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全面评价放射工作人员胜任本职工作的健康状况,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放射工作单位和放射工作人员。第三条本规定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负责组织实施。第二章常规医学监督第四条放射工作人员就业前必须进行体格检查,体检合格者方可从事放射工作。第五条放射工作人员就业后必须进行定期体格检查。对在甲种乙种工作条件下工作的放射工作人员每年体检一次;对在丙种工作条件下工作的放射工作人员每2-3年体检一次;必要时可增加体检次数。
就业前、后体检结果由体检单位详细如实地记录在个人健康档案中(附件1)。第六条放射工作单位对每位放射工作人员必须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和个人剂量档案。第七条就业前、后人员的体检由放射工作单位组织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指定的医疗、卫生防护单位进行。第三章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要求第八条放射工作人员必须具有在正常、异常和紧急情况下能正确、安全地履行其职责的健康条件。第九条对从事核反应堆(包括各种核动力堆)工作的人员,除一般的健康要求外,必须具有正常的视觉、听觉及良好的精神状态,并对穿戴防护用具无过敏现象。第十条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宜从事放射工作,已参加放射工作者可根据情况给予减少接触、短期脱离、疗养或调离等。
1、血红蛋白低于120g/L或高于160g/L(男),
血红蛋白低于110g/L或高于150g/L(女);
2、红细胞数低于4×1012/L或高于5.5×1012/L(男),
红细胞数低于3.5×10的12次方/L或高于5×10的12次方/L(女);
高原地区可参照当地正常值范围处理。
3、准备参加放射工作的人员,白细胞总数低于4.5×10的9次方/L或高于10×10的9次方/L者,已参加放射工作的人员白细胞总数持续(指六个月、下同)低于4×10的9次方/L或高于1.1×10的10次方/L者。
4、准备参加放射工作的人员,血小板低于110×10的9次方/L;已参加放射工作的人员血小板持续低于100×10的9次方/L。
5、患有心血管、肝、肾、呼吸系统疾患,内分泌疾患、血液病、皮肤疾患和严重的晶体混浊或高度近视者。
6、严重神经、精神异常,如癫痫、癔病等。
7、其它器质性或功能性疾患,卫生部门可根据病情或接触放射性的具体情况(包括放射工作种类、水平等)、本人工作能力、专业技术需要等综合衡量确定。第四章健康管理机构及其职责第十一条卫生部在国家卫生标准技术委员会放射病诊断标准分委员会的基础上,设立国家级放射疾病诊断组,其职责是:
1、对全国健康检查和放射疾病诊断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
2、受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核工业部放射疾病诊断组或负责诊断放射疾病的医疗机构提出的疑难病例和问题;
3、参加重大放射事故的医学处理工作。
卫生部工业卫生实验所为国家放射疾病诊断组的办事机构,负责其日常工作。第十二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成立放射疾病诊断组或指定放射卫生防护机构和医院负责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性健康体检、放射疾病诊断及管理工作,其职责是:
1、负责本地区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性健康体检;
2、负责本地区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性放射疾病诊断及治疗;
3、参加放射事故的调查和卫生医学处理;
4、负责疑难病例的转诊。第十三条核工业部可以成立放射疾病诊断组或指定专职医院,在报经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批准后,负责本部门在该地区的直属企事业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体检和放射损伤的医学处理,并接受地方放射疾病诊断组的指导。第十四条参加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和体检的各科医师必须具有放射医学知识,掌握国家颁发的职业性放射疾病诊断标准和有关规定,并有正确、及时处理放射事故受照射人员的能力。第十五条职业性放射疾病的诊断,必须实行以当地为主和以指定的放射卫生防护及医疗部门或诊断组集体诊断为准的原则,并发给职业性放射疾病诊断书(附件2)一式三份,其中一份存诊断单位,一份存放射工作单位,一份交本人。
Ⅱ 白细胞高是怎么回事
白细胞偏高是明显的告诉你,你的身体健康不行了,需要进行预防了。一、简介
