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幽门螺旋杆菌怎么检查
幽门螺杆菌检测一般分为两种:
1、侵入性的检测,最早采取的是快速尿素酶的检测,根据幽门螺杆菌里面含有很多的尿素酶,它和尿素进行反应可以产生氨,氨遇到酚酞化学反应以后会变红,这种原理就可以。但是需要通过胃镜取出组织,最大的优点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大概5秒钟就可以得到结果。最大的缺点是假阴性或者假阳性的率相对来说比较高的,也就是敏感性相对来说比较低,所以现在这种方法在临床上应用的不是很广泛。取出组织进行染色,染色以后在显微镜底下进行观察,可以直接观察到幽门螺杆菌的形态,来判断是不是有幽门螺杆菌感染。但是这种方法需要时间,大概要3-5天的时间才能出结果,所以在临床上可能需要快速判断有没有感染的情况下,就暴露出缺点。还有做培养,培养也是需要通过胃镜取出组织。取出组织以后,在实验室里进行培养,但是幽门螺杆菌培养要求的条件比较高。不是所有的实验室都能够做幽门螺杆菌培养,而且培养大概要7-10天的时间才能够出结果,也是因为这样的情况,可能就限制在临床上的应用。目前郑大五附院做幽门螺杆菌的培养,在河南省现在是唯一开展这种业务的医院,培养主要针对经过经验性治疗,治疗1-2次以后仍然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这种病例,可以到医院进行培养,进行个体化或者精准的治疗。
2、非侵入的方法,就是C13或C14呼气试验,空腹的情况下口服检测的试剂,在半个小时以后再去做吹气,连着吹两次气。根据幽门螺杆菌能够分解尿素产氨呼出带有放射元素的物质,收集起来,在特定的机器上进行检测,就会告诉我们有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这种方法目前认为敏感性和准确性,都是相对比较高的,大概达到90%以上。另外是无创的,还有现在由C14发展为C13,放射性相对来说更小,对孕妇和儿童也可以检测。所以这个方法可以作为现在诊断幽门螺杆菌的首选,特别是对那些经过治疗以后需要复查的病人,这种方法已经是常规的应用方法,还有从粪里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抗原。这种方法相对来说准确率非常高的,但是也有局限性,就是粪便需要保存的条件和温度,这种情况下,对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或者阴性的影响相对比较大,但是准确性比较高。还有抗体的检测,抽血化验,目前很多的体检中心都用这种方法抽血来检测幽门螺杆菌抗体。但是也有一个缺点,因为这种检测一旦原来感染上幽门螺杆菌以后,有一部分人在小时候可以自愈,但是抗体仍然会存在。所以对需要做幽门螺杆菌治疗的病人不能够用检测抗体的阳性来作为治
㈡ C13呼气实验是检查什么的
C13呼气实验检测胃幽门螺旋杆菌 目前,检测幽门螺旋杆菌(HP)的方法可分为以下两大类。 一、 非侵入性方法: 以免疫学法血清中的HP抗体。其已有多种方法检测,但公认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和免疫印迹实验为优。优点是特异性高,可接近100%,且能进行定量分析,但缺点是不能鉴别既往感染及现疫病人,主要适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尿素呼气试验:原理是HP在体内产生尿素酶,用C13或C14标记的尿素由受试者服下后,即分解产生带同位素标记的二氧化碳,收集呼气标本,用液体闪烁记数器或用气体核素质谱仪标记的二氧化碳,灵敏度高,可定量,患者无痛,方法简单快速,对检测HP是否根治十分可靠。但因C14有少量放射性物质,故目前均用C13尿素呼气实验法。 二、 侵入性的方法: 即需通过内镜采取胃黏膜组织来检测HP快速尿酶法:原理是HP具有丰富的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氨,使反应变成碱 性,由于HP指示剂显色,该法简便、快速、灵敏。但有些细菌会有尿素酶,因此有假阳性可能。细菌培养法:取胃黏膜活组织做HP培养,该法准确可靠,但培养费时。病理学检测法:胃黏膜组织切片染色检查,以银染色法最佳,检测率高,其结果可靠。 对确诊HP,一般须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均为阳性方可确诊。治疗后长期随访,连续两次尿素呼气实验阴性,加上血清内抗HP抗体滴度进行性下降持续1年以上,才可作为治愈HP的“金标准”。
㈢ 幽门螺旋杆菌怎么检查
幽门螺旋杆菌怎么检查
幽门螺旋杆菌怎么检查,幽门螺旋杆菌主要寄居于人体的胃及十二指肠各区,幽门螺旋杆菌检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C14和C13呼气检测,也可做胃镜检查。幽门螺旋杆菌怎么检查。
在医院检查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一般有4种检查,大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
