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常州工商银行退休养老金档次
常州养老保险参保缴费档次:六个档次
《常州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修订出台,《办法》共六章、二十八条,各章依次为总则、基金筹集、个人账户管理、待遇领取、基金监管以及附则,本办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为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同时考虑新被征地农民参加城乡居保享受养老待遇与原养老补助金待遇相衔接,结合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此次修订保留原有960元、1800元两个缴费档次标准不变,将2520元的缴费档次调整为2500元与省缴费档次衔接一致,在此基础上增设三个缴费档次。修订后的六个缴费档次分别为每年960元、1800元、2500元、3240元、3960元、4740元。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和其他收入构成。
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以下简称参保人员),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自主选择缴费档次,按年缴费,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个人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设定为每年960元、1800元、2520元、3240元、3960元、4740元六个档次。常州市政府根据国家、省要求,结合本市经济发展及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
对重度残疾人、低保对象等缴费困难群体,由政府按最低缴费档次全额代缴。
有条件的村(社区)应当对参保人员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社区)民主确定。鼓励其他社会经济组织、公益慈善组织、个人为参保人员缴费提供资助。
补助、资助金额不超过本市设定的最高缴费档次标准。
㈡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市关于调整2019年度企业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通知
1、2010年一类地区上调到960元/月,二类地区上调到790元/月,三类地区上调到670元/月
2、2011年一类1140,二类:930,三类:800.
3、2012年一类地区1320元;二类地区1100元;三类地区950元。
4、2013年一类1480,二类1280元,三类1100元。
三类地区的划分情况
一类地区:
南京市区、无锡市区、江阴市、宜兴市、常州市区、苏州市区、吴江市、张家港市、常熟市、昆山市、太仓市、南通市区、启东市、通州市、海门市、镇江市区、泰州市区。
二类地区:
溧水区、高淳区、徐州市区、金坛市、溧阳市、海安县、如东县、如皋市、连云港市区、淮安市区(不含淮安区、淮阴区)、盐城市区、大丰市、东台市、扬州市区(江都区、邗江区、广陵区)、丹阳市、扬中市、句容市、靖江市、姜堰市、兴化市、泰兴市。
三类地区:
新沂市、铜山县、丰县、沛县、邳州市、睢宁县、灌南县、灌云县、东海县、赣榆县、淮安区、淮阴区、涟水县、洪泽县、盱眙县、金湖县、建湖县、射阳县、阜宁县、滨海县、响水县、仪征市、高邮市、宝应县、宿迁市区、宿豫县、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
5、2014年同2014年,每年7月1日开始调整
社保缴费基数2014年
关于公布2014结算年度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的通知
各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市各委办局(公司),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市劳动就业管理服务中心,各有关单位:
为切实做好社会保险费征缴工作,2014年度我市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有关基数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公布如下:
一、2014年度参加我市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的单位和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基数上限为194496元(16208元/月);缴费基数下限为28644元(2387元/月)。
二、2014年度我市个体工商户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月缴费基数统一为2300元,其他险种的月缴费基数仍按原规定执行。
三、2014年度我市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月缴费基数最低为2300元,可设若干个档次,最高不超过16208元。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医疗保险的月缴费基数为1600元。
四、2014年度市区“协保”人员每月“划账”基数,以及单位招用“协保”人员后申请返回养老、医疗保险费单位缴纳部分的基数,均按照2014年度企业参保职工缴费基数下限执行。
五、2014年度参加市区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社会保险的单位和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基数上限为289239元(24103元/月),缴费基数下限为57848元(4821元/月)。
参加市区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社会保险的单位和职工,2014年度补缴社会保险费的基数为86434元(7203元/月)。
六、以上社会保险费基数的执行时间,苏州市区为2014年4月1日。各县级市由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报人民政府确定。
特此通知。
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苏州市财政局
2014年3月24日
关于公布2013年度社会保险有关基数的通知
各市(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各部、委、办、局,各有关单位:
按照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发布2013年度社会保险有关基数的通知》(苏人社发〔2013〕191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将我市2013年度社会保险有关基数通知如下:
一、2012年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51279元。2013年7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期间退休的人员,计算基础养老金使用的全省上一年度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273元,计算最低缴费系数使用的月缴费基准数为2564元。
