳恭听。她说她的,我听我的,她说要往东走,我就往东走,等她进院了,我再转回来往西去。 母亲有时观点和你不一致,你要想改变,得通过成绩来改变。我母亲在家里是领导者,很主观,也很固执。很难让她改变想法。可有时我的想法或做法确实比她强,但是还说不通,我也有强做的时候。但是你必须做的相当好,做的时候还不能让她知道,只能用成绩来说服她。我家屋里有一道间壁墙,格局不太相当,我早就想挪点地方,重新砌,但是母亲始终不让我动。一次,趁母亲不在家,我就扒了,又重新砌好了,母亲回来没有说什么,只是会心的笑了。 母亲也有不理解的地方,你要想改变,就要晓知以理。你光靠一颗好心,做母亲不理解的事是不行的。母亲临终前,天天和我说要求,让我工作好好干,亲戚好好走,还说了丧事如何办。其中提到坟地的时候我就给改变了。她选的地方是乱坟岗子,很多人埋那。我选的地方,她说面向北,受北风气。我就开导“妈,咱不和他们在一起,埋在他们脚跟底下受那气啊,咱自己找一个清净的地方多好。面向北有什么不好的啊,阳间的房子面向哪个方向的不都有吗?你不就是怕受北风气吗,儿子有能力给你做好取暖不就行了。”最后母亲笑了“行了,听你安排了。” 母亲确实不对了,可是你还改变不了母亲的时候,那就不能改,不能做违背母亲意愿的事。母亲的决策也有不妥的时候,但是和母亲说不通,那就不能做。我家房前是水泥打的平台,二十多米长,三米宽,但是东南角上有一个豁口,因为那是暖窖,不能把平台打到暖窖上,所以平台有一个豁口。我家院比较大,四面墙都是我自己的。但是院子是簸箕型的,前面宽,后面窄,我想拆一面墙,把院子砌成方形,可是母亲坚决不同意。这两件事情,我早就想改变,但是母亲在世的时候我都没有改变,母亲去世后,我才如愿以偿。
H. 孝敬父母的例子
陈毅孝敬父母
曾读过许多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如:烈火救母,吸痰救母……最让我感动的是“陈毅探母”的故事。
1962年,陈毅元帅出国访问回来,路过家乡,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的老母亲。
陈毅的母亲瘫痪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陈毅进家门时,母亲非常高兴,刚要向儿子打招呼,忽然想起了换下来的尿裤还在床边,就示意身边的人把它藏到床下。
陈毅见久别的母亲,心里很激动,上前握住母亲的手,关切地问这问那。过了一会儿,他对母亲说:“娘,我进来的时候,你们把什么东西藏到床底下了?”母亲看瞒不过去,只好说出实情。陈毅听了,忙说:“娘,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边伺候,心里非常难过,这裤子应当由我去洗,何必藏着呢。”母亲听了很为难,旁边的人连忙把尿裤拿出,抢着去洗。陈毅急忙挡住并动情地说:“娘,我小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尿裤,今天我就是洗上10条尿裤,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说完,陈毅把尿裤和其它脏衣服都拿去洗得干干净净,母亲欣慰地笑了。
陈毅元帅是个大人物,有繁忙的公务在身,但他不忘家中的老母亲。在百忙中抽空回家探望瘫痪在床的母亲,为母亲洗尿裤,以关切的话语温暖抚慰病中的母亲。虽然陈毅元帅为母亲所做的只是一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小事,但从这些平常的小事,看出了他对母亲浓厚的爱。他不忘母亲曾为自己付出的点点滴滴,理解母亲的艰辛和不易,知道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他的一片孝心,值得天下所有儿女学习效仿。
孝敬父母关爱帮助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每个儿女应尽的义务,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父母恩情重如山,深似海,人生莫忘父母恩。朋友,我们孝敬自己的父母了吗?我们给了他们什么呢?
