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退休人员工资走什么会计科目
退休工人所领取的工资应当被记录在管理费用这一会计科目中。根据会计准则,应进行如下账务处理: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
到了会计期末,需要将“管理费用”科目中的余额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具体操作为:
借:本年利润
贷:管理费用
对于那些已经按照国家政策离开工作岗位的离退休人员,由于他们不再为企业提供生产经营服务,因此不再符合“职工薪酬”中“职工”这一定义。这意味着,他们所享有的工资福利等不应被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因此,应当将这部分费用直接归入管理费用科目。在期末进行损益结转时,需要将“管理费用”科目中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以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管理费用科目不仅包括了离退休人员的工资,还包括了诸如办公费、差旅费、折旧费等各项企业日常运营中的开支。
这样的会计处理方式能够准确地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成果,有助于管理层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
同时,这样的处理方式也遵循了会计准则的要求,确保了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透明度。
通过这样的会计处理,企业可以更准确地识别和控制管理费用,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㈡ 内退人员工资账务处理
法律分析:企业如有实施的职工内部退休计划,虽然职工未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但由于这部分职工未来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企业承诺提供实质上类似于辞退福利的补偿,符合上述辞退福利计划确认预计负债条件的,比照辞退福利处理。企业应当将自职工停止提供服务日至正常退休日的期间拟支付的内退人员工资和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等,确认为应付职工薪酬(辞退福利),不得在职工内退后各期分期确认因支付内退职工工资和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而产生的义务。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九十三条 公务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本人自愿提出申请,经任免机关批准,可以提前退休:(一)工作年限满三十年的;(二)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五年,且工作年限满二十年的;(三)符合国家规定的可以提前退休的其他情形的。
㈢ 返聘内退职工的退休、返聘工资在账务上如何处理
答:《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应用指南规定,职工,是指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含全职、兼职和临时职工;也包括虽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如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等。在企业的计划和控制下,虽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或未由其正式任命,但为其提供与职工类似服务的人员,也纳入职工范畴,如劳务用工合同人员。 1、支付内退工资时:借:应付职工薪酬;贷:银行存款。计入当期损益:借:管理费用;贷:应付职工薪酬。 2、支付返聘工资时:借:应付职工薪酬;贷:银行存款。
㈣ 离退休工资做什么科目
离退休工资通常记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详细解释如下:
一、应付职工薪酬概述
应付职工薪酬是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应当支付的费用。这其中包括各种形式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以及包括离退休工资在内的福利费用。
二、离退休工资的特性
离退休工资是专门针对已经退休的员工的定期支付。这是企业对于员工退休后的生活保障的承诺和支付,属于应付职工薪酬的一部分。
三、会计记账处理
在会计记账过程中,离退休工资应当记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当企业发放离退休工资时,会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确保工资的支付与记账相符。这样做不仅保证了企业的财务透明,也有助于企业对薪酬支付进行合理的管理和预算。
总之,对于离退休工资的会计处理,应准确把握其记入科目,确保财务记录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在企业财务管理中,正确的会计处理对于保障企业和退休员工的权益都具有重要意义。
㈤ 返聘退休人员工资,福利费应计入什么会计科目
返聘退休人员工资,福利费应计入应付职工薪酬会计科目。
应付职工薪酬是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按照"工资,奖金,津贴,补贴"、"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解除职工劳动关系补偿"、"非货币性福利"、"其它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等应付职工薪酬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向职工支付工资、奖金、津贴等,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
企业从应付职工薪酬中扣还的各种款项(代垫的家属药费、个人所得税等), 借记本科目,贷记“其他应收款”、“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等科目。
企业向职工支付职工福利费,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科目。
企业支付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用于工会运作和职工培训,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企业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向职工给予的补偿,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
㈥ 支付离退休人员工资,计入什么会计分录
支付离退休人员的工资,不属于应付工资的核算范畴,也不需要预提或分配,所以,支付时直接计入管理费用科目。
在账务处理上计入工资总额,个人不必再提交五险一金,但养老金单位统筹部分不免。
具体会计分录是:
借:管理费用-退休工资
贷:银行存款
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等,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6)退休工资账务处理扩展阅读:
企业应通过“管理费用”科目,核算管理费用的发生和结转情况。该科目借方登记企业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管理费用,结转后该科目应无余额。该科目按管理费用的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企业按规定计算确定的应交矿产资源补偿费,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交税费”等科目;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办公费、水电费、差旅费等以及企业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咨询费、研究费用等其他费用,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研发支出”等科目。
期末,应将“管理费用”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
管理费用在会计核算上是作为期间费用核算的,企业发生的管理费用,在"管理费用"科目核算,并在"管理费用"科目中按费用项目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账核算。期末"管理费用"科目的余额结转"本年利润"科目后无余额。