二、2013年度(2013年7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下同)参保人员(不含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月缴费基数的上限为12880元,下限为2299元。上限按年度内累计月平均计算。
三、市区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灵活就业人员2013年月缴费基数一档为2299元、二档为2639元、三档为2991元、四档为3375元、五档为3832元、六档4273元、七档12880元。江阴市、宜兴市2013年度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方案,由两市(县)报我局备案后执行。
四、2013年度市区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基本缴费工资基数为每月6710元。
二O一三年六月二十四日
关于公布2012年度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等有关事项的通知
各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有关单位:
根据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发布2012年度社会保险有关基数的通知》(苏人社发[2012]199号)精神,经市政府批准,现就我市2012年度(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等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养老保险缴费基数
(一)参保企业和职工月缴费基数下限为1973元;上限为13678元。
(二)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月缴费基数下限为1973元,月缴费额下限为394.6元。
(三)溧水县、高淳县参保企业和职工月缴费基数及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月缴费基数,由两县根据省厅文件规定确定,并报市局备案。
二、企业职工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缴费基数,参照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执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医疗保险(包括大病医疗救助费、生育保险费)的月缴费标准调整为140元;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失业保险的月缴费标准调整为59元。
工伤(亡)的职工及解除劳动关系因工致残人员,工伤保险待遇以职工年平均工资作为计发基数的,按50970元计算;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按77.1岁计算。
符合《南京市建筑业农民工社会保险实施办法》(宁政办发[2007]132号)规定,按工程项目为单元参加工伤保险的企业,以工程总造价缴费的,费率为1.2‰;以工程总造价中人工成本缴费的,费率为0.8%。
三、2012年7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期间办理退休、定期生活费手续的人员,基础养老金按全省上一年度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3832元计算。
四、调整后的缴费基数从2012年7月1日起执行。
二О一二年七月九日
关于公布2011年度社会保险有关基数的通知
各市(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各部、委、办、局,各有关单位:
按照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发布2011年度社会保险有关基数的通知》(苏人社发〔2011〕197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将我市2011年度社会保险有关基数通知如下:
一、2010年全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40505元。2011年7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期间退休的人员,计算基础养老金使用的全省上一年度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3375元,计算最低缴费系数使用的月缴费基准数为2025元。
二、2011年度(2011年7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下同)参保人员(不含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月缴费基数的上限为11751元,下限为1800元。上限按年度内累计月平均计算。
三、市区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灵活就业人员2011年度缴费基数一档为24637元、二档为27374元、三档为31667元、四档为35890元、五档为40505元。江阴市、宜兴市2011年度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方案,由两市(县)报我局备案后执行。
四、2011年度市区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基本缴费工资基数为每月5745元。
二O一一年六月七日
关于公布2011结算年度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的通知
各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市各委办局(公司),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市就业管理服务中心,各有关单位:
为切实做好社会保险费征缴工作,2011年度我市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有关基数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公布如下:
一、2011年度参加我市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的单位和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基数上限为136698元(11392元/月);缴费基数下限为21600元(1800元/月)。
二、2011年度我市个体工商户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月缴费基数统一为1900元,其他险种的月缴费基数仍按原规定执行。
三、2011年度我市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月缴费基数最低为1900元,可设若干个档次,最高不超过11392元。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医疗保险的月缴费基数为1200元。
四、2011年度市区“协保”人员每月“划账”基数,以及单位招用“协保”人员后申请返回养老、医疗保险费单位缴纳部分的基数,均按照2011年度企业参保职工缴费基数下限1800元执行。
五、2011年度参加市区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社会保险的单位和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基数上限为229410元(19118元/月),缴费基数下限为45882元(3824元/月)。
