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退休金计算方法
养老金的计算方法
正常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是由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和定额补贴构成。
计算公式如下:(1) 基础养老金=(省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全部缴费年限*1%(2) 过渡性养老金=(省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建立帐户前缴费年限*过渡系数1.4% +符合政策增发额(3) 个人帐户养老金=个人帐户储存额÷计发月数(4) 定额补贴=[调剂金(25元)+统筹项目内补贴]*减发比例退休人员的个人账户储存额年利息按月积数法计息,计算公式如下:إ年利息=个人账户年初储存额*本年度记账利率-本年度支付月积数*本年度记账利率*1/12إ本年度支付月积数=∑[n月支付额*(12-n+1)](n为本年度各支付月份顺序号,且1≤n≤12)إ养老金的多少,与购买的时间长短和金额大小有关。缴费的基数大,缴费的时间长,退休时养老金会多,反之就少。
由于每个人每个时段的缴费数量不一,因此养老金的计算按“分段计算、综合结算”原则处理。A、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数*1%。
(月缴费指数:月缴费工资÷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例如:某人今年40岁开始买社保,20年后退休。设:第一年的基数为2454元,按理论计算,如果社平工资每年递增11%计算,(今年增12.4),到2028年7月1日后退休,到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约为15144元。
(查下表)(如本人月缴费工资指数为0.6,公式规定,缴费基数高于或等于0.6,乘以1%))计算结果:(15114元+15114*0.6)÷2*20年*1%(15114+9068)÷2*20年*1%24182÷2*20*1%=12091*20*1%=2418元B、个人帐户养老金新的制度规定本人养老金个人帐户储蓄额÷计发月数不同的退休年龄,计发的月数不同,如下表:退休年龄 40 41 42 43 44 45 46 47计发月数 233 230 226 223 220 216 212 208退休年龄 56 57 58 59 60 61 62 63计发月数 164 158 152 145 139 132 125 117退休年龄 48 49 50 51 52 53 54 55计发月数 204 199 195 190 185 180 175 170退休年龄 64 65 66 67 68 69 70 计发月数 109 101 93 84 75 65 56 例如:按理论计算,某人到时养老金帐个人户储蓄额的本息有286239元*40%=114495元。114495÷139=823元B、奖励金国家为了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从2007年7月1日起,新的养老金计算办法规定:参保人每缴一年,增发一个百分点的基础养老金,上不封顶,有利于形成“多工作,多交费,多领养老金”的机制。
如上例,某人的缴费时间为20年,2418*20%=484元两项相加:2418+484=2902元D、物价补贴考虑物价上涨因素,每年 *** 根据实际情况,每月增加退休人员的退休金不包含在内。如果到时每人每月有300元的补贴,四项相加:某人到退休时每月的退休金总额:2418元+823元+484元+300元=4025元3)、收回投入的时间该人20年缴费本息累计为286239元,按静态算,286239÷4025=71(个月)退休后领6年的退休工资就可以把投入的钱全部收回。
4)、缴费多少的受益对比根据缴费的时间长短和数额多少与待遇水平挂钩的原则,缴费的多少与将来的基础养老金多少是有直接关系的。原则上是缴多得多。
养老金计算方法
参加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人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实际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满15年以上的,按月计发基本养老金。
根据最新的养老金计算办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注: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低限为0.6,高限为3。
因此在养老金的两项计算中,无论何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养老金的领取是无限期规定的,只要领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即使个人帐户养老金已经用完,仍然会继续按照原标准计发,况且,个人养老金还要逐年根据社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的增加而增长。
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领取得越多,相对于交费来说,肯定更加划算。 例如:根据上述公式,假定男职工在60岁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0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时,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0.6)÷2*15*1%=48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1.0)÷2*15*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3.0)÷2*15*1%=12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40年时,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0.6)÷2*40*1%=128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1.0)÷2*40*1%=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3.0)÷2*40*1%=3200元 个人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139 编辑本段调整方案 企业退休人员新增养老金 2009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将增加110元左右,这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称人保部)具体落实国务院十项保增长措施的一项重要举措。人保部有关人士透露,由该部起草的关于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的总体方案,已经于2008年11月11日上交国务院。
中央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中的第八项提出,要“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 2008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增加了100元。
人保部人士表示,并不会大幅度提高2009年的增长水平,养老金人均增加110元,只是一个全国的平均数。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调整是以省为单位,要由各省分别计算各自的养老金增长水平和所需金额,然后上报人保部进行审核。