第1种检查为常用的碳13呼气检查方法,这个检测方法需要空腹进行。
第2种检查是碳14呼气检查方法,这个检查方法不适合部分人群,因为它有放射性,因此在使用之前一定要确定后果。
第3种检查则是抽血的检查方法,这个检查方法没有限制,但是需要呼气的方法结合才能够判断。
第4种检查为比较少用的生化检查,这是通过检查我们大便里面的成分来判断是否存颤亩尺在幽门螺杆菌的感染问题。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它是一种唯一可以存活在胃里面的微生物。幽门螺杆菌主要存活在胃黏膜的位置,这就导致了消灭幽门螺杆菌变得十分困难。目前检查幽门螺杆菌主要是通过抽血和呼气两种检查方法,还有一种生化的检查方法就是金标尿素酶抗原标本检查,这个检查方法还没有普及,只有在部分医院有。主流的检查方法就是通过抽血和呼气。不同情况的患者检查的方法也各不一样,大家在检查幽门螺杆菌的时候,一定要向医生说明情况。
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其实目前来说已经非常成熟了,为了大家的身体健康,大家如果发现胃有不舒服的时候,一定要尽快的去医院排除幽门螺杆菌的感染问题,如果存在感染的话,一定要积极的配合治疗,尽快的恢复健康才能够避免出现胃癌的可能。
幽门螺杆菌(感染)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
幽门螺旋杆菌这个细菌其实大有来头,它与人类的关系最早可以溯源到5300年前。1991年,一个铜器时代的人类木乃伊在冰川中被偶然发现。科学家们在他胃内发现了幽门螺杆菌茄高感染的证据。人类认识幽门螺杆菌的历史同样曲折而漫长。早期,人们一直认为胃液为强酸环境,不可能有细菌生存。直到1875年,一位德国解剖学家发现胃黏膜有螺旋样细菌存在。在这之后的100年中,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医生或学者,曾先后发现并报道胃黏膜表面这种螺旋状细菌,但由于各种原因,都与幽门螺杆菌的发现擦肩而过。
1982年,澳大利亚的病理学家Robin Warren和内科医生Barry Marshall合作,终于在实验室中成功分离、培养出了这种螺杆状细菌。但是两人的研究结果受到了当时医学界主流医生的质疑。Marshall医生四处碰壁,一怒之下,亲自喝下了一杯含大量幽门螺杆菌的培养液。几天后,他在自己身上成功诱导出了急性胃炎。在之后的10年间,随着越来越多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的证实,医学界的观念开始逐渐转变。1994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发布指南,承认大多数消化性溃疡是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建议使用抗菌素治疗。2005年,Marshall和Warren因为这一发现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幽门螺耐灶旋杆菌与致癌相关
幽门螺旋杆菌主要寄居于人体的.胃及十二指肠各区,被明确认为是引起消化性溃疡、胃癌、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常见病的致病因子,在环境致病因素的促进下,会加速黏膜上皮细胞的过度增殖,导致畸变致癌。
胃癌的发生是一个长期、慢性、多阶段过程。在世界各国及地区,已有多项大规模人群干预及随访研究证实,根除幽门螺杆菌能够有效降低胃癌发病率30-40%,并且能够促进胃黏膜病变的逆转。即使是已经罹患胃癌或胃腺瘤的病人,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依然能够降低50%的异时性胃癌发生率(发病间隔超过6个月的第二原发胃癌)。但并不是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就等于会变成胃癌,研究显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导致胃癌的机率为万分之五。它客观存在,但不代表癌症真的会“光临”,不必过于惊慌。
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非常简单,那就是:吃。
不干净的餐具、没煮熟的牛排、生鱼片等,甚至是接吻,也有可能被感染者所传染...小朋友通常是被一同居住的长辈传染的。共用餐具水杯、口对口喂饭等等行为,都是细菌侵入最有利的手段。就在前几日,美国一些研究者发现,苍蝇的腿和翅膀下,也会藏匿幽门螺杆菌。被苍蝇“宠幸”过的食物,还是不要吃了。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有哪些征兆
1.幽门螺杆菌会诱发胃酸分泌,导致反酸、恶心。
2.胃痛。快节奏生活的时代,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胃不舒服的经历,但这也已经成为当代年轻人拼搏的“标志”了。