血液中的白细胞是人体防御细菌入侵的巡逻兵。当细菌等异物入侵时,白细胞便进入被入侵部位,将细菌包围、吞噬、消灭,故白细胞有人体“白色卫士”之称。可见白细胞数减少,就会削弱人体抗菌能力,容易受感染。不过,白细胞减少并不一定要治疗,一要看减少程度;二要看减少原因。
二、对白细胞的治愈
1、白细胞数严重减少需要紧急治疗。白细胞是由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组成。一般所说的白细胞减少最常见最主要的是指粒细胞减少,如果减少程度过于明显,则细菌很可能在机体完全或基本丧失抵抗力的状态下迅速扩散,甚至进入血液引发败血症,严重威胁生命。
2、有原因可寻的白细胞减少应针对原因治疗。常见引起白细胞减少的原因一般有三类:一是药物,如服用解热镇痛药、磺胺类药等,此时如白细胞减少过于明显,则应停服或换药;二是病毒感染,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染等,此时一方面应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另方面可酌情服用增加白细胞的药物;三是患有免疫系统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此时也应作同样干预,选服能增加白细胞的药物。
3、同时有红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时需要进一步诊治。当出现白细胞减少时,如果血液中其他两种细胞即红细胞和血小板有异常变化,问题就比较复杂,首先要进一步检查,最常做的是骨髓检查,以排除有无其他血液病,然后再决定治疗方案。 临床上常用升高白细胞药物有:维生素B4、利血生、鲨肝醇、辅酶A等,一般无任何副作用。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酌情选用。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 白细胞减少症和中性粒细胞缺乏症都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一组综合征。根据其临床特点,属于中医学“气虚”症范畴。
三、临床表现
1.白细胞减少症:一般有头晕,乏力,四肢酸软,食欲减退,低热,失眠等非特异性症状。少数无症状,部分病人则反复发生口腔溃疡、肺部感染或泌尿系感染。
2.粒细胞缺乏症:起病多急骤,常有高热、寒战、头痛、疲乏或极度衰弱。有时口腔、鼻腔、皮肤、直肠、肛门、阴道等黏膜处可出现坏死性溃疡。对药物过敏者,可同时发生剥脱性皮炎,严重者可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常迅速发生败血症或脓毒血症而导致死亡。
四、治疗
1.西医药治疗 (1)升白细胞药物,如利血生或维生素B410mg,每日 3次;或碳酸锂0.25克,每日3次。 (2)用G--CSF和GM-CSF促进细胞生成。
2.中医药治疗 气血亏虚:气短乏力,头晕,四肢酸软,食欲减退,失眠多梦,或极度衰弱,经常发生感冒或其他感染症群,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治法:补益气血。 方药:党参、黄芪各30克,黄精、陈皮、白术、生地、熟地、当归、白芍、丹参各10克,甘草6克,大枣5枚。 中成药:峰龄胶囊、百令胶囊、施普瑞螺旋藻。
五、预防与调养
1.注意饮食:避免生冷及不洁饮食以免消化系统感染。
2.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以防止呼吸道感染。 3.避免服用造成骨髓损害或白细胞减少的药物。 4.避免接触造成骨髓损害的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
Ⅲ 白血球高是什么意思
白血球高是指体内白细胞数量超过正常范围,也称为白细胞增多症。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身体受到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的影响,或者是由于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引起。除此之外,还可能与某些血液病、药物或化学物质的影响相关。因此,当白血球高的结果出现时,需要进一步的医学检查来确定病因。
白血球高的常见症状包括疲劳、发热、淋巴结肿大、皮肤潮红、失眠、食欲不振等。这些症状可能会使患者感到不适和烦躁。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即使白细胞计数高,也不一定会出现症状。因此,如果在体检中发现白血球高,请前往医院进行更详细的检查和诊断。
治疗白血球高的方法通常是基于其潜在病因的综合治疗。对于由感染引起的白血球高,需要进行抗生素或抗病毒治疗。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规的治疗方法是使用抗炎和免疫抑制剂。在某些病例中,可能需要使用化疗药物或进行放射治疗。当白细胞计数高达致命水平时,体外白细胞滤过或骨髓移植也是一种选择。借助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大部分人能够通过合理的治疗返回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