人保部会根据其自己测算的各省数据,与各省上报的数据进行综合考虑后,确定各省最后的养老金增长水平。 数据显示,中国 *** 已经持续多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企业参保退休人员的月平均养老金已从1995年的321元,提高到2007年的963元。
根据2007年8月1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决定,从2008年到2010年将连续三年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这是继2005年到2007年,中国 *** 有计划的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之后的第二轮上调。
从2008年1月1日起,全国4200多万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标准再度上调。人均增加10%,为100元左右。
2008年至2010年将继续上调三年,且上调幅度高于前三年,到2010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将超过1200元。 根据200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报告的安排,2008年中央财政安排了1263亿元用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对于2009年的增幅,全国总工会有关人士表示,这只是一个平均数,各地养老金调整水平会有所差别。根据2008年各地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待标准,人均增涨最高的省份为北京,每月增长200元,最低为安徽,每月增长55元。
退休金如何计算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上一年度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个人累计缴费年限*l%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参保人员退休时上一年度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参保人员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至规定退休年龄为止。参保人员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是指从1995年起(这个是我省的,其它省可能不是1995年)至退休上一年度本人历年缴费工资指数的平均值。参保人员当年缴费工资指数为本人当年缴费工资额与当年全省职工平均工资的比值。计算公式为: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al/Al+a2/A2+……+an/An)÷N
公式中,al、a2……an为参保人员退休前1年、2年……n年本人缴费工资额;
Al、A2……An为参保人员退休前1年、2年……n年全省职工平均工资;
N为企业和职工实际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系数
职工退休金计算方法
养老金的计算非常复杂,非社保专业人员很难搞懂,给你一个完整的计算方法,但里面有很多不确定因素,需要由当地社保政策确定,你可以咨询当地社保机构。
一、按照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各类人员(以下简称参保人员),达到规定的退休年龄,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的,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后,可从办理退休手续后的下月起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二、参保人员2007年1月1日以后退休,且无视同缴费年限的,退休后按月计发的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三、参保人员2007年1月1日以后退休,有视同缴费年限,符合按月计发基本养老金的,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参保人员1994年12月31日前参加工作、2007年1月1日以后退休的,计发基本养老金时,除了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以外再发给过渡性补贴。
四、基本养老金的计算1.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一年发给1%。用公式表示为: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U+Va)÷2*N*1%U—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N—参保人员缴费年限;Va—参保人员退休时计算基础养老金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计算公式为:Va=Vn-1*t1t1—参保人员退休时计算基础养老金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是指参保人员缴费年限内历年缴费工资指数的平均值(小数点后保留四位,第五位4舍5入)。
当年缴费工资指数是指参保人员本人当年月平均缴费工资与上年度当地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比值(小数点后保留四位,第五位4舍5入)。计算基础养老金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分段计算。
实际缴费年限的每年缴费工资指数为参保人员实际缴费年限内历年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与上年当地(统筹范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比值;视同缴费年限的每年缴费工资指数按1.0000计算。
退休工资的计算方法
新的退休工资计算方法,里面提到了特殊工种 (一)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条件: 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缴纳的人员,男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特殊工种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且1997年12月31日以前参加工作,缴纳养老保险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1998年1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缴纳养老保险费年限累计满15年;退休后按月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缴费年限累计不满上述规定年限的,退休后不享受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待遇。其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同时终止养老保险关系。