其实父母亲想要的真的不多,他们需要的只是我们的孝心和关爱,希望我们在需要时伸出扶助之手。
当父母还年轻力壮的时候,你常回家看看,一句随意的问候“爸、妈,你们好吗?”随意买的宵夜,亲自煮一顿家常的晚餐,陪母亲逛逛街,唠唠家常,帮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 这些都能让他们感到欣慰温馨。
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渐渐长大成人,父母却愈来愈老。他们变成了老眼昏花,动作迟缓,手脚不灵便,思维迟钝,没有记性,说过的话以为不说,重重复复,唠唠叨叨,甚至患上老年痴呆,像三岁的小孩。说话时,他们会突然想不起要说什么,甚至极可能最后连要做什么,都一并忘记;他们会重复又重复教过我们的故事和儿歌,沉醉在那些和我们一起度过无忧无虑的童年的回忆中!他们会常忘了扣扣子、系鞋带;吃饭时,会弄脏衣服,梳头发时手还会不停的抖;有时还会感到孤独寂寞,痴痴呆望远处。看到父母慢慢衰老,我们应该想到儿时父母为我们所做的点点滴滴:父母不厌其烦为我们洗了多少的尿布,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教我们慢慢用汤匙、用筷子吃东西;教我们系鞋带、扣扣子、溜滑梯;教我们穿衣服、梳头发;每天教我们背儿歌,还要绞尽脑汁,去回答我们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古怪问题。当时,父母做这些多么的耐心,多么的温柔,总觉得有了我们再苦再累也是一种幸福。
朋友,人们常说父母恩最难回报。愿我们能以当年父母对待小时候的我们那样,耐心、温柔地对待渐渐老去的父母,体谅他们,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顺父母!哪怕只为父母换洗衣服,为父母喂饭送汤,为父母搽搽风湿油,按摩酸痛的腰背,握着父母的手,扶着他们一步一步地慢慢散步......让我们的父母幸福快乐地度过余生。学学陈毅元帅孝敬父母,给他们创造一个充满爱的和谐家庭以安享晚年,那是父母的幸福,也是我们的幸福!
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亲包仪,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赠刑部侍郎。包公少年时便以孝而闻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公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叫口称颂。
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公这才重新踏入仕途。这也是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才去的。在封建社会,如果父母只有一个儿子,那么这个儿子不能扔下父母不管,只顾自己去外地做官。这是违背封建法律规定的。一般情况下,父母为了儿子的前程,都会跟随去的。或者儿子和本家族的其他人规劝。父母不愿意随儿子去做官的地方养老,这在封建时代是很少见的,因为这意味着儿子要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辞去官职照料自己。历史书上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可能是父母有病,无法承受路上的颠簸,包公这才辞去了官职。
不管情况如何,包公能主动地辞去官职,还是说明他并不是那种迷恋官场的人。对父母的孝敬也堪为当今一些素质底下的人的表率。以前的故事讲的最多的是包公的铁面无私,把包公孝敬父母的事情给忽视了。
东汉时的黄香,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的典范。黄香小时候,家境困难,10岁失去母亲,父亲多病。闷热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以便让父亲早一点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窝后才让父亲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袄,为了不让父亲伤心,他从不叫冷,表现出欢呼雀跃的样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种欢乐的气氛,好让父亲宽心,早日康复。
老一辈革命家朱德著文《回忆我的母亲》,以无限的深情赞颂了母亲无比的爱和高尚的品质。毛泽东接到母亲病危的家信,星夜上路,昼夜兼程,他抚摸着母亲的棺木放声恸哭,悲痛之中挥笔写下《祭母文》:“吾母高风,首推博爱”。宋庆龄孝心至诚,在母亲灵前“饮泣不已”。陈毅探母,执意要给瘫痪在床的母亲洗衣服。李鹏事母至孝,每逢假日,李鹏夫妇总要带上母亲喜爱的食物,到母亲处请安问好。
在全国以实施“跨世纪教育工程”而著称的上海建平中学,一个13岁少年的题为《妈妈,我就是你的眼睛》的发言,使全国女市长考察团的26位成员潸然泪下。这位同学9岁时,母亲双目失明,他幼小的肩膀过早地承受了家庭的较多责任和义务,为了买一盘母亲喜欢的沪剧磁带,他利用休息日在上海的街头整整跑了6个小时!