3.口臭。口臭可以说是在幽门螺杆菌疯狂繁殖进攻下,最直接的结果。
如出现这三个症状,不要觉得是小毛病了,去医院检查一下吧。
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
幽门螺旋杆菌检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C14和C13呼气检测,也可做胃镜检查。
检查出是幽门螺旋杆菌导致的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的话,一般的方法就是:吃药根除细菌。让溃疡愈合的抗生素疗法,一般两周左右的时间,就能把细菌清理干净。比如说传统的三联疗法和改进的四联疗法。而我们在生活行为方面能采取防止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措施,就是饭前便后洗手、尽量采取分餐制、餐具勤消毒、不要口对口喂食幼儿等,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关于幽门螺旋杆菌的争议
但如果查出来有幽门螺杆菌,却没有任何病症,身体健康,还需要吃药根除吗?这个问题,近年来也引起了许多争议。
不少研究里发现,幽门螺杆菌可以有效地减少患上哮喘、胃食道逆流、鼻炎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概率。杀还是不杀,这真得取决于每个人自身的肠胃状态。大量使用抗生素杀死幽门螺杆菌的时候,也会影响到人自身的健康。
无论如何,我们知道幽门螺旋杆菌虽然会伤害我们的肠胃,但是不一定就会患上癌症。但携带者一定要根据自己自身的情况,及时去医院检查,听从医生的建议和治疗。
幽门螺杆菌引起胃癌的几率有1%。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胃癌的主要高危因素之一,这是说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增加得胃癌的几率,但并不是只要感染幽门螺杆菌就会导致胃癌,当查出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后积极治疗是可以根除的。如果幽门螺杆菌长期生存在胃内会增加对胃黏膜的侵蚀,长期下去有可能出现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等。
幽门螺旋杆菌陪伴人类已超过5万年
有文献报道幽门螺旋杆菌在5.8万年前就随着史前人类的迁徙从非洲向外传播,由此可见幽门螺旋杆菌并不是到了近代才出现的菌种,只是以前因为医学技术的落后并没有发现它而已,它是我们的“老朋友”。
既然陪伴了我们上万年的时间,像今天这样随意地除掉幽门螺旋杆菌真的好吗?科研工作者们通过大量的试验给出了答案: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益处并不绝对,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过程可能造成胃肠菌群的紊乱,导致其他致病菌的增加,提高了肠道感染的风险。
清除幽门螺旋杆菌要权衡利弊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得知幽门螺旋杆菌并非是需要无差别根除的,因此当我们面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患者时,要权衡利弊后再决定是否需要根除治疗。
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最大的理由就是能够有效预防胃癌,并且还会降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等慢性胃部疾病的发病率。我们有充分的证据证明根除幽门螺旋杆菌能够在不同阶段降低胃癌的发病率,业内权威Sugano教授指出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可使胃癌发生风险降低54%,不根除的对照组10~15年中约4.3%(480/11149)发生胃癌。
但是考虑到胃癌发病的机制是多方面的,我们也不能单独强调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在预防胃癌中的作用,也由此专家们总结了哪些人群需要积极的去根除幽门螺旋杆菌:
1、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MALT淋巴瘤等胃部疾病的人;
2、胃癌、胃术后或有相关家族史的人;
3、计划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等)或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等)的人;
4、其他经消化专科医生诊断后建议积极根治的人。
至于儿童和老年或无胃部症状的感染者,无需紧张,保持对自己身体健康的关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