(二)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办法: 1、1998年1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 。 2、1997年12月31日以前参加工作,1998年1月1日后退休,且缴费和视同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被保险人,退休后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综合性补贴、过渡性养老金四部分组成: (1)、基础养老金:退休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 (2)、个人帐户养老金:本人帐户储存额的1/120; (3)、综合性补贴:125元; (4)、过渡性养老金: a=职工退休时本市上年职工月平均工资 b=职工本人平均点工资 c=职工97年底前缴费年限 过渡性养老金=a*b*c*1% 职工本人平均点工资的计算方公式: N=年职工本人月平均工资 M=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 b=(92N/92M+93N/93M+94N/94M+……………+退休上一年N/退休上一年M)/企 业和职工1992年至退休上一年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年限. 2008年03月30日 来源:辽宁日报 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是辽宁省委、省 *** 确定的2008年省重点民生工程之一。截至今年春节前,全省375万名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提高100.1元,并全部发放到位。
养老保险基金月支出3.7亿元。这是记者3月26日从省政务公开办、省 *** 纠风办联合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
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负责人重点介绍了此次调整的一些相关政策。据介绍,这次养老金调整是2008年至2010年三年连续调整的第一年。
调整基本养老金的人员范围和时间是:2007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职)手续的企业退休(职)人员,从2008年1月1日起调整基本养老金。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2008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规定,2008年调整水平按上年全省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的10%左右确定。
据介绍,2006年末我省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为772元,2007年我省月人均增加基本养老金85元,考虑2007年新增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和死亡退休人员对全部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的影响,预计2007年全省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为879.2元。我省此次调整按照10.8%计算,普遍调整的标准为月人均95元,加上对重点倾斜人员特殊调整的标准月人均增加40元,按全部退休人员计算下来为月人均5元,合计为月人均增加100元。
此次调整仍采取普遍调整和特殊调整相结合办法。普遍调整重在完善办法,与退休人员的缴费(工作)年限等因素适当挂钩,实现公平与激励因素的有机结合,体现“多工作、多缴费、多得养老金”的激励约束机制。
具体调整办法是:先按不同时期退休人员退休时间确定基础增加额后,再按缴费年限增加基本养老金。一是按不同时期退休人员退休时间确定基础增加额;二是再按缴费年限增加基本养老金,体现了同期退休人员的调整差别;三是对具有高级职称的退休科技人员、原工商业者、年满70周岁以上(含70周岁)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再增加一部分养老金。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2008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 劳社部发〔2007〕43号 二○○七年十二月十二日 经国务院批准,从2008年1月1日起,为2007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的企业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 此次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采取普遍调整和特殊调整相结合的办法。
调整水平按照2007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10%左右确定,调整时要与退休人员的缴费年限、缴费水平和年龄等挂钩。在普遍调整的基础上,对具有高级职称的企业退休科技人员、建国前老工人、1953年年底以前参加工作的人员、原工商业者等退休早、基本养老金相对偏低的人员再适当提高调整水平。
对基本养老金偏低的企业退休 *** 干部,继续按照《 ***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人发〔2002〕82号文件精神,切实解决部分企业 *** 干部生活困难问题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3〕29号)规定予以倾斜。你可以在你城市有关退休的网站上进行查询你缴费记录,一时一个变化,等你快退休了上面都有显示的~~~!。
个人退休后养老金怎么算
1、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
2、个人帐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 3、过渡性养老金标准以本人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2%。
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低于1的,按1计算。过渡性调节金以当地现行标准为基数,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计发。
4、2015年及后退休的,不再发给过渡性调节金。参保人员达到退休年龄,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养老金一次性结算,同时终止养老保险关系。
2. 福建养老金计算方法
福建省基本养老金的计算公式
一、基本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如下: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按15%)+个人账户本息和÷120+指谈没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997年底前缴费年限×1.4%。
1、企业在职职工的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按15%)+个人账户本息和÷120+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997年底前缴费年限×1.4%。
2、“新人”的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按本人退休时上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计发,个人账户养老金按本人账户储存额除以120计发。
二、福建省退休后养老金怎么发放
1、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算公式为:
