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断
在诊断猪附红细胞体病时,首先需要关注血液检查。通常在感染后的第七至第八天,病猪会出现高热和溶血性贫血的症状。此时,血液中会发现大量附红细胞体。取病猪高热期间的血样一滴,用生理盐水稀释10倍后,混匀,盖上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400-600倍,可以看到红细胞表面及血浆中有游动的各种虫体形态,附着在红细胞表面的虫体通常呈链状排列,红细胞则呈现出星形或多边形的不规则形状。
接着,进行血片染色。血涂片使用姬姆萨染色后,在油镜暗视野下检查,可见多数红细胞边缘整齐,变形,并在红细胞边缘及血浆中发现多种形态的虫体,这些虫体染成粉红色或紫红色,折光度较强。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染料沉着可能会导致假阳性结果。因此,在镜检时,应当结合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综合判断,以确保正确诊断。
此外,还可以进行血清学检查。包括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HA)、补体结合试验(CFT)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方法。然而,抗体的产生与病原数量的增多相关性暂时,这意味着抗体水平呈现波动性。即使经过数次急性发作,抗体滴度只能在一定时间内维持较高水平,之后会下降至阈值以下,这表明假阴性结果较为常见。因此,血清学诊断适用于群体检查。
生物学诊断也是诊断过程中的重要手段,如PCR方法等。浙江大学杜爱芳教授实验室已研发成功该病原的PCR诊断试剂盒,可进一步进行诊断鉴定。
在鉴别诊断方面,需要区分猪瘟和猪附红细胞体病。猪瘟流行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弱毒疫苗的预防注射可以控制流行。猪瘟不会出现贫血和黄疸症状,皮肤、浆膜、粘膜、淋巴结、肾、膀胱、喉炎、扁桃体、胆囊等组织器官有出血现象,淋巴结周边出血是猪瘟的特征病变。在猪瘟期间,约有25%-85%的病猪脾脏边缘具有特征性的出血梗死病灶。而慢性猪瘟在回肠末端、盲肠,特别是回盲口处会出现轮层状溃疡(扣状溃疡)。
相比之下,猪呼吸与繁殖障碍综合症没有贫血和黄疸症状。呼吸困难明显,剖检肺部有明显的病变。值得注意的是,猪附红细胞体病在用四环素类抗生素治疗后效果较好,这一信息在鉴别诊断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单细胞原虫的一种,属寄生虫,也有人认为是立克次氏体目,乏浆体科,属附红细胞体属,真菌类。目前尚未形成共识。一般以寄生宿主命名,但病原的种类与宿主之间的关系不甚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其形态呈环状、哑铃状、S形、卵圆形、逗点形或杆状。大小介于0.1-2.6um之间。无细胞壁,无明显的细胞核、细胞器,无鞭毛,属原核生物,2800倍显微镜下,可见分布不均的类核糖体。外有一层胞膜,下有微管(透视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