I. 中国历史上最孝敬母亲的人
唐朝有一位叫狄仁杰的人,从小家庭贫困,勤奋好学,后来做了丞相。他为官清廉,秉政以仁,朝野上下都很尊敬他。他的一个同僚,奉诏出使边疆之际,母亲得了重病,如果这样离去,无法在身边侍候,心中非常悲痛。仁杰知道他的痛苦心情之后,特此奏请皇上改派别人。有一天仁杰出外巡视,途中经太行山。他登上山顶向下看着云,对他的随从说:“我的亲人就住在白云底下。”徘徊了很久,也没有离去,禁不住流出了思亲之泪。有诗颂曰:
朝夕思亲伤志神,登山望母泪流频;身居相国犹怀孝,不愧奉臣不愧民。
J. 古代孝敬母亲的事例有哪些
二十四孝里面的故事,随便找了几个,供参考:
1、亲尝汤药,西汉文帝刘恒
汉文帝刘恒没继承汉高祖刘邦的王位之前,被封为代王。汉文帝刘恒是薄姬所生,尽管刘恒当了皇帝以后,薄太后有很多宫女服侍,但汉文帝依然如往常一样孝顺母亲!有次薄太后患重病有三年之久,汉文帝除了在朝堂处理国家大事后都是每天守在母亲身边,亲自看护,日夜不停,实在困了就在母亲的病床旁边打个盹。每当宫女煎好药他一定先尝尝是否已经煎到位才亲自细心给母亲喂药!汉文帝刘恒的仁孝也传遍天下。
诗颂: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后三载病,汤药必先尝。
2、啮指心痛,周朝曾参
周朝的时候,孔子有一个叫曾参的弟子,品德高尚,非常孝顺父母。有次他去山中砍柴,家里来了客人,母亲在家里没有东西招待客人,但是曾参一直还没有回来。他的母亲实在没有办法了,忽然想起一个办法,因为母子心血相通,就咬破了自己的一个手指。曾参在山中忽然觉得心痛,担心母亲在家有事,就急忙赶回家中。客人走后,曾参问母亲家里来了客人为什么他在山中会忽然心痛,他母亲说,我见你很久没有回来,就咬破手指,想你必定会有感觉,早点回来,帮我招待客人。
3、单衣顺母,周朝闵子骞
周朝时候孔子有个弟子叫闵子骞,早年丧母,父亲又娶了一个女子生了两个弟弟。后母对自己的两个儿子偏爱,对闵子骞却非常不好。常常把他当做佣人使唤,呼来唤去。好的东西都是留给自己亲生的两个孩子,给闵子骞的都是最差的。冬天来了,后母用上好的棉絮给自己的两个孩子做了棉衣,给闵子骞的衣服里面用的是不保暖的芦花。闵子骞却还是对父母孝顺有加,没有怨恨。有一天父亲让闵子骞一起推车出去办事,他的衣服单薄无法御寒,浑身冻的打颤,父亲查看以后,知道后母刻薄,心中大怒,立即回家要赶走后母。闵子骞此时不但没有倾诉以前后母的种种不公平待遇,还为后母求情,他说,母亲所在,只我一个儿子受点冷,若是父亲把母亲赶走了,那三个儿子都得受寒冷的苦了。后母听了非常感动,对自己以前的行为感到后悔和惭愧,从此以后,对闵子骞也如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对待!
诗颂: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4、行佣供母,后汉江革
后汉时期,有个叫江革的孝子,小时候父亲去世了,他和母亲相依为命,生活非常艰难。那个时候天下战乱不断,一天江革听到战乱就要来到他们村子,担心母亲会受到惊吓,就背着母亲别处逃难,逃亡路上遇到了盗贼,盗贼要江革加入他们,江革向盗贼们哭求,说母亲年轻时候为了养活自己吃尽了苦头,现在她年龄大了,如果没人照顾肯定活不下去!盗贼们也被他的孝心感动放了他们。当他们逃难到下邳这个地方的时候身无分文,衣服鞋子全破了,饥寒交迫的江革就去给人家做佣工,拼命干活,赚的全部为数不多的钱都用来给母亲买生活的各种必需品。自己却舍不得花一个钱,依然穿着破烂的衣服和鞋子。
5、怀橘遗亲,后汉陆绩
后汉时期有个叫陆绩的人,小时候就懂得子女要孝顺父母的道理。在他六岁那年去九江的时候正好遇见了袁术,袁术拿出很多橘子招待宾客,陆绩偷偷在怀里藏了两个。等要回家跪地拜辞的时候,橘子掉在了地上,这时候袁术还以为陆绩是个孩子太喜爱橘子才偷偷藏了两个,就问,陆绩啊,你是来做客的,客人怎么能把主人用来招待你们的橘子偷藏回家呢?陆绩红着脸也不好意思,意识到自己行为不妥,都是一时自顾自的想着孝顺母亲呢,于是他就向袁术表示歉意,原本他也不想,只是母亲最喜欢吃橘子,可是家里的这个季节买不到橘子,所以就将自己本来想吃的两个橘子省下来了,带回家给母亲吃。袁术见到他小小年纪竟然如此有孝心,大为惊讶,就走又送了他一些橘子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