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3、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2%。计算公式为:
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1.2%
4、过渡性调节金以当地现行标准为基数,2006年至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计发。及以后退休的,不再发给过渡性调节金。
法律依据
《福建省人民政府批转省劳动保障厅、省财政厅关于福建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
一、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的参保人员,2006年1月1日起达到规定的退休年龄且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的,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本养老金的计算公式表示为: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一)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参保人员退休时本省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不含厦门,下同)与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一年发给1%。计算公式为: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本省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至退休时,缴费年限累计月数的尾数为6个月及以下的按0.5年计算,7个月及以上的按1年计算。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计算公式为: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参保人员退休时本省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宏大金月标准为职工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含绝纳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按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确定。计算公式为: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
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为:
退休年龄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计发月数 233 230 226 223 220 216 212 208 204 199
退休年龄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计发月数 195 190 185 180 175 170 164 158 152 145
退休年龄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计发月数 139 132 125 117 109 101 93 84 75 65 56
退休年龄应以周岁为标准确定计发月数。
3. 企业职工退休工资如何计算举例说明
以下是根据浙江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浙 江 省 财 政 厅 文件
浙劳社老[2006]142号
《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办法》 来计算的
“新人”基本养老金的计发:
1998年1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职工(即“新人”),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缴费年限满15年及以上,从核准退休的次月起,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公式如下: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
第一部分, 基础养老金 = (退休时上年度省均工资 +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2 ×全部缴费年限×1%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 退休时上年度省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 退休时历年缴费工资指数的平均值
第二部分,个人帐户养老金= 退休时个人帐户储存额 ÷ 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
40--233 41--230 42--226 43--223 44--220 45--216 46--212 47--208 48--204 49--199 50--195 51--190
52-185 53-180 54-175 55-170 56-164 57-158 58-152 59-145 60-139 61-132 62-125 63-117 64-109 65-101
4. 企业工人退休工资怎么计算
1、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计算公式为: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算公式为:
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3、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2%。计算公式为:
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1.2%
4、过渡性调节金以当地现行标准为基数,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计发。2015年及以后退休的,不再发给过渡性调节金。
(4)208年8月企业退休能拿多少扩展阅读:
职工退休年龄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职工在一定的年龄之后不应当继续从事工作,而应该辞职的年龄。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职工年满50周岁。对于从事井下、高温等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职工,规定退休年龄是男职工年满55周岁,女职工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规定退休年龄为男职工年满50周岁,女职工年满45周岁。
5. 我27年工龄,今年退休应该拿多少工资,应该怎么算这个退休金
您好!
养老金的计算方法是:
我们退休时,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金额决定领取养老金的多少。
每月退休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如何计算呢?这里有公式:基础养老金=(本人退休时全省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实际账户累计额/计发月数(60岁退休按139个月计算)。
希望对您有帮助!