参加市区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社会保险的单位和职工,2011年度补缴社会保险费的基数为70564元(5880元/月)。
六、以上社会保险费基数的执行时间,苏州市区为2011年4月1日。各县级市由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报人民政府确定。
特此通知。
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苏州市财政局
二〇一一年三月十七日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㈢ 2019年常州社保基数调整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来,更自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社会保险每年可调整基数是4月。每年2月-5月,参保单位须到参保登记的市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中心或区社会保险所(以下统称社保经机构)申报下一结算年度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参保单位申报的缴费基数,须经参保职工本人签名或采用公示的方法确认。缴费单位不按规定申报的,社会保险经机构可暂按其上一年月缴费基数的百分之一百一十确定。缴费基数是参保人员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计算依据。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后,社保经机构为其建立一个终身不变的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和医疗保险个人帐户。职工缴费基数越高,其个人帐户储存额就越多,可支配使用的医疗费用就越多,退休时领取的养老金就越高。而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瞒报、漏报、少报缴费基数,将直接降低参保人员社会保险待遇的享受水平。社会保险的月缴费基数一般是按照职工上年度全年工资的月平均值来确定的,每年确定一次,且一旦确定以后,一年内不再变动。
㈣ 2019年常州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是多少
江苏省政府于2019年发布了关于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实施方案,其中明确指出,从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常州市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的上限为16842元,下限为3368元。
在常州市的企业职工中,养老保险的单位缴费比例为12%,个人缴费比例为8%。这一政策的实施旨在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也确保了职工的养老权益。
对于想要参加养老保险的个人,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年满16周岁,非在校学生;未享受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也未享有国家规定的其他养老待遇;未按相关规定继续缴纳或一次性缴纳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的非从业城乡居民;自愿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以及社保中心规定的其他条件。
在办理参保手续时,需要携带户口簿、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一张一寸照片及《社会保险登记表》(一式两份)。如为外地户籍人员,还需提供居住证,且只能夫妻之间代办,同时需提供户口簿、结婚证及代办人身份证。非农户籍无雇工个体工商户需提供营业执照正本或副本原件及复印件,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则需提供《常州市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管理手册》,而经民政部门审批的退役军人则需提供《常州市复员干部参加社会保险审批表》。
㈤ 2020年常州如何增加退休金
2020年常州市增加退休金具体方案没有出台,要等省社保厅的方案报国家社保部批准后,才知道江苏省和常州市能增加多少退休金,方案也没有出台,大约6份会有方案。
㈥ 2021年常州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怎样调整
(一)调整对象和时间
参加市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在2018年12月31日前办理了退休、退职或领取定期生活费手续的人员,从2019年1月1日起调整基本养老金。2019年1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办理退休、退职或领取定期生活费手续的企业退休人员,从2019年7月1日起,参照相同规定调整基本养老金。
(二)调整办法
1.普遍调整
一是定额调整:退休、退职或领取定期生活费人员每人每月增加34元;二是根据缴费年限调整:本人缴费年限15年及15年以下的部分每年增加2元(缴费年限不满1年按1年计算,下同),缴费年限15年以上25年以下(含25年)的部分,每年增加3元,缴费年限25年以上部分每年增加4.8元,根据缴费年限调整增加金额不足30元的补足30元;三是根据本人基本养老金水平调整:退休、退职或领取定期生活费人员按本次调整前本人基本养老金的1.4%增加。
2.适当倾斜
对高龄人员倾斜:2018年12月31日前年满70周岁、75周岁、80周岁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分别增发25元、35元和45元;退职人员每人每月分别增发15元、25元和35元。
本次养老金调整将在7月底调整和发放到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也将同步调整,人均增幅略低于企业退休人员。
未来养老金上调方式将会往以下三个方面发展:
第一,全国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两位数增长时间已经过去,未来养老金增幅会根据当地物价水平、CPI上涨幅度来决定,总体上应在5-6%之间。
第二,养老金增长会向早退休且年龄偏大的低收入群体倾斜。这些群体年龄偏大,退休又早,身体状况也不好,很多人需要看病治疗。而这些人收入基数偏低,即使收入年年涨,但还是不能满足其就医开支的需求。所以,未来高龄、早退休人员收入增加速度增大一些,这样可以缩短退休人员之间的贫富差距。
第三,应拉近养老金的差距,缩短养老金的不合理性,因为如果大家都在岗位上工作,能力有大力,收入有高差,现在一样退休了,收入差距拉得太大就不合理了。目前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工资已经偏高。所以,未来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金增长应放缓,而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比例应该增加。这样差距逐步在短小。这才是企事业退休人员所喜欢看到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