6. 退休时工龄工资怎么计算
企业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中,没有工龄工资,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一、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是指从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中支付给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
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是:T(月基础养老金)=(A+A×Q)÷2×M×1%
A——退休时上年度当地城镇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Q——平均缴费指数。
Q=(X1÷A1+X2÷A2+X3÷A3+……+Xn÷An)÷n。
X1、X2、X3……Xn分别为首次实际缴费当月直至截止缴费当月的月缴费基数(不含未缴费月数);
A1、A2、A3……An分别为缴费对应上年度当地城镇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n为首次实际缴费当月直至截止缴费当月的实际缴费月数(不含未缴费月数)。
M——建立个人账户之月至达到规定退休年龄当月的实际缴费年限。M以年为单位,累计满12个月计算为1年。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指根据参保人员退休时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计算出来的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不是指某个退休人员实际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月数(因为在退休时无法预计),而是根据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测算出来的一个假定的指标。
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规定:
40 岁 为 233 个月 ; 41岁为230个月; 42岁为226个月;43岁为223个月;44岁为220个月;45岁为216个月;46岁为212个月;47岁为208个月;48岁为204个月;49岁为199个月;50岁为195个月;51岁为190个月;52岁为185个月;53岁为180个月;54岁为175个月;55岁为170个月; 56岁为 164个月; 57 岁为 158个月;58 岁为152个月;59岁为 145个月;60岁为139个月;61岁为132个月;62岁为125个月;63岁为117个月;64 岁为 109个月;65岁为101个月;66岁为93个月;67岁为84个月;68岁为75个月;69岁为65个月;70岁为56个月。
三、过渡性养老金
国发[1997]26号档案实施前参加工作、国发[2005]38号档案实施后退休的参保人员属于“中人”。由于他们以前个人账户的积累很少,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退休后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发放办法按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具体制定的办法执行。
为了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培养员工的归属感,企业往往会对工作时间长的员工给予相应的工龄报酬,以此来减少员工的流动性。计算工龄和工龄工资往往是认识部门或者财务部门需要完成的工作,这里:jingyan../article/425e69e6e1dfa1be14fc1647.就逐步的演示怎么用exce表格进行工龄以及工龄工资的计算。
1、连续计演算法,也叫工龄连续计算。例如,某职工从甲单位调到乙单位工作,其在甲、乙两个单位的工作时间应不间断地计算为连续工龄。如果职工被错误处理,后经复查、平反,其受错误处理的时间可与错误处理前连续计算工龄的时间和平反后的工作时间,连续计算为连续工龄。
2、合并计演算法,也叫合并计算连续工龄。是指职工的工作经历中,一般非本人主观原因间断了一段时间,把这段间断的时间扣除,间断前后两段工作时间合并计算。如精简退职的工人和职员,退职前和重新参加工作后的连续工作时间可合并计算。
3、工龄折演算法。从事特殊工种和特殊工作环境工作的工人,连续工龄可进行折算。如井下矿工或固定在华氏32度以下的低温工作场所或在华氏100度以上的高温工作场所工作的职工,计算其连续工龄时,每在此种场所工作一年,可作一年零三个月计算。在提炼或制造铅、汞、砒、磷、酸的工业中以及化学、兵工等工业中,直接从事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职工,在计算其连续工龄时,每从事此种工作一年,作一年零六个月计算。
养老金计算必然涉及到参保人缴费时长的(就是你说的工龄),参保时间越长越有利于你的养老金
《社会保险法》
第十五条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计算退休工资跟你的工龄有关系,但并不是主要的,主要看你的个人账户里的多少钱,把它除11,基本差不多
新浪网有一个计算器,你可以试着算一下:finance.sina../283/2005/0708/20.
你好,建议询问一下社保局
监时工连续做过两年后就是正式工!若做到退休当然要算工龄啦
养老金按月领取: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a+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 费工资)÷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以上两项之和为每月领取额。
注意:基本养老金每年7月根据全省统一公布的方案实施年度调整。
呵呵,你的问题真是有点不好说退休金是有如下四个方面组成的:1)1992年前的工龄 2)到退休时的连续缴费年限3)你自己个人缴纳的社保费除以 120 (个月),与你的缴费水平多少有关4)你退休时上一年当地的人均工资水平(年收入或月均收入)与你的现在工资的多少无关,因为各地的收入水平是有很大差一的,所以,同样的缴费年限在各地的计算中的系数就会不一样,最终计算出来的退休金就会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光凭你这点的说明是无法在这里给你几岁出你的退休金的,还望你谅解了
现在国家延迟退休政策没有出台,网上传说的退休年龄一览表,都是没有任何官方根据的,退休也没有工龄工资,就是退休养老金。
7. 四川职工退休基本养老金计算方法
按照四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的通知(川劳社发[2006]17号)文规定,从2006年1月1日起,基本养老金按以下办法计发:
(1)、新人:即1996年1月1日及以后参加工作、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即:从参工作时间到建立基本养老保险账户时间,下同)累计满15年及以上的职工,基本养老金按以下办法计发(注:不是缴费满15年就可以办退休,必须要符合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条件方能办理退休):
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增发养老金
(2)、中人:即1995年12月31日及以前参加工作、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及以上的职工,基本养老金按以下办法计发:
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调节金+增发养老金
①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上一年四川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累计缴费年限×1%
其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参保人员退休时上一年四川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新人计算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按从1996年1月1日及以后至退休当年,历年缴费中的当年本人缴费工资与上一年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比值的平均数确定(2005年及以前年度的缴费工资指数仍按原规定计算并封顶)。计算公式为:
n平均指数=(X1/C1+X2/C2+…+Xn/Cn)÷N
X——当年本人缴费工资;
C——2005年及以前为当年全省职工平均工资,
2006年起为上一年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N——本人缴费年限(1996年1月1日及以后至退休时的实际参保缴费年限)。
中人计算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按从1990年1月1日及以后至退休当年,历年缴费中的当年本人缴费工资与上一年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比值的平均数确定(2005年及以前年度的缴费工资指数仍按原规定计算并封顶)。计算公式同新人计算平均指数,其中N本人缴费年限,(为1990年1月1日及以后至退休时的实际参保缴费年限)。
②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
其中: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表(国发[2005]38号附表)
退休
年龄
计发
月数
退休
年龄
计发
月数
退休
年龄
计发
月数
40 岁
233
51 岁
190
62 岁
125
41 岁
230
52 岁
185
63 岁
117
42 岁
226
53 岁
180
64 岁
109
43 岁
223
54 岁
175
65 岁
101
44 岁
220
55 岁
170
66 岁
93
45 岁
216
56 岁
164
67 岁
84
46 岁
212
57 岁
158
68 岁
75
47 岁
208
58 岁
152
69 岁
65
48 岁
204
59 岁
145
70 岁
56
49 岁
199
60 岁
139
50 岁
195
61 岁
132
③过渡性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上一年四川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1995年12月31日以前未建立个人账户的累计缴费年限×1.3%(计算系数)
④增发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增发养老金合计比例×缴费年限
符合国家和省现行规定享受增发退休养老金待遇规定条件的人员,按有关规定另外计发(增发待遇类别分别为:(1)全国劳动模范;(2)二次以上省劳模;(3)一次省劳模;(4)独生子女;(5)三线地区内迁职工;(6)高海拔地区职工;(7)少数民族地区职工;(8)内地到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技人员;(9)高级专家;(10)有重大贡献的高级专家;(11)其他;)
其中:按现行即:川劳社办[2005]58号文规定,对企业中终身无子女的退休职工,月生活补助费标准为40元标准;对企业中终身无子女的孤寡退休职工,月生活补助费标准为60元标准。以后将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适时调整。
⑤调节金=70元×计算比例
其中:计算比例从2006年起至2010年每年分别为90%、70%、50%、30%、10%,2011年起不再计发调节金。
注意:按上述新人、中人2项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规定计算的基本养老金,不准超过退休时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3)、1995年12月31日及以前参加工作,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0年不满15年的,其基本养老金按本条第(2)项的规定计发。
对到达退休年龄但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0年的人员,不发给基本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实际缴费年限每满1年再发给1个月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并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4)、设立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改革过渡期
为使上述新办法计算的基本养老金与按《四川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的通知》(川府发[1997]151号)和《四川省劳动厅关于印发〈四川省贯彻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的实施细则〉的通知》(川劳险[1998]8号)、《四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完善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川劳社养[2002]23号)规定的老办法计算的基本养老金平稳衔接,对2005年12月31日及以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在2006年至2010年5年过渡期间退休的人员,实行基本养老金新老计发办法对比计算确定。
注意:①新老计发办法对比计算时,老办法计算基础养老金的上一年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基数统一使用2005年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②按新办法计算的基本养老金高于按老办法计算的基本养老金部分,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中当年退休的,在老办法计算的基本养老金基础上,分别按10%、30%、50%、70%、90%的比例加发,一次核定后不再重新计算;低于按老办法计算的基本养老金部分,予以补齐发给。
[例]:(中人)按新老办法对比计算]某职工2008年1月退休,年龄满60岁,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为41338.47元,累计缴费年限39.42个月(其中视同缴费年限24.33个月,个人账户年限15.09个月),该职工取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并取得高级工程师资格证书在退休前仍被企业聘用和持有聘用证书。
第一步指数计算
年度
本人历年月平均缴费工资
四川省历年职工月平均工资
老办法指数计算
新办法指数计算
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
四川省职工月平均工资
当年缴费工资指数
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
四川省职工月平均工资
当年缴费工资指数
1994
761.10
335.67
761.10
335.67
2.267
761.10
335.67
2.267
1995
807.30
387.08
807.30
387.08
2.086
807.30
387.08
2.086
1996
1046.40
429.67
1046.40
429.67
2.435
1046.40
429.67
2.435
1997
963.30
468.83
963.30
468.83
2.055
963.30
468.83
2.055
1998
1121.30
494.92
1121.30
494.92
2.266
1121.30
494.92
2.266
1999
1304.20
539.58
1304.20
539.58
2.417
1304.20
539.58
2.417
2000
1443.60
620.42
1443.60
620.42
2.327
1443.60
620.42
2.327
2001
1582.50
747.33
1582.50
747.33
2.118
1582.50
747.33
2.118
2002
2248.60
855.67
2248.60
855.67
2.628
2248.60
855.67
2.628
2003
2898.75
966.25
2898.75
966.25
3.000
2898.75
966.25
3.000
2004
3515.70
1171.92
3515.70
1171.92
3.000
3515.70
1171.92
3.000
2005
3956.50
1318.83
3956.50
1318.83
3.000
3956.50
1318.83
3.000
2006
4463.00
1487.67
3956.50
1318.83
3.000
3956.50
1318.83
3.000
2007
5328.00
1776.00
4463.00
1487.67
3.000
4463.00
1487.67
3.000
2008
5328.00
1776.00
3.000
小计
35.598
38.598
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2.543
2.573
第二步养老金计算
①基础养老金
老办法:=退休时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20%
=1318.83×20%=263.76元
新办法:=(退休时上一年四川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累计缴费年限×1%
=(1776+1776×2.573)÷2×39.42×1%=1250.73元
②个人账户养老金
老办法:=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120
=41338.47÷120=344.48元
新办法:=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
=41388.47÷139=297.40元
③过渡性养老金
老办法:=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995年12月31日以前未建立个人账户的累计缴费年限×1.4%
=1776×2.543×24.33×1.4%=1538.37元(原行业系数为1.4%)
新办法:=(参保人员退休时上一年四川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1995年12月31日以前未建立个人账户的累计缴费年限×1.3%
=(1776+1776×2.573)÷2×24.33×1.3%=1003.53元
④增发养老金
老办法:=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增发养老金比例×本人1995年12月31日前缴费年限
=(1776×2.543)×2%×39.42=356.07元
新办法:=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增发养老金合计比例×缴费年限
=(1776×2.573)×2%×39.42=360.27元
⑤综合性补贴(老办法用)、调节金(新办法用)
老办法:综合性补贴=综合性补贴基数(我局为66元)×(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年限)÷累计缴费年限
=66×[(39.42-15.09)÷39.42]=40.74元
新办法:调节金=70元×计算比例(2008年的比例为50%)
=70×50%=35元
第三步在过渡期间,按新、老办法对比
按上述办法计算出:
老办法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综合性补贴+增发养老金
2543.44=263.76+344.48+1538.37+40.74+356.07
新办法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调节金+增发养老金
2946.93=1250.73+297.40+1003.53+360.27+35
该职工最终确定的月基本养老金为:=2543.44元/月+(2946.93元/月-2543.44元/月)×50%=2745.1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